中藥處方劑量臨證而異

中藥處方劑量臨證而異

醫者雲:“中藥的不傳之秘,在於劑量”,然而,對於中藥處方劑量的正確應用則是建立在長期臨床經驗的基礎上的。筆者認為,中藥劑量的使用當因人而異、因病而異、因時而異、因藥性而異。臨症用藥,要精方簡藥,掌握純正、平和、清靈的原則。藥過病所,必傷正氣,醫者不可不知也。山西王氏婦科以治療婦人病為特長,婦人以血為本,臨證用藥不可雜投,須謹慎用藥,仔細斟酌。

因病而異

臨床處方,用藥劑量應根據患者病之急、緩、新、久而有所區別。

新病及急性發病者多邪氣盛而正氣未衰。此時,要抓住病情的癥結所在,重點突破,以求速戰速決。處方用藥,藥味宜少,用量宜大,取其力專而猛。此時選方用藥要單純,要有力量,如果用藥不及病所,則易姑息養奸,貽誤病情。筆者曾治一懷孕6月的孕婦,患腸道梗阻,腑氣不通,雖屬妊娠期,但其病危情急,故當機立斷,以大承氣立方,佐人參一味予之。既急下救危,又固護正氣。一劑投下,便下胎安,諸症立解。

久病,慢性病患者,正氣漸衰,邪氣纏綿不去,病情複雜,症多虛實夾雜,寒熱並存。此時用藥不可偏寒偏熱,不可純補,亦不可峻下。立方宜藥味多,用藥要照顧全面,用量宜小,雖力緩味薄,但無太過之慮。久病患者,多脾胃虛弱,飲食尚難消化吸收,宜小劑頻服之,才可緩慢取效。筆者曾治一產後腹瀉、不欲飲食的虛弱患者,予六君子湯,囑其頻頻服之啟脾胃、資化源以求療效。

因人而異

人有男女之別,老少胖瘦之異,體質強弱,先天稟賦之不同,用藥劑量也不可一概而論。

臨床上對老年人、體質虛弱患者,因其抗病能力弱,且症情較為複雜,處方時藥味宜多,劑量宜小,努力做到藥力平穩和緩,全面照顧身體多種病證。若劑量過重,則易致邪未去,而正氣先傷,而治成壞病。

青壯年及體質強壯者,病多實症,宜用藥劑量大、藥味少、藥力專,其病去也速。筆者對未孕女性痛經、有瘀血塊,有明顯“不通則痛”症狀的患者,選方用桃仁、紅花、三稜、莪術等,常顯速效。對於因人用藥,《聖濟總錄》中一段話說:“凡服藥多少,要與病人氣血相依,蓋人之稟受本有強弱,又貴賤苦樂,所養不同,豈可以一概論。況病人有新久之異,尤在臨時以意裁之。故諸富貴人驟病,或少壯肌腠緻密與受病日淺者,病勢雖輕,用藥宜多。諸久病之人,氣型羸弱,或腠理開疏者,用藥宜少”。這一理論對用藥劑量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因時而異

臨床用藥劑量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四時季節氣候的影響。炎熱季節,使用溫熱發散、解表藥物應酌減劑量,以免體內壅熱過甚或發汗過多而致病情加重。寒冷季節,使用苦寒清熱通利之品也要酌減劑量,以免重傷人體陽氣,加重病情。秋天氣候乾燥,要少用燥藥。長夏暑熱之季,用滋陰柔潤之品宜量小、慎用,以免生溼而傷脾胃。從中醫五行生剋與臟腑關係而論,對於用藥劑量的多少也隨季節變遷而改變。藥王孫思邈就曾經說過:“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夏宜省苦增辛以養肺,秋季宜省辛增酸以養肝,冬季宜省鹹增苦以養心,四季省甘增鹹以養腎”。

因藥性而異

藥乃治病之物,種類繁多,包含有毒無毒、性緩性烈、寒熱溫涼之、質地輕重之別,故臨床使用劑量也大有區別。質輕如桑葉、菊花、薄荷、桂枝、通草、燈芯草、竹茹、木通、絲瓜、浮萍、竹葉等,多為植物之花、葉、枝及中空的莖,臨床使用宜輕量。質重如磁石、石膏、代赭石、牡蠣、龍骨、龍齒、龜板、鱉甲、石決明、白芍、棗仁、薏仁等藥,多為礦物或甲介類及植物的根、果實類藥物,臨床使用宜量重。

藥性平和、無毒的藥物,如山藥、扁豆、雲苓、麥冬、天花粉等,用量可偏大。對藥性峻烈、有毒或芳香辛竄的藥物,如烏頭、附子、硃砂、馬錢子、鹿香、冰片、木香、砂仁等藥,用量宜小。此外,對中藥的幹品與鮮品,臨床使用劑量也有區別。因其質量懸殊很大,使用時應根據情況酌情增減劑量。(王金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