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來源:內容由 半導體行業觀察(ID:icbank),授權轉載自知乎作者王知,謝謝。

五十年前,美國半導體業的傳奇人物,有硅谷市長之稱的Robert Norton Noyce,與老搭檔Gordon Earle Moore一起從親手創建的仙童半導體公司辭職二次創業。

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1965年Gordon Moore(左)和Robert Noyce(右)在仙童半導體,圖片來源:

1968年7月18日,新公司N M Electronics成立。NM自然是兩位創始人姓氏首字母,沒有采用兩人的全名是因為Moore-Noyce聽上去像More Noice,非常不吉利。半月後,公司花了一萬五千美元從連鎖旅店Intelco買下商標,改名叫Intel,取Integrated Electronics。

今年是英特爾成立五十週年,可從年初到年中,英特爾壞消息不斷。新年伊始爆出Meltdown和Spectre漏洞;接著傳出蘋果可能數年內在Mac系列上放棄英特爾芯片;老對手AMD憑著Zen架構對服務器市場虎視眈眈;另一個對手ARM則跟微軟眉來眼去想在PC市場分杯羹;10nm工藝大規模量產再度延遲;智能眼鏡Vaunt項目剛蹭了點媒體熱度,二個月後被砍;六月底董事會以與下屬發生性關係為由,踢掉了CEO Brian Krzanich。

然而比起創立之初英特爾經歷的大風大浪,2018年這點麻煩連和風細雨都談不上。今天來聊一聊英特爾奮鬥史,它創立最初二十年裡經歷的坎坷歷程與生死絕境。

陰差陽錯

說起英特爾,大眾的第一印象就是CPU。的確從一開始,英特爾做CPU源遠流長。世界上第一款商業化的中央處理器Intel 4004,以及第一款商業化的8位處理器Intel 8008,都出自英特爾之手。然而成立之初,內存才是英特爾的核心業務。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磁芯內存為主流存儲器。

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磁芯內存原理示意圖

磁芯存儲器有幾個缺點。一是需要手工製造,大規模量產困難;二是難以小型化,體積大且耗電。

1969年,英特爾推出開山之作,靜態隨機存儲器 Intel 3101。3101是世界上第一款固態存儲器,採用Bipolar工藝生產,芯片存儲容量為64比特。Bipolar是當時成熟的工藝被廣泛採用,所以其他半導體廠沒花多長時間就推出了3101的競爭品。

3101問世不久,英特爾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MOS存儲器,Intel 1101。英特爾在1101上採用當時更先進的MOS工藝。相比Bipolar,MOS工藝器件的密度更高,1101容量是3101的四倍,達到256比特。

3101和1101連續搶了兩次第一,不過這兩款產品影響不大。真正讓英特爾躍上舞臺的是它的第三款產品:世界上第一款動態隨機存儲器 Intel 1103。1103容量達到1024比特,標誌著固態內存第一次在單位比特的價格上壓過磁芯存儲器,揭開了半導體內存取代磁芯內存的革命。

需要說明半導體內存不是什麼新鮮的想法,很多公司在內部實驗室裡製造過樣品,以上三款產品的“第一”得加上“量產商業化”限定詞。而英特爾下一個產品,Intel 1702,則完全是自己的發明。在MOS工藝生產過程中,英特爾發現芯片二氧化硅絕緣層會莫名其妙地吸收電荷,干擾到正常使用。對該現象進一步研究,導致猶太裔工程師Dov Frohman發明了EPROM,可擦除可編譯只讀存儲器。

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那麼問題來了,英特爾一個內存大廠怎麼就跑去做中央處理器了呢?其實一開始做CPU,英特爾也挺不情願。完全因為被兩個客戶給坑了,這才有Intel 4004、8008兩枚中央處理器。

4004與8008芯片名稱很像,導致常有人誤把8008當作4004的更新換代。實際上兩個項目相互獨立,而且進行時間幾乎重疊。8008項目的內部代號為1201,4004代號1202,由此推斷8008項目可能啟動得更早。

公司成立之初,英特爾的產品銷路不佳,公司一直靠燒投資支撐。一方面是因為長年來業界一直使用磁芯存儲器,普遍缺乏固態內存的經驗。另一方面,英特爾的MOS工藝磨合不足,產品良率低。作為公司CEO,Noyce滿世界跑為英特爾拉客戶以圖撐過難關。當時夏普的佐佐木正(Tadashi Sasaki),跟他交情不錯,聽說英特爾的窘境後,便把自己校友Busicom的老闆Yoshio Kojima介紹給Noyce。

Busicom是一家日本做計算器小公司,它自己設計了一套由十二塊集成電路組成的方案,想請英特爾生產。接手這筆業務的英特爾工程師Ted Hoff發現,日本人的方案內部採用的是十進制運算,導致電路複雜,生產難度大,成本遠遠超出預期。於是Hoff設計了一個草案,改用二進制運算,把計算單元都集中到一枚芯片上,這樣一來成本大幅降低。Busicom同意了Hoff的提議,高高興興地回日本。

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BUSICOM 141-PF, 圖片來源:Intel

對於Noyce帶回來的這筆意外生意,英特爾內部高層異議不少。當時公司上下幾乎所有員工都在忙於改善MOS內存生產工藝,於是日本人前腳剛走,英特爾後腳就把項目就給停了。幾個月後Busicom回訪才發現,驚怒之下給英特爾發了一封公函,用非常日本方式客氣地詢問工程進度。Noyce跟日本人打得交道多,從信中讀出了對方的怒火,連忙派出剛從仙童半導體挖過來的技術大拿Federico Faggin接手這個項目。

在Hoff設計草案的基礎上,兩家公司的工程師合作完成了項目。最終設計方案由四枚芯片組成,4001為只讀存儲器,4002為隨機存儲器,4003為移位寄器,4004為中央處理器。

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Intel 4004主要設計工程師

本來嘛,芯片組是Busicom特別定製的,按說至此日本人應該結賬拿產品走人故事結束。意想不到的是Busicom資金出了問題,付不起剩餘的費用。最後英特爾不得不同意Busicom以放棄芯片的專有權的方式來免除部分債務。為了彌補損失,英特爾自然要銷售芯片。這樣,Intel 4004成為世界上第一枚商業化的微處理器。

8008的故事與4004有點類似,只是這次英特爾攤上了一個更會賴賬的客戶:Computer Terminal Corporation(CTC)。

8008的故事牽涉到CTC、英特爾、和德州儀器三家公司,而且三家對這段歷史各執一詞。故事裡許多重要的當事人俱過世二十多年,真相無從考證。這裡挑一個最戲劇化的版本。

1968年,NASA前工程師Gus Roche和Phil Ray,創辦了Computer Terminal Corporation公司。電傳打印機Datapoint 3300是CTC的第一款產品,它搭載著德州儀器的芯片以及英特爾的移位寄存器,為此CTC欠下兩家供應商數筆尾款未結。在設計第二款產品Datapoint 2200時,CTC決定做一臺電腦,自己設計芯片,然後找一家半導體公司來生產。

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左:Datapoint 2200的工業設計師Jack Frassanito,中:Phil Ray,右

剛開始CTC找上門來,英特爾是拒絕的。Noyce曾表示:CPU是一個有趣的想法,英特爾有能力做,但是腦子壞了才會真地去幹。賣CPU的話,每臺電腦只能賣一塊,我們現在做內存,每臺電腦能賣幾百塊芯片。

那為什麼後來又改主意了呢?幾十年後,CTC創始人Phil Ray的遺孀Brenda Ray Coffee透露了原因。據她回憶,Phil Ray為處理器一事專門設宴邀請Noyce和德儀老總。在酒宴上,他將芯片的大致設計畫在明信片的背面,每位客人一張。Ray提出個賭局,賭英特爾和德儀哪家先製造出CTC設計的芯片。賭注呢?Ray提出,獲勝的那家公司要把CTC未結賬單給免掉。大概是從未見過賴賬都賴得這麼有創意的人,Noyce和德儀老總笑著同意了。

1970年左右,英特爾只有一百來名員工,相比之下德州儀器則有四萬五千名,不折不扣半導體業界第一。所以毫不奇怪的,德儀搶先做出了芯片:TMX1795。可是CTC沒有采納德儀的處理器,因為TMX1795有一個嚴重的缺陷。英特爾工程師聲稱這是因為德儀暗中從CTC手中得到了英特爾的初稿並且照搬全抄,甚至把其中的錯誤都一併抄了,當然德儀的工程師對此矢口否認。

英特爾一開始對這筆生意並不上心,直到TMX 1795出來後,才匆匆把8008趕出來。那麼賭局誰贏了呢?據Brenda Ray Coffee,大概算英特爾贏了,反正CTC欠英特爾的尾賬是賴掉了。她還稱英特爾之所以把芯片命名為8008,因為8008是CTC欠英特爾第一張賬單的編號。

8008也沒被採納 。8008的性能太弱,而且運行時需要二十多枚輔助芯片。於是CTC決定砍掉這個項目,可問題是它還欠著英特爾五萬美元的設計費用沒付。CTC高層覺得反正項目砍了,芯片指令集設計也沒有用了,索性把這個知識產權硬塞給英特爾充當設計費。就這樣CTC又一次賴賬成功。

我們知道大名鼎鼎的x86架構起源於Intel 8086這枚CPU,8086的指令集繼承於8080,而8080的指令集則是從8008發展過來。由此算來,Intel 8008才是現在所有x86芯片的老祖宗。巧合的是Wintel兩個帝國,其基石原本都是別人家的,連價格也一樣,都是五萬美元。

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Datapoint 2200,某種意義上算是PC遠祖,圖片來源:eldiario.es

4004和8008的性能太弱。4004主要用在智能電梯、智能畜牧業等領域。8008曾經被愛好者拿來做電腦,但由於其性能低下沒得到推廣。一直等到英特爾的第三款CPU,方才啟動了個人電腦市場。

失而復得

人類迄今為止已經觀測到七十多萬顆小行星,其中第8080號小行星被命名為英特爾,來紀念Intel 8080這枚啟動了個人電腦產業的CPU。1974年末新墨西哥州一家瀕臨破產的小公司MITS,破釜沉舟買了一千枚8080芯片,做出第一臺個人電腦Altair 8800,從此揭開了個人電腦革命的序幕。一個公司的命運呢就是不知道,自己不可預料。個人電腦意外興起,英特爾沒能保住先發優勢,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反超。在個人電腦革命的頭五年,真正的主角卻是Zilog Z80和MOS 6502兩枚微處理器。【注1】

Zilog Z80與Intel 8080同出自天才設計師FedericoFaggin之手。Z80兼容並拓展了8080的指令集,能運行大量原本為8080編寫的軟件,成為8080最大的競爭對手。而這個對手的誕生,完全是英特爾咎由自取。

Faggin意大利人,1970年從仙童半導體跳槽到英特爾。在英特爾,Faggin主持研發了Intel 4004、8008、8080等重要項目。Faggin出走英特爾的原因有幾個。

1973年贖罪日戰爭爆發。中東數國聯手對在戰爭中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美國經濟因原油短缺陷入衰退。受經濟大勢的影響半導體銷量暴降,各家公司包括英特爾紛紛裁員以求自保。Noyce因事業家庭雙重受挫心生倦意,將CEO一職交給了Moore,而Moore空出的COO職位由Andy Grove接任。新官上任三把火,Grove在公司管理方式上進行一系列變動,這引發包括Faggin在內許多員工的不滿和反對。

第二個原因是對CPU未來發展方向的分歧。Intel 8080需要六塊輔助芯片來工作,8008則多達二十枚。1974年仙童半導體推出只需兩塊芯片的Fairchild F8。英特爾高層決定追隨仙童開發更高集成度的芯片。Faggin看法不同,認為高性能才是CPU發展方向。

最重要的原因是英特爾對微處理器市場的漠視。對CPU業務,除了Noyce比較熱情,英特爾其他高層非常冷漠。市場部門預測,CPU市場太小,每年才幾千枚。而推銷員反饋,很多計算機公司對英特爾介入處理器市場非常不滿,認為這是在搶他們的飯碗。英特爾再三推遲8008上市時間,生怕影響到內存這個支柱業務。為了上馬8080項目,Faggin跟決策層磨了九個月的嘴皮,才終獲得同意。芯片做出來後,遲遲得不到公司在市場拓展上的支持。英特爾在營銷時,故意迴避計算機等字眼,把8080定位在嵌入式設備。英特爾甚至還收購了一家電子手錶公司,進軍智能穿戴市場。

自己心血結晶不受重視,Faggin累覺無愛,在這種鼠目寸光的公司混沒有前途。1974年9月,他拉同事Ralph Ungermann一起離開英特爾,創辦了半導體公司Zilog。

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Faggin選擇創業的時機非常糟糕,這一年由於經濟衰退,硅谷的各大風險投資基金紛紛緊縮投資。可耐不住Faggin名聲太響,沒多久埃克森美孚就找上門來。1973年的石油危機對別的公司是噩夢,可對石油巨頭美孚來講卻是天賜良機。美孚也知道禁運造成的高油價無法持久,尋思著把賺來的錢分散投資,於是買下Zilog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一年後嶋正利也從英特爾辭職,加盟Zilog。Faggin、Ungermann、嶋正利三人合作終在1976年,推出Zilog最知名的產品,Z80。

Z80的性能比Intel 8080更強,價格低廉,因此廣受OEM的喜歡,被使用在許多個人電腦上,比如當時銷量第一的TRS 80,世界上第一臺行李電腦Osborne 1,80年代在日本南美等地流行一時的MSX平臺。除此之外,任天堂Game Boy搭載的芯片也是Z80的變種。Z80是迄今為止銷量最大的CPU,今天阿里巴巴上仍有的賣。

性能不如價格更貴,就這樣在個人電腦8位機時代,英特爾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被對手彎道超車淪為看客。直到16位機時代的來臨,英特爾才板了回來。1978年6月英特爾推出Intel 8086,並投巨資進行推廣。根據英特爾的宣傳,8086獲得兩千五百種設計選擇。其中兩千四百九十九種都無關緊要,真正改變英特爾命運,甚至整個半導體行業的設計只有一個:IBM PC。

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七十年代末個人電腦產業年銷售總額達到一點五億美元,年增幅40%,連IBM都眼熱了。為了跟靈活的個人電腦廠家鬥,IBM破天荒地決定從第三方採購軟硬件,來降低成本縮減研發時間。那時個人電腦都是8位機,主流意見是8位CPU夠用了,16位沒有必要。但是考慮到16位CPU能支持更大的內存,IBM決定做一臺16位機。對16位CPU,IBM有以下幾種選擇:英特爾的8086,德州儀器的TMS9900,摩托羅拉的68000,Zilog的Z8000。

第一個出局的是Z8000,問題出在Zilog的後臺金主美孚。美孚野心很大,投資Zilog不是為了賺點小錢。它當時入股數家IT公司,目的是要打造一個集團,跟IBM一爭高下。石油巨頭美孚當年是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司,面對一個有無窮財源的潛在對手,IBM首席執行官Cary親自下令,禁止使用Zilog家的芯片。

對英特爾來說,剩下的兩個對手也不好應付。七十年代末,德州儀器和摩托羅拉是半導體行業裡排名第一第二的巨頭,英特爾公司小最多隻能算是第二梯隊。

摩托羅拉的68000是8086最大的敵人。在技術上68000最先進,芯片內部共有七萬多個晶體管,是8086的兩倍多。它採取32/16位架構,CPU內部是32位,內存主線16位。從各方面看,68000都勝過8086。

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Zilog出局,摩托和德儀是英特爾的強敵

面對強敵,英特爾展開代號為Operation Crush 的公關活動,大力宣傳對手的劣勢。單獨CPU還需要許多配套的輔助芯片方能運行。68000上市晚,各種配套芯片品種少且價格昂貴,這導致電腦整套方案的成本高。

Intel 8086也有類似的配套芯片成本問題。但是英特爾早有準備,推出了一個閹割版的8086,Intel 8088。8086和8088的總線不同。8088主板總線是24位,可以搭配使用8位機上的周邊芯片和配件。這樣一來顯著降低了成本,也節省了OEM質量檢驗時間。

德儀的TMS9900也缺乏16位的配套芯片。跟英特爾一樣,德儀也推出一個閹割版的,名叫TMS9980。可是德儀割得太乾淨了,只留下16位邏輯地址,這使得9980最多隻支持64KB內存,把16位機對8位機最大的優勢給抵消掉了。

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英特爾取得最終勝利

基於諸多考慮,IBM最終欽點Intel 8088作為IBM PC的中央處理器,英特爾由此搭上了PC這艘巨輪。此時的英特爾只不過是PC巨輪上的一個普通乘客,至於英特爾是如何搞政變掀翻IBM,與微軟聯手成為船長的故事,我們下章再講。

力挽狂瀾

八十年代初,英特爾的經營狀態非常糟糕,作為公司支柱的存儲器業務正受到來自日本的嚴峻挑戰。

日本半導體行業起步很早,索尼在1955年率先進軍半導體行業,比仙童半導體甚至Shockley實驗室還早。六七十年代,日本政府採用“以市場換技術”政策,從美國引入大量技術,日本半導體行業迅猛生長。對日本半導體的發展,一開始美國人樂觀其成。美國公司在經濟衰退時削減投資,這往往導致經濟復甦後產能跟不上市場需求。日本有效彌補了美國的產能不足。

很快得,美國人就笑不出來了。日本人善於精益求精,專注產品質量,做出的內存無論是壽命還是一致性都遠超美國貨。更可怕的是日本人發動價格戰。美國公司賣啥價,日本就按其九成報價;你降價,我跟著降價;你再降,我再跟,始終低百分之十。美國做半導體的基本上都是純粹的半導體公司,而日本則是三菱、東芝、富士通、日立等具有多種業務的巨無霸企業,可以利用其他業務賺來的錢支撐價格戰。不光如此,得益於日本政府扶持產業政策,日本企業能以極低的利息借到幾無止盡的貸款。

日本企業打得起價格戰,英特爾打不起。英特爾從創立之初就一直憑高技術含量走高利潤路線,價格戰從來不是其擅長。

1981年,英特爾營收同比下降7.7%,淨利潤暴降71.7%。

82年毫無起色,IBM擔心這個重要的供應商垮掉,注資2.5億美元換取12%股份。

83年和84年初,得益於個人電腦市場火熱英特爾經營好轉。但是84年第四季度起,形勢急轉直下。

1985年英特爾嚴重受挫,稅前利潤虧損,憑著稅收政策勉強保持微弱的淨利潤。

1986年是最糟糕的一年,英特爾淨虧損1.73億美元,自公開上市來第一次年報虧損。情形最嚴峻時,高層曾偷偷商量為破產做準備。

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英特爾1986年財務報告

形勢逼人,Grove和Moore幾番商量後,痛苦地決定退出DRAM市場。主營業務完蛋了,得有一項新產品挑起大梁。英特爾掃了一眼自家產品,眼光落在80386上面,就你了。

英特爾首先需要解決一個棘手的商業問題。1984年MOS存儲器市場總額為65億美元,微處理器市場僅有5.7億,只不過內存市場的零頭。不光CPU市場總額小,由於半導體業裡有著“第二供應商”的行規,英特爾在x86處理器還面臨諸多直接競爭對手。

第二供應商這種做法起源於六十年代,那時軍方是美國半導體公司的主要客戶。跟普通民用相比,軍用產品要求苛刻,集成電路需要耐高溫和極高穩定性。當時半導體生產工藝原始,良率全憑運氣,不走運的話顆粒全無。另一方面產品用在武器上,需求全憑戰爭進度,無法事先規劃。供應能力不穩定加上需求無法預測,所以軍方規定競標的企業必須提供第二家有生產同種產品能力的供應商,來對沖風險。七十年代美軍從越南撤離,IBM等計算機公司取代軍方成了行業裡最大的客戶,這條行規也延續了下來。

IBM挑中Intel 8088做PC後,不斷向英特爾施壓,要求提供第二供應商。英特爾聯繫了好幾家都沒談成,不得已只好找到AMD。英特爾與AMD兩家“交情”久遠。七十年代末,英特爾狀告AMD侵犯了EPROM專利,AMD股票應聲暴跌,跌到發行價的十分之一。AMD不得不與英特爾和解,成為Intel 8085的第二供應商。時來運轉這次反而是英特爾上門來求,AMD乘機獅子大開口,得到英特爾大批產品的授權,換取一份長期協議。

第二供應商授權協議的麻煩之處在於研發成本該如何分擔。英特爾提出讓AMD開發CPU的輔助芯片作為交換,並設計一個公式來計算產品的複雜度,以此衡量成本。不過AMD挺沒出息的,把協議當成長期飯票,一門心思在CPU頻率上壓過英特爾一籌。而到了核算成本時,則拿出一些結構複雜但毫無實用價值的設計搪塞過去,搞得英特爾非常不爽。

AMD不是唯一獲得英特爾授權的公司。西門子、英特矽爾等七八家公司有,IBM也擁有80286的生產權,只是並非像AMD那種長期的。

其實沒獲得授權的公司也能生產x86處理器。早期美國法律對芯片設計保護不足,直到1984年國會通過Semiconductor Chip Protection Act後,芯片的遮掩板設計才受到版權法保護。

也有暴力破解成功的公司。NEC通過逆向工程製造出NEC V20、V30微處理器,分別是8088和8086的克隆。英特爾訴至公堂,法院判定NEC芯片的microcode設計與英特爾有明顯差別,不構成侵權。

以前讀史我總有疑問,IBM怎那麼傻,將CPU主導權落在英特爾手裡,操作系統交給微軟。資料看多了才明白這種“先見之明”完全是事後諸葛亮,在這80年代初半導體行業的商業模式下,IBM真不用擔心。

大家都能做8086,產品缺乏差異必然導致CPU貨物化,最終殺到成本價,大家都不賺錢。讓英特爾更擔憂的是,假如有人在8086指令集的基礎上滲入新的指令集,重演Z80取代Intel 8080的故事,那麼英特爾會再次將自己開創的市場拱手讓人。

英特爾決心把命運全賭在CPU上面,自然要排擠掉諸多競爭對手。從80386起,英特爾決定打破行規,不再授權第二供應商,並在多處異地建廠來打消OEM對產能風險的疑慮。

那些一次性授權的廠家還好,擁有長期協議的AMD比較難對付。英特爾起初曾經提議兩家公司合併,後來索性撕毀了協議。英特爾做事也挺損的,不打算遵守協議也不通知AMD,而是採用拖字訣忽悠對方,直到一年後AMD才意識到被英特爾耍了,然後開始打起長達數年的官司。

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兩個冤家從此開始長達三十多年的競爭

對於暴力破解的公司,英特爾也有應對。NEC的官司雖然輸了,但是法院判決對英特爾有一個重大利好:法官裁定芯片裡的microcode具有版權,這使得CPU多了一層法律保護。80386採用全新的32位架構,比前代產品遠遠複雜,競爭對手想要靠逆向工程,需要幾年時間。以AMD為例,AMD在386上落後英特爾六年,486上落後四年。

英特爾有了拳頭產品,有了制勝策略,但在如何執行上遇到最大的阻力:IBM。今天IBM遠不如以前,可在全盛時期IBM對計算機行業的影響,大概相當於現在的蘋果,加上谷歌,加上微軟,再加上亞馬遜,四家巨頭的總和。那時候IBM對PC平臺掌控權還在,兼容機廠商仍一步一隨跟在IBM後面抄襲。

IBM對80386不感冒,明面上的理由是擔心英特爾的供貨能力,其真正的想法不得而知。有人猜測是IBM不願浪費286的生產權;也有人猜測是因為80386性能強勁,IBM高層擔心會威脅到大型機業務。

為突破IBM的封鎖,英特爾找上了康柏。康柏1982年成立,以做PC兼容機起家,短短四年擠入世界五百強,五年營收突破十億大關,比蘋果還快。康柏不甘心與一干兼容機廠商爭奪IBM的殘羹剩菜,有意樹立自己行業領導形象。在英特爾力挺以及微軟暗助之下,康柏率先推出第一臺搭載80386的電腦,DeskPro 386。就這樣芯片廠操作系統商和OEM三家聯手,第一次搶走IBM的風頭。

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DeskPro386 廣告

IBM自然大怒,撕毀與英特爾的技術互換協議,取消好幾筆芯片訂單,並清空所有英特爾的股票,來警告懲罰英特爾。清空英特爾的股票是IBM犯下的一個重大錯誤。且不說這筆股票日後價值數百億,首先這個懲罰不痛不癢,英特爾股價受其影響只小跌了4.5%。更重要的是IBM錯過一個重大機遇。雖然在PC市場被兼容機商搶去不少份額,IBM還是計算機行業毋庸置疑的霸主,手裡有幾張好牌。其中之一是有錢,IBM可以通過收購來奪回掌控權。

直接收購OEM對手是行不通的。PC兼容機廠商的興起原因是IBM為自家PC定價過高,毛利潤太高;同時PC製造的技術壁壘和資金壁壘低,想一想在大學寢室裡白手起家Mike Dell就知道了。利潤豐厚且壁壘低,有如三歲小兒持千金過市,怎麼不會引發眾人垂涎?IBM收購Dell,市場上立馬會出現新的公司Bell、Cell、Fell、Gell……。事實上光是有被收購的預期,就會刺激兼容機廠商更激進地與IBM爭奪市場,效果全反。

收購微軟也行不通。微軟從未通過股權融資,這導致公司股權集中在兩個創始人以及Steve Ballmer為首的幾個高管手裡。Bill Gates不愛奢華生活節儉,除了買豪宅買跑車買私人飛機外很少花錢,他牢牢握著45%以上的股份。Paul Allen絕大部分股票也捏在手裡。Ballmer更不用說了,微軟剛上市時他擁有5%的股票;到退休時仍有約4%,是微軟現在最大的個人股東,三十多年來幾乎從未變現過。市場上流通股太少,只要Gates不答應IBM無法收購微軟。

英特爾是唯一的可能,何況IBM原本就已經擁有20%多的股票。雖然82年入股時,IBM曾答應不干涉英特爾獨立運作,以及擁有的股票不超過30%,到這種關鍵時刻就該跟英特爾撕毀AMD協議一樣,厚著臉皮乘英特爾股票還沒走出低谷時控股。至於壟斷嫌疑,只要答應繼續向OEM出售芯片,不用理會。IBM真正需要不是排擠兼容機廠商,而是牢牢掌握PC平臺的話語權。一旦把英特爾控制住,只需要在驅動程序上卡一卡,微軟哪裡敢在OS/2項目上跟IBM決裂。

好了不多意淫架空歷史,還是回到現實。隨著Compaq DeskPro 386推出,其他廠家紛紛跟進,連IBM也推出了搭載80386的型號。1990年英特爾趕盡殺絕,發動代號Red X的大規模公關,打出“286的價格買到386的機器”的宣傳口號,把殘存的80286生產商趕出市場。

英特爾帝國是怎樣建成的|半導體行業觀察

在“intel inside”之前,英特爾最大的公關宣傳,紅叉項目

386推廣成功標誌著英特爾的32位架構成為PC行業十幾年裡的標準,為英特爾豎起一堵厚厚的城牆,把諸多實力強大的競爭對手排除在外邊。最後只有AMD和另一家小公司Cyrix,能跟英特爾分食,而他們的產品往往落後英特爾數年。從經濟學角度看,CPU是件固定成本高邊際成本低的商品,設計流片的成本佔大頭,而真正生產成本極低。有了這幾年空擋,英特爾可以早早收回固定成本。對手上市時,不光成本上居於劣勢,還面臨著英特爾新一代更強大的CPU。

英特爾通過386獲得的鉅額利潤,不斷研發新的芯片,不斷改進生產工藝,終於在1992年成為世界第一半導體公司。The rest is history。

編後語

英特爾的半導體霸主地位一直維持了二十多年,終於在去年,被借存儲之力的三星一舉反超,而英特爾本身也因為在移動市場的缺失,來自AMD和ARM的競爭對手的挑戰之下,每每被分析師看衰,但就算這樣也沒能阻止這個芯片巨頭業績屢創新高。

對於Intel來說,過往的成績足夠彪炳,但毫無疑問,他們也面對了新一輪的壓力,如何把握現在的AI和5G未來,是決定他們未來的X因素!

原文鏈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804154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805356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80617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