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國要以秦嶺淮河作爲南北分界線?

燕子就是鳥姐姐


秦嶺、淮河一線,作為中國南北的一條分界線。自古以來就備受人類的重視。

1、古人眼中的淮河分界作用。

晏子在《晏子春秋》中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這個故事大家不會陌生,身為齊國大夫的晏子,在出使至楚國時,受到“蠻夷之國”的折辱,最終晏子以橘子生長在不同的環境中,味道就不同,來說明人的習性也是受周遭環境的影響,以此反駁楚王的刁難。

春秋時期的晏子,已經認識到淮河這條天然河流,在氣候方面的分異作用。“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一現象其實是因為淮河一線不僅是北半球最冷月份零度等溫線,也是北半球日均溫大於等於10℃積溫4500℃等值線,同樣是800毫米等降雨量線經過之地。溫度和水分是影響植物生長的最主要因素。

古人其實已經通過淮河南北植物性質的不同,感受到了南北地理因素的差異。

2、秦嶺的南北分界作用。

如果不是親自到秦嶺主峰上看一看,是很難直觀理解南北分水嶺的概念的。

茫茫秦嶺上的終南山主峰,是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秦嶺終南山上的黃河長江分水嶺

同時這裡也是南北的分界線。就在終南山主峰這個山脈上,呈現出明顯的南草北木之奇觀。

大自然用最直接的方式——植被,展現出了南北的不同水熱氣候條件,讓這條無形的中國南北分界線得以清晰地展現出來。

終南山主峰上的“南草北木”奇觀,可見峰脊處草木交匯,形成一條清晰的南北分界線。

由此可知,從歷史和地理方面來看,秦嶺淮河這條線,均是有著明顯的地理分隔意義,且早就被世人認知。

雖然古人不知道降水量的差異,不知道積溫的概念,但是能知道最冷月哪裡有冰,哪裡沒有,能知道同屬植物在不同氣候中的不同習性,能看到一些明顯的植被變化概況。因此也就直觀感受南北不同的環境了。因此這條線並不是今人主觀斷定的,而是尤其悠久的歷史和地理認知與傳承。

更多歷史地理類原創內容,敬請關注@熊二History。


熊二History


秦嶺淮河是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

無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都將這條分界線作為南北分界線是因為這條線的南北差異巨大,無論是自然條件,還是農業生產方式以及人們的風俗習慣都有明顯的不同。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八百毫米等降水量線,市區與半溼潤區的分界線,旱地作物和水田作物的分界線,0度等溫線,水稻小麥種植的分界,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自然

秦嶺淮河以北屬於北方地區,冬季溫度在零度以下,江河湖海有結冰期,大部分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夾雜小部分的針葉林。由於北方年降水量較少,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年際變化大,所以只有在夏季才能形成河流的汛期。由於植被和地質條件的影響,秦嶺淮河以北地區的河流泥沙含量較大。

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恰好相反,忽略高差的影響,南方大部分地區河流沒有結冰期。而且南方地區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植被覆蓋率高,降水量多,主要降雨集中在夏季,汛期時間長,但由於植被覆蓋率高所以河流泥沙含量小。

人文

秦嶺淮河以北主要是旱地農業,主要的農作物是小麥和玉米。作物熟製為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南方主要是水田農業,主要作物是水稻以及甘蔗茶葉等經濟作物,一般一年兩熟的三熟。由於作物生長週期不同,接受光合作用不同,南方的稻米普遍沒有北方的香。特別是東北地區的大米,在經歷了漫長的生長週期之後,味道絕美。


品讀武器裝備


為什麼以秦嶺淮河為地理上南北方的分界線,是天然、自然的歷史形成的,是人們認識自然的結果。

秦嶺淮河線,是一個地理、氣候、農業生產南北方分界線的概念,從地理、氣候上來看:

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分界線;

雨季長短分界線;

溼潤半溼潤區分界線;

一月0度等溫分界線;

暖溫帶、亞熱帶分界線;

農業生產南水田、北旱田分界線;

南主產水稻、北主產小麥分界線;

油料作物南油菜、北花生大豆分界線;

糖料作物南甘蔗、北甜菜分界線;

作物熟制南年二——三熟、北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

上世紀國家制定《農業發展綱要》既以長江、秦嶺淮河、黃河為農業生產分界線。

秦嶺淮河為南北方分界線是歷史、自然形成的,不是人為劃定的,是人們認識自然的結果!




z山海


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晏子曾經說過“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其中的淮就是指的淮河。位於我國中部的淮河與其西部的秦嶺勾成了一條神奇的分界線,劃分了中國南方和北方,它具有很多深層次的意義。


一、氣溫分界線。每年1月份是北半球最冷的時候,這個時候的0℃等溫線就在秦嶺淮河附近,秦嶺淮河以南平均氣溫高於0℃,河流不會結冰,因而沒有冰凍期。而秦嶺淮河以北平均氣溫在0℃以下,每年都會有結冰期。因此這條分界線成為是否供暖的分界線。北方冬季氣溫寒冷,每年都有一個採暖期,除了保障室內溫度以外,還要保證自來水不被凍住,如果氣溫低於0°而沒有供暖,自來水管必然會被凍住。秦嶺淮河以南沒有集中供暖,離秦嶺淮河較近的地方,冬季室內溫度還是比較低的。


二、溫度帶分界線。我們都知道溫度帶的劃分是按照熱量而定的,秦嶺淮河這條線恰好是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該線以北屬於暖溫帶和中溫帶,典型的植物是落葉植物。秦嶺淮河以南屬於亞熱帶,典型的植物是常綠闊葉植物。熱量的供給差距還影響到農業,秦嶺淮河以南一般是一年三熟或一年兩熟,而秦嶺淮河以北一般是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三、降水量的分界線。年降水量800mm的分界線就在秦嶺淮河一線,界線以南降水量超過800mm,屬於溼潤地區,而且界線以北降水量低於800mm,是半溼潤地區。降水量影響農業種植農作物種類,北方屬於旱地農業,種植小麥、玉米等,主食是麵食,而南方種植是水稻,主食是大米。降水量多少對生活還有其它影響,交通出行方面,南方降水較多河流密集,主要以水路運輸為主;北方河流較少,傳統運輸以陸路為主。在建築方面,因為空氣溼度不同南方的住房多注重通風,而北方的住房多注重保溫。



四、南北文化分界線。不同的自然條件造成不同的生活習慣,經過長期的積累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習俗,在服飾方面、文藝形式方面、價值觀念方面都有所區分,最終形成了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