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稱帝 分封諸侯

想當初,楚將項梁於定陶之戰戰死之後,楚懷王急於收回項氏一族手中的兵權,便封了項羽為沒有實際兵權的長安侯,因以魯縣為領地,因此項羽也被稱為魯公。

項羽已死,楚地幾乎都被平定,唯有魯縣仍不投降,因為這裡的將士們並不相信宛如戰神的西楚霸王會就這樣輕易地死去。

劉邦稱帝 分封諸侯

聽聞魯縣一直不願投降,劉邦便準備強行拿下這座“釘子戶”。而就當漢軍兵臨城下之時,卻聽到城中傳來了禮樂弦誦之聲!

在此,我們提一個小問題,這項羽治下的魯縣為什麼會在此時傳出禮樂弦誦之聲?這看似並不像是項羽會下的政令。其實,這與項羽倒並無太大關係,說魯縣可能很少人知道,但它還有一個名稱,卻是無人不知的,那就是——曲阜!因此,說到這裡,我們就知道為何在此地會有禮樂之聲了。

聞聽如此情形,看似潑皮的劉邦雖然向來不是循規蹈矩之輩,但要踐踏這樣一座城池,卻是無論如何也沒有這個膽量的!

這讓劉邦不得不先撤了兵,但是總不能就這麼耗著吧?既然魯縣的人不相信項羽死了,那就只能請“項羽”出來親自說明情況了……於是劉邦命人將項羽的頭顱拿去給魯縣的百姓看。果然,沒過多久魯縣便罷兵投降了。

感念魯縣為君守節,劉邦特意將項羽以魯公之名葬於此,還親自為其舉哀發喪,一路嚎哭,好不悲切,雖也是哭過一陣便離去了。

只不過,這一幕倒有些似曾相識。此前劉邦聽聞義帝被殺的消息後,劉邦便在天下人面前向項羽問罪,為義帝親自發喪,身著喪服當街大哭。

如今,對於自己親自逼死的項羽,劉邦又是為哪般而哭呢?

安葬項羽、平定楚地後,劉邦便迅速趕往了定陶,即韓信帶兵駐紮的地方。

垓下決戰前,劉邦將漢軍大權交給了韓信,自知能力不足的他索性老老實實地坐鎮後方。但既然仗打完了,兵馬什麼的總要物歸原主了。到了定陶,劉邦風風火火地衝進韓信的營壘,再一次強行奪走了他的兵符……

等韓信收到下屬的稟報之時,劉邦早已帶著兵符不見了蹤影……韓信想來也見怪不怪了,畢竟這也不是第一回了!收回且收回吧,剛打敗了曾經的戰神,自己暫時也還沒找到更高的人生目標。

公元前202年正月,跟隨劉邦的諸侯將相們,一致尊請劉邦登基為帝。但是劉邦卻推辭了:“這皇帝的尊號得是賢者才能擁有的,空言虛語也不是我想要的,皇帝之位我不敢當啊、不敢當!”說完,還連連擺手。

有人站出來說:“大王您從平民起事,伐誅暴秦、平定四海,若論功封侯的話,憑藉您如此的功績都不被尊為皇帝,那誰還有這個資格呢!”

劉邦見推脫不過,長嘆一聲,說道:“既然諸位都這麼認為,那我便應下了,畢竟這天下尚未穩固啊!”這推辭之言是真或假,看官們心中明瞭便是。

劉邦稱帝 分封諸侯

二月,劉邦在定陶汜水以北舉辦了登基大典,正式登基稱帝,定國號為漢。

漢王朝初建立,為了維護治安,一套切實可行的行政制度成為燃眉之急。秦朝施行郡縣制,而此前是存續許久的分封制,劉邦會選擇哪種呢?

劉邦稱帝 分封諸侯

要是選擇郡縣制,還有很多人在坐等他封王,畢竟那些曾經追隨劉邦建立漢朝的有功之臣為的就是這一天;但是若這天下都封了王,那這天下如何還能是他的呢?

因此,劉邦最終選擇了郡縣與分封並存的制度,即“郡國制”,一方面設郡,另一方面建立諸侯國。

於是,趙王張敖、燕王臧荼、韓王信和淮南王英布“原封不動”,封彭越為梁王,定都定陶;封衡山王吳芮為長沙王,定都臨湘(今長沙);改齊王韓信為楚王,定都下邳(今睢寧縣)。

然而此時的天下就能夠安定了嗎?並沒有,至少劉邦的心並不安。因這七個異姓諸侯國,幾乎佔去了劉邦的半壁江山。

但是,那時的漢王朝社會凋敝、百廢待興,劉邦其實也沒有別的選擇,他無法承擔得罪這些諸侯王的風險。

於是,這些異姓諸侯王們,逐漸成為了劉邦心頭一根不拔不快的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