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可不是劉備一個人的專利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話說官渡大戰,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投靠劉表。曹操使計支開劉備的謀士徐庶。徐庶臨走時向劉備推薦了南陽的諸葛亮,得諸葛,得天下。於是劉備親自去拜訪諸葛亮,一去不得見,二去仍不得見,因留書一封,請求得到諸葛亮的幫助。第三次,劉備來到諸葛家,終於得見諸葛亮本人,便向他請教了平定天下的方法。

事實上,三顧茅廬可不是劉備一個人的專利。早在春秋戰國之交,就有一個人做過類似的事情,只為求得一位賢才。

“三顧茅廬”可不是劉備一個人的專利

公元前403 年,三家分晉。以韓、趙、魏三家分晉為標誌,中國歷史從此進入戰國時代。

戰國,顧名思義,這個時代一定是與戰爭、戰亂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 戰亂的印記一定是十分明顯的。經過春秋三百多年的掃蕩與兼併,到三家分晉時已經剩下不多的十餘個諸侯國。

戰國初年,大國之中,魏國最強。

司馬遷在《史記·魏世家》中說:魏文侯六年,魏氏修建少梁城。十三年,文侯派其子擊攻取秦國繁、龐二城,將城中居民逐出而佔有其地。十六年,又進攻秦國,“築臨晉、元裡”二城。十七年,魏伐中山,滅其國。由此可見,戰國初年,並非是秦國攻伐魏國,而是魏國總是在不斷欺負著秦國。

敢於到處攻伐別的國家,沒有別的理由,就是因為魏國綜合國力比別的國家強大。

強大者欺負弱小者,這就是恃強凌弱,這就是霸道,就像貓捉老鼠一樣,這就是人世間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不講道理。戰國初年的魏國,就是這樣一個憑藉自己強大國力到處為所欲為的諸侯,它就有這樣的底氣。

要說魏國能夠有這樣的資本,並不是因為其國土肥水茂,地理位置極好,也不是其國獨居天險,別國無法覬覦,而是在這個轉型期的當口,魏國幸運地出現了一位英明之主,廣攬賢才,將魏國的軟實力充分開發出來,並且將國家硬件出現的漏洞也充分彌補了回來。

這位明主就是魏文侯。

“三顧茅廬”可不是劉備一個人的專利

魏文侯不僅很懂得招攬人才的訣竅,他也善於在這方面花時間、花氣力宣傳和推銷自己。

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中提到:

卻說三晉之中,惟魏文侯斯最賢,能虛心下士。時孔子高弟卜商,字子夏,教授於西河,文侯從之受經;魏成薦田子方之賢,文侯與之為友。成又言:“西河人段幹木,有德行,隱居不仕。”文侯即命駕車往見。幹木聞車駕至門,乃逾後垣而避之,文侯嘆曰:“高士也!”遂留西河一月,日日造門請見,將近其廬,即憑軾起立,不敢倨坐。幹木知其誠,不得已而見之,文侯以安車載歸,與田子方同為上賓。四方賢士聞風來歸,又有李克、翟璜、田文、任座一班謀士,濟濟在朝。當時人才之盛,無出魏右,秦人屢次欲加兵於魏,畏其多賢,為之寢兵。

由上可見,“三晉之中,惟魏文侯斯最賢,能虛心下士。”魏文侯之賢,在於能虛心下士。也就是說能夠聽進各方面的意見。從中看出魏文侯不是一個狂妄自大、故步自封,而是一個能夠虛心聽從大家意見的聖明君王。

為了得到孔門高足子夏,魏文侯不惜親自屈身到西河求賢。在遭到子夏的閉門羹後,魏文侯不是大怒,不是退縮,而是乾脆執著地留在西河,一留就是三十天,在這一個月裡,他什麼都放下,專門天天登門請求一見。

魏文侯的舉動經過社會上下的口耳相傳,造成了“四方賢士聞風來歸”的盛大場面。“又有李克、翟璜、田文、任座一班謀士,濟濟在朝。當時人才之盛,無出魏右。”

總之, 這個國君不簡單。

魏文侯憑著他過人的手段,達到了他廣攬四方人才的目的。

“三顧茅廬”可不是劉備一個人的專利

對於魏文侯的“三顧茅廬”,一種說法是,魏文侯看準了士人階層心高氣傲、不願趨附的弱點,才成就了廣納人才的偉業。但是有時候,我們不妨單純來看,魏文侯對於一介士人有著“留西河一月,日日造門請見”的耐心,即使可能是為了吸引更多有識之士來歸的政治作秀,但無法否認的是,他的確是戰國初年,一位求賢若渴、因才用人的強國之主。

“三顧茅廬”可不是劉備一個人的專利

《戰國何以稱雄》馬平安著


“三顧茅廬”可不是劉備一個人的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