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固收」新城控股集團調研紀實

摘要

1、新城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新城控股”)專注住宅與商業兩大業務,2015年底B轉A後規模擴張明顯,同業排名上升顯著,2018年銷售目標為1800億。

2、2018年上半年,公司銷售實現同比94%高增,戰略模式以長三角為核心,向珠三角、環渤海和中西部擴張;拿地總地價370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今年較為保守,區域劃分符合銷售佈局;拿地均價為3065元(地價/計容建面)佔銷售均價25%,顯著低於同業的40-50%。

3、截至2017年末,公司共395億有息負債,平均成本為5.32%,2018年新增的債券邊際融資成本比往年要高但佔總存量較低,故整體可控。境外債存量15億美元額度適中,新政策對公司影響較小。今年償債主要包括下半年17億元公司債及30億元含權債券,對應已獲取47億私募債額度,償債壓力不大。

4、預計下半年的土地市場要好於上半年。開盤節奏相比17年加快,但是資金回籠速度相比壓力要更大。

5、商業綜合體十年平均租金回報率按照成本口徑計算約為10%。截止6月末已經開業和儲備的商業綜合體有75個,下半年預計新增17個。

6、公司項目主要收益於棚改的佔比很小,棚改政策改變對公司影響較小。

7、公司經過嚴格篩選選擇三四線城市進入,供需關係較好,目前東部城市供地量較15年相比較少,但供地節奏較好。

風險提示宏觀政策對房地產企業的不確定性風險

正文

1 新城控股基本情況介紹

公司專注住宅與商業兩大業務,2015年底B轉A後擴張明顯,2018年銷售目標為1800億。1993年至今專注於住宅和商業兩大業務板塊開發,沒有采取多元化。

2015年底B轉A上市後,融資受阻情況得到改善,並於2016年成功發行公司債。公司得到融資後得以拿地發展擴張,形成銷售規模。

2016年後,公司規模擴張比較明顯,同業排名上升顯著。2015-2017年銷售額分別為320億,650億和1265億。根據克而瑞數據,公司6月排名房企第8位(2015年21位,2016年15位,2017年第13 位,今年4月份為第10位)。

2 2018年1-6月銷售情況

公司2018年上半年銷售實現同比94%高增,銷售戰略以長三角為核心,逐步向珠三角、環渤海和中西部擴張。總體龍頭房企集中度提升的同時,公司的增幅高於同業。公司2018年1至6月份實現953億銷售金額,同比增長94%。其中,1-6月份銷售均價包含車位為12300元/平米,剔除車位為12900元 /平米。

按城市能級劃分,一線城市佔比5%,二線城市佔比50%,三四線城市佔比45%.。

按區域劃分的話,長三角佔比58%、環渤海佔比13%、珠三角佔比2%、中西部佔比27%。其中,長三角高佔比得益於93年於常州起家,具有天然優勢,就經濟和人口流入情況來說,即便三四線城市,發展潛能也高於部分東北和中西部二線城市。未來公司採取以長三角為核心,逐步向珠三角、環渤海和中西部擴張的戰略模式。

3 2018年1-6月拿地情況

1-6月獲取土地的總地價370億元,同比去年同期拿地金額/銷售金額比來看今年上半年較為保守。今年1-6月拿地金額/銷售金額比達40%左右,去年同期超過50%。

按區域劃分的話,和銷售佈局相似,長三角拿地佔比60%。拿地能級的話,1-6月份沒有在一線城市拿地,二線城市佔比35%,三四線城市佔比65%,其中超過70%三四線城市分佈在長三角,因為發展潛能高於東北、中西部等地區且為公司深耕區域,故整體風險可控。

4 2018年1-6月拿地均價

拿地均價為3065元(地價/計容建面)佔銷售均價25%,顯著低於同業的40-50%。按總地價370億元,對應規劃總建面1640萬方,計容總建面1200萬方,用總地價/計容建面的比值估算拿地均價為3065元。拿地均價3065元與銷售均價12300元的比值約佔比約為25%。比對其他可比房企公司(40-50%水平),公司拿地成本控制優勢明顯,這得益於在1640萬方規劃總建面裡面,47%是通過商業綜合體模式拿地(吾悅廣場+配套住宅)。

5 商業地產的持有比例

90%以上是住宅,持有的商業地產10%不到。商業部門和住宅部門貢獻的銷售額比重為1:2,但商業地產項目中仍有一大部分是住宅。

6 新城控股560億授信額度的使用情況

560億未使用額度是截止於2018年6月末的指標,包含新增的三四十億授信。

7 目前剩餘授信佔總體授信比例情況,對銀行未來授信批覆的影響

並不影響。公司項目要達到一定進度,比如四證齊全之後,銀行才會放款,因此授信額度總會有剩餘。

8 房產自持部分的情況

整個公司來看,自持(長租公寓)的量非常少,且僅分佈在上海地區。自持主要是因為上海的地拍下後,房產公司被要求將5%或者15%用於做人才(的引入),並非公司主動涉獵長租公寓。新城有相關業務部門,但目前沒有主動開展的項目。

9 商業綜合體的核心競爭力分析

9.1 公司擁有全國最好的商業管理團隊

9.2 正確的戰略方向

(1)對於商業地產,首先是讓租戶能夠掙到錢,讓客戶(來逛街的人)喜歡,最後才體現為租金的穩定上升。

(2)從產品定位看,新建物業廣場在不斷升級,比同行來說也有很多的優勢。運營會上比開發更為複雜,但管理團隊不斷致力於提升客戶體驗。

(3)另外,2018年半年度提出“微調不破”的商業發展計劃。即商業建成以後,需要不斷調整,例如逐步引入更有價值或者可以產生聯動的店面,以及對端頭(即死衚衕)專案處理。

10 商業項目前期折扣情況

目前公司的折扣較少

。一開始涉獵商業地產時,公司與租戶會簽訂商業引進來策略,優質商家入駐能享有免租期、裝修補貼等優惠。現在隨著公司的知名度的提高,優惠會減少。總體來看,基本上從第四年起優惠會全部暫停,因此公司對第四年的租金回報都要求達到8%以上,十年平均投資回報則是10%。

11 近期境外債相關政策的影響

境外債存量適中,新政策對公司影響較小。2017年發行2億美元境外債,2018年新發行13億美元,目前總存量15億美元,規模不算小但並不算太大,因此境外債只能用於借新還舊的政策對於公司來說影響不算太壞。

12 債務存量結構

從債務結構來看,截至2017年末,共395億有息負債,其中有超過40%的銀行貸款,40%的公司債,餘下約20%為債務融資工具(中票、PPN等)。今年將到期的有17億公司債,以及30億“3+2”含權債。

13 債券的融資成本

2018年新增的債券邊際融資成本比往年要高,2017年有息負債的平均成本為5.32%。PPN利率為7%多,中票為6.5%左右。開發債2018年利率上浮程度較去年同期高,超50%的開發債利率上浮同比20%,而在2017年80%的開發債利率上浮水平僅在5%-6%(餘下為上浮10%-20%、僅兩筆20%)。

非標的成本略高在8%-10%左右,但佔比很小影響較小(非標管控嚴格,且17年底已經無非標貸款)。去年有息負債的平均成本是5.32%,今年雖新增的債成本較高,但佔總存量較低,在今年半年度時融資成本不會超過6%。

14 境外評級和發行成本情況

公司2017年境外評級為Ba3,今年上調為Ba2,今年年初發行的364天短期債券為4.5%。最近境外利率也在上升,但不超過7.5%,約在6%+。

15 364天的債券被禁止對公司的影響

364天的債券只佔3億美元(總境外債存量為15億美元),佔比較小,償債沒有壓力(19年2月到期)。因此如果禁止了對公司影響較小。

總體來說15億美元境外債(約合100億元人民幣)對於公司的壓力不大,各個融資工具的佔比較為合理,成本也不高,只要公司規模持續增長,未來只允許發新還舊的話,有一定的存量反而是好事。

16 美元債發行申請情況

目前沒有申請新發行美元債,如果未來有也只會是置換現有債券。替換的話目前也沒有安排,存量到期時間主要為2021年還較遠。

17 公司對即將到期的17億公司債和30億元含權部分的安排

含權的分為兩部分:1)15新城02,目前存量17億元(原先有20億,部分償還了);2)15新城01,存量為30億元,含權為“3+2”。

8月份會繼續推行新的公司債發行,但首先會確保15新城02的17億元到期償還。30億元含權部分尚未有具體安排,會進一步和投資者溝通。

18 公司1年內到期債券的中債估值大幅上升的原因及影響

市場波動的原因。但對於公司的基本面沒有任何變化,且銷售回籠和融資渠道仍然暢通。

19 今年上半年土地翻新增速情況

首先上半年獲得土地的機會並不好,如果市場上的土地沒有達到公司的要求,公司也不一定願意去獲取。公司經營目標首先是盈利,項目淨利率目標要達到8%,irr目標要達到20%,。預計下半年的土地市場要好於上半年。

20 招拍的佔比情況

招拍去年的佔比為60%,訂購的二手地是佔40%。今年的佔比與去年差不多。

21 拿地的槓桿情況

拿地的話已經是全融了,沒有槓桿。

22 項目從拿地到銷售80%的週期長度

一般要求6個月能開盤,很多一期剛開盤便能達到80%銷售。但是一整個項目銷售要達到80%基本需要一段時間,因為通常要分2-3期銷售。

23 項目推進週期和去年相比的變化情況

開盤節奏相比17年加快,但是資金回籠速度相比壓力要更大。按揭放款速度變慢了,去年的一般一套房的按揭2個月多就能回款,今年則需要3個月。但是資金回籠率基本保持一致。

24 合內營銷售剔除後回籠率較低的解析

銷售要細分的話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看:第一,全口徑的合同銷售額為1265億,包含了合內營和並表公司。第二,權益口徑則要考慮並表部分的90%多和表外部分的40%-50%的累加。第三,合併報表口徑即表內回籠則以報表上的銷售額為準。

而統計回籠率的話,只能用全口徑或者合併報表口徑來看。全口徑可大致算出回籠率為85%,表內回籠率也是85%。但是權益口徑無法計算。

25 建安成本情況

今年建安成本約為5000左右,若是去掉精裝修則為2600左右。

26 商業綜合體的擴張計劃及自持佔比情況

目標是100個,目前已經開業和儲備的有75個,今年下半年預計可能新增十幾個。目標在2020年前75個可以全部開業。且絕大部分為自持,目前輸出管理的只有4個。

27 綜合體裡的銷售結構

一般40-50萬方為一個綜合體,銷售的話一般是指住宅大約佔30多萬方。

28 MBS和ABS在未來的計劃情況

一般項目結束後就沒有貸款了,目前貸款主要運用在項目開發上。

29 一般項目的現金流回正週期長度和項目竣工週期長度

一般來說公司要求是12個月現金流回正,且會有激勵機制(其中一半多項目最終拿到激勵)。12月現金流回正包含了拿地、銷售、租賃、融資。

標準化項目(20-30萬方)的竣工週期一般為2年,大型項目則會稍慢。

30 棚改政策改變對公司三四線項目的影響

整體來看,外部研究稱全國棚改資金對三四線房地產銷售大概在10%左右。但是公司項目在中西部主要收益於棚改的佔比很小,主要銷售地區的江浙在15年之前就取消了棚改貨幣化。因此影響較小。

31 三四線城市的未來發展空間解析

公司所進入的三四線城市已經過嚴格篩選,供需關係仍較好。東部地區進入的三四線城市足以PK中部的一般二線城市,而中部地區所進入的三四線一般圍繞像成都、武漢的核心城市。

以常州為例,目前供地量較15年相比較少,但供地節奏較好。目前,地價在7000-10000(元/每平米)左右,量價均較合理。所以綜合來看,未來仍有發展空間。而東部城市,三四線城市的供需關係與常州較為類似。

本文內容源已發佈報告《新城控股集團調研報告(2018.7.25)》

「方正固收」新城控股集团调研纪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