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芯」驕傲:它是華爲背後的王牌,14年研發出100多款晶片

中國的“芯”驕傲:它是華為背後的王牌,14年研發出100多款芯片

7月13日,The Information曝光了華為內部的一個秘密項目,代號“達芬奇計劃(Project Da Vinci)”,簡稱“D計劃”,由現華為輪值總裁、華為旗下IC設計公司海思董事長徐直軍負責。從曝光信息看,在這個計劃中,華為希望將AI引入自己所涉足的所有業務,從電信基站、雲數據中心,到智能手機和攝像頭。這是華為最新的秘密“作戰”方案,也即將是影響最廣泛的戰略目標。

目前華為已經在其手機端進行了嘗試,從最新的榮耀到MATE系列,都在將AI元素不斷放大。而此前華為在手機端AI芯片能力,是通過與寒武紀合作集成TPU單元來構建的。經過手機端的小步試水,華為已經嚐到了甜頭。在手機上打出AI牌之後,讓華為手機、華為手機芯片先於蘋果和高通發聲,贏得了先聲奪人的話語權。而下一步,華為希望在更多的產品和服務領域推進AI。

中國的“芯”驕傲:它是華為背後的王牌,14年研發出100多款芯片

而華為所有AI技術的來源,都依託於背後背後的這張王牌——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海思是華為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4年10月,前身是創建於1991年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其總部位於深圳,在北京、上海、美國硅谷和瑞典設有設計分部。產品覆蓋無線網絡、固定網絡、數字媒體等領域的芯片及解決方案,成功應用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7年,全國IC設計業規模達2073.5億元,深圳佔了28.46%。而在2017年中國十大IC設計企業排名中,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以約362.6億元的銷售額排在首位,幾乎是排名其後的6家企業的總和。

雖然海思居全國首位,但其在海思成立之初發展並不順利。當時,任正非給海思定下的目標是儘快實現營收超30億、員工超3000人,結果第二個目標很快就實現了,第一個目標卻遲遲不見沒有實現。而每當面對外界的質疑,海思員工給出的答案一般都是:做的慢沒關係、做的不好也沒關係,只有有時間,海思總有出頭的一天。

中國的“芯”驕傲:它是華為背後的王牌,14年研發出100多款芯片

十年磨一劍,華為海思在質疑聲中默默前行,終取得傲人的成績。2014年收入為26.5億美元,到2015這個數字則上升到31.2億美元。2016年,海思半導體發佈的麒麟 960芯片,被美國權威科技媒體 AndroidAuthority評選為“2016年度最佳安卓手機處理器”。

在海思多年的專注和投入下,已經成功開發出100多款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共申請專利500多項。據華為給出的數據顯示,2017年約有7000萬臺手機搭載海思芯片,以去年全球發貨量達到1億5300萬臺而言,搭載海思芯片的手機佔了45%。

中國的“芯”驕傲:它是華為背後的王牌,14年研發出100多款芯片

5月4日,市場研究顧問公司Compass Intelligence對全球100多家AI芯片企業進行了排名,華為海思排第12名,成中國大陸地區最強芯片廠商。而在2018世界移動大會(MWC)的“全球終端峰會”上,中國移動分析指出,在移動主流旗艦芯片AI性能評測排行榜上,華為海思麒麟970已超越高通驍龍845,位列第一。

海思的麒麟芯片讓我們看到華為海思的堅韌不拔,從一開始的備受質疑,到現在的麒麟系列芯片性能躋身世界第一陣營,海思的經歷,證明了要想在半導體領域領先,需要的不僅僅是人才和資金的大量投入,足夠耐心與堅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