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相當於今天的什麼?

用戶59725205727


說到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那就得從科舉制度來說了,因為科舉制度在明清時代最為成熟,所以我們主要說明清時代的情況。

那我們先來說,怎麼樣才能成為秀才,而秀才之後叫舉人,舉人之做進士,那麼秀才之前又叫什麼呢?秀才之前叫童生。其實科舉考試總共可以分為四場考試,童試,鄉試,會試,殿試,那我們一一來說明。

童試,就是童生參加成為生員的考試,這裡面的生員就是我們俗稱的秀才。而童試一共分為三場,分別是縣試,府試,院試,其中縣府由知縣主持,每年二月考一次,府試由知府來主持,每年四月考一次,通過了府試叫做童生。

院試是每三年考兩次,是由各省學政主持,這兩次考試一次叫歲試,一次叫科試,而通過了這次院試就能成秀才了。而秀才也分成三等,分別是一等是廩生,由公家每月發給糧食,二等是增生,沒有給糧食,三等是附生,也就是新進來的秀才。

秀才還有其他的一些特權,比如不需要交賦稅,不用服徭役,見到縣令級別的官員不需要下跪,還有就是可以當私塾先生了。有一些人,活到七八十歲,也只是個童生,成不了秀才。

那每次能考中生員,也就是成為秀才的有多少人呢?不同時期數量不一,但平均下來,每個縣差不多一次也就二十名左右,如果按院試是三年考兩次,也就是說一年只有十三名左右。

那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每年的高考,縣裡面的文理科前七名,應該能被什麼樣的學校錄取呢?第一名很有可能被清華,北大錄取,而其他人呢,能夠被排名較前的985大學錄取。

那麼答案就出來了,古代的秀才的含金量是相當的高,相當於名次比較前面的985大學的畢業生相比較。

那舉人呢,每三年一次鄉試,每次鄉試每省大約會產生一至兩百名左右的舉人,我們按一百五十人來算,那麼也就是說每年每省會產生五十個舉人,那就是相當於高考省文理科前二十五名。

那進士呢,每三年一次會試與殿試,就是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平均每次會產生兩百多人,算下來,全國每年也只有七八十名左右的進士,這個就可以相當於每年的高考各省的文理科狀元了。那狀元,榜眼,探花更不用說了,三年才各出一個。


歷史簡單說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分朝代來看。

秀才在中唐之前的地位極高,到後來就越來越低,甚至一度變成了讀書人的泛稱。

這就像我們現在濫大街的“美女“一詞,一開始是真指美女,而現在,美女似乎只代指性別,大街上叫一聲美女,十有八九前面的人都會轉頭。

但總體來說,古代秀才與如今社會的讀書人比起來,含金量依然不低。聽我一一道來。

秀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漢,那時選拔人才的機制以察舉製為主,漢武帝詔令民間各地舉薦人才,秀才因而得名,非常直白,就是才能秀異之人;後在光武帝時期避諱,改為茂才,到三國時期又複名為秀才。

到隋朝,隋文帝推行科舉制,設立秀才科。秀才是博識、強學和策問都最為優秀的俊選者.因其標準太高,隋代舉秀才不過十人,其地位及稀少程度可見一斑。

隋滅,唐朝沿用科舉制。唐初,秀才科為貢舉科目之最,其聲望高於進士科,所定的標準高,錄取的人數很少,很多讀書人因而畏而不敢求試,由此造成了秀才科並沒有推行多久便被廢棄,主流還是進士科與明經科。

在唐玄宗之後,凡稱作秀才的,一般都是進士科,甚至慢慢開始被泛指為讀書人。

到了明清,又稍有不同,讀書人參加童生試,通過縣試稱士子,繼續通過府試稱為童生,院試錄取者便稱為秀才。

之後才可以進行鄉試,通過者稱為舉人,最後才有資格參加會試及殿試,後者便是真正的功名星光大道。

有人認為明清時期的秀才可算是如今的大專級別,我覺得欠妥。如今九年義務制教育讓絕大多數人都獲得了受教育的權利,然而在物質和教育不甚發達的古代,整個社會的文盲率是極高的,讀書人非常稀少。秀才通過的雖然是最基礎的童生試,但遠遠比如今的大學生少得多,因此縱向比較,秀才含金量遠在如今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之上。況且秀才還有免稅、見官不跪之類的特權,從這個角度如今的博士恐怕是要羨慕的:)

而唐玄宗之前的秀才,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一定是真正出類拔萃的人才,用鳳毛麟角形容並不為過。其仕途不可限量,地位跟之後的秀才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在如今,我似乎無法找到與其對等的,國家傑出青年?高考狀元?諾獎獲得者?長江學者?院士?似乎都不恰當。


經史通義


秀才是古代對讀書人的一種稱呼,在古代封建社會制度下,有明顯的封建等級之差,所以,讀書基本上成了窮人走向富人的必經之路,只要他們成了秀才之類的,就可以娶到那些達官貴人的女兒,此後一生衣食無憂的,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還是有一些“窮酸秀才”的,那麼,問題來了,古代“秀才”含金量有多高呢?與如今的學歷相比,算什麼級

別呢?

有書君以前看到一個小故事,講了秀才趕考。故事說:有一位秀才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但他離京城很遠。於是,他提前兩個多月就帶上盤纏。就出發了。時間過得很快,他經過一個多月就到達了目的地,他就找了一個客棧住下來了,認認真真的複習功課。但在備考的過程中,他做了三個奇怪的夢:第一個夢是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他戴了斗笠又打了傘;第三個夢是他和他心愛的表妹在一起,卻是背靠背睡在一起的。他覺得奇怪,就去找了解夢先生,問問為什麼?但不妙的是,兩個解夢先生給了他不同的說法。但他最終聽信了對他說:“高中、有備無患、翻身就得到”的這種說法,最終他考取了探花,如意的走上了成功之路。通過這個故事,說明我們在古代“秀才”的地位是很高的,不然怎麼有那麼多的人千辛萬苦去考呢!

但又比如,大家都看過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他就是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沒有什麼生活技能,只會研究“茴香豆”的茴有幾種寫法之類的迂腐知識。後來,他去偷書被人打斷了腿,他丟掉了做人的尊嚴。通過這個故事說明,像孔乙己這樣的底層人,沒有考上秀才的可悲,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

實際上,在中國古代秀才在不同的朝代,是有不同的含義以及待遇的。

最早隋朝開始開科取士,取名秀才;到了唐朝,秀才就只是考試中的一種;到後來,秀才被廢,秀才就變成了讀書人的泛稱。

1.漢代察舉制下出秀才

西漢有了察舉制,秀才為察舉取士的科目,到了東漢把秀才稱茂才,一年考茂才的僅有20餘人,並且考上的,大多做官了。這說明在漢代,秀才的地位明顯之高,含金量相當於我們現在的985、211院校。

2.隋、唐初期時秀才科

到了唐朝初期,秀才是常考試的一種,還有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子、明算等。秀才就不是那麼重視了,唐高宗以後進士比較重要,所以,在這個時期相當於現在我們的一大批本科生而已。

3.唐宋時就是一般的讀書人

在唐宋時期,科舉制度十分成熟,考試的人很多很多,但能考上的有少之又少,就像現在去考國家公務員,幾千人去爭一個。

4.明清時就是生員

明清時,通過考核進入府、州、縣的,就稱為生員,也就是秀才。在明清時期,從地方到中央依次有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一級一級的,所以,很多秀才都不能更進一步,只能回鄉當教書先生,雖然並沒有多富裕,但還是有一點點地位的,代表著知書達禮的讀書人。顯然,與唐宋時期的秀才相比,秀才的地位明顯降低了不少。

但不管怎樣,古代秀才的社會地位,含金量都是不低的。因為古代的秀才必須會基本的四藝:琴棋書畫,這麼看來,他們還是挺多才多藝的,現在的大學生,琴棋書畫都會的,還是挺少的。並且,古代的秀才,他們的啟蒙書是:《三字經》、《百家姓》、四書五經的,他們不光只讀,還要背的滾瓜爛熟的,放到今天,有有幾個人能背到起,看完了都是好事。所以,要是把我們放到古代,我們可能就是半個文盲了呢!

還有相信大家都看過《儒林外史》的吧!那裡面就有一個典型的人物——范進。講述了窮書生范進一直不停的的應試,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多歲才考上,到最後因為考上了卻瘋掉了。從這個故事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古代秀才的地位是挺高的,不然怎麼有人花下一生的時間去考呢!

所以,秀才在每個時期地位是不相同的。但總的來說。古代的秀才地位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大學生,只是統稱的大學生又有重本、二本、三本、大專之分而已。


有書快看


中國科舉制度到了明清兩朝已經到了巔峰狀態,各項程序已經很成熟了。

從考試的種類來說,分為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其中院市又包括(縣試、州市、院試),讀書人如果通過了這每一級的考試,這都會有一個頭銜。

最開始在私塾讀書的,或者從私塾畢業後在自己家中學習的讀書人,都叫童生,這和年齡沒有任何關係,在古時候還有六十多歲的童生,很正常。

如果這個童生通過了院試裡面的三場考試,那就通過了所謂的童試,具備向上升級的能力了,那可被稱為生員,也就是我們稱的秀才。

秀才下一步參加的考試是鄉試,上面說過的院試是在省城進行的,而這個鄉試也是在省城進行。不同的是院試的主持者是本身的學政,而鄉試的主持者是朝廷從中央派下來的官員。

秀才如果通過鄉試,則就是舉人了。舉人已經可以當官了,而且身份很高,見知縣級別的官員都是可以有座位的。

舉人下一步是參加在京城由禮部組織的會試,通過會試的舉人被稱為貢士。

貢士下一步就有資格參加最後一部的殿試了,殿試一般由禮部尚書主持,皇帝參加,過了殿試,就是進士,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所以秀才的含金量還是非常高的,考中了秀才,雖然不能直接做官,當時也能保證你這一輩子吃喝不愁,不用務農為生了。今天的考試級別和古代不同,不是升級制的,而是根據年齡和學歷的增長而進行的考試,沒有可比性。

如果真要硬性比較的話,按照今天的學歷劃分:專科、本科、碩士、博士來算,秀才勉強可以對得上本科這個級別。


老秦來煮歷史百味


在科舉制度尚未廢除時,北方有句俗語叫:“秀才不可不進,席面多吃幾頓”。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時即便是鄉間婚喪,也要請秀才來增添門面。秀才公到場,這場面的規格也就上去了。

所以,古代社會又有句俗語,叫“科場裡面放個屁,也給祖宗爭口氣。”

古代讀書人,不管水平高低,只要有可能,都會去科場裡走一圈,否則永遠被人看不起。

古代科考下的等級,可分秀才、舉人、進士三個層次,秀才是其中最低的一級。

那麼,在社會的不斷髮展中,古今考試能對比嗎?如何對比?古代的秀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或學力呢?

要解答這問題其實也很簡單,就兩個衡量指標:一是學識,二是錄取率。

負責任地說,古代(以明清時期為準)的秀才基本相當於目前的古典文史哲碩士研究生水平,而且其書法水平也已達到相當的水準。

那麼,怎樣的水平才能考上秀才?

再次負責任地說,除非你在全國高考時能在本區縣取中前十名,而且有文科偏好,否則基本不可能。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秀才考試,三年一次(不算恩科的話),每次全國錄取總名額在25000名左右,其錄取比例按人口多少及糧賦高低還有報考人數,少則幾十人取一人,多則上百人取一人。

具體而言,各縣的錄取名額一般在15至20名左右,大縣至多30名,小縣少的則在10名以下。

這樣算下來,即便加上恩科之類,平均下來每個區縣也就一年錄取10名左右。

從這個淘汰率看,現代讀書人、什麼大學生之類,能不能自稱秀才,自己掂量下吧。

據張仲禮在《中國紳士》中的估計,太平天國前,全國的秀才加起來不過53萬名,以全國總人數4億計,尚不到千分之二。

試想,古代人口4億多,現代人口以13億多,多了三倍。但是,現在大學生多少?研究生多少?恐怕有些不能比啊。

~~~~~~~~~~~~~~~~~~~~~~~~~~~~~~~~~~~~~~

歷史無限精彩,持續更新中~

敬請關注:坑爹史冊,我是金滿樓,謝謝~

~~~~~~~~~~~~~~~~~~~~~~~~~~~~~~~~~~~~~~


坑爹史冊


想知道古代秀才含金量有多高,首先咱們得把這個問題細化一下——請問你說的哪個朝代的秀才?

要知道,漢朝就有秀才,唐朝也有秀才,明清兩朝更有秀才,這不同朝代的秀才含金量,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

在唐朝,秀才如鳳毛麟角,考取非常難,地位非常高,甚至比進士的地位還要高得多得多得多得多得多。唐朝科考,進士可以搞出來幾百名,秀才最多搞出一兩名,有時候乾脆就沒有。換句話說,很可能所有人都當不上秀才,你只有當進士的資格,而沒有當秀才的資格。

打個比方,如果說唐朝的秀才是吳彥祖,是林志玲,是劉亦菲,是埃及豔后,而唐朝的進士則只能是三線藝人、九流明星、海天盛宴的外圍模特

可是到了明清兩朝呢?呼啦一下子完全顛倒過來了。所有人都知道,明清兩朝的秀才只是科舉考試的初段,考中了秀才之後,還要再考舉人和進士。進士第一,舉人第二,秀才只能屈居第三,被壓在科舉金字塔的最底層。

假如各位想知道唐朝秀才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我舉個例子就清楚了:

唐憲宗在位的時候,有一年科舉考試,大約39000名考生參加了州縣一級的初級選拔,1200名考生得以通過,成為地方官府保送到中央的“舉人”;這1200考生到了京城,其中170名考中了進士。

可是那一年有多少人成為秀才呢?答案是:只有一個人。

為啥只有一個人成為秀才?因為那時候的秀才是必須得到皇帝御筆親點的全才!既要精通詩詞歌賦,又要精通文韜武略,同時還要在道德層面出類拔萃!

秀才在唐朝的含金量,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中科院院士+社科院院士+諾獎得主。

可是到了明清兩朝呢?秀才的含金量驟然下降。如果說進士是院士級別,則秀才只能是普通本科生的級別


開周說宋


我們從考試內容上來說吧,兩宋時期,想考秀才,基本上認識二千個字就行了。包括每個字的字型字義,變形變體,字根字源,出處名句,知道這些字的梅花,五行,五色,八卦,十神,配伍。沒什麼難的。

考舉人的時候要能組詞造句,能對對子寫楹聯。

考進士的時候就要能寫差不多的文章了。

到明清時候考秀才就更簡單,基本上能把四書五經和大家批註背下來就沒多大問題。

大家可以對照一下自己的知識面夠不夠秀才就知道了。



海衲張睿


秀才是古代科舉考試中最低一級的功名,加上古裝劇中秀才總是以貧窮、迂腐的形象出現,導致了多數人對秀才的誤解。


事實上,在古代,特別是明清時代,秀才的待遇很好,“含金量”很高,比現今的公務員一點都不差。



具體如下:


一、可以免除徭役。


不僅秀才自己不用服勞役,而且可以有兩名親戚跟著沾光!勞役,即是做苦力,如挖河修堤,修陵建城等,是古代一種繁重的義務勞動,家家戶戶必須出勞工。


二、可以免除賦稅。


也就是不用交公糧。家裡一旦考出了一個秀才,全家就可以不用交公糧。在那個年代,這條誘惑實在太大,從此全家人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實在令人羨慕。


三、可以不跪縣令。


我們看到,在古代,老百姓一旦疑似犯了法,拖到公堂上,不問三七二十一,先打幾十大板,再問罪。


但是,秀才與人發生糾紛,作為嫌疑人的秀才,不必親自到衙門起訴,應訴,由家人代理即可。

地方官員,也不得隨便抓人。到了大堂,享有不跪縣令、不準隨便用刑這樣的特權。“刑不上大夫”,就是這個意思。


若要批捕,需報到省學政批准,或取消了秀才功名才可以,確實有罪,不受體罰,只要拿錢贖罪即可。

這些在法律面前所享有的特權,讓秀才掙足了臉面。



四、秀才享有言論自由的特權。


在古代,只有博取了功名的人,才可以對世事進行評說,有言論自由,可以監督地方官史,甚至可以質疑縣令,叫“心憂天下”。


但如果你是個平民百姓,那就叫“妄議朝政”,對朝廷發洩不滿,輕則大刑伺候,重則身家性命難保。


五、秀才在穿戴上也與普通老百姓不同。


中了秀才,可以穿盤領長衫,頭戴方巾,腳蹬長靴,一副知識分子派頭。

著長衫是古代讀書人的象徵,而普通勞動者只能穿短衣。


在魯迅小說“孔乙己”中,穿長衫者被稱為“闊綽”,能“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裡,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而普通勞動者被稱為“短衣幫”,只能在店外站著喝酒。身份、階層立見分曉。

由此看來,古代的秀才不僅有諸多的特權,“含金量”還特別高。


所以,有書君認為,古代的秀才,從社會地位來說,絕不亞於今天重點大學畢業生及公務員。

但是,由於古今考試製度及科目不同,秀才考試的內容主要以八股文、經論、律賦、策論等為主。


所以秀才在詩詞歌賦、寫文造字方面的才能更為突出,超過如今的碩士都是有可能的,其它專業技能方面,與現代相比,就基本沒有可比性了。


因為那個時候,讀得起書的人很少,一般讀私塾或請家庭教師,教授若干年後,要有4名莊裡的頭面人物和1名秀才保舉,方可參加科舉考試中最低一級的縣試、府試,通過之後,參加院試,合格後,才能成為秀才。


可見,秀才在當地也算是百裡挑一的人才。


這樣說起來,秀才基本上相當於現在的985、211大學的學生,但從他們享受的特權來看,含金量似乎還要更高一些,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於讀書的重視程度。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秀才”顧名思義,才能優異,突出。古代秀才的含金量那是相當的高。


因為時代不同,“秀才”兩個字的含義不同,所以分成兩種情況來說。


隋唐時期。


自隋朝成立科舉制以來。秀才是一門考試科目。


在所有科舉考試科目中,秀才科位最高,屬於優異之科,也是最難考的科目。


其次是明經、俊士、進士、明法、明學、明算。


整個隋朝,中秀才者不過十幾人。


據《唐登科記》記載,從武德五年到永徽元年,每年錄取進士二十幾人,秀才一至二人。


也就是在這29年時間中,錄取的秀才,一共只有39人。


在唐代流傳一句“50少進士”。意思是50歲考取進士的人還算很年輕的。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韓愈、柳宗元,皆是進士身份。


而另外一個著名的詩人杜甫,卻未能高中進士。可見考取進士的難度已然很高,考取秀才的那真的是鳳毛麟角。


以唐憲宗年間有一年的科舉為例:經過縣、市、省層層篩選的1200名考生,170人考中進士,而中秀才者卻只有一人。



隋唐時期的秀才。經過層層考試,脫穎而出的,由市長縣長一起舉薦,參加中央出卷的五道方略題。


考察範圍貫通古今,內容多樣。從詩、辭、斌,到聖賢之道,治國方略……內容包羅萬象。


考試者必須具備博大精深的學識,明晰的思辨能力,還要文采可觀。


要有文韜武略、治國安邦的才能,還要有高層次的道德水準。


假設沒有考中秀才,或者考中了秀才,被查出德行不好,舉薦的市長縣長全部要受到處分。


在《文獻通考》中記載了隋朝大臣楊素對市長縣長推薦杜正元考取了秀才科的故事。


當時楊素大怒,“即使是周公、孔子這麼博學的人都不一定能考得上秀才,你們推薦的人考上秀才?”對杜正元滿是懷疑。



從文武全才的冷血人物楊素眼中,我們可以看出秀才科的難度有多大。


隋唐時期的秀才,大概要比我們現在的知名學者水平還要高。


明清時期。


秀才不再是考試科目。它是科舉考試最低級獲得通過者“生員”的別稱。


它的含金量較唐以前有明顯下降。


但它含金量依然很高,並不是隨隨便便可以獲得“秀才”兩個字的稱號的。


首先報考的資格認定。唱戲的,衙門裡的差役,士兵,娼妓行業的子孫以及居喪守孝者不能報考。


需要五個報考的童生相互連保,有作弊行為五人同時受牽連。


還必須請一個秀才裡面的優等生“稟生”作保,保證其身家清白,不冒假。符合上述條件,才具備報考資格。


他必須通過每年二月舉行的縣級考試,成績優異進入前50名的。再參加每年四月舉行的市級考試,成績優異考中者,稱為童生。


具備童生資格的人,再參加三年一次的省教育廳主持的考試,成績優異通過者稱為生員,也就是秀才。


他們的錄取比例那是相當的低,大概就是2%一3%。



考試內容主要是《四書五經》,國學經典,還有前三史等。考試者還必須具備書法功底。


考試者必須要把考試內容讀熟、讀透。要做到倒背如流,隨便從中抽取一個字、詞,知道它的出處,甚至知道它在哪一頁,哪一句。


還必須明白它的內涵、註解。給個字、詞就要寫出一篇文章。


考試場數非常多,光縣試就五場。前一場沒通過的,直接淘汰,不能進入下一場考試。


更別說後面還有市考,省考。真的是過五關斬六將,才能獲得一個“秀才”稱號。


即便考取了秀才,每年還得進行一次鞏固考試,以防學業退步。


只有取得了秀才資格的人,才具備中 央到省裡的招考資格,考中舉人,才是真正走向仕途的一個起點。


所以當時有很多60來歲的老童生,在廣東地區甚至還有白髮蒼蒼的百歲老童生,參加秀才資格考試。



大家應該還記得《范進中舉》裡面,考上了的范進,喜極而瘋的場面。古代的科舉考試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由上看來,即使是明清以後的秀才含金量也還是相當的高。


按現在我們高考的錄取率來說,最少也是重點本科。


有書課堂


封建社會,秀才是最低功名,府考為秀才,府:相當於現在地市級別。秀才相當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中專文科生,雖有功名,但不能做官,做官必須是舉人及舉人以上的功名,可以教書授課,在地方上受人尊敬。要說他的含金量,真不好說,過去考一個秀才真的很難,一個縣三年也只十幾個名額。不過古代讀書人真的很奇少,在鄉下幾乎百分之九十多的文盲率,婦女識字率更是麟角鳳毛,百不逢一。

我的祖上是兩代秀才,我算是第三、第四代孫。祖上沒有官職,相傳有一家學,其故址仍在,以前哥哥在那蓋了房子,現已搬遷了,只是後來家道中落了,只能說是地方一個殷實之家。在封建社會,一般窮人是讀不起書的。秀才也就相當於現在大學文科師範生,我們不能以人數多少來衡量其社會地位,畢竟時代不同了,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就是現代初中生所學的知識,或許一個舉人,甚至進士也完成不了的。相反,一箇舊時代的秀才,今天一個文學博士也不能達到對古文學剖析的高度。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規律,社會總在規律中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