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九寨溝歸還給甘肅,會不會改變大家對甘肅的印象?

醒醒點火


“九寨溝歸還給甘肅”,難道九寨溝曾經屬於過甘肅省嗎?看到這個問題,我的腦子中首先浮現出這個疑問。懷著好奇和求實的態度,我查詢一些資料,發現這應該算是一個傳聞或者說是謠言。文中有不同時期的四川省地圖,可以清楚的顯示南坪(九寨)屬於四川,而不是甘肅。

既然九寨溝從未屬於過甘肅管轄,也就談不上“歸還”。即便當初國家把九寨溝“劃歸”甘肅管轄,能不能把“九寨”打造出來,也要畫一個問號。

“九寨溝屬於甘肅”應該是傳聞,並不屬實

關於“九寨溝屬於甘肅”的傳聞詳細的內容“當初甘肅領導為了文縣碧口鎮的水電站,用屬於甘肅的九寨溝作為交換,換取了當時屬於四川的碧口鎮”。實際上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元朝初期建立行省制度,當政區域劃分與現在有著很大的差別,當時陝西省管轄範圍非常的大,包括現甘肅省東南部和四川省西部地區。後來經過頻繁的變動,行政區劃分也逐漸穩定下來,原吐蕃勢力地區包括現四川的阿壩、甘孜,甘肅的甘南等都屬於宣政院轄地。但是從明朝劃省以來,南坪(九寨)一直都屬於四川管轄,而碧口鎮作為甘川兩省的水旱碼頭,曾是甘肅四大名鎮之一,沒有屬於四川的碧口交換屬於甘肅的九寨一說。有人提出清朝時南坪屬於甘肅,肯定是錯誤的,如下圖松潘廳南坪營位於四川界內。解放後,並沒有記錄顯示南坪(九寨)行政歸屬變動過,所有地圖也清晰的標明南坪(九寨)屬於四川管轄。行政區域如有變動,地圖上會標註,比如下面1954-1955年四川省地圖中標註著“1954年通江縣碑壩區劃歸陝西省南鄭縣”。

(民國時期四川地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1952-1953四川省地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1954-1955四川省地圖,行政區域劃分變動有特別標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1957年甘肅地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1956-1961四川省地圖,行政區域劃分變動有特別標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1962-1976四川省地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1977-1983四川地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次,從林業管理上看,原來負責包括南坪在內森林開發的是林業部下屬的白龍江林業管理局,1969年根據國家政策,森林劃歸地方管理,白龍江林業管理局下放甘肅省管理,但原管理局下屬的南坪林業局劃歸四川。而在這一年碧口鎮水電站剛剛開工,直到1976年第一臺機組才正式發電,而碧口水庫也是1976年才建成。換句話說,在1969年以前,這裡樹林曾由國家林業部管理過一段時間,而管理權下放地方後,白龍江林業局與南坪林業局也相繼分家,各自管理各自轄區的森林。如果當時南坪(九寨)屬於甘肅省的話,應該直接由白龍江林業局管理就好了。可見南坪(九寨)還是屬於四川。對於有人提出的甘肅紅星農場,我沒有查詢到它的相關資料。不過解放初期建立的國營農場和林場,他們都不是行政單位,只是生產經營單位,所以不能以它們的身份決定行政區域,像北京、上海都在外省有著“飛地”農場。

如果真的說九寨與甘肅有什麼關係的話,在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曾被甘肅武都專區短暫代管。1949年12月16日,南坪(九寨)和平解放,成為阿壩最早獲得解放的地區,但是那個時候包括松潘在內的阿壩廣大地區還被國民黨殘餘勢力佔據。南坪解放後,先是交由已經解放的甘肅隴南武都專區管理。1950年2月,人民解放軍解放了松潘,4月南坪便被交還給松潘管理。所以說,在特殊的戰爭年代,因為南坪(九寨)所屬的松潘解放的時間晚,所以先由甘肅代管過幾個月,當全國解放劃分行政區域後,南坪(九寨)從未脫離過四川省管轄。

在民間有一種說法,“碧口不像甘,南坪不像川”,根據兩地的歷史,我認為南坪地區地處一直以來是中原與巴蜀、吐蕃交界地帶,地理位置重要,歷史上作為軍事據點,駐紮著大量來自陝甘地區的軍兵,而這些軍民也將語言、文化習俗帶了過來,與四川不同;而碧口是甘川之間重要的水旱碼頭,作為物資集散地,這裡曾彙集了大量的四川商人,受四川商人的影響,逐漸這裡的語言、習俗與四川更為相似。其實,兩地都是甘川兩省的過度地帶,風俗接近鄰省並不足奇。

如果九寨屬於甘肅,是否可以提升甘肅的經濟和地位

當然這是一個偽命題,誰也無法改變歷史。我只是通過一些實際情況和歷史記錄,分析一下如果九寨屬於甘肅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或發展的情況,只是個人觀點,一切建立在假設之上。

1、當九寨成立自然保護區的時候,甘肅的白龍江林業局還是在砍伐樹木

九寨山高路遠,歷史上極不發達,除了林業和水利資源外,當時看來可能並沒有太多具有經濟價值的東西,所以成立林業局,開發當地的森林資源,通俗點說就是砍樹。

查詢白龍江林業管理局的介紹,其中寫道,“1977年到1987年,是白龍江林區生產建設的輝煌時期,大批的原木運往全國各地,有力地支援了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而在同一個時間,九寨則是“1978年11月30日有關部門下令停止在九寨溝採伐木材”、“1978年12月15日國務院正式下達文件,批准建立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也就是說,甘肅白龍江林業局為了“支援祖國建設”砍伐樹木的時候,九寨溝已經被保護起來,成立了自然保護區,從而保住了九寨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美景,如果沒有成立自然保護區也是不堪設想的。反觀甘肅在保護環境方面做的並不夠好,比如祁連山早在1988年就成立了自然保護區,但之後保護區內違法開礦、亂砍亂伐、違規建設水電設施等事情一直沒有間斷,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

2、九寨被保護也有一定的歷史巧合

其實九寨溝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注重環境資源的保護,當初這裡也在大規模的砍伐森林,環境面臨著毀滅的危險。不過,從開始每年有10萬餘棵大樹被砍伐,到後來深刻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九寨溝被保護起來也是有些巧合的。

從《九寨溝發現及開發始末》一文中,作者描述了當初一群作家、詩人到阿壩參加茂汶羌族自治縣成立20週年慶典,從而受邀前往當時的南坪遊覽,九寨溝的美麗風景吸引了他們,但是九寨的破壞已經比較嚴重。

當獲悉伐木工人和當地藏民都有著保護山水的想法後,他們一面上書國務院,請求禁止伐木,實施全面保護,一面在報紙雜誌上發文,製造社會輿論同時,在那個時間段,四川的科研人員也因為九寨的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越級向中科院進行了彙報。多管齊下,引起了中央的足夠重視,繼而下令在1978年禁止砍伐,1979年成立了自然保護區。

當然,如果九寨溝不在四川,當時可能這些作家、詩人就不會到訪九寨溝,如果當時科研人員的彙報被擱置後沒有選擇越級彙報,那麼九寨溝可能將被砍伐殆盡,不復存在,因為有記錄顯示1978年著名的諾日郎瀑布和五彩池附近的森林已基本被伐光

3、足夠的地方資金投入

建設一個景區,不是有想法、有規劃、喊喊口號就可以的,尤其是對於九寨溝這種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地方,真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雖然70年代末,在學者、專家的保護下,九寨溝成為了自然保護區,並在1982年批准成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但是九寨溝開始的建設也是比較緩慢的。80年代從成都到九寨需要走兩天、大約20多個小時,九寨溝1988年才成立了第一家三星級賓館,景區內柏油路完全建好已經是1992年的事情。隨著九寨溝成為世界遺產以及旅遊業的不斷髮展,1997年又投入近上億資金,逐漸完善九寨溝的交通、通訊、旅遊配套設施。縱觀兩個省的經濟實力,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四川省的GDP在全國排名前十,而甘肅省的GDP一直倒數,甘肅很難有這樣的財力去大規模的開發九寨溝。現在我們看到了九寨溝帶來的巨大經濟價值,卻忽略了曾經大規模的投資建設。其實,即使四川經濟在國內算比較好的省了,但是像甘孜的那些美麗的地方,政府以前也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去開發的。

4、旅遊開發的重心

甘肅不缺乏旅遊資源,從北往南,敦煌莫高窟、嘉峪關長城、張掖丹霞、天水麥積山、甘南等等等等,每個都是赫赫有名、如雷貫耳。不過,個人感覺甘肅省旅遊開發重點是西北部,從張掖到敦煌,以敦煌為核心,打造絲路文化,而甘肅南部地區明顯宣傳和建設不足

。比如,與四川阿壩交界的甘南地區,被譽為九色香巴拉,有著壯美的高原風景和濃郁的藏傳佛教文化,但是它逐漸被大家關注也只是近十年的事情,直到現在公共交通和當地設施也都沒有那麼的完善;再比如,隴南擁有萬象洞、官鵝溝這麼好的資源,空有4A的名號,對於不少遊客來說幾乎聞所未聞,一提到甘肅大家首先想到的還是敦煌。所以,如果九寨溝真的劃歸甘肅,當地旅遊局是否會以其作為旅遊開發的重點,不得而知。


任何關於斯里蘭卡的問題,歡迎向我提問,我是“最懂蘭卡旅行的人”:斯里蘭卡小妞。


斯里蘭卡小妞


關於九寨溝劃歸四川或者甘肅的一些傳言,看了其他同學的回答,基本清楚了,那就是九寨溝劃歸四川,與碧口水電站和甘肅省官員沒多大關聯,白龍江林業局方面的敘述很清楚,想來應是最可信的說法。

作為甘肅人,我在2003年就去過九寨.當時九寨溝的設施和管理就已經非常完善。如果不是外面有黃牛在倒賣《藏王宴舞》的門票,其他方面給人的印象非常好,簡直就是國內管理最完善的景區。而甘肅

目前類似規模和管理的景區,大概要數張掖的七彩丹霞。2007年“中國丹霞”在集體打包申遺的時候,號稱國內最美張掖丹霞居然宣佈退出,原因就是“差錢”,因為當時的設施和管理根本不具備申遺條件。直到近幾年,張掖丹霞的管理才勉強跟上來。其實,張掖地區旅遊資源豐富,但張掖根本就沒有迎接遊客的計劃或者說甘肅省管理者就沒有想為甘肅做點事。

四川人成立的九寨溝縣,政府工作的重點就是九寨溝及相關景區的管理和拓展,甘肅能做到嗎?答案是肯定不行,想都不要想。甘肅省旅遊資源豐富,國家提倡“一帶一路”,而絲綢之路貫穿甘肅全境,有羲皇故里,周秦故地,渭水源頭,甘南草原,漢武雄風,四郡兩關和敦煌莫高窟,甚至國家旅遊標誌銅奔馬都出土於甘肅。除了海洋,從雪峰冰川到草原沙漠,從溼地峽谷到丹霞雅丹,不論自然風光還是人文名勝,可以說是得天獨厚。不說別的,隔壁額濟納的一片胡楊林就能讓天下的遊客蜂擁而至,金塔縣同樣胡楊遍地,但幾乎無人問津,為什麼?甘肅省管理者做了什麼?幾乎什麼都沒做。說到甘肅,人家甚至問我,甘肅是哪個省的?讓人哭笑不得。

所以,我也認為,九寨溝由四川人管理最好,是九寨溝之幸,也是中國之幸。萬一落到甘肅人手裡,不會改變大家對甘肅的印象,而且十有八九會被玩壞。


小重山


首先,九寨溝曾經屬於甘肅省,劃給四川前屬於甘肅紅星農場。有些評論說九寨溝是國家林業部下屬地域,這個說法存在問題。國家從來沒有一寸土地是那個部分直接管轄的。就和今天的祁連山保護區一樣,是有單位負責,但土地屬於那個省區也是清楚的。誰見過1969年前四川、甘肅地圖中間有個林業部地域位置?

省級劃分是有歷史延續的,九寨溝從清代地圖上看就在甘肅管轄區,老地圖都表明這一點。

甘肅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喜歡大自然的可以看到所有地質類型,在自然方面。甘肅東西、南北跨度非常大。隴南部分地區屬於南方長江流域,北方缺是塞北高原。地質包括了除海洋以外所有地質構造,有秀美的南方水系山川,有南北分割線的秦嶺山脈,有岷山雪山,也有中華水塔祁連冰川,有甘南草原,定西梯田、渭源林地,也有騰格裡沙漠、拉丹吉林沙漠、河西戈壁、張掖丹霞、黑河溼地。

甘南旅遊線路

武都萬象洞

丹霞宮殿

高原草甸

雪山溼地

黃河石林

雅丹 魔鬼城

張掖丹霞

隴中

隴右名山 興隆山

關山 蓮花臺

祁連雪山

肅北 胡楊林

沙漠綠洲

甘肅同時也是文旅資源豐富省份,是中華龍興之地,中華民族發祥地,喜歡歷史的可以慢慢追溯。甘肅是秦文化發祥地,秦從甘肅禮縣逐步壯大,逐步向東擴展最終建立秦王朝;甘肅是周文化發祥地,周從甘肅慶陽發祥逐步壯大;隴西、臨洮是李氏宗親發祥地,在中國歷史上李姓宰相輔臣具有重要歷史,李唐、西夏李元昊、大順李自成,南唐等等。自古甘肅就是龍脈龍興之地,旅遊者常講在上述地區祈禱可以交好運,旺後世。

中華人文之祖 天水 伏羲古裡

隴西 李氏發祥地

慶陽 周祖祭祖山

秦 發祥地 禮縣

甘肅同時是邊塞文化集中區。魏巍嘉峪關、懸臂長城,陽關、玉門關、戰功軍威之武威等等;

陽關雪

山丹 軍馬場

雪山 嘉峪關

烽火臺 陽關古隧

甘肅是西北交通要塞,西北文化中心,甘肅有36個民族,是西藏、新疆、蒙古、回族各大民族交流、融合之地,甘肅是絲路文化、黃河文化、高原文化、中華傳承文化的交融中心。

1)佛教交流

佛教大學 藏書量驚人的佛教聖地 拉卜楞寺

張掖 木塔

張掖 大佛寺

張掖 五行塔

馬蹄寺

郎木寺

2)東西交流

敦煌 莫高窟

月牙泉 鳴沙山

麥積山 石窟

中國小麥加 臨夏 大清真寺 回族文化中心

3)道教

平涼 崆峒山

天水 仙人崖

4)混編幾個

武威 雷臺

千手觀音

絲路花雨

扁都口 油菜花

武威 白塔寺 西藏納入中央的見證

九曲黃河第一彎 甘南瑪曲

酒泉 航天城

宕昌 官鵝溝

5)黃河、城市、夜景

甘肅旅遊資源豐富,缺少的是開發。不能開發,有九寨溝也一樣沉睡在山林中。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雖然我是甘肅人,但我認為九寨溝即使留在甘肅,也不會有今天的輝煌,甚至擔心它會毀在甘肅人的手裡。理由是:1.甘肅的領導缺乏保護意識,祁連山環境的破壞就很好的佐證了這一點。2.甘肅的領導缺乏遠見和謀劃。例如甘肅隴南和天水就有許多極具旅遊前景和價值的自然資源,遠比寶雞新近開發的旅遊景區要好。但依然是大批的甘肅遊客被寶雞吸引走了。3.甘肅領導急功近利,不能立足實際,搞一些投訴小,見效快的特色小項目,卻總是幻想一些所謂震驚全球的大項目。另外甘肅領導竭澤而漁的做法,導致自己既無力開發,又嚇走外地投資者的現象比比皆是,很難使甘肅的旅遊業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4.甘肅領導觀念保守,意識陳舊,使得甘肅旅遊缺乏新意,缺乏特色。總是跟在別人的後面亦步亦趨。5.甘肅的各級領導旅遊熱情只是停留在口號裡,規劃裡,而且不切實際,缺乏集思廣議,依靠群眾的良好做法。基於以上的認識,九寨溝留在四川是一大幸事。


孤獨狼174060193


先來結論,九寨溝從來沒有屬於過甘肅。

先說下這個傳說完整版是“原來九寨溝屬於甘肅,文縣碧口鎮屬於四川,碧口鎮建有裝機容量30萬kW的碧口水電站,因為甘肅領導目光短淺,貪圖碧口水電站的稅收,於是用九寨溝和四川換來了碧口鎮。”這個問題傳聞已久,我剛開始也是相信,但是卻看不到相關證據,反而找到了反駁的證據,一是省界劃分不是兩省之間的交易,而是由國家勘界,不可隨意更改;二是碧口水電站1969年5月開工,1997年6月才竣工,可是1978年,國務院就以〔1978〕256號文件,將九寨溝劃為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發九寨溝的時間遠遠早於碧口水電站竣工的時間。

眾多甘肅人誤以為九寨溝曾屬於甘肅,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九寨溝習俗、語言等與四川不同,俗話說“碧口不像甘,南坪不像川”,南坪是九寨溝的舊稱,但是與鄰近甘肅地區相似度有多少,尚待大家補充;二是來源於現在屬於甘肅林業廳下屬的白龍江林業管理局,該局前身是,1952年開始開發建設的白龍江林區,管轄著包括南坪林區在內的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與岷山山脈的白龍江和洮河兩大河流上游林區,1966年白龍江林業管理局正式成立,那但時不屬於甘肅省管,而是直屬於林業部管理,1969年白龍江林業管理局下放甘肅省管理,同時將管理局下轄的南坪林業局劃歸四川,至此,南坪林業局和甘肅沒有了關係。

這個謠言近年來被大家所知,是因為一篇文章的推波助瀾,2014年時任新華社甘肅分社社長林治波在人民網發表了《人民日報記者論甘肅發展》系列文章,其中第七篇《觀念是個大問題》中有這樣一段話:

九寨溝原本也是甘肅的一部分,這塊人間少有的絕色美景無論如何都應該好好留在甘肅,加以開發利用,但遺憾的是被輕而易舉地割給了四川。這說明,當時的領導對九寨溝的重要性沒有認識,對旅遊經濟的重要性沒有認識,這個損失堪比長慶油田的外遷。

由此,“九寨溝原本屬於甘肅,碧口鎮原本屬於四川,因為甘肅領導思想保守,目光短淺,看上了碧口水電站,於是給了四川九寨溝,換來了碧口鎮。”這樣的謠言便愈演愈烈。

有趣的是,甘肅人說這事時,並沒有像其他地域謠言一樣,表示對四川的厭惡(甘肅人一直都不會掩飾對四川的良好印象),而是統一地譴責甘肅領導的短淺目光。


青旅視角


九寨溝屬於大自然的

▶️ 九寨溝本是甘肅屬地不假,但如今九寨溝屬四川代管,那是四川人的聰明勁。接壤之地,與其荒著閒置,不如開發利用,與誰都好。欲問九寨溝的歸屬,歸根結底是屬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正如宋釋祖欽《偈頌》詩之一說得好:


昏沉散亂,莫非本地風光。絕點純清,正是真常流注。非不非,不是不。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幸然無些子事,何須強說道理。


凡祖業,不分兄弟多少,均可精心照看。既然九寨溝人家管得好好的,何必有歸還甘肅一說。因為甘肅這邊對外有一說:甘肅有一匹馬,即全國旅遊標誌一一“馬踏飛燕”;甘肅有一畫,即敦煌壁畫;甘肅有一窟,即天水麥積山石窟;甘肅有一


山,即平涼崆峒山;甘肅有一碗麵,即蘭州牛肉麵;甘肅有一碗肉,即靖遠羊羔肉;甘肅有一本雜誌,即《讀者》;甘肅有一本書,即《三上詞話》甘肅有一臺戲,即《絲路花雨》;甘肅有一硯,即中國三大名硯之一洮硯。其實,甘肅包括蘭州,好東東多者呢!


文化自信,涵蓋內容頗多,不僅要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甘於幾十年如一日的“坐板凳”鑽研,而且還需要往前走,善於“該出手就出手”,開發和挖掘創造的潛力,並應用好,利用好,發揮好,從而提升文化生活水平,打造屬於自已的像“九寨溝”一樣的文化名片!


三上詞話作者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dd400035bae87683dc6\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狼來


九寨溝,以前叫南坪縣。最早是松潘的一個區。解放時由於土匪猖獗,從松潘到南坪又是原始森林,工作隊經常受侵襲,所以由甘肅和綿陽地區代管過。當時由於是南下幹部在阿壩州和綿陽當地方領導,都是戰友,希望就此劃給綿陽地區,結果綿陽不願意。也想給甘肅,結果甘肅也不願意。因為當時確實南坪太窮了,解放前是鴉片氾濫成災地,解放後沒有了鴉片,就沒有了經濟。最後就成立了南坪縣。如果當時綿陽願意的話,松潘小河也會給綿陽,這樣的話,九寨溝,黃龍,二大世界級風景區就是綿陽的了!


中西醫都是健康保障


如果說把九寨溝歸還給甘肅的話,我想會改變大家對甘肅的印象,九寨溝就在那裡,沒有說給了甘肅或者在四川都會變地方


給了甘肅,甘肅需要的不是這些那些類似與其他地方的景點,大中國有那麼多的景點,哪怕在本省出了名的,也有很多人不瞭解

而九寨溝不一樣,九寨溝被很多人熟知,給了甘肅會給甘肅的旅遊業帶來很不錯的發展,旅遊景點中很少的就是景點的典型代表


我想改變大家對甘肅的印象也是有可能的,很多人可能都認為甘肅這塊地方是西北,經常說到的缺水,其實不缺喝的水,不缺用的水,只是降水少,日照量多

因為跨的緯度多,甘肅的自然風景都各不一樣,除了隴南,天水等地方是比較溼潤的,而除蘭州之外,酒泉嘉峪關張掖等地即河西走廊也有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穿過,其實也是一片綠洲


至於大家對甘肅印象哪樣,我想去過的人兒才有發言權,甘肅這片地方也確實擁有除海洋以外所有的自然景觀,我想既然是這樣,不妨看完九寨溝,去一趟甘肅,我相信好多人會覺得原來甘肅與想象中大不一樣的


電影橋段的愛情


假設九寨溝歸還給甘肅,會不會改變大家對甘肅的印象?下面是網友的幾種看法,我們來看看吧,

網友A:

九寨溝只是在剛解放的時候甘肅代管過很短時間。九寨溝旁邊有個地方其實也很有名,那就是舟曲,當年舟曲地震讓大家記住了它,舟曲和九寨溝一衣帶水,背靠背的,因為不同的管轄一個地方已經被砍得光禿禿的,一個地方成了世界級的風景區。這就是區別,也是九寨之幸,中國之幸。



網友B的看法:

我沒說隴南是我四川的就好了哈,方言,生活習慣,地理環境,都與四川融合接近,你們居然說九寨溝是你們甘肅的!!!甘肅文縣,我去了不用說普通話說四川話就信了,我去幹啥來的!我不會告訴你,我去治療風溼來的,安康 漢中 都是西南官話區,我認為應該把隴南劃到四川來,把固原這些劃給寧夏,甘肅發展會好點!隴南的風景那麼好,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好的旅遊資源!!大熊貓就不會說甘肅也有了!隴南劃給我們,大熊貓就真的只屬於四川獨有了!!!!廣元的大熊貓野化基地可以搬到隴南,這樣,就有旅遊重點了。

網友C的看法:

九寨溝一直屬於四川

如今的九寨溝屬於九寨溝縣管理,而九寨溝縣是1998年更名的,以前叫做南坪縣。由於九寨溝和甘肅的關係是從碧口水庫建成開始的,本文就從民國開始考證吧,下圖是中華民國全圖1999年版的一部分,此圖的行政區劃還是保持了1949年之前的狀態,為與其交叉核對,又插入1953年中國分省地圖四川頁對照。




從圖中可以看出,從民國時期南坪就作為縣制單位出現在了四川省的行政區劃中,現在我們來說說建國以後的事。1949年12月16日,南坪得以和平解放,成為阿壩州最早獲得解放的地區。由於當時松潘仍被國民黨佔據,因此南坪行政事宜暫由甘肅武都專區代管,到1950年2月松潘解放,4月,南坪復歸松潘管轄,仍為松潘縣第二區。

這段文字來源於九寨溝縣的官方資料,可見在1949年12月-1950年的4月的確出現了一次在行政上九寨溝縣由當時甘肅省武都專區代管的短暫時間,考慮到當時碧口水電站連藍圖都沒有且在第二年四月又交由四川管理,這種代管與“九寨溝與碧口電站置換”並無任何實質關係。

重新迴歸到南坪的時間線裡,南坪於1953年復縣,1959年又撤銷併入松潘縣,1963年又復縣,直至1998年更名為九寨溝縣,從來沒有脫離過四川省的版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