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交易所「移民」海外,實則內地經營,禁而不絕

自去年9月,央行等七大部門下發公告禁止國內一切法幣與代幣、代幣與代幣的交易業務後,國內的一些大型交易平臺紛紛“移民”海外。

據央廣網報道,以OKEx交易所為例,原先只是一家在中國經營的交易所OKCoin。去年禁令一下,關停了一段時間後,又受不住幣圈牛市的誘惑,OKCoin將所有的用戶數據和數字貨幣轉移到號稱在伯利茲註冊的OKEx交易所。

比特幣持有者李先生,是OKCoin的老用戶。OKCoin改名OKEx“出逃”後,李先生又在OKEx裡做過比特幣的相關交易。後來在比特幣開放合約交易之後,進行了一次合約操作,損失30多個比特幣直接爆倉。

像這樣爆倉的李先生有很多,而且並不是因為自己的運氣差導致的,而是因為OKEx的交易曲線存在問題。

央廣網:交易所“移民”海外,實則內地經營,禁而不絕

合約交易表(圖片來自網絡)

OKEx雖然以“合約交易”為名,但實際上他們進行的是數字貨幣的期貨交易。利用槓桿成倍地擴大投資結果,在交易關鍵時刻,服務器“突然”開小差了。小差的時間不定,有時十幾秒,有時半小時,平倉開倉的操作都不能進行,將用戶生生逼入地獄。

同樣被爆倉的楊先生聯合其他受害者,像公安、工商等部門反映情況。國家雖然禁止數字貨幣的交易,但由於數字貨幣太過專業,基層部門並沒有相應的執法經驗。OKEx號稱總部在香港,註冊在伯利茲,但實際上真正的運營主體仍然在北京。告他超範圍經營,工商部回覆說會向上反映。向派出所報案,派出所則在等待金融局的介入調查,沒有調查結果不能立案。

今年1月份,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頒佈《關於防範境外ICO與“虛擬貨幣”交易風險的提示》。警告投資者尤其防範境外發幣機構帶來的金融風險和政策風險,要保持理性。

國家的禁令出臺雖然讓國產的交易平臺在境內“消失”了,但掛上境外的頭銜並改個名字,國內的交易仍在繼續。而此時,怎麼管?怎麼保護?只能讓投資者保持高度警惕和理性,主動抵制違規的金融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