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晉朝不長久,文韜武略卻英年早逝的司馬紹

晉明帝司馬紹是晉元帝司馬睿長子,東晉的第二位皇帝。司馬紹性情孝順,從小才智過人,有文才武略,敬賢愛客,又好習武藝,善於安撫將士。當時江東人才濟濟,遠近都歸心於司馬紹。

預言晉朝不長久,文韜武略卻英年早逝的司馬紹

司馬紹

司馬紹的明君之像使得權臣王敦很不安,怕他登基後自己日子不好過,想以不孝名義廢了他,是溫嶠說司馬紹:"探討高深的治國之道,使國家長治久安,這不是見識短淺的人所能認識的。從禮的角度看,這就是孝。”由此司馬紹才沒有被王敦廢掉。

王敦在司馬睿時期曾經進攻建康擊敗朝廷軍隊,後來在武昌遙控朝廷。司馬睿死後,王敦想廢掉司馬紹自己登基。不過被王允之知道他的圖謀,和王導一起告訴了司馬紹。由此司馬紹一邊升級建康的防衛,才能在擊敗王敦進攻的軍隊。

預言晉朝不長久,文韜武略卻英年早逝的司馬紹

王敦

在一次王導和溫嶠進見時,問溫嶠前代統一天下的原因是什麼,溫嶠還沒答,王導說了晉宣帝司馬懿開始創業的時候,誅滅有名望的家族,寵幸並栽培贊成自己的人,以及晉文帝司馬昭晚年殺高貴鄉公曹髦的事。司馬紹聽後,說了句:"如果像您說的那樣,晉朝天下又怎能長久呢!"事實也證明司馬紹是正確的。

晉朝不管是西晉還是東晉,各個皇帝在位期間天災不斷,兵禍連連,饑荒不斷,連西晉的最後一位皇帝都因為餓得受不了投降匈奴,可見局勢一直動盪不安。

東晉南渡之後雖然狀況有所好轉,但是直到司馬紹繼位,國庫空虛,民生凋敝,南北大族矛盾不斷,皇室勢弱。

預言晉朝不長久,文韜武略卻英年早逝的司馬紹

王敦

司馬紹看到這種情況一直調和南渡僑姓與吳姓士族之間的矛盾,穩定時局,使社會呈現向安定發展的趨勢,避免了東晉政權的覆滅。

可惜司馬紹在位4年後,就因病逝世,享年二十七歲。沒能實現北伐,一雪愍、懷二帝被擄之恥,完成統一中國之大業。清人王夫之曾感慨說:“明帝不夭,中原其復乎!”我們沒發見證這句話的真假,不過此言也能看出司馬紹卻有明君之像,英年早逝實在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