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哥版《打工皇帝》,從打工仔到估值10億的皮革王國!

他,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從福清江陰去到了香港大都市。他,從勤勤懇懇的打工仔,蛻變成現在皮革行業的佼佼者。二十年艱苦創業,他是如何在小山坡上建立起估值10億的皮革王國。走南闖北福清人即將為您講述實業家陳炳琪的創業故事。

福清哥版《打工皇帝》,從打工仔到估值10億的皮革王國!

陳炳琪,福建寶利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1951年出生於福清市新厝鎮。世界福清社團聯誼會副主席、香港福清同鄉聯誼會副理事長、香港福州十邑同鄉會副監事長、福州市政協委員、福清市政協常委等。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在中國最初實行改革開放,作為基本國策的同時,許多國內的年輕人,開始走出國門。這一消息也驚動了當時在農村務農的陳炳琪。懷著開拓眼界的心情,他隻身一人去到香港。

福清哥版《打工皇帝》,從打工仔到估值10億的皮革王國!

“個體戶”是改革開放初期的產物,計劃經濟時代已經過去,一些有商業眼光的人們嚐到了商品經濟的甜頭。新的經濟市場環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日新月異的衝擊。陳炳琪從大陸去到香港打工期間,再回到老家時,發現電視機、收音機、服裝鞋帽等商品在中國大陸很暢銷,利潤也十分可觀。他拿定了主意,要做對臺的涉外貿易。

從一個打工仔搖身一變,成為一個萬元戶。陳炳琪在香港的生意做得順風順水,攢了不少積蓄。就在這時,由於進一步的改革開放,福清乃至全中國,都進行了大幅度的招商引資項目。陳炳琪收到回鄉創業的邀請時,並沒有多做考慮。調查了當時國內皮革行業自主生產的空缺,他湊齊400萬美金,回到了他成長的地方—福清江陰。

福清哥版《打工皇帝》,從打工仔到估值10億的皮革王國!

陳炳琪創辦的寶利特公司,辦公區和廠區比肩而立。別看如今,現代化的廠房和規模,當初剛剛辦廠時,選址在一個山坡起伏,沒有工業電纜和自來水、任何工業基礎條件都不具備的地方。陳炳琪在這樣的環境下,親力親為,建造了寶利特的第一個廠區。與此同時,江陰的首家企業也正式誕生。

陳炳琪帶著一腔熱血,回鄉創辦企業。不料才投產第一年就虧損了800萬元人民幣,這一結果讓陳炳琪始料未及。原來生產一米的皮革正常耗損率為百分之五,但是那一年,因為工人的技術問題,陳炳琪工廠產出的皮革,每一米耗損率都在百分之四十以上。這樣一來,不但無法賺到利潤,甚至連正常出貨都不可能。

福清哥版《打工皇帝》,從打工仔到估值10億的皮革王國!

在每天的高壓工作下,寶利特的工廠生產趨於平穩,然而因為前期的虧損,公司第二年的流動資金又沒了著落,陳炳琪這下犯了難。他只好回到香港抵押了房子,向銀行貸款,又向大陸的銀行和合作夥伴借款、貸款。總算湊齊了第二年的流動資金,用於生產。

解決了資金和生產的問題,第二年,寶利特的營業額直線上漲。接下來的每一年,寶利特的營業額都呈上升趨勢一直上漲。在二十年的成長曆程當中,寶利特也不斷的擴大生產廠房和流水線。生產的產品從最初的箱包皮革、沙發皮革、汽車內飾皮革到現在家居軟裝皮革。

福清哥版《打工皇帝》,從打工仔到估值10億的皮革王國!

陳炳琪認為當代傳統企業的成長之路,必定要經過技術創新和產品的更新換代、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等創新之路。事實上,這也是每個傳統企業轉型的必經之路。陳炳琪在轉型做沙發皮革的過程中,也曾經因為技術問題,生產出的皮革不被客戶和市場認可。他坦言,沙發皮革的市場開拓,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回顧陳炳琪一路披荊斬棘的創業之路,是一個抽絲剝繭的過程。從1994年他回鄉創業起,就為家鄉江陰捐資助學、修路鋪橋、扶貧助困等,即使在事業上升期間,也都不遺餘力,幫助家鄉建設。正因為這些善舉,陳炳琪先後獲得福建省政府頒發的突出貢獻獎和茉莉花銀質獎的慈善獎牌以及“樂育英才”、“惠澤桑梓”等榮譽稱號。陳炳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了開拓進取卻也不忘回饋故土的融商精神!

福清哥版《打工皇帝》,從打工仔到估值10億的皮革王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