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服一個心理有問題的人去看心理醫生?

斌格謙


  

首先,你必須得能夠辨別,這個人是否確實是有心理問題。所謂的心理有問題,是相對於心理健康而言。但是心理有問題並不代表心理不正常,這也是有本質區別的。我們所謂的心理問題,是在心理正常情況下的心理不夠健康。心理異常的人,會有主客觀不統一,心理衝突屬於變形衝突,對心理問題自知力缺乏,包括較嚴重的神經質、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等精神問題等。而心理正常的人,主客觀基本統一,對自己的問題富有自知力,但是卻有一定情緒問題,這些情緒都是客觀影響所致,對社會功能有一定的損害,但是沒有喪失。且情緒問題延續在半年之內,泛化度不高,心理衝突屬於常形衝突,就屬於心理正常情況下的心理不健康,適合看心理諮詢師。

  反之,如果屬於心理異常的話,就需要看有精神科背景的心理醫生,或者精神科大夫了。那麼如何說服一個心理有問題的人去看心理諮詢師呢?那就要具備一些科學的心理知識才行。

1、 當你瞭解到TA的問題,要和TA做一番溝通,進一步確認TA的問題是否屬於看心理諮詢師的範疇。你可以問TA,最近的這段比較低落或者其他糟糕的情緒,已經持續多久了?如果TA說1個月以內,這種情緒是由現實的刺激(比如職場或者婚戀)引發,還沒有泛化到其他事情上,且也沒有影響到工作。那麼這屬於一般心理問題,找一個心理諮詢師,做十個小時左右的諮詢,就能有一個成長和解決;

2、 當你和TA溝通,發現TA的問題已經持續一個月到半年了,由現實刺激引起,但是已經有所泛化了,除了那件事情讓TA產生負面情緒,另一些類似的事情也讓TA產生負面情緒,且這件事情已經影響到了工作,導致工作效率下降等,可以診斷為嚴重心理問題,那麼可能需要心理諮詢師通過20到30小時的諮詢,來給予解決。

3、 當你和TA溝通,發現TA的問題已經持續半年到幾年,由現實刺激引發,但是已經充分泛化,他因此非常痛苦,且嚴重影響了睡眠、食慾、工作效率等,有時,不得不病休在家。且你也發現,TA的衝突有一點變形,比如,一個小的刺激,讓TA產生較大反應,比如莫名其妙的廣場恐懼、電梯恐懼等,TA會為了心裡的某些不現實的想法也感到難過和痛苦,那麼這就是神經症性心理問題,需要去找精神科,先做一個診斷,看是否需要服藥。然後在治療一段時間後的康復期,也可以找有神經症治療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和TA一起來工作。一般會工作30小時到50、60小時不等,視TA問題的輕重和康復的快慢而定。

  而當你發現,TA的問題已經持續了好幾年時間,且已經不是現實刺激引發(缺乏有現實意義的事件引發),是TA頭腦裡的幻覺妄想引起,產生了嚴重的主客觀不統一,比如聽到了一些聲音,看到了一些畫面,但實際上都不存在,且出現了很豐富的非現實性妄想,當你和TA試圖認知澄清的時候,TA拒絕且不能澄清。很固執。TA還不認為自己有多大問題,可能認為問題都是別人的,自己很無辜,自己是受害者。社會功能受損。這個可以診斷為精神病性的問題,需要找精神醫院開診斷證明,然後接受精神康復治療。這種病人一般只有在住院治療很長一段時間,其幻覺妄想已經消失,主客觀比較統一,能夠接受現實檢驗,成年人的覺知性自我開始恢復,理智稍微恢復了之後,才能進行相應的心理諮詢康復治療。


如果你有自我成長、婚戀情感、人際關係、職場等方面的問題和疑惑,請關注肖震宇的科學小屋頭條號,我們提供心理諮詢服務(包括面詢和遠程諮詢等不同形式)。歡迎留言,以及後臺私信給我們,很高興為您進行心理諮詢方面的服務,助您獲得自我人格方面的繼續成長。、

我們的心理諮詢團隊,資深以及專家級諮詢師都是中科院心理所簽約心理諮詢師,臨床從業經驗8年以上,個案諮詢3000小時以上,接受督導和個人體驗500小時以上。擔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情感嘉賓,《父母必讀》《心探索》《時尚健康》雜誌資深撰稿人,出版著作《他的前女友》《婚戀自愈力:做強磁場的魅力愛人》等。


肖震宇的科學小屋


如果家人或朋友真的可能需要心理諮詢,可參考如下幾點:

1、找一個心平氣和的溝通時機。很多人,特別是家人,容易在發生衝突或爭吵時指出對方心理有問題、應該看心理醫生。爭執時的說法聽起來就不像是一種中肯的建議,更像是對對方的攻擊和指責,往往不會使對方“服軟”接受建議,而是會招致對方的反擊,使衝突升級。

2、從對方的利益出發。建議不要直接說對方有心理問題,“有心理問題”聽起來像是一種批評、指責甚至攻擊。給朋友或家人建議時,不要用這種“扣帽子”的方法,而是要從對方實際利益出發,找到他可能也存在煩惱或困擾的一點(需要看心理醫生的人往往都會有自己的困擾和痛苦),比如“你睡眠一直不太好”、“我感覺你最近心情比較鬱悶”、“你已經好幾次在工作中控制不住脾氣,衝同事甚至領導發火,這樣下去可能會影響你的事業”……這類的開頭表明你是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事情的,更容易被接受一些,也就是心理諮詢中“啟發諮詢動機”的最簡化形式。

3、給出可選擇的建議。結合第2點,可這樣徵詢:“你最近睡眠一直不太好,感覺白天精力和心情也都受到了影響。你看要不要看看醫生、或者是找位心理老師聊聊,看看專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方法能改善下睡眠的?”——至於心理老師是不是真的給他調整睡眠,你就不用操心了,只要當事人願意去見專業工作者,醫生和諮詢師都會有自己的評估和干預辦法。通常給出“醫生”或“心理老師”這兩個選項,可以便於當事人根據自己的歸因傾向,選擇他最願意接受的方式。

4、不要指望一次性說服。人們接受一些以往抗拒的事物,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對方一開始不接受,不要勉強。尋找下一次可溝通的時機,特別是他的困擾更進一步發展、矛盾再次顯現時,再嘗試進行溫和的建議。



(圖源:unsplash)


黃崢博士


首先,我們應該作為一個傾聽者,看他是不是已經認識到自己的心理問題屬於病態了,還有他不願意看心理醫生的顧慮是什麼?

如果他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心理問題是一種病是很正常的,因為心理有問題的人通常不會承認自己是有病的,也不會承認自己有任何的問題,但是他們會陷入到某種苦惱中,認為自己某個問題解決不好,然後出現問題。那我們就得告訴他,心理問題不是性格的原因,這是醫學臨床上的一種病症,並且通過藥物與心理治療結合,是可以治好的。

當他清楚了這一切,我們可以幫助他找一個心理醫生,陪同他去治療。要鼓勵他,讓他相信這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不要放棄自己,幫助他從泥潭中走出來。


情感解憂樹洞


首先,要說服一個心理有問題的人去看心理醫生,前提是,他真的有心理問題。那麼既然他有心理問題又沒去看醫生,你是怎麼知道他確實是有心理問題呢?這就是兩個問題,什麼叫心理上的問題,怎麼判斷心理上的問題。

心理問題,心理學上叫心理病理學,也就是精神障礙,還有一個名字,叫變態心理學。什麼是變態呢?就是正常的是常態,和正常不一樣,就是變態。從這可以看出來,其實精神障礙和正常沒有特別本質的區別。比如抑鬱症,抑鬱專狀態都有,比如消極失落,但是抑鬱症不是誰都會得。你因為考試考不好,消極失落,是抑鬱狀態,持續幾天就好了;抑鬱症患者沒有什麼事,就消極低沉,意志力低下。這就是程度和持續時間的不一樣。所以不是你看到一個人是不太正常,就是心理問題,得看持續的時間和程度,最主要的還是由醫生來判斷。

那麼就到了第二個問題,怎麼知道一個人是不是該看醫生呢?對於精神障礙,兩個標準。一是主觀感到痛苦,二是功能受損。得病了肯定主觀有痛苦,如果主觀沒痛苦,但是影響功能了,比如躁狂,自己感覺好,但是思維奔逸,什麼事都幹不了,或者精神分裂,有幻覺讓他跳樓,影響功能危機生命。這兩個標準符合一個,就該去看醫生了。對於精神障礙,既要謹慎,也不要過於主觀。


你的心事與困惑,我們願意傾聽,歡迎關注“青音約”的頭條號,向我們提問或私信留言,我們幫你解憂,讓我們一起活出本真,愛人悅己


青音約


要說服一個心理有問題的人去看心理醫生,在我們國家來說,這相對還是件很難的事情,我這麼說主要有兩方面的觀點:

第一,我國大眾對心理醫生這個職業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很多醫院也沒有配備專門的心理醫生,由其是在我國的農村地區,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根本不瞭解心理醫生是幹嘛的,幾乎也沒有人去看過心理醫生,即使知道有心理醫生這個職業的人,也會覺得去看心理醫生,彷彿是件很丟人的事情,會覺得只有精神有問題的人才需要看心理醫生,這樣在別人看來就會覺得自己是個異類,是個精神不正常的人。所以,心理醫生這個職業在我國要想得到普遍的認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過話也說回來了,隨著現在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壓力的增大,也使人的心裡壓力也在不斷的增大,這就導致了很多人的心理出現了問題,經常也會看到有很多由於心理壓力過大而自殺的人,如果這些人能得到很好的心理疏導,那麼也不至於走上一條絕路,所以讓心理醫在未來能被普遍大眾所認可,是很有必要的。讓人們知道,不僅是頭疼腦熱了需要看病,心理想不開了,也需要去看心理醫生。

第二,不知道有沒有去看過心理醫生的人,那些專門的心理諮詢機構,往往收費也是比較高的,這也導致了去做心理諮詢的人沒有那麼多。另外一點就是,真正的心理疾病,治療起來也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不像發燒感冒一樣,吃點藥就能見效,漫長的治療過程,也會讓人放棄治療的想法。

綜上所述,如果想說服一個心理有問題的人去看心理醫生,還是比較困難的,建議還是先由家人和朋友對其進行耐心的開導。


弧靈兒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會出現心理問題,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身體健康的同時,也開始注重心理是否健康。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是相互影響相互關聯的,一般來說,人在被疾病困擾時,心理健康也會受到影響,比如一個人當被告知患有癌症時,有些人會產生焦慮、緊張、害怕等情緒,這些負面情緒反過來也會影響他們的病情發展。

對於一個不認為自己心理有問題的人來說,想要說服他去看心理醫生會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如果想要讓他去看心理醫生,那麼首先你可以先觀察一下,你認為他有心理問題的地方,是否對他的工作、學習或生活方面已經造成了一些影響,比如他的人際關係、情緒狀態、學習或工作效率等等,然後將你觀察到的問題或者狀況告知他,讓他意識到自己的心理狀態已經對正常的生活造成了影響,也許他會願意為了讓生活重回正常水平而去關心自己的心理問題。

此外,一個人是否有心理健康的問題需要有專業的精神科醫生進行判斷,如果你認為對方有心理問題,那麼最好是事先諮詢一些專業人士或是閱讀一些專業書籍之後再下結論。因為每個人對心理健康的標準不一樣,如何判斷他的心理健康狀態是否達到需要治療的地步,最好是遵循專家的意見。你可以帶他先參加一些心理講座、或是將他的問題代為諮詢專業醫生和諮詢師,並諮詢一些更有針對性的說服方法。


鵜鶘心理陳小康


最好是做開導,讓病人接收,實在沒辦法的話,可以讓心理醫生辦成親戚朋友什麼的,間接的跟患者聊聊天,也可以跟專業的心理醫生溝通,看看有沒有什麼別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