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其實很好看,但豆瓣、IMDB評分只有6分左右的電影?

觀易通


有一種說法是豆瓣評分超過7分的國產片才能看,其實這是胡扯。

豆瓣只有6分的優秀電影太多太多了,數不勝數。所以我一向覺得豆瓣評分一點都不可信。

要說舉例子,那是舉不過來了。咱們就說說那些名氣大的電影。

首推成龍。他有大量豆瓣評分不到7分的優秀電影,甚至是影史都要留名的好電影。

首先我要告訴大家一個事兒:成龍所有主演電影,在豆瓣評分沒有一個超過8分,最高只有7.7。分別是《警察故事》、《A計劃》和《奇蹟》。

其它很多優秀電影,甚至是影史都要留名的好電影,豆瓣評分不到7分,比如下面幾部。

其中《師弟出馬》是1980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也是香港影史第一個打破1000萬票房的電影,當年可謂開創了新的功夫片風潮。豆瓣評分只有6.8。

1997年這部《一個好人》,講了一個很典型的成龍式的平民英雄除惡揚善的故事,故事節奏明快,動作場面好看,看得觀眾很爽。

它只有6.8,你覺得合理嗎?

說完成龍,再說周星馳。星爺的電影在豆瓣上被低估的太多太多。比如說《功夫》,雖然豆瓣評分有8分,但我覺得這絕對是一種侮辱。

這樣的好電影怎麼著也得9分啊。

其它的好玩好看的電影評分不到7分的,比比皆是。

上面這幾個電影,除了《群星會》周星馳是客串,其它幾個都算是好電影。尤其《霹靂先鋒》還是周星馳獲得金馬獎最佳配角的成名作,也不到7分。

《長江7號》才特麼6.4,還有天理嗎?

雙週一成中,周潤發有很多電影是劇情片,評分相對高一點,就不說他了。

最後是李連杰。同為功夫片巨星,李連杰電影數量較少,在豆瓣上被低估的電影也少點。就說2個吧。一個是《黑俠》

我個人非常欣賞的一部電影,豆瓣評分也只有6.7。

一個是《殺手之王》,也挺好看。

這2個電影可能有點冷門,看過的觀眾不一定多。

所以,我隨便一扒拉,就有這麼多好電影,大家應該都看過的吧?這麼多好電影,豆瓣評分是什麼鬼樣子?


梁鵬飛


搜評分,已是人們選電影的標準動作了。大多數時候,評分對觀影體驗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我們也都看過5 分的好片,以及 8 分的爛片,不得不追問一下——這些分數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主流評分平臺豆瓣、格瓦拉、IMDb 在評分方式上又有何不同?

請看四部電影在三個平臺上的評分:

《最後的巫師獵人》

豆瓣:5.8格瓦拉:7.9 IMDb:6.0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

豆瓣:7.3格瓦拉:8.1 IMDb:8.4

《碟中諜4:幽靈協議》

豆瓣:8.3格瓦拉:8.8 IMDb:7.4

《捉妖記》

豆瓣:7.0格瓦拉:8.8 IMDb:6.2

很奇怪吧?格瓦拉在上述電影中給出的評分都是最高的,豆瓣和IMDb 除了在《最後的巫師獵人》中給出了近似的評分,另外兩部中差異接近 1 分——這是不小的差別,畢竟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是否值得看”的分數底線。

熟悉的老豆瓣

豆瓣CEO阿北於去年底解釋過豆瓣的評分機制,他稱之為“一個一億多人的大眾評審團”。由於豆瓣不能購票,評分人群是純粹為分享觀點而評價,可以粗略認為豆瓣電影評分來自一個有一定電影評判知識、又樂意點評電影的“愛好者評審團”。豆瓣的評分算法簡單粗暴,用阿北原話說:

我還寫過計算豆瓣評分的最早的幾版代碼(不難,加起來除下人數)……豆瓣沒有專家評審,但有一個一億多人的大眾評審團……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著看。每過若干分鐘,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算術平均數每隔“若干分鐘”抓取一次數據

關於水軍的問題,阿北的解釋是:“水軍是有的,但豆瓣評分很難刷得動。”意思是,水軍的作用僅限於上映推廣期,後期大量評論湧入後水軍的影響可以忽略。知乎有一個獲得7000+ 贊同的回答精闢地指出了豆瓣評分的正確理解方式:

新興的格瓦拉

格瓦拉與豆瓣最大的區別在於,豆瓣是愛好者社區起家,而格瓦拉是賣票起家,這就構成了評審團的屬性差異。可以認為格瓦拉評審團比豆瓣更加大眾化(不那麼文藝),用戶更多是根據觀影的抽象體驗評價影片。很難說這個差異有多大,但有一個特點是公認的——格瓦拉評分比較高。

據格瓦拉工作人員介紹,他們評分規則有這些特點:

影片初始評分為7 分,當用戶達到“一定數量”則開始顯示變化

格瓦拉評分代表購票用戶的評分,非購票用戶會被獨立記錄

對購票用戶的評分採用權重算法,具體無可奉告

不難看出,格瓦拉評分機制是為賣票而生的。在初始的分值鎖定規則下,7分成為了大多數片子的安全底線,不至於這也解釋了格瓦拉普遍較高的評分。當然,格瓦拉本質就是一款購票應用而不是電影社區,因此分數雖然缺乏絕對公正性,在自己平臺內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國際的IMDb

IMDb是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的縮寫,始於 1990年,是一個國際權威性的電影點評網站。它採用的算法比上述兩家都要神秘一點。主要特點如下:

每部電影至少要收到5 個投票才會顯示評分

用戶可以反覆投票,但網站只記錄最新的一個

網站重新抓取數據間隔不超過24 小時(似乎比豆瓣週期要長)

網站裡寫得明白:“我們不會簡單地把評分加起來除以總票數,我們用的是加權平均數。”算法的細節與格瓦拉一樣無可奉告:

為了避免人為操縱票數,保持投票系統的公正性,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公佈加權算法的細節。但請放心,這裡不會有偏見。

儘管每部電影的評分算法無可奉告,IMDb解釋了他們在 TOP 250 榜單中使用的貝葉斯算法(公式請跳原網頁)。此外,TOP 250只允許有一定評論歷史的“老用戶”參與該榜單的投票。據知友陳博學介紹,算法背後是這麼個原理:

電影A,十個人看過,全部評分均為 10 分; 電影 B,十萬個人看過,評分平均值為 9.8 分。

請問你願意相信哪部電影更加優秀??貝葉斯算法的核心思想就是避免讓電影A 的最終得分會超過 B。

當然啦,再複雜的算法也擋不住刷票,尤其是狂熱的粉絲自發的刷票。例如說《蝙蝠俠:黑暗騎士》就曾被粉絲刷上榜首(下圖),但這個第一隻維持了幾天,很快《肖申克的救贖》又重新登頂並維持至今(共計收到近160 萬票)。

你的眼睛高於一切評分

總之,評分的區別來自於四個方面的原因:

用戶屬性評分算法 評分數量 無可奉告

近幾年來國內上映的電影品質與院線硬件都有明顯提升,不少人已經把去電影院當成每週的必修功課。各平臺評分機制各有不同,都嘗試給出一個能反應觀眾評價的指標;而每個人觀影的訴求也不同——消磨時間、約會、品鑑、學習,各有所愛。因此大可不必拘泥於評分,用自己的眼睛去享受電影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