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綠色的牛乳

花生:綠色的牛乳

汪鶴年

花生:綠色的牛乳

在植物王國裡,花生是唯一的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植物,而且一定要在黑暗的土壤環境中才能結出果實,並具花落子生的奇特秉性,這就是“落花生”名字的由來。

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植物奇品

因其來自異邦,又有番豆之稱。由於微帶參氣的緣故,故有人參豆、落花參等名。因其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之為長生果、萬壽果、延壽果等。此外,又因種種原因和地域上的差異,而有地豆、豆魁、地果、地蠶、白果、落地松、及第果、相思果、滴露生、滴花生、地露子、無花果、土豆、地果、唐人豆等種種別稱。

花生為豆科落花生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優質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種之一。花生為圓錐根系,根上著生豇豆族根瘤菌。莖匍匐或直立,有稜,被茸毛。葉互生,為偶數羽狀複葉,碧綠色,外形像花生果實的樣子。腋生總狀花序,開黃色小花,分外惹眼。果實為莢果,通常分為大中小三種,形狀有蠶繭形、串珠形和曲棍形。花生果殼內的種子通稱為花生米或花生仁,種皮的顏色為淡褐色或淺紅色,種皮內為兩片子葉,呈乳白色或象牙色。光緒十四年《重修石城縣誌》就十分簡潔地描述過其生物形態:“花生俗名番豆,蔓生,葉晝開夜合,花落根入土二三寸結實,殼有皺文,中有紅衣裹仁,或一殼三四仁,相連不等。”民國九年《龍巖縣誌》“物產志”的描述尤為詳盡:“落花生,變種頗多,栽培於陸田中,莖蔓延地上,葉為偶數羽狀複葉,小葉四片。夏秋間開花,花小,蝶形花冠,黃色。花後子房入地中生長而結果實。”

花生:綠色的牛乳

起源於南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花生,大約於明初傳入我國。現在全國各地均有種植,主要分佈於遼寧、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福建、廣東、廣西、四川等省(區)。其中以山東省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多。

中國花生品種可分為4個主要類型:普通型、龍生型、珍珠豆型和多粒型。現在又有一種彩色花生,主要分為富硒黑花生、白玉花生、珍珠花生等幾個品種。

長於滋養補益的花生,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並含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多種維生素,其營養價值可與雞蛋、牛奶、肉類等一些動物性食物媲美,因與黃豆一樣被譽為“植物肉”和“素中之葷”,有“綠色牛乳”之稱。

花生也是一味中藥,中醫認為花生有扶正補虛、健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利水消腫、止血生乳、清咽止瘧的作用。《本草綱目》載:“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清咽止癢。”《藥性考》說:“食用花生養胃醒脾,滑腸潤燥。”

花生的引進與食用

我國有關花生的記載始見於元末明初賈銘所著《飲食須知》:“近出一種落花生,詭名長生果,味辛苦甘,性冷,形似豆莢,子如蓮肉。”從這段記述來看,完全符合花生的特徵。賈銘是元代養生家,享年106歲。其百歲時,明太祖朱元璋曾召見他,問以頤養之法。因著此書以進,賜宴禮部而歸。既然此書撰於明初,那麼,也就意味著,早在明初,花生就已被引入中國。

主要生活在明正德、嘉靖年間的黃省曾在其所撰《種芋法》中也提到:“又有引蔓開花,花落即生,名之曰落花生。皆嘉定有之。”

其後,王世懋《學圃雜疏》的敘述印證了黃省曾的說法:“香芋、落花生產嘉定。落花生尤甘,皆易生物,可種也。”

花生:綠色的牛乳

明盧和所撰,比《本草綱目》的問世還要早50多年的《食物本草》亦有載雲:“落花生,藤蔓生,莖葉似扁豆,開花落地,一花就地結一果,大如櫻桃。深秋取食,味甘美,人們將此作為珍貴果品對待。”

到了明末,花生的生物學特性和種植方法,已為人們所熟練地掌握,併為一些文人所記錄。方以智撰於明末的《物理小識》“番豆”條就有此一段記述:“一名落花生、土露子。二、三月種之,一畦不過數子。行枝如甕菜、虎耳藤,橫枝取土壓之,藤上開花,花絲落土成實,冬後掘土取之,殼有紋,豆黃白色,炒熟甘香,似松子味。”

清初陳淏子《花鏡》亦有載雲:“落花生一名香芋。引藤蔓而生,葉椏開小白花,花落於地,根即生實,連絲牽引土中,累累不斷。冬盡掘取煮食,香甜可口,南浙多產之。”

屈大均撰於清初的《廣東新語》對花生性狀的描述尤為具體:“落花生,草本蔓生。種者以沙壓橫枝,則蔓上開花,花吐成絲,然成絲而不能成莢。其莢乃別生根莖間,掘沙取之,殼長寸許,皺紋,中有實三四,狀蠶豆,味甘以清,微有參氣,亦名落花參。凡草木之實,皆成於花,此獨花自花而莢自莢,花不生莢,莢不蒂花,亦異甚。予有贊曰:‘爰有奇實,自沙中來。以花為媒,不以花為胎。花生於蔓,子結於荄。香如松子,一莢數枚。和中暖胃,乃豆之魁。’粵多藤族,故凡草之蔓皆以為藤。藤菜者言其蔓柔如藤,非藤之菜也。落花生其蔓亦白藤,花生藤上,一花落土生一子,故曰落花生。以土為胎,故有暖胃之益。”可見,花生在當時的廣東已相當普遍。

雍正八年《廣東通志》引前人舊志(至遲是康熙三十六年成志的《廣東通志》)也說:“落花參,蔓生,花吐別生莢於根莖間,掘沙取之,狀如蠶豆。”康熙八年《漢陽府志》“物產志”在“果屬”中亦列有“落花參”之名。

進入清代,花生的傳播、栽培、利用更加廣泛,連臺灣這樣的蠻荒之地都開始對花生進行種植和食用的開發。康熙三十四年《臺灣府志·風土誌·土產》載:“落花生,即泥豆,可作油。”可見,臺灣居民已率先開始了花生油的加工。到乾隆時期,臺灣居民對花生的認識栽培加工利用又有了新的發展。乾隆六年《臺灣府志》“物產志”載:“土豆,一名落花生。蔓生,花開於叢,實結於根。一房三四粒,堪充果品。用以榨油,可代蠟。北人名曰長生果。”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則曰:“田中藝稻之外,間種落花生[俗名土豆]。冬月收實,充衢陳列。居人非口嚼檳榔,即啖落花生。童稚將炒熟者用紙包裹,鬻於街頭,名落花生包。”顯然,在乾隆時期,臺灣居民對花生的認識利用已達到較高的水平,諸如生啖、炒熟零食、榨油食用、代蠟照明等幾大用場幾乎無一遺漏。

花生:綠色的牛乳

大陸居民也很快發現了花生的食用油料作物屬性並加以利用。乾隆十二年《福清縣誌》首次記載了福建地區出產“花生油”的史實:“落花生,出外國,昔年無之。……康熙初年,僧隱元往扶桑覓種寄回,亦可以壓油。”

由於直到清中葉,花生的產地仍多在南方,清人檀萃因有“南果”之說。清郝懿行《曬書堂筆錄》便有以下的敘事:“京師人張筵,必旅陳餚核,名品甚繁,而長生果居其一。……餘以乾隆丁未(公元1787年)始遊京師,友朋燕集,杯盤交錯,恆擘殼剖肉,炒食殊甘。……俗人謂之落花生。”可見在當時的北京花生仍很珍貴,顯然不是當地所產。

但在南方,花生卻早已成為人們喜愛的零食。清人李化楠宦遊江浙時蒐集的飲食資料手稿,後由其子整理成書的《醒園錄》中就記載了三種“醃落花生”的製作方法:“將落花生連殼下鍋,用水煮熟,下鹽再煮一二滾,連汁裝入缸盆內,三四天可吃”;“用水煮熟,撈乾棄水,醃入鹽菜滷內,亦三四天可吃”;“將落花生同菜滷一齊下鍋煮熟,連滷裝入缸盆,登時可吃。若要出門,撈乾包帶作路菜不壞”。

從南向北逐步推進的移植路徑

用途廣泛的花生很快就得到人們的充分開發,人們不僅將其製作成餐桌和宴席上常用的下酒佳餚,而且用其榨制的花生油已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廚房之中。嘉道間曾為官雲南的檀萃,在其所著《滇海虞衡志》就有詳盡的記述:“落花生為南果中第一,以其資於民用者最廣。……高、雷、廉、瓊多種之。大牛車運之以上海船,而貨於中國。以充苞苴,則紙裹而加以紅籤;以陪燕席,則豆堆而砌白貝。尋常杯杓,必資花生,故自朝市至夜市,爛然星陳。乃若海濱滋生,以榨油為上,故自閩及粵無不食落花生油。且膏之為燈,供夜作。今已遍於海濱諸省,利至大”;“粵海之濱,以種落花生為生涯。彼名地豆,榨油,皆供給數省”。作者還說,因其“惟宜沙地,且耐水淹,數日不死”,故認為“沙地甚多”的長江、黃河流域,“若遍種之,其生必大旺。……若南北遍種落花生,其利益中原尤厚。故因此志而推言之”。

檀萃的記載是可信的,其“若遍種之,其生必大旺”的預言亦為事實所驗證。一些地方誌的記載,便明顯地勾畫出花生從南向北逐步拓展的歷史軌跡:

首先是浙江、上海、雲南、福建等東南地區,最早接納了這種外來果品。

浙江:《本草綱目拾遺》引明末浙江《萬曆仙居縣誌》:“落花生原出福建,近得其種植之。”乾隆元年《浙江通志》在記敘浙江衢州府物產時曾引前代的《衢州府志》也說:“[落花生]種自閩中,堆沙植之,花落沙上,結實如蠶。”乾隆二十八年《泉州府志》“物產志”載:“落花生,一名香芋,花落,其蒂入土而結成子,故名。俗呼土豆。”乾隆四十年《海寧州志》“物產志”中也有“落花生,一名長生果”的記述。

上海:清初葉夢珠記述上海掌故的《閱世篇》雲:“萬壽果,一名長生果,向出徽州。近年移種於本地。”

雲南:乾隆元年《雲南通志》“物產志”中也有“落花生,臨安者佳”的記述。

福建:編著於乾隆三十年的《本草綱目拾遺》載:“今閩省產者,出興化為第一,名黃土,味甜而粒滿。出臺灣,名白土,味澀而粒細,其油煎之不熟,食之令人瀉,一名土豆。”《本草綱目拾遺》引清張璐《本草逢原》還說∶長生果產閩地,花落土中即生,從古無此,近始有之。“清乾隆朝德福輯《閩政領要》在“各屬物產”中也曾有“莆田、仙遊兩縣之苧布、紅花、落花生”;“臺灣府屬之紅白糖、落花生”等記述。

花生:綠色的牛乳

清中葉以後,除了原有的上海、福建、廣東等地外,河南、江西、山東、廣西、四川、湖南、河北、北京、湖北等地也陸續出現了花生種植的記載——

《嘉慶直隸太倉州志》”物產志“:“落花生,微似香芋,植沙土中,蔓生,花落入土而成,不從根實。”

嘉慶《惠安縣誌》:“落花生,一名香芋,花落蒂入土輒成實,故名,亦名土豆。”

嘉慶八年河南《商城縣誌》“物產志”:“落花生,俗名長生果,花墜土中生實,邑人多藝于山地,較嶺越間差小。”

嘉慶二十四年江西《石城縣誌》“物產志”:“番豆,一名落花生。”

道光《廣東通志》“物產志”:“落花生,蔓生,花吐別生莢於根莖間,掘沙取之,狀如蠶豆。”

道光《膠州志》“物產志”:“落花生,俗名長生果,須垂地結實,東鄙種者尤廣。”

道光十一年廣西《博白縣誌》:“[落花生]近來出產愈多。博邑農民之利,稻穀外,惟此為最。”

道光十五年《龍巖州志》“土產志”:“落花生,花落地而生,炒食甘脆芳美,可炸(應為榨)油。”

道光十八年四川《仁壽縣誌》:“[落花生]遍山種之。九月驅豬食其中,一二百頭瘠而往,輒肥而歸。居民以此致富者甚眾。”

光緒元年江西《瑞金縣誌》:“[落花生]向皆南雄與南安產也。近來瑞之浮四里人多種之。生殖繁茂,每種一畝,約收二三石不等。其苗可糞田,每年互相更代,且其田不糞而自肥饒,土人云較之種煙,本少而利尤多雲。”

光緒三年湖南《善化縣誌》“土產志”:“落花生,洲土多種。”

光緒五年河北《永平府志》則說得更為明確:“落花生,昔無今有。”光緒十年河北《玉田縣誌》和光緒十五年《良鄉縣誌》亦開始出現落花生的記載。

光緒十九年廣西《貴縣誌》:“落花生,俗名地豆。各里業畲嶺者多種之,花黃而小。……各商採買榨油,每年不下千數萬斤,亦土產之大宗者。瘠土之民,並無穀粒,其完糧完婚之事多藉此。”

光緒三十二年四川《越雋廳志》“物產志”中即有“落花生,出河道大樹堡”的記載。

花生:綠色的牛乳

宣統三年《東莞縣誌》“物產志”:“[落花生]俗呼地豆,邑人多種之。”

民國十一年湖北《南漳縣誌》“物產志”:“花生,出外國,有大小二種。小者清康熙初僧應元得於扶桑;大者鹹、同間自歐美輸入。”

據民國十年《湖北通志》載,該省的一些地區為提高花生的產量,還專門從國外再次引進一些大粒品種:“落花生,各郡沙地多種之,近有種來自外夷,土人謂之洋花生。粒較大,而味差劣,然種者亦廣。市廛所貨,大抵皆此種也。”

隨著種植的普及,花生的各種吃法也日益豐富。僅清童嶽薦《調鼎集》中記述的花生食品就有炸花生、醉花生、炒花生、糖花生、醃花生等。其中,“花生糕”的製法就別具一格:“炒花生肉,佔刂碎,對糯米粉三分,洋糖、脂油丁,切糕。”

總之,從明初傳入我國的花生,到晚清時期已遍種於南北各地。其在人們生活的地位亦日益顯現出來。

花生:綠色的牛乳

如今,花生更成為家喻戶曉的食品。花生清脆香甜,可做成各種菜餚。如用雞茸、雞蛋配製的黃金花生球;用蒜苗、袋裝竹筍做配料的花生炒雙素;用地鱉、雞蛋配製的地鱉燜花生;用蟶子、胡蘿蔔配製的花生煮蟶子;以瘦肉丁等配製的宮保肉丁;以西瓜、葡萄、蘋果、香蕉等水果配製的花生水果沙拉和花生拌魚皮、花生炒素螺肉、花生米燉豬蹄等,就是頗有特色的酒席佳餚。而一碟花生、幾樣小菜,三五賓朋呼杯換盞,更成為村頭巷尾最能體現朋友情、鄰里意的一道獨特的人生風景。

參考文獻(略)

《咱們祖先的瓜果園》(連載)

版權作品:鄂作登字-2017-A-000168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