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辯才識人的6大「透視」工具

常有HR問:“為什麼有的面試官識人,用時短且看的準,而有的則是用盡了招數,卻效果奇差呢?”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面試官對心理學知識掌握的不精,運用不熟練。

面試是以面試官與應試者面對面交談、觀察為主要手段,根據應試者的表述、行為測評其品德、知識、能力、經驗等素質的活動。簡單講,面試是基於行為、語言觀測人的態度、信念、習慣的活動。

如何才能從應試者的行為、表達中辨別其素養與能力,心理學研究的6大工具能幫你實現。

HR辯才識人的6大“透視”工具

1 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人將自我價值觀、情感好惡、行為習慣等影射到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現象。

人們常常假設他人與自己具有相同的屬性、愛好、情感、傾向。如,當自己餓了時,常常不直接說出,而是問別人“餓了嗎”,或“到吃飯時間了吧”。人們常說的“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也是投射的典型表現。

另外,投射效應還常常反映在情感上,如,對自己喜歡的人越看越覺得優點很多;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則越看越覺得他有很多缺點,進而過度吹捧、讚揚自己喜愛之人,嚴厲指責、肆意誹謗自己厭惡之人,出現了“情人眼裡出西施”現象。

一般,應試者都會在面試前進行精心的準備和包裝,看一些面試技巧方法類的文章或書,熟背面試官常問的一些問題等。

所以,許多沒有經驗或心理學技能的面試官會被其所迷惑,不能看出其本來面目,得出錯誤的判斷,將不符合要求的人招進企業,造成不必要的人力成本浪費。

其實,有實力的面試官是不會讓你猜測到其要問的問題的,他們會出其不意,創造各種情境,提出各種問題,激發應試者把最真實的素質顯現出來。使用最多的就是心理學的投射效應。

HR辯才識人的6大“透視”工具

2 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理論是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核心內容,指在一定條件下,外界刺激與有機體反應之間建立起來的暫時神經聯繫。

這一心理學原理本來反映的是:原來不能引起某一反應的刺激,通過學習,就把這個刺激與一個反應建立起了聯繫,從而在條件刺激情況下,達到條件反應。

通俗理解條件反射是指:兩樣本來沒有任何聯繫的東西,因為長期一起出現,在人的大腦中建立起了一種不自覺的聯繫,當其中一樣東西出現的時候,人便無可避免地聯想到另外一樣東西,是有人因信號的刺激而發生的反應。

如,怕蛇的人,當其看到蛇的時候,會渾身起雞皮疙瘩。這就是其在曾經被蛇嚇到的時候形成的條件反射,形成的固化反應。

條件反射可以應用於面試活動。如,對異性敏感(或企圖心強)的男性,會因突然出現的漂亮女性,產生諸多的反應,如,眼神、面部表情、肢體動作、注意力等。

再如,對金錢慾望強烈的人,當面試官與其談到薪酬、福利、股份等物質利益刺激時,其眼神、面部表情、肢體動作、注意力等也會出現異樣的表現。面試官可以根據考察、測評素質要素的需要,有針對性地設置相應的條件刺激情景,以觀察應試者的反應,進而做到判斷。

親愛的HR大俠們,不妨在面試時,使用一下這一心理學原理。但要注意以下的問題:設置刺激條件時,一定是能引起正常人反射的條件,不要自己主觀臆斷;實施時應順暢自然,否則讓應試者有了準備,也就前功盡棄了;應與其它測試方法相輔而用。

HR辯才識人的6大“透視”工具

3 從眾效應

從眾效應,也稱樂隊花車效應、羊群效應,是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即,人常常因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隨大流”。

使用從眾效應,以群體面試的方法面試應試者的獨立思考、意志力、原則性等素質,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人是社會動物,離不開群體活動。在群體活動中,如果意志力不堅定,或原則性不強,都會產生從眾反應言語或行為。

通過在群面設置特定的考察情景,觀察眾多應試者的反應,不但可以看出應試者在群體中的表達、人際相處風格、對他人的影響力等素質特徵,還可以觀察其對分歧的言語、行為表現,測評應試者的思維、及處事方式。

HR辯才識人的6大“透視”工具

4 需求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類需求按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在面試中,通過獲取應試者的一些個人信息,對評估面試者處在什麼心理需求階段、求職的動機、求知慾望、技能獲取的態度等,有非常大的作用。

面試官應注意綜合分析面試得到的信息,有意識地設置一些問題,對應試者的心理需求狀態、態度進行測試、考察。

注意,心理需求層次理論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如,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求是從低到高依次遞進提升,但現實中人的一些需求是高、中、低交織在一起的,也有的人是從最低層的生理需求直接上升到自我實現的需求。

因此,面對不同的應試者在判斷職位發展定位、個人需求時動機時,需要運用多種方法去判斷。

HR辯才識人的6大“透視”工具

5 稟賦效應

由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塞勒教授首先提出的“稟賦效應”理論是指當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

它在其它方面也得到了驗證,如心理學家對瑞典司機所作的調查,有90%的司機都認為他們的駕駛技術在平均水平之上。

另外,人們通常會過度稱讚自己的配偶。人們通常不會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孩子,而是會給出過高的評價。

根據這一效應,招聘面試中,大多數的應試者有自視過高的傾向,即人會錯誤地高估自己。

那麼,應用於面試中,應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應客觀地對應試者的能力、職業品格、職業人際、職業素養等進行評價,不能僅憑應試者的自我描述判斷。

另一方面,克服面試官對應試者的因某一良好素質特徵而產生的暈輪效應,始終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以確保對應試者進行客觀評價。

稟賦效應還揭示了人的另一種特性,即暢談‘光彩’,隱藏或淡描弱點、劣勢。同時,應試者還會高估自己將來對企業的價值或貢獻,所以,面試官應注意‘決心’中的水分。

當面試官對應試者有了良好的感覺後,應注意不能對其它的素質甄別產生‘誤導’。面試官必須強迫自己在評價應試者時要更加客觀,“千萬別低估那些高估自己的人。”

注意,首因效應告訴我們人非常有可能過度地受到當面印象的影響,因為,當面印象是面試官的主動參與造就的。

基於這一因素,在招聘時如果遇到的求職者能說會道,那麼就有可能遭遇很大的危險。

另外,不但求職者會高估自己的能力,面試官也會高估自己的判斷力。這會造成盲目甄選,再加上盲目自信,會使招聘甄選成了盲人騎瞎馬的賭博。

HR辯才識人的6大“透視”工具

6 魚躍效應

有一種奇特的捕魚方法,不用網圍,也不用鉤釣,更不是竭澤而漁,漁夫只需要不斷的用船漿拍打水面,魚兒便會從水中自己跳躍而起,落入船艙或漁夫放在水面的笸籮中,我們將這種現象稱為魚躍效應。

應用在招聘面試中,只要面試官就一個問題與應試者真誠、深入、深層地探討,應試者的眾多素質特徵便於呈現在面試官的眼前。注意,使用魚躍效應的前提是雙方的討論必須是投入的、真誠的、持續的。

心理學是HR的一門必修課,應用得當對準確甄選人才有著良好的效果,它是面試官測試應試者內在素質的透視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