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擺渡第一人


十二年前第一次看《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我是買了DVD光盤看的,好像還是D9,畫質槓槓的。電視劇沒得說,經典!而且,該劇應該是葉京諸多作品中最牛的一部,他幾乎把王朔的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來了一次“集大成”,看得那叫一個通透、過癮……



要說都記得誰?除了佟大為、白百何和文章,我基本都記得啊,許遜、高洋、高晉、汪若海、李白玲、金燕、夏紅、馮褲子、吳胖子、劉莊主,還有我最討厭的百珊,我怎麼能忘了這些“與我青春有關的演技派”呢?



說真的,葉京這部劇裡的演員幾乎個個都是演技派,隨便挑一個,都是自然、走心的級別。



我個人比較喜歡《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的前半部分,其中最喜歡的一場戲就是“碴琴”。說到“碴琴”,估計很多該劇的劇迷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從來沒覺得陳羽凡的歌聲那麼好聽,但“碴琴”的時候我們聽到了,尤其是最後一首《南京之歌》,真是“餘音繞樑,十年不絕”。



還有,每次聽到劇中《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那首歌時,淚水都在眼睛裡打轉,只有真正喜歡《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的朋友,才會懂那種感覺。



哎,經典的段落太多了,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啊。其實,有興趣的劇迷們可以貢獻一下“自己認為的經典片段”,咱們好一起回憶《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時光不老,青春不散。


南瓜報告


2000年初《新週刊》上說:60年代的人是憤青,70年代的人是小資,80年代的人是乖寶寶

。時至今日,這個說法早已成了雲煙過往。青春,對於這三代人有著不同的角度——60後的青春是“陽光燦爛”的動盪年代,往事只能回味;70後的青春是閉塞不知樂滋味的改革年代,不回首也罷;而80後都開始紛紛回憶了。2006的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開始被人關注,但三代人必有不同的觀感,或感慨或唏噓或眼界大開,必有自己的一番體會。而這部由60後操控、70後配樂、80後演繹的電視劇反倒成了三代人對青春的一種不同風味的大集合。《青春》回味之後,才知道什麼才是所謂青春。

故事篇:迷失樂園

年輕時候容易衝動,總會做出一些不顧後果的事情出來。但相比《青春》的一眾青年,我們的青春又怎算得肆意妄為?

他們可以無所事事,整天的消遣幾乎都是在茬架滋事、吃喝玩樂、拍婆子之中度過,因為沒有父母管教,早熟、叛逆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他們就這麼活在自己營造的樂園之中,然後等青春已逝,才會反思那不過是一種迷失,但所有都已經過去,回想起來也算是一種經歷。

連愛情都透著股子挑釁的味道——愛可以,到絕對不能純粹,明明心中知道這就是愛,卻不能放下自己原本就卑微的自尊,驕傲得不知所謂,如方言;愛可以,一旦利益佔領了理智,愛情算個屁,我到要看看你能驕傲到哪裡去,如李白玲;愛誰都可以,但你別擋我發財,否則滾一邊去,如高洋;和誰愛都可以,但無論誰在身邊,心中都只有那一個人,如喬喬;誰愛都可以,只要你們都把我當人看,如馮褲子;就算你不愛我,我都會一直愛你,如卓越……他們的愛太簡單卻太複雜,人誰都說不清楚其中的滋味。

他們把任何事情都當作一場遊戲,童年時候的打仗遊戲、少年時候的拘留遊戲,再以後他們把倒買倒賣也當作遊戲,他們把友情、愛情甚至生命都當作遊戲的籌碼。就算步入中年,一切都已經塵封,重逢都變成一場驚心動魄的遊戲,正因為當年的一句話“玩的就是心跳”,心跳過了,荒廢的卻是肆意青春,以及為青春付出的慘痛代價。其實,青春對他們來說,不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罷了。

“我們浪費掉了太多的青春,那是一段如此自以為是、又如此狼狽不堪的青春歲月,有歡笑、也有淚水,有朝氣、也有頹廢,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我們敏感,我們偏執,我們頑固到底地故作堅強;我們輕易地傷害別人,也輕易地被別人所傷;我們追逐於頹廢的快樂,陶醉於寂寞的美麗;我們堅信自己與眾不同,堅信世界會因我而改變;我們覺醒其實我們已經不再年輕,我們前途或許也不再是無限的,其實它又何曾是無限的?曾經在某一瞬間,我們都以為自己長大了。但是有一天,我們終於發現,長大的含義除了慾望,還有勇氣、責任、堅強以及某種必須的犧牲。在生活面前我們還都是孩子,其實我們從未長大,還不懂愛和被愛。”回首來時路,除了感慨還有什麼?


人物篇:矇住雙眼

“我們都太驕傲,太在乎誰重要。”每個人都以這樣的標準衡量著自己,活在自我中心的世界中,即使哥們兒成群,愛人無數,除了自己都不重要。他們都喜歡矇住雙眼,只喜歡在黑暗中孤芳自賞。

方言(佟大為飾)就是最自私的一個。在哥們面前,他自以為是的覺得自己是最講義氣的一個,什麼事情都衝在最前方;在愛情方面,他儼如《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沒有一個女孩不愛他愛得死去活來——對最刻骨銘心的李白玲卻被所謂尊嚴佔了上游,於是一次次地背信棄義;對患難的喬喬卻出於偽善的“朋友妻不可欺”道理,遊離於友情與曖昧之間。有那麼一瞬間,真覺得他就是王朔的化身,除了編輯身份,還有那種貌似義氣的兄弟情、優柔寡斷的愛情觀以及妄自菲薄的自大症。80後的佟大為身上幾乎佔全了方言的各種特色,不知是角色附體還是本色演出?

李白玲(齊歡飾)可以兩面看,一面是忘情忘愛的小女人,一面是迷失自我的女強人。貌似一切都為了讓方言看清楚自己的能力,不能他太驕傲,實則不過是內心脆弱、爭搶好勝的小女人,最終發現原來還不是自己的利益高於一切?容不下別人高於自己,最後反倒害了自己。80年代的齊歡經過文革題材電影《美人草》的歷練,首次擔綱如此重任,李白玲時而楚楚可憐、時而世故圓滑、時而嫵媚動人、時而陰險狡詐的惺惺作態惟妙惟肖,如果此劇終獲在官方電視臺完整播映,齊歡並不輸於當年趙薇的“小燕子效應”。

高洋(果靜林飾)相當於《動物兇猛》中的劉憶苦,是孩子頭。所有“壞主意”都是他出的,所有兄弟都還真聽他的,所以有人都低估了他的“忠誠”。當最終利益佔領了他全部的慾望時,他可以放棄所有整天陪著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們以及死都要在一起的愛人。少數70年代的演員果靜林是一個被埋沒的演技派,這個高洋身上的確充滿了說服力和信服感。

馮褲子(佟磊飾)是最會隱藏自己的人,兄弟們都不把他當人看,把他就當縮頭烏龜一輩子好了,就算們把他的女朋友搶走了都無動於衷,關鍵時刻擺你們一道就傻眼了。後來的馮褲子幾乎變成馮小剛的化身,從地下導演慢慢變成了賀歲片大師還有去國外參展,連稱呼都從馮褲子變成了“馮導”。佟磊是劇中少數的非職業演員,卻因為相貌酷似馮小剛而入選,可演繹的賴皮狗一樣的馮褲子卻並不比誰差。

喬喬(當時還叫白雪,後來改名白百何)不是自私卻非常自我,自己以為可以做的事情一定就要付諸實際。雖然無法面對一事無成的許遜(陳羽凡飾)和知難而退的汪若海,卻對方言一往情深。和這些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卻能做出男人都不敢做的事情,敢作敢為敢承擔,對她來說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最年輕的80後白雪還是個毫無演出經驗的中戲學生,卻把60後女孩喬喬演繹得似乎經歷過那個年代似的。

許遜(陳羽凡飾)是最不男人的男人。除了自己,他眼中沒有別人。他單純地認為喬喬只為他一個人活著,哥們對他不好就是欠他的。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還妄自菲薄,自以為一定比高洋、方言強,要做就做比他們還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出來。陳羽凡第一次演戲雖然不討好,但是還算到位。他身兼配樂一職,被他重新編排的70年代老歌《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往事只能回味》實在動聽之極。

卓越(文章飾)是最純粹的小孩,單純的眼神、單純的思想、單純的行為。要不是他的單純就不會暗戀百珊一輩子都不肯說出口,就不會在高洋出賣了所有友情之後他還要仗著義氣倒在血泊之中。青春可愛的文章不用演繹已經就是純粹的卓越了,難怪他會成為趙寶剛的新寵加盟其熱門電視劇《奮鬥》呢!

汪若海(張昊飾)背景比較獨特,雖然和這些壞小子一起混大,卻是最知道把握自己未來的一個人。他自學成才,寫出了記錄他們青春的小說《動物兇猛》(此處明顯在暗諷王朔),中年時不但成為成功企業家,更在業餘時間寫作而被譽為男“瓊瑤”(此處又變成海巖的化身)。

還有隻會傻愛、傻義氣,關鍵時候刷點小聰明的高洋之弟高晉(黃勐飾);愛高洋愛到癲狂、被李白玲死看不上的小護士金燕(高露飾);徘徊在馮褲子、高晉和卓越之間舉棋不定的真情女孩

夏紅;一味認命、並不知道真要的是什麼的李白玲表姐百珊;最務實、最講求實際又和方言曖昧了半輩子的妓女……他們都在那個時代中營造著自己的樂園,卻迷失在這片繁榮的樂趣當中;他們都喜歡蒙著雙眼,玩著“障眼法”的遊戲。


編導篇:桃花源記

難怪你會覺得這部劇似乎出自於王朔的手筆,無論從“貧蛋”式的調侃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物,都似乎可以在王朔原著中找到出處。那句幾乎每集都會出現的經典臺詞“從小就偷幼兒園的向日葵,從樓上往過路的人身上吐痰玩,美好的童年!”原本就是出自

王朔小說《橡皮人》,整個故事結構幾乎和《玩著就是心跳》如出一轍,而故事背景又好像是《動物兇猛》,連男主角方言和配角汪若海的名字都分別來自《過把癮就死》《看上去很美》,更別說那些熟透了的女孩名字。

其實,編劇導演葉京原本就是王朔那一國的,都是60年代被社會“遺棄”的一代青年,早年荒廢了文才,成功在商圈混了一圈之後,“眼紅”了王朔的文學成就,覺得自己自甘墮落,在成功客串了馮小剛《甲方乙方》大款一角之後,終於耐不住寂寞不讓王朔專美,也闖進了文娛圈。60後不是不幹,要幹就動靜不小。當王朔慢慢隱退江湖之後,葉京開始以更快捷的方式冒出頭來,先是鼓弄出來一部60後年輕時代的電視劇《夢開始的地方》以此勾起60人對青春的無限思念,再就搞出一部

《貽笑大方》首次把娛樂圈幕後的黑幕在熒屏上大曝光,發揚60後的“憤青”精神。但,或許這兩部作品都“憤青”得過分了,葉京的方式並不能得到官方的認可,電視劇紛紛轉入地下,反倒讓大眾樂得接受,我們就是愛他有什麼說什麼的勇氣。

事隔幾年的《青春》,“憤青”葉京並沒有對官方妥協,依然活在自己的“桃花源”中樂不思蜀,劇中狂放不知所謂的肆意青春不但令60後、70後感到暢快淋漓,更讓80人領教了二十年前的青春是一種怎樣的“膽大包天”。劇中眾多情節與對白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在官方電視臺暴光了,反倒成就了我們對《青春》全方位的真是感官。希望葉京就此活在自己的“桃花源”中,讓我們一直這麼跟著他“真實”地走下去。


宣謠別老閣


方言(佟大為):

王朔原型,《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從方言對青春往昔的回憶開始,回憶是本片敘述基調。

李白玲(演員齊歡)

她既愛方言,而又在欺騙方言。最後得了絕症的她,化療在家裡與方言相見,那場戲,我哭了。

高洋(演員果靜林)

孩子王,可以說他是最先看懂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並投身其中的人,他的鎮定和瀟灑會讓你產生一種安全感。喜歡看他混在廣州的戲。

卓越(文章):

悲情人物,為了搭救朋友而身受重傷,最終不治去世。印象最深的是與百珊的姐弟戀,後來文章生活中和馬伊琍成了一對,戲如人生啊。

喬喬(演員白百合)

喬喬就是白百合。她開始的出場,方言回憶著多年前他們在廣州最後一次快樂的相聚,大家圍坐一桌,方言的畫外音逐一定義著每一個人:……我們的公共財產夏紅…和我們大家的情人喬喬…,這兩個描述是如此讓人浮想連翩。

許遜(演員陳羽凡)

會彈吉他和跳誼舞為眾朋友贏得不少面子,也贏得了喬喬,自彈自唱《往事只能回味》;曾到廣州與馮褲子一起做生意,經歷了成功、失敗和朋友的幫助與出賣;後與女朋友喬喬、方言一起回到北京。

馮褲子(佟磊)

典型的小人物,印象後來成了大導演。馮褲映射的是馮導。

百珊(常景如)

李白玲的表姐,卓越的暗戀對象,淡然,卻讓卓越至死不渝,

夏紅:

不可多得女孩子,漂亮,爽朗,溫柔,痴情,完美卻非高不可攀。她比李白玲體貼,比喬喬專一,比百珊真實,比金燕聰明,可惜,她卻是最不幸福的。


擺渡第一人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算是經典劇了,佟大為、白百何、文章都刷足了存在感,可還有兩個個人也是要提的,其中一個就是陳羽凡,他也有參演這部劇。

劇裡,陳羽凡飾演的許遜,與白百何飾演的喬喬是一對,經歷了坎坷的感情之路,最後走到了一起。陳羽凡沒能及時出戏,戲外與白百何喜結連理,孩子也生了。之後,白百何事業一步步飛出天際,甚至飛出家庭牢籠,陳羽凡不得不爺們兒收場,看著實在窩囊,畢竟成立了經典的羽泉組合,還紅了那麼久。這同情心真經不起推銷,從聲稱“退出娛樂圈”到迴歸娛樂圈,也就眨眼的功夫,吃瓜群眾對於陳羽凡的好印象就這麼呵呵了。

還有一個人就是果靜林。

很多人想不起這個名字。

給一個現在的提示,《生逢燦爛的日子》裡的老三沈小洋,他已改名成果靖霖。

《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中,為啥果靜林的存在感這麼低?看看當時演員的咔位,不用鼠標向下滾動,你都看不到他的名字。

果靜林演了不少電視劇,演技有,只是沒有在主流市場大紅大紫過,存在感如同女演員溫崢嶸。這一次《生逢燦爛的日子》,果靜林除了演沈小洋,還負責該劇的編劇,帶領一幫中年男實力演員挑戰超齡角色, 還好演技在線保證了收視。

果靜林之前作為演員,一直沒紅過,倒是因為一段說不清的情感關係上過娛樂版,女主是誰?百度一下,你會嚇一跳。


風和日麗


《與青春有關放日子》曾一度讓我廢寢忘食追看的一部連續劇,這裡面很多角色我都很喜歡。除了有文痞範的方言(佟大為飾)和敢愛敢恨的喬喬(白百何飾)以及義薄雲天的卓越(文章飾)以外,還有很多讓我記憶猶新的角色和飾演這些角色的演員,雖然有些我叫不出他(她)的名字 。



有一個叫馮憶苦的角色,外號馮褲子,是以馮小剛導演為原型的。真是沒想到年輕時的馮導是這麼雞賊的一個人,哈哈哈…

還有一個叫高洋的角色,是有果靜林老師扮演的,記得他最後出賣了自己的朋友,導致卓越年紀輕輕就死了,這也是讓我看後最難受的一集。

另外這裡面我認為最漂亮的是飾演夏紅這一角色的演員,最善良的角色我認為是一個叫百珊的女醫生,當然還有很多角色我認為都不錯,像李白玲和金燕等。



在這裡我要重點說兩個我最喜歡的角色,吳胖子和王匡林,這兩位雖然是劇中的配角,但我認為全劇一半以上的笑點都是他兩貢獻的。

最後我推薦沒有看過這部劇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真的特別好!


曹操的速度


方言在家裡對警官說的話,就是我這刻的心裡寫照。

我清晰的記著在座的每一個人,坐在方言對面的是高洋,高洋的左邊是他弟弟高晉,高晉旁邊是公共財產夏紅,夏紅旁邊是卓越。高洋的右邊是馮褲子,他一激動就愛哭,過來是許遜,還有大眾情人喬喬。

還有,還有一夜暴富的汪若海,和撈仔瞎混的李白玲,在醫院加班的百珊,不知道混在那個酒會裝大款的王匡林,不會忘記抽著煙疲憊的譚麗。當然哪些在北京碌碌無為的吳胖子,劉會元和絕望了的金燕。都在。

他們的音容相貌,說話語氣,喝醉後的胡言亂,都在我眼前圍繞。


三月4670


高陽,李白玲,馮褲子,方言,喬喬,卓越,許遜,吳胖子他們去廣州之前的挺好看的,特有意思,滿滿的北京味!可惜的是後來卓越死了,他們一群人就散了,看完結局。回頭再看開始那幾集,心裡想的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長大,小的時候多好呀,時間好殘酷。我小的時候我爸爸在工廠裡上班,分配宿舍,也是一個大院,一起玩的小夥伴,天天不著家,家裡大人去上班,沒人做飯,就到鄰居家吃飯,要不然就是在一起打架,打輸了哭著回家……後來我們都長大了,慢慢地都搬家了,有好多小夥伴再也沒見過,後來我回過以前住的地方,心裡特別難受,明明小夥伴們還在一起玩耍的,怎麼現在就再也聚不到一起了呢!


21212121334854846


李白玲的扮演者齊襄,以後也出演了許多電視劇,可以說演技也絕對是在這部劇中比較好的,後期每次與佟大為飾演的方言眼神上的交流都使人感到說不出的無助與心酸。

陳羽凡飾演的許迅,個人感覺是在劇中僅次於卓越的悲劇型任務。仗義無私,心直口快。最後方言來到他來的具有年代感的酒吧,靜靜地聽他唱著那個年代的歌,想起以往種種,兩人眼神對視的一剎那彷彿時間又回到了那個年代。

當時的文章還沒有姚笛,白百何還叫白雪,她還沒去香港。所有的一切都是這麼美好,就像電視劇中的人和事,有苦有淚也有甜。但是大家都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追求一種一直存在內心的安寧與和平。


娛樂也人文


卓越和李白玲,因為死了。高洋太老了,看電視劇的時候老感覺高洋跟他們不是一代人。哪段以兒時夥伴為基礎的幾個人,每個人都自大確高傲的度過他們最瘋狂的青春年華。相互算計,相互隱忍,又相互扶持。只有在卓越和李白玲死了後他們才明白自己想找的是什麼!青春的代價。


雲來風滿樓


我看過兩遍,第一次看是想起原來聽過的片中歌曲“月亮在白蓮花上升起,我們唱著媽媽的歌兒”,看起來就感覺裡面的人物特別真實,就是不經渲染的人物,都懷疑是不是沒有劇本存粹演員自我發揮演出。

劇中語言幽默,劇情一般,不過有些橋段真的經典,像查歌、查架那兩集我看了不下三遍,文章演的人物讓我尤其感動,總體感覺這部片子真的是很好的電視劇,比起現在的電視劇人物感情更加深入人心、對不同年代青春的展現也值得一看,我是80後,但我覺得看起來特別有小時候成長的影子在裡面,大家沒看過的值得你去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