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不轉變,輸不起的是孩子的終身幸福和國家民族的未來

近些年,每每讀到有關學生因老師的批評而離家出走或採取極端行為的事件,在讓人難過惋惜之際,自己總在想,現在的孩子心理怎麼這麼脆弱,心理承受力怎麼這麼的差;物質生活條件這麼好了,但他們怎麼體會不到生活的幸福和快樂;想想我們過去的年代,物質生活那麼艱苦,怎麼沒有感覺什麼,總是天天一樣快樂;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問題出在了什麼地方,自己總是百思不得其解而感到困惑不已。

教育理念不轉變,輸不起的是孩子的終身幸福和國家民族的未來

最近,拜讀了周國平先生的《今中國最落後的領域是什麼?》一文,似乎有點恍然大悟之感。周先生說,“教育即生長,教育的本義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面的東西灌輸進一個容器。依據於此,智育是要發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德育是要鼓勵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輸規範;美育是要培育豐富的靈魂,而不是灌輸技藝。說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學習都是自學”。想想我們現在的一些學校和家庭教育,在許多地方做的恰恰與此相反,智育為了提高升學率,讓學生加班加點,報名參加補習班輔導班以及各種培訓,孩子失去了活動和鍛鍊的時間,失去了玩耍嬉鬧的樂趣;德育是在灌輸各種規範,學校裡這規範,那規定,從一切方面給予限定,學習榜樣似乎是在走形式,做樣子,缺乏對崇高精神的信仰、敬仰和追求,倒是對明星歌星瞭如指掌、如數家珍。美育缺乏尚美崇美,而是簡單地學習並熟練掌握一些技藝,缺乏對藝術的欣賞和對美的追求及創造,沒有讓藝術的美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所有這些,豈不讓人失望和痛心,長此以往,我們真的無法再培養出來大師級的人物和學者,因此,我們的教育觀念方式方法真的要不斷改革和創新,才能更好培養有創造力和幸福快樂的具有獨立自主人格的人。

教育理念不轉變,輸不起的是孩子的終身幸福和國家民族的未來

他認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今日中國,教育是最落後的領域,它剝奪孩子的童年,扼殺少年人的求知慾,阻礙青年人的獨立思考,它的所作所為正是教育的反面。改變無疑是艱難的,牽涉到體制、教師、教材各個方面。但是,前提是澄清教育的理念,弄清楚一個問題:教育究竟何為?真正可驚的是,今天的教育已經多麼嚴重地違背了常識。一種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裡,只把應試和謀生樹為目標,使受教育者的頭腦中充滿死記硬背的知識,心中充滿謀生的焦慮,對於人之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來越陌生,距離人性意義上的優秀越來越遙遠,我們的確有權問一下:這還是教育嗎?讓教育迴歸常識,迴歸人性,迴歸教育之為教育。也許,我們還來得及。

教育理念不轉變,輸不起的是孩子的終身幸福和國家民族的未來

是的,今天我們已經等不起了,看看教育出現的一些問題,真的是讓人疑惑甚至痛心。有的學校出現的傷害老師的事件或學生跳樓輕生事件,雖然這僅僅是極其個別的現象,但是,在這樣的事件中又給多少人帶來酸楚和痛苦,這不是讓我們能以“極少數”所唐塞過去的。還有家長讓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輔導班,學生的學習壓力山大,甚至孩子出現嚴重睡眠不足,視力普遍下降,帶著眼睛的比比皆是,學生的身體素質逐年下降,學生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體會不到生活的幸福,所有這些現象的存在,其背後深層次的原因不就是教育觀念和教育體制的一些問題嗎,片面追求升學率,過分宣傳高考狀元,老師們把學生當成了學習的工具,把應試和謀生當成了目標,把孩子的大腦當成了知識的容器,掌握的不是能力方法技巧,而是死記硬背的知識,孩子的作業和錯題要抄寫幾十遍,會做的題目不知還要重複多少遍,這的確在嚴重扼殺著孩子的求知慾,使孩子體會不到學習和成長的快樂,孩子幼小的心靈揹負著巨大的壓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就對未來的生活充滿焦慮,這些的確在背離著我們教育的初衷和教育的本質,因此,轉變教育觀念,改革體制機制勢在必行,否則,我們輸不起的不僅僅是孩子的終身幸福,更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以上觀點僅屬個人之見,不當之處,歡迎網友朋友批評指正,並給予真誠的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