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扶貧路上的民生帳本

延安扶贫路上的民生账本

— —我市脫貧攻堅巡禮之二

延安扶贫路上的民生账本

天剛矇矇亮,延川縣楊家圪臺鎮拓家川村的貧困戶劉月雄就從家出發,前往兩公里外的拱棚基地“上班”。

2017年,楊家圪臺鎮結合精準扶貧,將許多優質的土地資源進行整合,並依託當地能人,成立了延川誠執農業專業合作社,建起拱棚67座、溫室大棚29座。一年過去了,熟練掌握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的劉月雄成了合作社的固定員工,能拿到5萬元的“年薪”。

延安扶贫路上的民生账本

以前劉月雄只能靠打零工、種莊稼供3個孩子上學,欠下了十幾萬元的債務。如今,隨著孩子陸續畢業,多年的煩心事也得到了解決,他信心十足地說:“用不了幾年,我就能把賬還上,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徐新榮一再強調,要確保今年高質量實現整體脫貧。而高質量脫貧不能只算收入賬,還要算好一本民生賬,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總體目標,讓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

算好教育賬 讓學有所教

延安扶贫路上的民生账本

5月29日,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宜川縣雲巖九年制學校校長韓保成再次組織教師到建檔立卡貧困對象非在校殘疾兒童孫康家裡,開展送教上門及送溫暖活動。當老師把輪椅安裝好,讓孫康躺在上面並將玩具放在他面前時,孫康的臉上樂開了花。

孫康家住宜川縣雲巖鎮八零村,由於重度腦癱使他臉部和全身扭曲,說話都十分困難,癱瘓臥床17年,身形瘦弱到只有幾歲孩子般大小。雖然孫康咬字不清,但卻懂得不少,在老師的引導下,現在能讀會算。

“想上學!”這是孫康多年的願望,也是周肖楠的夢想。

2017年秋季,周肖楠進入宜川縣中學就讀,幫扶老師劉朵到周肖楠家中家訪時,瞭解到她家兄弟姐妹四人都在上學,2016年父親在一場車禍中去世,她母親一人靠打工根本難以維持家中開支。劉朵當即解讀國家相關資助政策,幫她拿到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一年2500元的國家助學金。

“助學金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幫助,更是對我精神上的鼓舞,使我能夠安心學習。”周肖楠說。

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現象代際傳遞的戰略性工程,是扶貧助困、拔掉窮根的治本工程。市教育系統通過實施“三秦教師結對幫扶貧困學生”工作,讓19917名教師“一對一”或“一對多”與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農村低保、農村貧困殘疾人、農村特困救助供養人員等貧困家庭學生26102人建立了結對幫扶聯繫。並完善了全市從學前到大學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精準資助體系,今年春季學期,全市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在校學生共計23671人,已下撥省、市各類補助金11491.73萬元,各學段針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金全部兌現到位。

算好健康賬 讓病有所醫

延安扶贫路上的民生账本

在安塞區坪橋鎮梅塔村王志剛家中,一張“健康扶貧”二維碼格外顯眼。“我們通過互聯網技術與健康扶貧有機結合,專門為貧困戶私人訂製了大數據系統。原來貧困戶健康信息不好掌握,現在二維碼入戶後,隨時可以在手機上看。”坪橋鎮衛生院院長王斌介紹道。

為了更好地為貧困人口提供醫療、公衛等健康服務,安塞區通過大數據、雲平臺互聯網技術概念,將貧困戶醫療信息全部生成二維碼,醫生只需“掃一掃”,即可及時掌握病人的健康信息,以便結合病情需要,進行精準治療。

記者採訪時發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導致貧困的重要原因,也是脫貧攻堅戰的重點和難點。在基層農村,許多貧困患者看不起病、不願看病,往往是小病拖成了大病。

為此,市衛計系統全面落實健康扶貧政策,開展疾病分類救治,通過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簽約管理一批、兜底保障一批,實現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補充醫療保障、民政救助、兜底保障“五重保障”市域內“一站式”即時結算全覆蓋。

2016年,延川縣大禹街道辦張家灣村貧困戶蘭彩琴因患宮頸癌臥床不起,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她在延安大學附屬醫院住院治療期間共花費14.38萬元,經醫保報銷、大病報銷及民政醫療救助後,剩餘醫療費用仍有近5萬元。全家主要依靠蘭彩琴丈夫在外攬工為生,微薄的收入根本無力支付如此高額的治療費。

“當時真是犯熬煎,這麼多錢不曉得該咋辦。”蘭彩琴說,得知她的情況後,政府再次將她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對象,又爭取了3.14萬元救助金,最後個人實際支付醫療費只要1萬多元。

算好安居賬 讓住有所居

延安扶贫路上的民生账本

在延川縣永坪鎮永興園易地移民安置點,裝修隊伍來來回回忙碌著。貧困戶王強強和妻子把一桶桶攪拌好的水泥往樓上提,汗水不斷地從額頭滲出,但臉上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家的房子在五樓,去年就交鑰匙了,現在天暖了,就趕緊裝修好,想早點住進去,娃娃上學方便,我在鎮上打工也安心。”王強強原本住在關莊鎮楊家坪村,2013年的強降雨,讓老家的窯洞成了危窯,又趕上兩個孩子上學,索性就在永坪鎮上租了個房子,一邊打工,一邊供孩子上學。如今,王強強即將入住的新房是個兩居室,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水、電、氣、暖一應俱全。

同樣,2013年的強降雨,讓延長縣鄭莊鎮樊家圪臺村兜底戶高吉富的窯洞出現了裂痕。“那會兒我是又著急又害怕,但是沒辦法,只能一到天陰下雨,就跑到親戚家住。”說著高吉富流下了心酸的眼淚。

67歲的高吉富早年喪妻,日子過得十分艱苦。“老高子女常年在外地,他辛辛苦苦把兩個娃娃拉扯到大,在那土窯洞裡苦了一輩子。”樊家圪臺村第一書記蔡學平說道。“黨的政策是真好,這下啥也不愁了,很知足。”現如今,高吉富搬進了政府修建的平房,有了一個安全舒適的新家。老高激動地說,“以前在窯洞裡住著,每次打雷下雨,心裡就怕窯洞不牢靠塌了。現在這新房很堅實、很安全,住著可美氣了。”

截至6月底,全市規劃實施的117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已建成94個,共入住12996戶43482人,危房改造已竣工7180戶。

算好養老賬 讓老有所養

延安扶贫路上的民生账本

傍晚,天氣慢慢地涼了下來,子長縣餘家坪鎮郝家川村幸福院卻熱鬧了起來。

“你最近精神是越來越好了。”

“老李,來來來,咱倆再下兩盤棋,今天非要把你贏了而不可。”

陸續走進大門的老人們,圍坐在院中的石桌前聊起了天。

“幸福院成了老人們第二個家了!”郝家川村第一書記李新剛說,近年來,村裡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逐年上升,為了讓老人們安度晚年,在各方力量的參與下,村上籌集到20餘萬元,利用學校閒置的9間平房,建成了村級互助幸福院。

“大家有空了可以在這裡休閒鍛鍊,凡是70歲以上的,經過申請和體檢後,可以提供免費食宿。幸福院每天為老人們提供兩頓飯菜,還購置了電視、圖書、棋牌,供他們休閒娛樂。包扶幹部當起了志願者,負責老人的日常照料。”餘家坪鎮社保站站長徐軍飛介紹,目前,全村已有17名老人入住。

在這裡,71歲的劉霞第一次嚐到了蛋糕的味道。

劉霞由於小時候患上小兒麻痺,雙手留下終身殘疾。老伴去世後,一直獨自孤苦生活。今年正月,劉霞順利入住幸福院。等到她生日那天,幸福院特意炸了油糕、做了餄餎,李新剛還自己花錢買了一個蛋糕,邀請全體老人共同為她過一次特殊的生日。“蛋糕很甜很香,比肉都好吃。”劉霞滿眼笑意。

走進寶塔區甘谷驛鎮史家溝的幸福院,院落乾乾淨淨,史振全在院子裡忙活著,不時地和圍坐在院子裡打牌的老人們聊會天。

三年前,寶塔區開始通過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實施“一崗雙助”,如今,這一惠民工程政策已延伸到各鄉鎮和農村。在史家溝幸福院,由家庭貧困又有勞動能力的史振全,照顧大家的起居生活,主要負責為老人們擔水、劈柴、打掃衛生等瑣事。

“現在的政策真好,把我們這些老人都集中在這院子裡,什麼不要操心,還有人幫我們乾重活,日子過得真舒坦。”餘桂蘭老人高興地說。

已入夏伏,暑氣漸濃,扶貧之路愈加蹄急步穩,一幅幅“民生畫卷”徐徐展開……

關注延安日報 分享延安故事

聯繫電話:0911-8216288

法律顧問:

陝西益能達律師事務所 王棟

覺得不錯請您點個

延安扶贫路上的民生账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