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華退出 巨頭們不再研發抗生素人類該怎麼辦?

數日前,諾華公司宣佈將終止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的早期研發,並裁員140人。諾華表示,雖然這些項目的科學基礎很堅實,但因資源有限,諾華決定聚焦在能更好地改善病人健康的領域。

這是繼阿斯利康、賽諾菲、愛力根和麥迪遜醫藥後,又一家放棄抗生素和抗病毒研究的製藥巨頭。而葛蘭素史克也在評估旗下的抗生素資產。

2018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首次發佈的抗生素耐藥監測數據顯示,高收入和低收入國家對抗嚴重細菌感染的抗生素耐藥性處於同樣的極高水平。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估計,僅在美國每年就有大約2.3萬人死於抗生素耐藥性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說,“後抗生素時代(post-antibiotic era)”可能已經到來,“常見的感染和微小的損傷也能致命”。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的調查,就連幾個世界大國也將抗藥性細菌的激增看作當今時代一大全球風險。

一方面形勢嚴峻,一方面大公司紛紛終止抗生素研發。

前幾年,製藥巨頭們似乎還願意在抗生素領域進行冒險。2014年,默克投入84億美元收購抗生素領軍企業Cubist。而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上,諾華、葛蘭素史克和其它製藥企業紛紛承諾要對抗耐藥性細菌對人類的威脅。

耗費巨大且市場不討巧

而如今抗生素領域不遭待見,背後原因是耗費時間和資金巨大,市場前景卻並不理想。

開發新型抗生素的成本越來越高。藥物獲取基金會(Access to Medicine Foundation)研究部主任加布裡埃爾·布洛伊格曼說,全球正在進行的大約275個抗生素研發項目可能只會最終成功產生兩三種藥物。

米卡爾·多斯滕(Mikael Dolsten)博士是輝瑞的全球研發負責人,他坦承說:“現在想要找到新的抗感染藥族太難了,這個行業得不到足夠的激勵去花 10 到 15 年做研發。”

並且,新抗生素千辛萬苦被生產出來後,常常被束之高閣,除非患者對已有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否則不會被使用。而且抗生素只使用幾天或者最多幾周,消耗量和抗癌藥物無法相提並論。

杜克大學馬戈利斯健康政策中心的研究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17年獲批的16種品牌抗生素種,只有5種的年銷售額能夠超過1億美元。而新型抗癌藥物的銷售額則動輒數十億美元,差距懸殊。

這一局面在中國同樣複製。2018年1月,白雲山旗下廣州白雲山製藥總廠和白雲山化學制藥廠生產的化學藥新藥頭孢嗪脒鈉和注射用頭孢嗪脒鈉收到臨床試驗批件。該藥是我國近二十年來唯一成功獲批的頭孢類1.1類新藥(1.1類代表原創藥物,指未在國內外上市銷售的藥品)。

為遏制抗生素濫用,從2012年8月1日起,我國下達了史上最嚴的限抗令《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之後,行業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整頓潮,餘波延續至今。

白雲山方面表示,國家政策對創新藥物研發一直持鼓勵態度,“限抗政策並沒有將抗生素行業‘一棒子打死’,有療效的抗生素,不管是臨床上,還是藥店,存在很大需求。” 白雲山製藥總廠副廠長王健松說道。

但現實局面是,企業願意潛心開發新型抗生素的動力不強。“國內藥企對於抗生素的研發主要以仿製為主,基本沒有創新藥。” CIC灼識諮詢執行董事王文華表示。

王健松稱,頭孢嗪脒鈉在拿到臨床試驗批件前,白雲山耗費了10年時間,投入的研發費用達到3584.18 萬元。

王文華表示,抗生素的投入產出比遠不如其它藥品,因為新興抗生素的研發率先效率越來越低,10年研發時間毫不意外,但可能在兩年內就產生耐藥菌素,研發速度趕不上耐藥菌的繁殖速度。

須更大激勵和保障

大型製藥商退出抗生素市場,通常會剝離旗下抗生素部門,交給願意承擔更高風險的生物技術公司。麥迪遜醫藥將其抗生素業務出售給美林塔治療公司,阿斯利康則將其研究成果外包給恩塔西公司,然後將其抗生素部門的其餘部分出售給輝瑞。

現在進行抗生素研發的通常是一些生物技術公司,“抗生素在大型製藥公司重量級競爭中毫無意義,”2018年收購賽諾菲資產組合的德國藥企Evoted AG的首席執行官沃納·蘭塔勒說,“在Evotec的商業模式中,你和其它公司共同開發價值2億歐元的產品,才是有意義的。”

美國國會正在考慮立法,為開發市場繼續的新抗生素開放優先審批券,這種優先審批券可以轉給其它產品或者出讓。印度政府面對每年有6萬名新生兒遭超級細菌感染的局面,為本土初創藥企的抗生素研發提供了早期研究資助。

中國於2016年出臺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發改委、食藥監總局等14部門聯合制定並印發《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從國家層面實施綜合治理策略和措施,對抗菌藥物生產、流通、應用、環境保護等各個環節加強監管,鼓勵自主研發,應對細菌耐藥帶來的風險挑戰。

丹麥Novo Holdings A/S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卡西姆·庫塔伊介紹,該公司在2018年2月設立了1.65億美元的基金來遏制抗生素耐藥性。目前該基金已經收到來自歐洲的50份投資建議數,可能在2018年年底開始第一筆投資。

而大公司也並非完全離場,收購Cubist的美國製藥公司默克表示,該公司正在進行抗菌性研究。而致力於癌症藥物的瑞士羅氏製藥業表示,該公司也有還未上市的在研抗生素。

儘管抗生素領域最大的公司葛蘭素史克在2017年表示,將考慮出售頭孢抗生素業務,但也同時表示,有實驗性抗生素已處於後期研發階段,需要“以創造性的方式來激勵和獎勵抗生素領域的新藥研發”。

諾華以及其它大公司的退出,再一次提醒人們來自抗生素領域的壓力,倒逼公眾思考找到糾正市場缺陷的方法,Motif Bio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格雷厄姆·拉姆斯登如此認為。這家生物技術公司的實驗性抗生素正在接受美國監管機構的評估。“這個爛攤子不得不由生物技術公司來接手。”

無疑,在全世界範圍內,抗生素領域的新研究和開發需要更大的激勵和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