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半年利潤腰斬 合資企業銷量全部下滑

從長安汽車近日發佈的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來看,其“生死存亡期”的第一年過得不太順利。

近日,長安汽車發佈半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億元-1.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7.54%-63.21%。

長安汽車半年利潤腰斬 合資企業銷量全部下滑

長安汽車半年利潤腰斬 合資企業銷量全部下滑

對於業績大幅變動原因,長安汽車解釋為,報告期內,儘管公司自主乘用車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來源於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大幅下降,致使公司半年度業績同比有較大幅度下降。

數據顯示,上半年長安汽車共銷售汽車120.74萬輛,同比下降15.54%。其中,自主品牌方面,重慶長安上半年銷量41.2 萬輛,同比微降4.6%。長安福特累計銷量為22.8 萬輛,同比大降38.9%。長安馬自達銷量為9 萬輛,同比微降0.9%,長安鈴木銷量為2.4 萬輛,同比下降71.2%,長安標緻雪鐵龍銷量為2022 輛,同比下降65.4%。

有分析指出,長安汽車的投資收益主要來自長期股權投資的合營、聯營企業,包括長安福特汽車、長安馬自達等11家關聯企業。目前投資收益基本上是長安汽車淨利潤的主要來源,從2015年到2017年,投資收益佔長安汽車淨利潤的比重分別為95.4%、93.5%、96.8%。

也就是說,合資車企是長安汽車的利潤奶牛,其中貢獻最多的當屬長安福特,而長安福特的銷量下滑導致了長安汽車的利潤腰斬。

長安汽車半年利潤腰斬 合資企業銷量全部下滑

合資品牌不給力

從長安汽車2017年年報來看,自2016年開始,長安汽車的利潤就一直處於下滑狀態,2016年淨利潤為10,285,284,,120元,2017年為7,137,234,723元,同比降低30.61%。而長安福特2016年淨利潤為9,029,392,427元,2017年為6,039,117,284元,由此可見,長安福特對於長安汽車的重要性。

在產品方面,銷量下滑是導致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2017年全年,長安福特並沒有全新車型,本以為2018年會有新產品推出,但是截止現在並沒有什麼真正有效丄量的新車型。據瞭解,要到2019年福特的第一批新產品才會到達中國市場。

其次,除了新產品的嚴重失位,渠道規劃、質量提升等細節問題也是長安福特接下來要注意的重點。3月12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佈了《2017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汽車產品投訴情況分析報告》,長安福特名列投訴榜冠軍。翼虎、銳界、蒙迪歐、金牛座的斷軸事件;福克斯變速箱漏油、異響;蒙迪歐車內異味等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長安福特產品在市場上的形象。

自主品牌仍在投入期

相比長安福特,長安自主的銷量可以說是可觀的,但是長期以來本土品牌的盈利能力都弱於合資企業;其中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價格持續偏低,中國自主品牌的議價能力低一直是都是不爭的事實。第二是,長安自主在研發方面持續佈局,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發,更是長安汽車雷打不動的行事風格。在此堅持下,長安從“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間已累計投入496億元;截至目前已經在重慶、北京、河北、合肥、意大利都靈、日本橫濱、英國伯明翰、美國底特律和硅谷建立起“五國九地”各有側重的全球協同研發格局。

長安汽車半年利潤腰斬 合資企業銷量全部下滑

長安汽車半年利潤腰斬 合資企業銷量全部下滑

議價能力低、研發投入高,令長安自主持續處於微利或虧損狀態,但憑藉多年的投入,長安自主已經在品牌、產品、營銷累積優勢。此外,長安汽車也逐漸找到了新的提高議價能力和分攤研發成本的方式。

首先,首先是塑造新的高端品牌,以提高議價能力。今年北京3月,長安發佈了全新的高端品牌計劃。其首款量產產品為新能源汽車,最早於今年下半年推出。

其次,對旗下歐尚和河北長安實施股權改革,賦予其獨立發展的能力以及市場化運作的活力,充分利用其5國9地的研發資源,並分擔其研發投入。

此外,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長安還發布了第三次創業的方向——智能化;在長安看來,“下一個制高點,也將會是一個硝煙瀰漫的戰場。而對於長安來說,這第三次創業,不僅僅是一次改革創新,更是一場自救式的革命。智能化是個制高點,如果沒有搶到這個制高點,你被誰顛覆了都不知道。”

根據規劃,除了要在在2025年將停售傳統燃油汽車之外,長安汽車的產品達到智能駕駛L2級並將推入市場。其中,CS55上搭載了IACC集成式自動駕駛系統,將於7月正式量產上市。

此外,長安新能源的發展已經開始步入正軌。6月以長安奔奔EV、逸動EV為主的新能源車型共銷售8908輛,環比增長26.35%。

除此之外,為了積極探索新商業模式,在7月13日,一汽、東風、長安已經正式簽署移動出行意向協議書,確定整合三方優勢資源,出資組建T3出行服務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