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拍了X光片,爲啥還要做CT、磁共振呢?

迷戀不若寒暄


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的體會,只要到了醫院,總是會做檢查,做了這項檢查,還要做那項檢查,感覺總是有做不完的檢查,真的有必要做這麼多檢查嗎?

之前的回答解釋了“為什麼不選擇直接做磁共振,而是還要選擇做CT?”。

今天的回答解釋下“為何X線、彩超、CT及磁共振都要做?”

如果都沒有診斷清楚,談何治療?如何診斷?醫生的經驗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如果沒有客觀證據,僅僅經驗是遠遠不夠的,什麼是客觀證據?X線、CT、磁共振以及抽血檢查等等,都是客觀證據。

二、X線檢查,胸片、腹部平片等,拍照一次就可以了,輻射低,檢查快速。

但所有的影像學檢查,都是通過人的眼睛來觀察有無異常的,胸片或是腹部平片,只能給我們關於肺部及腹部的一個整體的映象,更為細緻的細節方面,X光片是看不到的,如果需要細節性的東西,只能通過其他檢查,比如說CT、磁共振。因此,很多住院病人已經摒棄了X線的常規檢查,X線檢查的優勢可能僅僅體現於價格便宜、輻射低。



三、CT是基於X線的斷層掃描。

能把人體的器官組織切成薄片來更為細緻的觀察細節性的東西,一些微小病變都能在CT上暴露無遺。我的一些疝氣病人,住院時做了胸部CT竟然發現肝癌,如果做胸片檢查,是萬萬發現不了肝癌的。如果血管注射造影劑,還能通過病變的血供情況判斷病變的良惡性,同時能夠在電腦的幫助下三維重建血管的立體圖像,很多病變一目瞭然,因此,相比X線,CT優勢非常明顯。


四、磁共振:在所有的影像學檢查中,磁共振對於軟組織的分辨率是最高的。

因此,對於軟組織病變(比如說炎症、腫瘤、損傷)的診斷比CT準確的多,對於肌肉、肌腱、脂肪、膝關節半月板、交叉韌帶、關節以及軟骨等軟組織的診斷率非常高,具有不得多得的優勢。而CT在軟組織病變的診斷方面不如磁共振。

五、什麼情況下會出現拍了X光片,做了彩超,為啥還要做CT、磁共振?

1、檢查過程中發現了新的病變,需要別的檢查明確。

比如說,體檢一般選擇胸片檢查,但胸片可疑肺結節性病變,這時,進一步行胸部CT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胸部CT檢查發現胸部縱膈存在可疑軟組織病灶(比如說懷疑胸腺瘤),進一步行磁共振檢查仍然是需要的。不要覺得做了這麼多檢查就能確定診斷。

2、對於一種疾病的診斷往往需要結合很多種檢查的綜合判斷。

比如說,如果彩超80%懷疑肝腫物為肝癌,CT 80%-90%也懷疑肝腫物為肝癌,磁共振80%-90%也懷疑肝腫物為肝癌,那麼,肝癌的診斷基本就確定了。單單根據彩超來確定診斷某一種疾病,客觀依據不足。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多項檢查的原因。


頭號在線醫生


在醫院看病的時候,醫生針對不同的疾病會開具不同的檢查單。比如,影像科的X片、CT、磁共振很多時候會一起開,很多人都會疑惑 ,做一個檢查就可以了呀,為什麼三個檢查都要做?

醫生這樣做的原因與三個檢查的原理以及檢查方式的優勢有關,有的病變需要結合三個檢查才能更好地作出分析.X光片,價格便宜,成像速度快,空間分辨率高,對於骨折、鈣化結石、腸梗阻、氣胸等病變顯示效果好,但由於X線是重疊成像,導致很多細節會重合,對內部病變顯示不佳;為了更好的顯示內部病變,也就是看到內部的臟器,最好還是做CT以及磁共振.CT和磁共振也是有所區別的,對於外傷患者,一般會選擇行CT檢查,因為CT成像速度快,檢查時間短,適用範圍廣,禁忌症少,而且對外傷骨折、出血、臟器損傷均能較好的顯示.而磁共振在顯示軟組織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性,但是磁共振成像速度慢,檢查時間長,禁忌症多,因很多患者不能配合,其使用範圍縮小.

針對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患者、醫生會選擇不同的檢查方法,而且三種方法各有優劣,相互補充.比如說,一位右小腿長包塊的患者,做X檢查,可以判斷包塊的大致位置、骨質是否有破壞、包塊邊緣、包塊內部是否有鈣化等(X線主要看大體位置、對鈣化敏感),進一步做CT檢查,可以判斷包塊與周圍骨質、血管的關係,包塊內部有無壞死等,根據增強CT還可以知道包塊的血供情況;行磁共振檢查則可以對包塊與周圍軟組織的關係做進一步的瞭解,以及包塊本身的信息(磁共振對軟組織顯示好,成像序列多,獲得的組織成分信息豐富)

本期答主:常旭,醫學碩士


生命召集令


各種檢查設備都有其存在價值,沒有那種設備可以做到十全十美,X光片空間分辨率高,CT為橫斷面成像密度分辨率高,尤其對肺部細微病變的分辨。磁共振為水分子成像,可做三維圖像,三種檢查不可互相替代。 以拍一個蘋果為例:x線片是從蘋果正面透視到蘋果裡面的結構,通過黑白顏色的不同呈現出一幅圖像,大致能呈現出哪是水分、核或果肉;ct機是由x線機發展而來的,平掃ct一般為橫斷面掃描,如果還是拍一個蘋果,ct檢查是橫著一層一層地掃描蘋果,能多層面地顯示蘋果的不同結構。因此,它所呈現的是蘋果橫斷面的圖像,就連蘋果核裡面也能看到;核磁共振成像主要是利用原子核在高強度磁場內發生共振所產生的信號,經圖像重建的成像技術,可以直接作出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和各種斜面的體層圖像。用核磁共振儀拍一個蘋果,儀器可做各種旋轉,前後左右地轉著拍攝,還能拍到蘋果裡面的組織結構。


沒有的事217


你好,我是一名放射科的醫務工作者,所從事的就是常見的拍片、CT還有磁共振。

為什麼拍了片,還要做CT、磁共振?

因為每一項檢查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侷限性。

比如,腳扭了一下,自覺腳疼來醫院拍片,拍片的結果是未見異常,但是就診的患者表示疼得厲害,一般醫生會建議CT檢查。或者骨折的比較厲害,需要CT三維重建,更清晰直觀的觀察骨折情況。

上述過程中,拍片和CT的優缺點就顯露出來了,拍片適合初檢,價格便宜,速度快,輻射少;缺點是圖像是重疊的,對於微小的或複雜的骨折觀察不良。CT的優勢是圖像是連續斷層的,清晰,能較好的觀察微小骨折,檢查時基本不需要多次搬動患者,圖像可以進行後重建,比如三維重建,MPR成像等。缺點是價格相對高一點,輻射大一點。

在這裡只舉例說明了為什麼拍了片子,還有做CT,磁共振是一樣的道理,就不重複說明。

那麼,在患者初次就診的時候,醫生一般根據情況會優先選擇拍片子,能用較少的代價解決問題那是最好的。

檢查的順序,一般是逐級升高的,解決不了的才會用另外的檢查。如果順序是倒過來的,比如做了腰椎CT,反過來再讓你去拍腰椎片子,就要多問問開單子的醫生了。

因為不清楚題主問得具體哪一個,所以我舉例說明了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留言或提出疑問。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