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失敗的根源是什麼?

微小步


1.何為"根源"?

首先,要明確"根源"的意義,所謂"根源"是指這一要素對事物發展產生決定作用,一旦該要素出現偏差則整個事件的走向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所以,我把"家庭教育失敗的根源"這個問題就可轉化為"什麼因素從根本上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成敗?"

其次,既然作為"根源",那麼這個因素應當是唯一的。所以,我不太贊同部分人在回答過程中羅列各種影響家庭教育好壞的因素,這並沒有拋到家庭教育的"根",而是在表明影響家庭教育的可能因素。

第三,這個"根源"來自於成功與失敗的對比,只有認清了成功的家庭教育與失敗的家庭教育的本質差別,我們才有可能找到"失敗的家庭教育的根源"。



2.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什麼?

要找到失敗的根源,我們也必然要對"失敗"本身進行界定,也就是說這個失敗是指哪些方面的失敗。除了家庭教育,我們還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等,家庭教育的失敗有何特殊之處?

這就需要對家庭教育的根本目標、內容進行一個解析,從而把握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一般而言,從中國傳統家庭教育來看,其的核心目標在於教人"如何做人",也就是道德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失敗的根源,說到底也可以說是家庭道德教育失敗的根源。

我們再一次對問題進行轉化,我們要解決的就是"家庭道德教育為何失敗?決定其失敗的根本因素是什麼?"


2.成功的家庭教育與失敗家庭教育的比較——基於結果的視角

我想從成功家庭教育與失敗教育所教育出來的人作為分析對象,也就是成功家庭教育出來什麼樣的人,失敗家庭教育出來什麼樣的人,從結果的角度來對比二者的不同,基於此來分析二者不同的原因,從而找到失敗教育的根源。

(1)成功的家庭教育培育出的人

成功的家庭教育培養了什麼樣的人呢?我無法給予相關數據為佐證,但是我想從經驗的角度來總結,成功的家庭教育能夠帶來什麼樣的人。這個人的特徵以道德表現為核心特徵,往大點說就是情商。

成功的家庭教育帶來的是具有以下素質的人(並不一定全部具備):

a.自信:因為自信,行為既不會過於鋒芒畢露,也不至於過於扭捏而不自然。

b.自尊:行事有尺度,高情商不代表著虛與委蛇、毫無原則地奉承諂媚。

c.自立: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具有獨立生活能力,不依賴於他人。這是家庭教育最最最關鍵的。

d.有同理心:能夠換位思考,想他人之所想。

e.善良而勇敢:不既不惡意毀壞他人的利益,也能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

以上是成功家庭教育可能帶來的人所具有的素質特徵。

(2)失敗的家庭教育培養出的人

以下均是失敗家庭教育可能帶來的人特徵:

a.自私:將父母的付出視為理所應當,不懂的換位思考,以自我為中心。

b.自卑:缺乏自己獨立安身立命的勇氣,對於自我的認識十分有限,在過度比較中迷失了自己。

c.盲目:缺乏主見,被大眾帶著走。是一個"聽話"的人。

d.怯懦:受到父母的愛護太多,長期在溫室中成長,不敢面對社會與生活的風浪。

e.道德品質有問題:包括不誠實、欺騙、作惡、不孝等等惡劣行為。


通過比較兩類家庭教育我們會發現,二者根本差異在於兩類家庭教育所培養的孩子是否具有獨立能力——獨立思考、獨立生活、獨立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也就是,能否合理處理自我與周圍環境、自我與自己、自我與他人的關係。

3.失敗家庭教育的根源在哪裡?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就可以知道,失敗家庭教育說到底是讓孩子不能夠獨立自主地處理自己與環境、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他人關係的教育。

而其根源就在於家長缺乏合理地處理自己與孩子的關係。

我們一般把家庭中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分為:民主型、權威型、自由型。三類不同的親子關係帶來了兒童不同的性格特徵與素質。

篇幅有限,就此為止。

總之,家庭中父母與孩子關係的科學與否決定著家庭教育的好壞。


遊大林林93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在教育戰線工作將近30年,也是我想和孩子們的家長所說的一個問題。我工作這麼多年,事實上,我看到了許多少年身上存在許多的不良現象,如:遇事淡漠,鬱鬱寡歡;猜忌多疑,孤獨離群;殘忍暴虐,冷酷無情;患得患失,喜怒無常;牢騷滿腹,怨天尤人;意志薄弱,懼怕困難;缺乏主見,信心不足;自暴自棄,貪圖虛榮;不知節制,說謊作偽;缺乏誠信,自私任性,無理取鬧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可避免的與我們的教育有關,這裡,我結合題目重點談談家庭教育失敗的根源所在,我的研究認為家庭成員沒有做好以下幾點:

1、有沒重視子女身心的正常發展

實話說,由於片面追求升學率及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不少父母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重視不夠,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則更為忽視,甚至採取違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造成或加重心理上的不健康狀態,這是不利於子女的成長的。心理健康同生理健康密切相關,是現代人健康的重要方面。

我建議,父母在關心子女生理健康的同時,還要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注意他們的心理衛生,在發現他們心理缺陷時,要及時進行教育矯正,引導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科學,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增強他們的責任感、義務感、獨立性、自尊心、自信心和承受力、自制力,養成樂觀進取的精神。

2、沒有用心培養子女良好的習慣

那麼,它是人們在生活實踐和教育過程中反覆重複或練習逐漸形成的。習慣一旦形成,只要遇到相關的情景,人就會不由自主的做出特定的反應。事實上,我在學校中看到許多學生的行為習慣很不好,早上起來懶得洗臉懶得刷牙,髒手拿著東西就吃,課桌上書本文具亂七八糟擺放,書包不整潔,不守時惜時,待人沒禮貌等等。要知道,好習慣一生受益,壞習慣貽害終身。

我建議,父母應該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如生活習慣、衛生習慣、文明言談舉止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等,這對於他們良好性格的形成,事業的成就,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沒有注意培養子女獨立自強的精神

獨立自強的精神是個性積極化的表現,是創業動力和成長必不可少的條件。事實上,我看許多學生家長,總認為孩子還小,把一切包攬起來,不讓孩子動手,寵愛無度,嬌生慣養,這樣就會自不自覺地助長孩子的依賴心裡,使他們變得自私,任性,缺乏責任心,同情心,時而驕傲,時而自卑,缺乏生活的自信和能力。溺愛、嬌慣事實上是一種愚昧的表現。

我建議,父母應當培養和愛護孩子的獨立性,教育她們自尊、自重、自強、自律,懂得個人與社會,勞動與消費,權利與義務,創造與享樂的關係,引導他們逐漸形成在真理追求、事業的進取和自身的完善方面奮鬥不息精神(包括大孩子,父母有義務教育)。

4、沒有培養好子女尊紀守法的觀念

對青少年遵紀守法的教育,不僅關係到社會的安全進步和國家的民主繁榮,關係下一代的健康成長,而且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幸福。許多事實說明“家庭悲劇”的出現,往往和父母法制觀念的淡薄,忽視向子女進行遵紀守法的教育有關。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杜絕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力量,不良的家庭教育是促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我建議,作為父母,要高度重視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子女教育。一方面要理解他們,把他們當大人看待,尊重他們的獨立意向和自尊心、自信心,充分肯定和發揚他們心裡的積極因素;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他們的不成熟,善於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和合理需要,指導他們選擇朋友,幫助他們避開庸俗下流東西的刺激,教育他們遵紀守法,對他們的行為提出嚴格要求和進行必要的監督,從而使他們順利成長。

5、沒有積極學校教育密切配合

學校教育集中體現了我國教育對社會主義的方向,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實施全面的系統的影響。所以父母應當支持學校,啟發和督促子女認真接受學校教育,同學校密切配合,共同促進子女健康成長。而我知道,有的父母有意無意的在子女面前貶低學校,貶低老師,甚至對子女提出與學校的正確教育背道而馳的要求,這是很不慎重的。

我建議,父母對子女在學校的生活情況,學習情況要經常關注,不要認為放在學校就與你無關了,要經常主動與學校的老師,班主任取得聯繫,積極的認真參加每一次家長會,瞭解班級的情況和子女在班級的情況,更利於我們共同來管理和教育孩子們。平時在對學校工作有異議的時候,也應當向學校提出,以利學校工作的改進。

自己即是一位老師又是一位家長,在學校工作近三十年,總結出在對孩子教育的複雜工程中,家庭教育較比失敗的原因有以上幾點,希望能引起各位家庭成員的注意和重視家庭教育。


花心血


"三味"認為,家庭教育失敗的根源在於:

父母對教育的本質認識有誤!

教育的本質應該是培養孩子對世界的認知能力和適應社會發展的活動技能,從而使之成為一名合格的勞動者。



然而,當今的多數父母在對"教育本質"的認知上,普遍將"孩子能否上名校",作為判定孩子教育是否成功的標準。正是這種錯誤認識,而讓家庭教育走向了兩大極端:

一是,既然孩子上不了名校甚至普通學校,父母也放棄了對孩子的任何教育和要求,讓孩子“自然生長”去吧

持這就觀念的家長,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就象一隻"有頭無翅"的蒼蠅,在地上滾來滾去,也飛不起來。因此,基本不會配合學校的教育

二是,既然孩子在學習上有點基礎和天賦,如果不千方百計把他送上名校,就是害了孩子一生

持這種觀念的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就象一隻"無頭多翅"的蒼蠅,在空中亂飛亂舞,卻找不到南北。因此,對孩子或學校行為,唯恐包辦不全,決不會留給孩子一點自由空間。

"三味"認為,這兩類不同父母,不同家庭教育方式,雖然在性質上不一樣,但體現到孩子教育的結果上,卻完全一樣:

孩子並沒有真正成才!

這樣的家庭教育也是失敗的。


三味聊心屋


家庭教育我個人覺得最失敗的教育是有很多原因:

1、在教育的過程中,父母應該主動去適應孩子,而不是讓孩子來適應家長,從而和孩子有個正常的交流,融洽的家庭氛圍。

2、有的父母就會不停地告訴孩子,說自己是多麼愛他們,多麼重視他們,但真相無法逃過孩子的眼睛和感受的。你作為孩子的父母,就應該真心對待、感受還得心理,這樣孩子是能體會到的,而且這方面越小的孩子越能體會到。

3、也許是有好多家長把簡單的教育複雜化了,然後就有巨大的壓力感。

4、居高臨下的教育方式父母總是用父母的權威或是思維方式來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居高臨下的教育方式,父母高高在上,任何時候都是孩子的不對與錯。如果心平氣和教孩子一點兒一滴兒,引導........效果是很不一樣的

5、父母只關注孩子的分數。只關注分數不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然而會產生以下幾個後果:1、讓孩子產生牴觸情緒2、產生厭學情緒,3、使孩子能力發展不平衡。

6、限制孩子的行為。父母在限制孩子行為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兩點,1、不要在憤怒或者爭吵中對孩子進行限制。2、不要只關注行為,而不關心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犯了錯,限制孩子不是目的,應該通過限制孩子讓孩子學會自律,變得更加成熟懂事。

7、父母缺少童心。父母要學會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不要總想著孩子中規中矩,把孩子變成小大人。做父母的不要忘了自己的童年也是在玩耍中度過的,請你多花一點時間陪陪孩子給他一個美好的童年吧。

8、父母互相埋怨。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錯後相互埋怨,互推責任,孩子的心理是脆弱的,他們看到父母因自己而吵架就會自責,長此以往就會變得壓抑和自卑。孩子犯了錯之後應該跟孩子好好談談,問出孩子的真實想法,最後要自我反省,並與愛人交換看法,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9、過分關愛孩子。很多家長千方百計為孩子遮風擋雨,以為這是對孩子最大的關心和愛護,殊不知這樣等於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挖掘了一個溫柔的陷阱,掉進陷阱裡的孩子由於被剝奪了失敗和挫折的機會,不會犯錯誤也不懂得改正錯誤,自然也就沒有經驗和教訓,因而永遠學不會過硬的本領。

..........

我相信每個人的家庭教育問題都不一樣,但是教育最失敗的根源,最主要的是:家庭文化、家庭氣氛、父母。


張藜瀠


1本人認為:歸根到底,家庭教育失敗的根源在於:作為家長的父母雙方在孩子啟蒙發育時,言傳身教方面沒有做到位。原因有陳述如下:

1毋庸置疑:影響家庭教育的因素有很多,但要追根溯源,成全問題的唯一性,我們就要細膩,有敢於否定其它因素的精神!往往,我們說,“孺子可教”似乎教育對象決定教育成敗,其實,此話在強調孩子的天賦,注重異稟,此條件我不敢苟同,愛因斯坦說:“天才是百分之九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賦”。就教育實踐:優秀的孩子都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認真學習的學生,所以我認為學生的智力水平不是家庭教育失敗的根源.

2確切地講,家庭經濟條件對孩子的教育有一定的影響,往往家庭生活條件優裕的學生取得好成績的可能性大,不難理解;有經濟作為後盾,孩子智力開發早、優質教育條件取得易,在資料的取得、在業餘培訓的經濟支撐方面都優於較貧困的學生。但,這只是提供了可能,不是決定條件。也有養尊處優者根本沒有進入學習狀態的例子而終其學生學習涯碌碌無為、一事無成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家庭經濟條件也不是根源 !

3教育環境,不可以否認,學校的教育狀況會影響家庭教育!好的學校有助於學生成才.這是就普遍性來講:硬件設備擺在那裡,師資力量擺在那裡,取得先進教學方法的途徑與資源擺在那裡,進入這類學校只要你自己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學生成績的提高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但,綜合數據,也有在此類學校取得了好成績而曇花一現,進入後期的高等教育寂寂無聞!所以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的影響也不唯一!

4到此,我們來研究何為成功的人才!個人認為:遵法守紀、樂於貢獻、自身有正能量。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能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身心健康,“三觀”端正。所以廣義的成功不能只限於成績,德智體全面發展才為成功奠定了基礎。只用在校生的成績來衡量是否成功,是狹隘的,這就牽涉到:學校教育、社會實踐、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要逐一排除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良好的學習型社會環境、和眭和諧的家庭關係、厚德載物的教育氛圍有助孩子成才。只是有答非所問之嫌。

5喜歡薪火相傳是我們美好品格與技術傳承給子孫繼承的行為的比喻。言傳身教是說家長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道德規範、生活習慣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啟朦階段的教育幾乎是在“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中形成的習慣對孩子影響大!百姓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也從側面說明家長為人處世對孩子教育至關重要,“龍生龍,鳳生鳳”的現象儘管 籠統而偏激,但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熊包兒混蛋”的普遍案例!所以,父母雙方在孩子啟蒙階段的教育失敗是家庭教育失敗的主要原因!

換句話說,家庭教育的失敗根源在於:孩子啟蒙教育時期,父母親沒有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希望星晨58298869


一言以蔽之,家庭教育不成功的根源是:家族傳承下來的愛的缺失及對愛偏差錯亂的理解的結果。

我們再一點點的掰扯這個問題。

家庭教育是以孩子為視角的父母教育。以孩子的成長和品格為導向,著手於孩子問題行為的辨識與校正,為孩子的生長經歷賦予正向感知與信念,同時針對性提升孩子的各項能力與素質,最終達到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教育過程。

以上是某度百科的解讀,我們權且借用一下,作為說明問題的一個脈絡。

再說說“愛”。

歷時75年的由哈佛大學醫學院開展的“格蘭特研究”,關於“人怎樣才能健康、成功、幸福”的調查研究,(也幾乎契合我們的問題,家庭教育的目標),耗資2000萬美金,終於有一天,第四任領導人Robert宣告了這項偉大研究的成果:愛商決定一切。

所謂愛商,就是愛的智慧,是對待愛與被愛的態度,是人追求幸福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有一篇文章說,“愛商”高的人,大都長著一張沒有被生活欺負過的臉,陽光自信,快樂大方,感恩別人的愛,也更加懂得愛別人。

我們不說中華民族經過幾千年的滄桑與厚重走到今天,我們只回望我們的百年曆史,我們從何時開始的對愛的內涵與外延的重視,一定得在當家做主之後、解決溫飽之後、物質財富有了足夠積累之後、對精神世界有了發自內心的探索與追求之後,可是,有多少家族有這樣的幸運呢?也許是有的,看起來比如梁啟超家族、宋氏家族、張允和四姐妹的家族等等,可是,如果連高曉松這樣的家族都難以逃脫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一體關係,那麼,幾乎可以說我們大部分的家族都會幾番沉浮、危急存亡過,我40多歲了,那麼我的父輩,我們的父輩們,都會有張被生活考驗過的臉,飽經風霜讓我們心疼,所以,至少在外敵當前、軍閥混賬、抗美援朝、自力更生的歲月裡,我們的父輩或祖輩更重視的生存、有尊嚴的生存,而絕不是愛與被愛,或愛與被愛完全在另一層面上被解讀,但提到的不是愛的字眼,而是如果我愛你,我把生的機會、我把有限的食物給你,那個年代,談愛既奢侈又不合時宜。

這就是我們的歷史,也決定了我們的現狀,我們大部分的家庭都面對著由當前的父母對家庭教育來進行梳理、捋順、銜接、反思、傳承乃至重建的工作,如果不,只是按著習慣來,誇張點說,我們每個家庭的家庭教育都或多或少的會失敗。

我再重申一下我理解的家庭教育的失敗,指的不是你的孩子出現問題,而是,達不到本可以達到的高度。對資源的浪費。

這一切,迫切需要新一代父母的承擔和成長,承擔的家國運行到今天的責任,成長決定的是中華民族的未來。

這個問題非常棒,也非常開闊與恢弘,我願與有些許共識的朋友,繼續就這個問題有進一步的在更多面向的探討與碰撞。

所以,對我們來說,幾乎沒有家庭教育的失敗,因為這是歷史和國家和家庭走到今天的必然階段與狀況。

有的是,我們必須面對這個問題的迫切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一句話來結束我的回答。

少年強則國強,父母成長,國運必昌盛!


心理諮詢師王霞


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成長的生命線,如果沒有積極向上的家庭,無論孩子如何睿智,恐怕都很難成才。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許多家庭都會因為各種因素而矛盾重重,殊不知,真正傷害的恰恰是家庭的未來——孩子。


一個大男人,在外面辛辛苦苦工作,與我談起了自己的孩子,竟然哽咽了。為什麼呢?孩子本來特別聽話,學習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哪裡知道,隨著孩子個子長高,竟然為了手機,要打母親。我們都知道,想要讓一個孩子學習下降,只要一部手機在手,任憑誰都會丟魂落魄,忘記東西南北。我知道,一個剛剛上初中的孩子,哪裡來的如此勇氣,敢於打自己的母親。再說了,在學校裡,孩子並沒有表現出如何的暴力,怎麼到了家裡會變成這樣。

隨著交流的深入,我總算找到了給予孩子忤逆的原因,那就是在孩子暴力的背後有著爺爺奶奶的支持。之所以能夠不把母親放在眼裡,說到底就在於老人們鄙視自己的兒子、兒媳婦。老人們嘮嘮叨叨,似乎自己無所不能,硬是不願意有話好好說,自然而然,小孫子也會跟在後面學習,等到個子長高了,當然會跳起來為了慾望與父母親做鬥。

當然了,到底真相是什麼樣,我還不敢確定,至少,孩子為了手機打母親,這是雷打不動的事實。更加可怕的是,爺爺奶奶竟然支持孫子有屬於自己的手機,幫著孫子到兒媳婦手上去搶。家庭的不和諧帶來的是孩子的暴力反抗,一邊是母親的教育,希望孩子將來有出息,一邊是爺爺奶奶的放縱,無條件滿足孫子的無理要求。孩子的父親不知該怎麼辦,反正自己回到家,一切太平,等到外地打工,家裡會很快變得雞飛狗跳的。

我想,到底是什麼原因帶來了失敗的家庭教育?首先,家庭的不和睦是關鍵因素。幸福的家庭,人與人之間只會自責,不會相互指責,反而能夠彼此相互理解,最終給溫馨的家帶來幸福的陽光。相反,如果家庭成員之間水火不容,說不定,三句話不到,就會動起手來,久而久之,整個家庭就會冷若冰霜,很難有所作為。家和萬事興,無論一家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假如不能和睦相處,恐怕條件再好,置身其中,也不會帶來多大的快樂。事實上,許多人寧願躲在外面遊蕩,不願意回家,說到底就在於回到家沒有安全感、歸宿感,只會更加痛苦。我想,一個孩子,他的學習與生活,如果失去了溫馨與和諧,就算嘴裡含的是金子,也不會走上成功之道。為什麼會有一些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不爭氣,老是給世界帶來麻煩,說到底,就在於一個家庭,人與人之間不是和睦共處,而是勾心鬥角,就像生活在大觀園一樣,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一個個如鬥雞眼似的。我們的家庭,哪怕你是平常人家,只要彼此尊敬,懂得理解,一樣能夠培養優秀的人才來。



其次,家庭教育的不和睦帶來了意見的分歧,無意中給孩子造成了認識上的混亂。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大人的言論就像一支支筆,想怎麼畫,就怎麼畫。如果大人之間意見不統一,就會你在白紙上來點水墨,他在白紙上來點素描,還有人再來點油蠟,哪怕個個在理,可得到的不是一加一等於二,說不定得到的結果是負值。許多孩子,在學校裡還好好地,可一旦回到家裡,立馬本性暴露,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壓根兒不把大人放在眼裡。為什麼大人沒有了權威呢?究其根源,仍然是大人自己造成的。家庭的不和睦帶來的就是大人之間彼此看不上眼,遇到一件事兒,不是自我反省,而是指責對方如何不是。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從來不會自我醒悟,老是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一個人在教育孩子,別人不是在幫襯,而是跳出來與孩子站在一起,如此,教育的作用就會抵消殆盡。一家人,只有坐下來,和和氣氣地去說自己如何的不是,才有可能形成意見的統一。問題是,可能老人家閱歷很深,才不把子女放在眼裡,當然在教育上,不會聽從子女的說教。然而,時代在不斷變化,又怎麼可能用放縱來給予孩子幫助呢?恰恰適得其反。我想,如果一味地分歧下去,孩子的認識混亂當然會帶來錯誤的行為,暴力就會成為滿足自我慾望的最佳手段。事實上,古人強調幾代同堂,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和睦相處,如果彼此合不來,不如分開,反而有利於家庭教育正常發展。一些明智的父母,在勸告老人沒辦法的情況下,一個個都另立門戶,從孩子的教育上看,無疑是進步的。當然了,一切依舊以和睦為根本,如果大人之間永遠瞧不起,恐怕就會在孩子心底種上邪惡的種子。小一輩學會孝敬老人,老人能夠理解孩子,代代相傳,家庭的未來才不可限量。

最後,家庭的不和諧帶來的後果最終依舊是大人自己買單。我們在聽取一個人講述失敗家庭教育時,千萬不能被一面之詞所迷惑。多年的教育經驗表明,許多孩子之所以問題多多,大人之間矛盾重重只是表面文章,深層次的原因很少有人提及。殊不知,真正決定一個孩子到底能夠走多遠的恰恰是對深層次原因的迴避。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在交流中,一個人習慣於把深層次的矛盾迴避,導致別人想幫助都變得不怎麼可能。我為什麼提倡傳統意義上的家訪,就在於只有真正走進去,你才能找到根本原因。不要聽信一面之詞就立馬下結論,到底大人之間為什麼會水火不容,更何況虎毒還不食子呢?說不定,大人之間肯定存在一件傷透了心的事兒,才讓相互間情緒化嚴重。我想,理性能夠帶來幸福的花朵,狂躁只能讓事情愈來愈糟糕。一家人就像在大海上航行,如果彼此不能統一目標,相互拉後腿,想要達到勝利的彼岸,恐怕就會難上多少倍。如果大人之間深層次的原因不能得到妥善處理,任其滋生下去,就會讓孩子在邪惡的道路上愈陷愈深,最終依舊會讓大人自己買單。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我想,為什麼要讓孩子成為浪子呢?家庭教育的失敗找不到根源才是一切失敗的關鍵。


總之,只要我們的家庭處於分崩離析之中,不能自拔,遇到孩子教育問題,彼此不能包容與支持,只知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恐怕只能帶來失敗的家庭教育,最終遭殃的依舊是大人自己,所謂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希望天下不和諧的家庭成員之間慎思之。


凌小波


我認為家庭教育失敗的根源是父母不會教育卻不自知,更不懂得去學習和改進。人人都知道教育孩子不容易,但只有少數人懂得學習和行動。

懂得學習的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硬件”!

父母沒有上崗證,也沒有實習的機會,真正用心的家長都是邊當邊學的。一個家庭裝修再豪華,電器再高端,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說都是軟件,懂得教育理念,能不斷尋找適合自己孩子教育方法的父母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硬件。


好的父母都是學出來的!

職業關係接觸過很多優秀的父母,他們的共同點是:為了孩子費盡心思!這學期開學,我接到了一位女生家長的信,滿滿三張,手寫的,清清楚楚,羅列了女兒假期學習中媽媽發現的問題,希望我在學校課堂上關注這些方面,孩子能夠提升一些。這位媽媽快五十了,不太會用微信,電話聯繫又不易說清,所以寫了一封長信。這個女生已經非常優秀,可父母還在幫助她提高。不要只看到別人家優秀的孩子,還要看到人家用心的爸媽。


好父母不一定學歷高,但絕對自我要求高。

學歷高、有本事的家長也可能培養出沒出息的孩子,高學歷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不一定比得過耕地的父母。自我要求高的父母能給孩子好的示範和引領。當教育孩子過程中發現問題,教育孩子的同時能夠反思自己的家長一定會教出好孩子。父母為人處世、生活工作學習的很多的小細節是一種潛在的教育,會化進孩子的骨血裡。家庭這個教育的環境太小了,孩子幾乎可以學到父母的全部,不管好的壞的,幾乎沒有躲閃的餘地。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更不會有完美的家長,只有家長不斷學習、反思、總結、提高,才能讓孩子朝著完美的方向走!


青荷詩苑




家庭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心靈的安全島。對於很多人來說,無論她們在外的工作多累、多不開心,只要想到家和家人,都會有無窮的力量。

如果一個人心靈的安全島崩塌了,那麼他就很容易被打敗。而對於孩子或者未成年來說,父母才是他們安全島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渴望被父母看到,他們的想法也渴望得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當然,他們更需要父母無條件的愛與包容。

而很多家庭教育失敗的根源,就在於父母總是以自己認為對孩子好的方式忽略孩子。

當孩子說“媽媽,你看我折的飛機”時,他是希望媽媽說“好棒呀孩子,是怎麼折的?教教媽媽”而不是隻得到媽媽空空的一個“好”。

當孩子寫作業慢的時候,他希望媽媽說“孩子,哪裡有困難,需要媽媽幫忙嗎?”,而不是媽媽的指責“怎麼寫的這麼慢?”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學吉他”,他更渴望媽媽問他“為什麼?”而不是“學吉他有什麼用,還是把功課學好吧!”

看,孩子這麼多重要的感受就被這麼忽略掉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他不該有想法,長時間的被否定,也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的想法是錯的。

這會導致孩子成長為一個沒有主見,唯唯諾諾的人,也會慢慢封閉自己的內心。

所以說,教育孩子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更要給他們自己做多決定的權利。


遇見簡姑娘


家庭教育是一個持續提升改善的過程,我不太同意一開始就定義家庭教育失敗,這是過於極端,非黑即白的國人傳統思維模式。

有幾個因素導致了目前普遍不成功的家庭教育現狀:

1.社會輿論不良導向:現在的媒體往往追求吸引眼球的新聞和報道,娛樂化趨勢明顯,網絡帶來信息量的極大豐富,令家庭教育的主體因為信息過載迷失了方向,面對家庭問題無所適從;


2.教育功利化現狀讓家長和社會緊盯學生成績,孩子疲於應付各種興趣班,同時對於家長的家庭教育培訓不受重視,家庭教育活動參與度低;

3.家庭成員不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國內現時職業化和專業化下家長投入家庭時間普遍不足,缺乏足夠的親子互動,更缺乏相應知識儲備去解決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家庭教育的目標是幫助家庭成員成為更好的家庭和社會個體,最大限度發揮每人的潛能,這需要家庭各方積極的交流和時間投入。當家庭教育觀念深入到千家萬戶之後,中國家庭教育將不再讓人產生失敗感,作為社會基本單位——家庭更能鞏固社會有序健康地進步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