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值錢幣一

高價值錢幣一

嘉慶寶藏三年五分銀幣一枚

清嘉慶三年(1798)西藏地方鑄造。是極富史料價值的中國銀幣珍品,傳世僅見一枚,極珍。極美品

西藏“寶藏薄片”銀幣

我國西藏,地處西南邊陲,是我們多民族國家的組成部分之一。歷史上,藏品想送拍至國內一線拍賣行(北京保利,中國嘉德,北京翰海等)或私下交易,詳情可詢:一五二,零九八六,零九六三。上圖鑑賞!西藏很長一段時期處於文化落後狀態。以貨幣史而言,唐代以前,基本處於沒有貨幣的物物交換的原始狀態。唐宋以後,隨著漢、藏民族的政治、經濟聯繫加強,特別是元代,西藏被明確地統一於元朝中央政府管轄之下,漢藏之間的經濟交往得到很大的發展。及至明清兩朝,這種一個國家框架下的民族間的經濟活動,更是達到彼此依賴的程度。當時傳統的大宗商品貿易,內地主要輸出茶葉與絲綢,藏地主要輸出馬匹。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茶馬交易”。

通過貿易,內地大量的白銀和銅錢流入西藏,商品交換以貨幣結算的方式日益被廣泛採用,這使西藏的貨幣制度快速形成與發展。

西藏地區的商業活動除了與內地聯繫外,還有與地域相鄰的國家進行對外貿易,其中主要是古代經濟比較發達的尼泊爾。史料記載,隨著商品貿易,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古代尼泊爾鑄造的銀幣開始流行於西藏。由於內地輸入西藏的白銀多為銀錠,在民間小額交易中非常不便,而古代尼泊爾有統一重量規格的小銀幣很受藏民歡迎。所以,西藏地方長期地用足色白銀以等重互換的方式,換取尼泊爾成色八成左右的小銀幣。以致當時尼泊爾各邦出現大量專為換取西藏白銀的小銀幣鑄造。與此同時,西藏還大量地委託尼泊爾代鑄小銀幣。為利所趨,尼泊爾輸藏及代鑄的銀幣,成色越來越低,甚至出現摻銅一半的劣質品,從而引起了藏民的普遍怨憤。

為維護主權和利權,乾隆五十六年(1791),清政府在西藏籌建自鑄藏幣的造幣機構,由駐藏大臣親自督辦。同時明令禁止尼泊爾錢在藏行用。當年始,先後生產出四款純藏文的西藏銀幣。乾隆五十八年(1793),一種按朝廷規制設計的漢、藏文字對譯的新鑄幣正式誕生,這就是著名的“寶藏薄片”銀幣。

上述一系列西藏薄片銀幣,由於製作上不是中國傳統的澆鑄工藝,而是採用鋼模打製鑄造,這與後來的機鑄幣在成品原理上是相同的。所以,錢幣學界便把這種西藏薄片銀幣作為中國自鑄銀幣(銀元)史的開端,具有很高的歷史地位。由於此類幣片型較薄,故錢幣界稱之為“薄片”,而幣面上鑄有漢文“寶藏”兩字的銀幣則被稱作“寶藏薄片”銀幣。

“寶藏薄片”銀幣,按幣值,分為一錢五分、一錢、五分,俗稱分別為大片、中片、小片三等。外觀取形於內地制錢,面、背文字漢藏對譯。自乾隆五十八年(1793)至道光十七年(1837)停鑄,歷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

從傳世實物來看,乾隆年間鑄的有乾隆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年三種年份。其中乾隆五十八年有大片、中片、小片三等,乾隆五十九年僅有中片,乾隆六十年有大片、中片、小片三等。嘉慶年間鑄的,有嘉慶元年、三年、八年、九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五種年份。其中,元年有大片、小片兩等,三年僅小片一等,八年有中片、小片兩等,九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均只有中片一等。道光年間鑄的,有道光元年、二年、三年、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六種年份,均只有中片一等。

從稀見度來看,乾隆五十八年小片,乾隆六十年大片、小片,嘉慶元年小片,嘉慶三年小片,嘉慶八年小片共六種為極稀品。其中,乾隆六十年小片、嘉慶三年小片、嘉慶八年小片均為僅見孤品。現在,僅知嘉慶三年小片為著名錢幣學家馬定祥先生收藏。其餘二者,歸屬情況不明。

“寶藏薄片”銀幣,雖然其貌不揚,但卻是中國銀幣中的綱要品,在中國貨幣史上佔有重要的學術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