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遊戲,"打耳",你還記得麼

“打耳兒”是一項傳統的多人遊戲。這種遊戲具體是從什麼時候興起的,目前暫無法考證。

小時候的遊戲,

“耳”是一個兩頭尖、中間粗的木質物,可分兩種:一種為長形的即“耳”:另一種為鴨蛋形的,稱“轉轉耳”。“打耳兒”有三種形式,即一隻手兒、倆手兒、仁手兒。所謂,一隻手兒即即一手拿著“耳”,又拿著打耳棍,先將“耳”拋起後,用同一隻手打耳棍去擊打“耳”,使“耳”飛出去。倆手兒,就是用一手將“耳”拋起,另一隻手拿打耳棍去擊打“耳”,使“耳”飛出去仨手兒,就是一隻手將“耳”拋起後,另一隻手將耳棍再交到拋“耳”的手裡,用拋“耳”的手再去擊打“耳”,使“耳”飛出去。

—/ 打長耳兒 /—

用2釐米粗細的酸樹柳杆製成半尺長兩頭尖的“長耳兒”,配一根約一尺半長、擀麵杖粗細的槐木或棗木的打耳棍。參加打“耳”的人採用“石頭、剪子、布”的形式分成兩組,每組派一個代表進行託“耳”比賽,以確定打“耳”方與投“耳”方。派出的兩人用打耳棍上下託“耳”,哪方託的次數多即為打“耳”的一方。遊戲時,將“耳兒”平放在地上畫好的“城”中,“城”是一個一二尺見方的正方形。打“耳”的一方首先由一人進行出“城”,即用打耳棍擊打“耳兒”的一頭,使“耳兒”飛出“城”並拋的更遠;投“耳兒”的一方,由一人將“耳兒”擲向“城”中,那怕是耳尖在“城”的邊線上,投“耳兒”的一方就取得勝利,改為打“耳兒”的一方。打“耳兒”過程中,如果用打耳棍打地上的“耳兒”打不中,就用用一隻手兒再打;如果一次將“耳兒”打向空中能跟上再打中的,就用倆手兒再去打“耳”如果“耳”打向空中,而沒有再打中,就在“耳”落地處用仨手兒再打;如如果擊中而“耳”沒有跳跳向空中的,就在原地仨手換人打;所有的打“耳”方的人依次這樣打下去,打完為止。

小時候的遊戲,

接著,投“耳”方每人將“耳”向“城”的方向投一次,若能投入“城”中,就改為打“耳”方;如沒有投進,下輪還為投“耳”方。另外,打耳的一方,第一次派的人在“城”中三次未擊中“耳”或擊中而沒有使“耳”拋出“城”的,也要改為投“耳”的一方;雖擊中使“耳”跳出了“城”而沒有再擊中“耳”,稱為“炸耳翰”,也作為沒能將“耳兒”擊出“城”也要改為投“耳兒”方。參加加遊戲的人多時,能將“耳兒”打出幾里地遠,不論是打“耳兒”方,還是投“耳兒”方,都一樣跟著“耳兒”跑幾里地遠。

該遊戲,既鍛鍊了人的眼力與上肢的協調性、靈活性,也鍛鍊了人的投擲能力和腿力,是一項全身都得到鍛鍊的運動。

—/ 打轉轉耳兒 /—

“轉轉耳兒”由棗木或梨木製作而成,鴨蛋大小,兩頭禿尖,中間粗,表面光滑圓潤。遊戲時,將“轉轉耳兒”放入一個直徑兩米左右的圓圈內,即“城”內,由打“耳”的的一方出一人進行出“城”,用打耳棍猛擊“耳”的一端,使其出“城”後豎立旋轉,方為出“城”成功;也可緊跟上去,在“耳”旋轉時再猛擊一次,使“耳”飛出。投“耳”的一方有一人能將“耳”擲入“城”中就為勝,便可變為打“耳”方;如投不進“城”,就等待打“耳”方所有的人都打過後,再由投“耳”方依次投“耳”直到投入“城”中方可換方。

小時候的遊戲,

如果出“城”的人第次雖將“耳”打出“城”外,而沒有使“耳”豎立旋轉的即為敗,改為投“耳”方;將“耳”放回“城”中,由對方進行打“耳”。在打“耳”的過程中,如第一次擊不中“耳”,就要用一隻手兒打“耳”;如又打不中,就由下一人來打;如下一人打中“耳”卻未能使“耳”豎立旋轉,就要回到打“耳”的原地用仨手兒打“耳”:如打中後使“耳”豎起,跟上沒有再擊中時,就在當地拾起“耳”用仨手兒再打;若將“耳”擊中,且豎立旋轉後又眼上去再次打中“耳”,就用倆手兒再次打“耳”。

總之,打“耳”方的人全部打完後,投“耳”方的人,依次向“城”的方向投“耳”,只要能投進“城”即為勝。如投“耳”的人都投完了,仍沒有投進“城”,再由打“耳”方重新開打,新輪遊戲就又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