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白領當村官 3年全村基本脫貧 貧困戶:每月掙五六千沒問題

河南商報記者 周坤鋒/文 受訪者/圖

中牟安莊村曾經是市定貧困村,2014年貧困戶306戶,1269人,貧困發生率為86.92%。

三年前,鄭州市城鄉規劃局開始派遣駐村書記進行幫扶。 經過努力,截至2018年上半年,該村識別確定貧困戶1戶、5人,村裡人幾乎都走上了脫貧之路的康莊大道。

鄭州一白領當村官 3年全村基本脫貧 貧困戶:每月掙五六千沒問題

【事例】 貧困戶成了小老闆

盛夏時節,龍龍餐館主人彭小強正在接待客人。雖然滿臉大汗,但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每個月掙個五六千不成問題。”

就在兩年前,彭小強還戴著貧困戶的帽子。如何脫貧致富,彭小強很迷茫,村、鎮幹部熱心幫扶,自己也有奮鬥意願,但是幹什麼,卻讓他犯起了愁。

多次和家人一起商量,兒子彭龍龍說:“我們村緊鄰雁鳴大道及107國道,來往人流量,可以看看在家門口乾點啥。” 這話給了彭小強很大的啟發,在“精準脫貧”期間,他和兒子都參加了廚師、麵點等技能的多種就業培訓,目前正好學以致用。

有了思路,缺資金,拿什麼幹?他把困難告訴了駐村書記,經過準備材料,逐級申報,最後為他爭取5萬元的政府貼息貸款。 就這樣,憑藉這5萬元的貼息貸款,彭小強找了飯店房子,購齊各種所需廚具、空調、桌椅等,辦起了飯店。

開業前,彭小強和兒子到其它飯店吃菜品、嘗味道、學做法,在結合多家味道後調整自家制作方法和口味,形成了既迎合大眾又不失農家特色的地鍋菜。

如今,彭小強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今年,我計劃再豐富一下菜品,把飯店辦出特色的同時提高檔次,吸引更多的人。”

鄭州一白領當村官 3年全村基本脫貧 貧困戶:每月掙五六千沒問題

【過往】 300多戶村民,大部分都戴窮帽

安莊村位於中牟萬灘鎮,這個黃河灘區的村莊,幾乎處於不與外人往來的狀態。

唯一的小學也是破舊不堪,教師調離、學生流失。 “一到晚上漆黑一片,從村裡的街道上走一遭,回去你就得刷鞋。”

村貌無比破落、村民的情緒低落……

村域範圍以泛流平坦地、窪地池塘、黃河灘地地貌特徵為主,村裡主導產業為種植業,以種植小麥、玉米、大蒜為主。

2014年,安莊村有貧困戶306戶,1269人,貧困發生率高達86.92%。 和彭小強一樣,村民都有一顆脫貧致富的心,卻不知道勁兒該往哪兒使。

【發展】 綜合扶貧,才能授人以漁

從李金東到現在的唐明明,鄭州市規劃局派往安莊的兩任駐村書記,都以紮實為本。

從去年駐村後,唐明明迅速換快角色,熟悉農村工作,從城市白領到農村村官,他很快融入到扶貧工作中,對村內建檔立卡戶進行再次入戶,進一步修改完善幫扶措施,確保了幫扶成效。

積極搞好就業扶貧,為村民提供求職登記、職業介紹、職業指導、面試洽談、政策諮詢、信息登記、社保辦理等全方位服務。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動力唐明明通過廣播、公告欄、印製文件、多媒體教育宣傳等,耐心細緻講解扶貧政策,在全村積極營造鞏固脫貧氛圍,激發群眾致富內在動力,改變觀念,主動作為。 利用新建道路交通優勢,唐明明帶領村民發展觀光采摘農業,有果園有魚塘,提吸引了不少鄭州市、中牟縣及周邊城鎮居民前來觀光遊玩。

村委帶領村民還在安莊村南集體土地上建設高效日光溫室,開展溫室租賃業務。僅草莓種植一項,一個溫室每年可收入3到4萬元,扣除生產性支出等,每個溫室淨收益1到2萬元左右。

除了建設休閒垂釣、農家餐飲等項目外,他們還探索了“互聯網+”、農村電商等平臺運作,引導培育這方面的人才。搭建網絡營銷平臺,鼓勵貧困戶、農村青年發展電子商務。

如今的安莊,已經與窮字徹底分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這一切,都與我們的駐村書記分不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