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生死」時速

拼多多的“生死”時速

文丨小飯桌新媒體記者 項也

3億人都在拼的拼多多,最近有點不好過。

6月13日,多位拼多多商家圍住拼多多上海總部大廈,現場商家統一身著“討伐”拼多多的上衣,雙方一度發生肢體衝突,現場極度混亂。對峙一度延續至14日。

導火索之一是,拼多多將這些疑似涉嫌“售假”、“商品描述不符合情況”、“虛假髮貨情況”等商家進行凍結貨款、處以高額罰款等決定,數額較大的一位商家涉嫌金額已經超過30萬。

拼多多的“生死”時速

14日下午,拼多多發佈公告聲明,現場聚集的14名商家“確實存在問題,相關事實已經經過初審、複核程序核查,證據確實。”

不過,一紙聲明並沒有帶來聲討的消停,反而激起了更多的憤怒。在兩個拼多多商家維權群裡,群裡已經聚集了超過2000個維權商家,對於此次圍攻拼多多大廈,群裡有提供證據、有文字討伐、有的聲稱“已經在趕來聲援的路上”。

拼多多與商家的爭執,目前來看,有兩個:一個是拼多多的重罰是否合理;一個是罰款的去向。

據一位上述群成員統計,群成員凍結的總資金合計超過億元。關於這筆錢的去向,拼多多給出的說法是,“均已賠付相關消費者,拼多多分文未取。”

不過,現場圍攻拼多多的商家並不認同,有商家直接提出,“拼多多就是靠‘坑騙’商家賺錢。”

拼多多的“生死”時速

衝突的另一個核心點在於,拼多多的重罰。以假貨為例,當拼多多疑似發現商家售假當天,將採取的是兩個措施:一是臨時增加商家保證金金額,增幅為該疑似售假商品歷史總銷量的10倍;二是,限制商家資金提現。

一個問題是,怎麼進行抽檢、標準如何、是否隨機,以及如何確認商家是否售假等情況,拼多多並沒有給出更多的解釋。

實際上,拼多多的重罰策略,並非一時決定,而是其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困境”之舉和難點所在。

交易額從零到千億規模,拼多多用了不到三年時間。而相同的規模,京東使用了10年,唯品會使用了8年,而淘寶也使用了5年。

高速發展的拼多多,讓很多問題集中式爆發。比如,如何防止商家“作惡”——售假、以次充好、刷單、受賄等等。

這些問題並非拼多多獨有,而是電商中常見的問題。仔細追溯中國電商的發展歷程,即使是諸如“電商老大哥”的淘寶也發生過多次中小商家圍攻辦公室的場景。其中較大的一次,數千名中小型賣家圍住淘寶總部,甚至打出“八項協議”來與淘寶討價還價。

只不過,拼多多與淘寶所處的環境早已不一樣,消費者對於消費體驗和消費品質已經大大躍升,即使是拼多多瞄準的三線城市以下的人群,這些人群也與淘寶起量階段的人群早已升級了不少。拼多多需要在業務高速增長、與商家和諧相處,以及品牌美譽度三者之間,走著一條極其敏感的鋼絲。

留給拼多多調整的窗口期已經不多。除了正在爆發的“售假”事件,刷單、與運營人員內外勾結等電商的老問題,同樣都可能困擾著襁褓之中的拼多多,任何一個問題處理的不謹慎,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危機。

不僅如此,另外一個困擾拼多多的根本問題是,如何盈利。儘管其聯合創始人達達曾在接受採訪中表示,“拼多多沒有任何的進場費,”不過,據商家透露,拼多多已經開始了交易抽成、秒殺等廣告位競價等商業化探索。

拼多多的“生死”時速

(網友提供的拼多多總部大樓)

抽傭、廣告位模式的一個前提是,商家賺到了足夠的錢。在拼多多平臺,由於前期海量廣告和傳播中強化了9塊9、秒殺等便宜的標籤,因而導致平臺目前走量最大的還是客單價不高的產品。對於商家而言,盈利依然靠走量、薄利多銷來進行。未來,拼多多提高抽傭和廣告費用時,勢必會引起一波更高的反彈。

同時,在消費者端,在用戶增長逐漸見頂的時刻,拼多多或許正在“豪賭”其消費者勢必會逐漸升級的趨勢——對於價格脫敏,更多的願意為品質付費。這樣,客單價提高之後,抽傭和廣告費用提高勢必會成為趨勢。

不過問題在於,消費升級之時,就是拼多多對於低端商戶的清洗時刻。

相類似的是,淘寶最終孵化出了高端的天貓平臺。淘寶當年對於低端商戶的清理和反覆對抗,拼多多依然難逃“搏鬥”。

對於拼多多,無論是打假還是誤判,現在已經到了危險的時刻,或許,也正是最好的“升級”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