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力量 引領崇德向善「風向標」

6月15日,在安徽省職工演講比賽決賽現場,一個鄉村女教師的精彩演講贏得臺下觀眾的熱烈掌聲。舞臺上,她聲情並茂地講述了自己紮根基層執教的點滴故事,並因此獲得演講比賽一等獎。她就是來自靈璧縣黃灣鎮的80後鄉村女教師王翠平。

執教15年來,王翠平初心不改,匠心育人,堅守在邊遠的紅星村教學點,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品學兼優的留守孩子,成為全鎮同類學校育人最多的一位老師。今年,王翠平主動向上級申請,從離家20公里的紅星教學點,調到更加偏遠的陸集教學點任教,每天上下班要騎車往返60公里。

陸集教學點僅有3名教師,要帶3個年級80多個孩子的課程,每個老師都是“各科全能”,都要“全天候工作”。“我也想離家近一點,收入高一點,多點時間陪伴和照顧家人,可偏遠鄉村的孩子們更需要我。”一句質樸的話語,道出了王翠平對留守孩子的摯愛和對教師職業的熱愛。

好人是你我身邊的感動,是時代道德的標杆。安徽省宿州市選派幹部劉師衡進疆之前剛結束三年的援藏工作。在擔任西藏山南地區錯那縣住建局長期間,被當地農牧民親切稱呼為臉黑心紅的“民族兄弟”。兩年多時間,他就為錯那縣貧困農牧民和學生籌措愛心捐款和物資總價值70多萬元。誓言“不完成任務不回家”的他,曾因患上肺水腫差點犧牲在支邊崗位上。

2016年7月,援藏工作任務完成後,劉師衡又主動申請援疆,成為我省第三批援疆幹部人才隊伍中的一員,奔赴萬里之遙的祖國西北邊陲皮山縣參加援建工作。扶危濟困、維護穩定,發展經濟……三載援藏,一年援疆,在雪域高原和大漠戈壁,劉師衡默默奉獻著,用真誠和無私架起了民族友誼的橋樑,樹起了民族團結的典範。

榜樣的力量總會直抵人心。默默守護烈士英靈49載的一級傷殘老兵趙賢軍;堅持用暮年之愛保孩子平安的“護學爺爺”徐士榮;推動民族團結一家親,讓“落後村”蝶變為全國特色村的碭山縣回民許莊村第一書記袁傑;主動丟棄貧困帽,自強闖出半邊天的“最美脫貧戶”閆秀芹等,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宿州好人。

助人為樂、誠實守信、見義勇為、愛崗敬業、孝老愛親……各類道德模範和先進典型,構成了多姿多彩的“平民英雄譜”。他們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真情照亮社會,用平凡詮釋偉大,源源不斷地為宿州大地注入正能量。

一個人的偶然壯舉或許是個概率事件,但一個群體道德素質的頻繁閃光,讓我們看到了他們背後文明沃土的滋養。

近幾年來,宿州市堅持以德育人、以德化人,充分挖掘身邊好人好事,培育道德典型,以道德正能量引領社會新風尚,全面提高市民道德素質,在全社會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構築崇德向善道德高地。

——針對不同社會群體和行業領域,組織開展全國十大見義勇為英雄司機、“我學習、我推薦、我評選”全國道德模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江淮志願服務”優秀典型等評選活動,挖掘身邊的好人好事,培育道德典型。

——基於放大、拓展先進典型的感召力、凝聚力和覆蓋面,先後開展“十佳美德少年”、“十佳交通民警”、“十佳醫德模範”、“十佳環衛工人”等典型評選活動,集中展示凡人善舉,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

——拓展推報好人線索,建立典型線索月報機制、典型宣傳會商評估機制等,建立典型宣傳資源庫,實行“推出一批、培育一批、儲備一批”動態管理,並在市級新聞媒體開設“榜樣”欄目,定期發佈“好人榜”和“最美宿州人”公告,集中展示道德風采和精神風貌。

現如今,“好人宿州”逐漸成為燙金的精神標識。據統計,2017年,宿州市全年共獲評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2人、安徽道德模範及提名獎3人、中國好人5人、安徽好人12人。今年,宿州市已獲評中國好人6人,安徽好人6人。

榜樣力量,感召千秋。學習道德模範,爭當道德模範,知榮辱、樹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在宿州大地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