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點讚的井陘孝子,骨相貧賤竟然官至四品!你知道是誰嗎?

古郡井陘,山水鍾靈,賢豪接踵,代有名人。在明朝景泰年間,就從井陘山鄉走出一位志鴻氣壯、奮發有為,以勤奮成才、以孝廉聞名,先後歷中舉人、進士,任監察御史,升山西、湖廣參議之士,他就是以“為官清廉,正直嚴明”著名的一代廉吏畢鸞。

(陳生明)畢鸞,字沖霄,石家莊市井陘縣七獅村人。其父畢貴,歲貢出身,任山東莒州學正;母系本邑南良都李族淑女。畢鸞年幼之時,因家境貧寒,隨母寄居於外祖父家。一日,有位名噪一時的術士從村中經過,鄉中耆老隨手一指:“先生看此子相貌如何?”術士稍一揣摩,竟然搖頭晃腦地肆出妄言:“我觀孺子,其相貧賤,不看也罷!”說罷將手一背揚長而去。說者無心,聽者在意。畢鸞自幼聰慧穎悟,拒信其言,篤信“成事在天,謀事在人”,隨即揮毫書寫“加百倍之功,奪造化之源”十字貼於房門,並以此聯語為銘,勵志向上。自此,畢鸞更加刻苦攻讀,鍥而不捨。有道是“功夫不負有心人,苦掘甘泉心自甜”,畢鸞於明正統六年(公元1441年)中辛酉科舉人,翌年中壬戌科進士,授職監察御史,任山西、湖廣參議,秩正四品。

被皇帝點讚的井陘孝子,骨相貧賤竟然官至四品!你知道是誰嗎?

據史料記載,其父畢貴為政清廉,病逝於莒州任上,竟然貧不能歸柩。母李氏卒後,也只好寄葬於南良都張家峪處。畢鸞乃一孝子,不畏艱辛,親往莒州負父骨歸裡,將父母遺骸合葬於七獅村南山畢氏祖墳。畢鸞廬墓三載,朝夕哀號,感天動地,相傳孝感山野靈物與其成共守狀。有司上報其事,朝廷旌表其孝行。明代宗朱祁鈺於景泰元年三月初五頒詔敕封畢鸞父母聖諭:“敕曰:國家推恩臣下必及其親者,所以重本而勸孝也,而何問於存沒哉!浙江道監察御使畢鸞故父貴,早以文學典教庠,覆成厥子為國之用。揆其所自,宜有顯褒,今特贈為文林郎浙江道監察御使。零其不泯,尚克承之。敕曰:朕惟群臣之才者,固本於父,亦必資母德焉。存有褒榮,沒有追贈,此有國之通制也。浙江道監察御使畢鸞之母李氏,有子能官,而不逮養。溯惟所自,宜錫褒榮,茲特贈為孺人。靈其承之,永賁幽壤。”鄉人稱倖存至今的《明景泰皇帝敕封浙江道監察御史畢鸞父母聖諭碑》為陘邑“皇封御賜聖旨碑”,畢、李兩族後人視為榮耀。碑石現由其南良都外祖李氏後人珍藏。

畢鸞以孝行載《明史·孝義傳》《井陘縣誌料·孝友》;邑人為其在天長鎮東關建“錦衣坊”,載入《井陘縣誌·坊表》篇;於明崇禎年間,為明代歷科殿試進士畢鸞等七人建“黃甲群英坊”,並以“監察御史巡按江南轉湖廣糧道參議”入鄉賢祠祭祀。物換星移。數百年過去了,畢鸞之孝廉懿行至今仍為世人效法與揄揚。其“加百倍之功,奪造化之源”的緘言錦語,已成為畢氏家族先人遺訓世代傳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