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義剛需?四套以下,都是剛需!

如何定義剛需?四套以下,都是剛需!

我們經常說剛需,作為一個買房者,都說自己是剛需,怎麼才算一個剛需,沒有人能給出明確的定義,小灰也不知道該怎麼確定。

小灰有個好友,網名“朝花夕拾”,在4S店工作,就是那種很閒的那種,每天的工作就是聊天。

一個有四套房的剛需!他是這麼解釋的,一套自住,一套父母住,一套岳父母住,一套留給兒子。四套房子剛好夠用,也沒打算炒房,這也是標題四套以下都是剛需的由來。

但是,這個標題被罵是鐵定了,因為他說的時候就被很多人吐槽了一臉,他用實踐證明了這個帶有爭議的話題。

以前,小灰也經常提到“剛需”,但從來沒有想過剛需會不會是個偽命題,現在再看,以前一些認定的東西,似乎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再來看看這句拉仇恨的話,四套以下,都是剛需。房子以套來算資產,這是習慣性的定義方式。

炒房和剛需怎麼界定?

人們對炒房和剛需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待遇。一提炒房,那就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很多人覺得他們是過界蝗蟲,是他們推高了房價。

而提到剛需,卻被認為是一群,風華正茂,面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卻被一套房壓的死死的,本該奮鬥的年紀卻只求安穩。

房子幹翻了實體,為國爭光的華為,卻幹不過搗鼓混泥土的恆大,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由此,也生出很多恨來,一有標題黨“炒房者哭了”,“炒房者完了”這種標題的文章,就會被網友紛紛轉發,廣泛傳頌。認為這種媒體才是業界良心啊!

算了一下,2017年,中國110個城市調控了大概250次,按這個算法來看的話,炒房者去年最少哭了250次,平均1.46天就要哭一次,那個心酸呀!

炒房客是不是煌蟲,房價會不會跌,這是一個屁股決定腦袋的問題。但是,總結以往的經驗:買房作為過去最懶、最直接的一種投資手段,確實造富了一大批人。

我們掙錢買房,完全是一場意外。

明知這是一場意外,你要不要來?

再說到,剛需。有需求就是剛需。

口渴的時候喝水就是剛需,一個月好幾萬的你,冰紅茶、王老吉、礦泉水、可樂,想喝什麼就買什麼,實在不行挨個買一遍。

人與人的差距就在於,你沒有在二環有套房。但是,活下來,最重要,你可能拼不過人家有錢,你可以拼誰或的時間長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