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時期的"北京保衛戰"是怎麼發生的?

說起明朝,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吧。作為明朝首都的北京,確實稱得上是大明王朝的國門,而且在明朝歷史上也被圍了好幾次,著名的就有代宗時,由名將於謙領導的"北京保衛戰"。而在嘉靖時期,同樣發生過北京被圍的情況,所不同的是,由於嚴嵩的不作為,成為了明朝的一個恥辱。


嘉靖時期的"北京保衛戰"是怎麼發生的?

嘉靖二十九年,即公元1550年,蒙古韃靼部在首領俺答的率領下,再次嚮明朝發動了進攻,目標直指明軍事重鎮——大同。時任大同總兵張達戰死,消息傳到北京,自作聰明的嚴嵩急忙推薦一個叫仇鸞的將領為新任大同總兵,去應付此次韃靼的進攻。之所以說嚴嵩是自作聰明,是因為這個叫仇鸞的是名將之後,嚴嵩以為他肯定有兩把刷子,對付韃靼應該綽綽有餘,可實際上這個仇鸞只是一個混吃等死的二世祖。本來他粘祖上的光,世襲侯爵,在邊疆擔任守備將軍,因為貪汙不法受到舉報被下了大獄,後來嚴世藩找到他,讓他誣陷夏言等人,把夏言等人害死之後,才出的獄。他也只想下半輩子過富家翁的日子算了,可沒想到嚴嵩居然讓他去做大同總兵,瞬間就傻了。自己有幾斤幾兩,仇鸞是知道了,可皇帝的聖旨已下,他也只得去走馬上任了。
嘉靖時期的"北京保衛戰"是怎麼發生的?

到了大同,面對氣勢洶洶的蒙古騎兵,仇鸞無能為力,想了幾天幾夜終於想明白了,蒙古人之所以來進攻是因為要搶點東西,那自己給他們不就完了嗎?越想越覺得靠譜的仇鸞馬上就私底下和俺答談判,俺答答應了他的要求,撤退了,仇鸞懸著的心終於落地了。可偵察兵報告的一個消息卻讓他再次傻了。

原來,答應撤退的俺答雖然沒有再對大同動手,卻去了北京外面的薊州,而且很快就攻破了薊州,兵臨北京城下。就這樣,嘉靖時期的"北京保衛戰"拉開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