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縣回族抗日女英雄——馬玉


威縣回族抗日女英雄——馬玉

(劇照)

馬玉,又名馬三玉,回族,1921年生,邱縣陳村人。17歲擔任村婦女抗日救國會主任。1942年日本憲兵隊被抓入監獄。1945年3月入黨,先後在山東革命根據地和臨清市軍工廠為隊伍做軍需物品;1947年回威縣星光村帶領群眾搞減租減息、土改、互助;1955年至1965年擔任村支書。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寇向冀南平原大舉進攻,國民黨部隊節節敗退,日寇長驅直入,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此時,17歲的馬玉早已出落成一個溫柔賢淑,善解人意,外柔內剛的大姑娘。她繼承了父母所具有的勤勞善良品質,性格堅韌剛毅,遇事有主見。由於她聰明能幹,積極參與婦救會工作,很快被組織上任命為邱縣陳村婦女抗日救國會主任。轉眼,馬玉在艱苦卓絕的抗爭中又長了兩歲,兩年中,她帶領村裡姑娘媳婦縫軍衣、做軍鞋上萬套(雙),為前方將士及時提供軍需物品。

馬玉的事蹟被組織上傳為佳話,邱縣陳村也被譽為“抗日模範堡壘村”。消息不徑而走,傳進了邱縣偽軍保安隊大隊長王佩君的耳朵裡。

提起王佩君,陳村村民大都認識,他原籍是威縣縣城南街村人,威縣是邱縣的鄰縣。王佩君自幼喪母,因家中生計窘迫,父親把他送到邱縣陳村姥爺家中寄養。王佩君長大成人後,為報答姥爺姥姥養育之恩,讓老人過上好日子。他瞞著二老進城,在偽軍保安隊謀了一份差事。姥爺嚴厲地告誡他,為人處世要有良心,辦差不能以勢欺人。王佩君將此話牢記在心,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謹慎處事,樂於助人的德性,不僅贏得了兄弟們擁戴,也得到了上峰的賞識,並提升為保安大隊長。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1940年年關將近,早就對馬家三妮有愛慕之心的王佩君託媒人,把彩禮送到馬家。媒人很快傳話過來,說:“馬家三妮不圖彩禮多少,只圖你不再當偽軍,調轉槍口抗日。”王佩君回答:“正中下懷,我和弟兄們早有投靠八路之心,只是苦於找不到牽線人。這下好了,你告訴馬三玉,只要她能搭上橋,我率眾弟兄馬上投誠。”

威縣回族抗日女英雄——馬玉

經過幾次接觸,王佩君與馬玉情投意合喜結良緣。1942年農曆八月,小兩口喜得一子。王佩君夫婦經過十幾個月的精心謀劃,籠絡了更多的偽軍。同年秋季,經馬玉介紹,王佩君與組織取得了聯繫,在組織上週密的安排下,他率領保安大隊三十一人,攜帶全部槍支彈藥趁黑夜投奔八路軍,走上了棄暗投明的光明大道。

1942年農曆十月的一天,氣極敗壞的日本憲兵中隊隊長岡次一木,下令把三十二名保安大隊親屬全部抓入大牢,馬玉懷抱幼子首當其充。審訊時,岡次一木一邊打著被審訊人的耳光,一邊叫囂道:“限期五天找回自家的人。如若不然,逐個活埋!”轉眼五日,岡次一木沒見一個保安隊員回來,他惱羞成怒,命令偽軍,在憲兵中隊後院挖了一個大坑。馬玉抱著幼子怒斥偽軍:“誰家沒有妻兒老小,你們忍心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夥老少被活埋,你們還算是男人嗎?!”馬玉的質問句句刺耳,目睹三十多人啼哭亂叫的情景,偽軍們不由地動了惻隱之心。他們乞求翻譯後。翻譯官嘰哩咕嚕對岡次一木說了一通日語,岡次一木看著偽軍投來的憤怒目光,思揣片刻,把手一揮,將三十多人押回了大牢。

一日深夜,城外響起了激烈的槍聲。牢獄中的人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有的蜷縮在牆角靜靜的聽著,有的湊到窗口向外觀望,有的把臉貼到門縫上瞪大眼睛看著院子裡慌忙搬運彈藥的日偽軍。這時,岡次一木帶著十幾個日偽軍氣沖沖地打開牢獄大門。他們不由分說,把眾人像趕牲口一樣押到後院大坑前。也不知日偽軍從哪裡找來一堆繩子,將三十多人逐個捆綁起來。岡次一木命令翻譯官傳話:“太君說啦,現在你們的家人引八路來攻城,要是再過半小時他們還不退,就把你們全部活埋!”

威縣回族抗日女英雄——馬玉

大約過了十多分鐘,激烈的槍聲戛然而止。只見保安隊長氣喘噓噓地跑來報告,攻城的八路已經撤走。岡次一木與翻譯又嘰哩咕嚕的說了幾句後,翻譯官清了清嗓子說:“太君發話了,今晚先饒你們一命,三天內每人要拿一百塊光洋來贖命,凡是不拿的,太君就不會再客氣啦!”三天之中,有二十幾人陸續被贖走。又過兩天,七、八個人也先後走出大牢。此時,大牢裡只剩下馬玉母子倆,由於缺少營養,馬玉的奶水時斷時續,孩子餓的晝夜不停的哭泣。這天,天剛剛擦黑兒,憲兵大隊裡的老伙伕偷偷將兩個窩頭和一小罐米湯從小窗口遞了進來,告訴她:“我也是回回。聽他們說,你家裡的人也把錢送來了,可他們就是不放。說什麼,要讓王大隊長親自來換,目的是把他的頭割下來掛在北城門上以儆效尤。”馬玉憤恨地說:“你想辦法轉告我家人,俺孃兒倆就是死在大獄裡,也不能讓佩君來換。讓佩君領著他的弟兄們多殺鬼子,就等於替俺娘倆報仇了。”

1943年農曆十一月份,馬玉母子在日本憲兵大隊已囚禁了十三個月。因長期營養不良,馬玉已經瘦得皮包骨頭,孩子也奄奄一息。經組織上多方努力,最終打通關節,偽滿縣長親自出面擔保,馬玉母子這才揹著一個“外押”罪名,走出監獄大門。

馬玉出獄後的第六天,飽受苦難的幼子在她懷抱裡只活了十八個月便離開了人世。馬玉強忍心痛,把淚水化成仇恨的烈火,只休養了半個月,經組織上安排,她毅然奔赴山東革命根據地。在隊伍上抄起老本行,帶領眾姐妹每日縫製大量的軍需衣物。因工作任勞任怨,1945年3月經組織上的孫玉重大姐介紹,馬玉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7年馬玉被調往臨清市軍工廠,為隊伍上紡織襪子。同年,又被調往河北省元氏縣隨軍,為部隊伙房幫廚。此時,馬玉的丈夫王佩君早已是八路軍某部連長。

威縣回族抗日女英雄——馬玉

經過幾年的磨鍊,已經成熟的馬玉被組織上派往婆家威縣星光村,擔任婦救會主任。在她的帶領下,星光村群眾大搞減租減息,土改工作也順利完成。1955年至1965年她擔任村支書十年。

如今,已經95歲高齡的馬老太口齒清楚,精神依然,膝下五個兒女也早已兒孫滿堂。頤養天年的她有一個願望,她還想過一過組織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