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兒》的面孔

文/格格

《大三兒》的面孔

去過紐約,到過紐約中央火車站的人,都會對火車站的一幅剪紙作品印象深刻,它叫“時光”,是紐約的剪紙藝術家宋昕在2012年受邀為紐約中央火車站百年慶典創作的作品。“時光”的中央是一個巨大的鐘,散射的光束從上照下,火車進站時,火車上的乘客首先會看到光;“時光”還有一個門,關於這道門,作者宋昕說:“因為人生就是一個門,走入這個門,進入下一個門,上車、下車,匆忙的人。”

而在火車站的地下一層展示的同系列剪紙,是多個形色緊張的臉孔,他們向上朝不同角度揚起,讓人聯想到行色匆匆的現代人,他們急躁的生活和和身陷其中的空虛與無助。

“時光”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它的內核來自宋昕對於生活的觀察和期望。或許是因為這樣的理念和想法與《大三兒》有相通之處,宋昕與電影的緣分因此而構建,2018年5月,宋昕為電影《大三兒》創作了一幅剪紙作品海報。

《大三兒》的面孔

《大三兒》講述的是身高1.1米的四十七歲男人葉雲的生活,他在家裡排行老三,又因為頭很大,所以外號叫"大三兒"。大三兒的兩個哥哥都因為車禍英年早逝,母親也在一年前過世了,他跟83歲的父親一起生活。大三兒在一個工廠工作,每天打掃工廠的樓道,提著拖布畫著"s",從走廊的這頭走到走廊的那頭,每個月的工資不超過兩千塊。

基於這樣的背景,整部紀錄片電影展現的就是這個身有殘疾、生活被訂死在命運轉盤上的人,如何樂觀而又充滿希望的生活下去,如何在一潭死水的生活裡實現自己的小小夢想——克服高原反應、解決錢的問題、去一趟西藏。

大三兒的夢想最終實現了,有人說他是平凡生活裡的英雄,是Mr.Big。他打動了許多的人,也一定打動了宋昕,在絕望中懷有希望,時時刻刻保持對未來的勇敢,這也是宋昕人生的基調。

《大三兒》的面孔

宋昕是北京人,因為小時候的偶然機緣愛上了剪紙,大學時她進入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民間藝術學專業,師從著名的剪紙藝術家呂勝中。在中央美術學院,她發現了更多剪紙的魅力——素材的拓展,想象的延伸,報紙、糖紙甚至一個火柴盒,都有可能成就一種新的驚喜。2000年,宋昕到了紐約,開始以一位剪紙藝術家的身份斬頭露角。

剛到紐約時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有一年春節,宋昕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恰好紐約一個小島在舉行藝術節,主辦方提供工作室、住宿和一些生活費。宋昕說,“最困難時,老天會給你信號。”她報了名,在小島上工作了七八個月。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量,宋昕不停地剪,在這樣的情況下,宋昕沒有放棄,她一直認為這就是“信號”。藝術節結束前,有投資公司欣賞她的作品,他們找到她,要她再創作10幅作品,放在香港的分公司裡。宋昕說,“堅持就有回報”,她對剪紙的信念正如同大三兒想要去一趟西藏的願望,堅定、樂觀、並不斷為之而努力。

《大三兒》的面孔

《大三兒》的導演說,生活中的艱難太多了,他更想要把美好的部分展示給他的觀眾。宋昕或許也是這樣。2014年,紐約一所公立學校邀請宋昕創作一幅陳列在學校大廳的剪紙作品,這所學校具有多元色彩,這裡的學生來自15個國家的移民後代。宋昕她收集了15個國家的國花,尋找能體現某個國家特徵的照片,她用照片當做剪紙素材來體現每個國家的特色。她為這幅作品命名“世界的花園”,因為每個孩子們都能在“花園”裡找到自己祖國的某個部分。包容與善意是人們從宋昕的作品中領悟到的。

秉持著相通的理念,宋昕為《大三兒》創作的剪紙海報作品簡潔卻也直擊心靈,這幅11×15英寸的肖像,正是電影主人公大三兒的面孔,他微笑著,做著抽菸的姿態,嘴角上揚,眼中有光。

《大三兒》的面孔

宋昕說,每一個當下,都是最好的時刻。努力生活的大三兒以及他所經營的生活,是這句話最好的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