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你知道"蔬菜"的那些前世今生嗎?

你知道"蔬菜"的那些前世今生嗎?

拾瀋閣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頭等大事,吃就少不了蔬菜。許多蔬菜,我們熟知它的名字,卻不知道它為什麼叫這個名字。蔬菜的命名,或源於形狀,或源於口感,或源於產地……亦有因避諱而改名的,亦有訛傳而遠離其本意的。下面我將一一分析。

一、調味品。

1、蔥。

古代亦稱芤(音孔)。《本草》:"一名芤,一名菜伯。"也叫和事草,《清異錄》:"蔥,和羹眾味,若藥劑必用甘草也。所以《文言》曰和事草"。《本草綱目》雲:"蔥從囪,外直中空,有囪通之象也。芤者,草中有孔也,故字從孔,芤脈象之。諸物皆宜,故菜伯、和事。"

蔥的繁體寫法為"蔥"。蔥莖中空形似煙囪,故曰蔥。至於叫芤就無需解釋了。各種菜餚都可以放點蔥,所以又叫菜伯,和事草。

2、蒜。

想了解蒜,必須知道"祘"為何物。"祘"指的是算籌。那麼算籌又是什麼呢?根據史書的記載和考古材料的發現,古代的算籌實際上是一根根同樣長短和粗細的小棍子,一般長為13--14cm,徑粗0.2~0.3cm,多用竹子製成,也有用木頭、獸骨、象牙、金屬等材料製成的,大約二百七十幾枚為一束,放在一個布袋裡,系在腰部隨身攜帶。需要記數和計算的時候,就把它們取出來,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擺弄。它是在珠算髮明以前中國獨創並且是最有效的計算工具。蒜的蒜瓣大小相似,排列在一起形似算籌,所以叫蒜。

我們今天統稱為蒜的,在古人眼裡蒜與大蒜是不同的。晉人崔豹《古今注》:"蒜也俗謂之小蒜。胡國有蒜,十許子共圍一株,籜幕裹之,名為胡蒜,萬辛於小蒜,俗呼之為大蒜。"來自西域的大蒜,蒜瓣較多且比我們本土產的蒜更加辛辣。《博物志》:"張騫使西域得大蒜、胡荽"。由此可知,中土所產的蒜,叫小蒜或蒜,來自西域的蒜叫大蒜、胡蒜,也稱葫。

3、姜。

生薑因為根是紫色的,又叫茈(音紫)姜。原產於中國。《千字文》:"果珍李柰,菜重芥姜"。姜的繁體字是薑。取邊疆、疆界的意思,引申為擋、阻擋。

生薑可以除溼,將溼氣擋在體外。《說文》:"姜,御溼之菜也。"也有認為能阻擋各種邪氣。王安石《字說》:"姜能疆御百邪,故謂之姜初。"

4、韭。

韭字由非和一組成,象形字。一代表土地,非像一蓬長在地上的野草。《說文》:"韭,菜名。一種而久,故謂之韭。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韭得名於久。古人割韭菜也很講究,《齊民要術》:"韭高三寸便剪,一歲之中不過五剪,凡剪不宜日中。"

5、茴香。

茴香也叫蘹香、舶茴香、八角茴香。《本草》蘇頌曰:"蘹香,北人呼為茴香,聲相近也。"陶弘景曰:"煮臭肉,下少許即無臭氣,臭醬入末亦香,故曰茴香。"茴香得名於讓有異味的食物的原味得以恢復,香味失而復回,故名茴香。茴香非本土所產,"自番舶來者",故稱為舶茴香。又因茴香的籽實裂成八瓣,一瓣一核,也稱八角茴香。從茴香名稱的來源看,新鮮的食材烹飪時是不要放茴香的。

另外還有幾種調味料,雖非蔬菜,為了瞭解它們的名源,也一併歸入此類。

6、醬。

醬有面醬、豆醬之分。大概麵醬甜,豆醬鹹。醬之所以為醬名,古人是這樣解釋的——漢劉熙《釋名》:"醬者,將也。能制食物之毒,如將之平暴惡也。"漢蒙學《急就章》:"蕪荑鹽豉醯酢醬。"顏師古注:"醬以豆合面為之也。醬也,醬之為言將也,食之者醬,猶軍之有將,取其率領進導之也。"《清異錄》亦言:"醬,八珍主人也。"

總之,老饕們認為醬主導菜餚的味道,似軍中的將軍。

順便說一下醬油。醬油起源於中國古代皇帝御用的調味品,最早的醬油是由鮮肉醃製而成,與現今的魚露製造過程相近,因為風味絕佳漸漸流傳到民間,後來發現用大豆製作,風味相似且便宜,這才廣為流傳食用。肉剁成肉泥再醱酵生成的油,稱為"醢"(音海,即肉醬油之意);另有在造醬時加入動物血液的醬稱為醓(音貪),春秋時期便已食用。《詩經·大雅·行葺》:"醓醢以薦"(薦:進獻)。宋朝人將加工醬和豉得到的各種醬汁,稱為醬油或豉油,以秋天釀造為最佳,又叫秋油。李時珍在《本草》中稱為豆油。

7、醋。

醋,古稱酢(音醋)、醯(音西)、苦酒(釀酒不成而醋自生,故曰苦酒)。古無醋字,漢代才出現醋字。日本至今仍把"米醋"稱之為"米酢"。漢劉熙《釋名》:"醋,措也。能措置食毒也。"措:安放,安排。醋能殺腥毒,柔濟百味。故得名醋。

山西人喜歡,所以人們也稱山西人為"老醯"。《續文獻》:"獅子日食醋酪各一瓶,故謂獅吼為吃醋雲。" 蘇軾有詩:"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獅子吼成為老婆吃醋的代名詞。

8、鹽。

王莽雲:"鹽者,百餚之將",鹽被稱為百味之王。形容菜餚粗劣,常曰粗鹽寡味。可見鹽之重要。鹽字的繁體是"鹽"。《說文》:"鹽,鹹也,從滷監聲。"鹽字為什麼用監做聲旁呢?繁體字中的"監""鹽"寫法分別是"監""鹽",兩者的區別僅差個滷字。"監"字本義是人盯著水盤(皿)照看自己的容顏。鹽字的初字是人盯著煮鹽器皿中滷水的變化。監字的形象與鹽字的形象相似。故借"監"音為"鹽"音。

《說文解字》:"古者,宿沙(即夙沙,古"宿"、"夙"通用)初作煮海鹽。""鹽"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滷"。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滷也。天生曰滷。人生曰鹽。"即天生者稱滷,煮成者叫鹽。傳說黃帝時有個叫夙沙氏的,以海水煮滷,煎成鹽。夙沙氏以海水製鹽,是用火煎煮鹽之鼻祖,後世尊崇其為"鹽宗"。初期鹽的製作,直接安爐灶,架鍋燃火煮。這種原始的煮鹽費工時,耗燃料,產量少,鹽價貴。在周朝時,天子專設掌鹽政之官,叫"鹽人"。《左傳 襄公十七年》中有記載,齊靈公有一個宦官名夙沙衛,以此可以推測發明煮鹽方法的夙沙氏大概是齊國人。

9、豉。

豆豉, 普通話讀dòu chǐ。豆豉也有讀dòu shǐ[方言](豆矢)。一種豆制食品。一般用黃豆或黑豆蒸煮以後,經發酵製成,多用於調味。豆豉,古代稱為"幽菽",也叫"嗜"。《釋名》:"豉,嗜也。"人們喜食此物,故名之曰豉。幽菽:幽,暗;菽,豆子。把煮熟豆子加鹽,放在甕中密封而成,所以叫幽菽。

二、瓜類。

金文"瓜"字,像藤蔓分叉處懸結一瓜的形狀。由於瓜的形狀不易辨認,所以為了表示"瓜",就連帶把瓜蔓也畫了出來。所以"ㄙ"是瓜的果實,外面的"丿""ㄧ""ㄟ"是瓜蔓。《說文解字》:"瓜也,象形"。瓜是葫蘆科植物,種類甚多。果實可作蔬菜或水果,有的還可作雜糧和飼料。亦指這類植物的果實。

1、黃瓜。

黃瓜原名叫胡瓜,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李時珍曰:"張騫使西域得種,故名胡瓜。"《本草》陳藏器曰:"胡瓜,北人避諱石勒,改呼黃瓜,至今因之。"石勒,後趙王朝的建立者,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國(今河北邢臺)登基做皇帝后,對自己國家的人稱呼羯族人為胡人而大為惱火。石勒制定了一條法令:無論說話寫文章,一律嚴禁出現"胡"字,違者問斬不赦。因胡瓜老時通體金黃,所以改名叫黃瓜。

2、菜瓜。

菜瓜又叫越瓜、醬瓜。因盛產于越地(今浙江諸地),故言之曰越瓜。又因生吃口感不好,但醃製成醬瓜佐餐極佳,又叫菜瓜。《本草》:"越瓜,一名菜瓜。"陳藏器曰:"越瓜生越中,大者色正白,越人當果食之,亦可糟藏。"《學圃雜疏》:"瓜之不堪生食,而堪醬食者,曰菜瓜。以甜醬漬之,為蔬中佳品。"

3、冬瓜。

在諸瓜中,冬瓜從名字來看最有趣,明明生於夏季,卻偏偏叫冬瓜。清人《格物論》:"一種瓜名冬瓜,大三四尺,圍長四五尺,有毛,綠色生自然白粉。"《本草》李時珍曰:"嫩時綠色有毛,老則蒼色有粉。"原來冬瓜因瓜熟之際,瓜皮表面會蒙上一層白粉狀的東西,很像冬天的白霜,因此名之曰冬瓜,也稱為"白瓜"。

4、西瓜。

西瓜又叫夏瓜、寒瓜。徐光啟《農政全書》記載:"西瓜,種出西域,故之名。"

胡嶠《陷虜記》言:嶠徵回紇,得此種歸,名曰西瓜。由此可見,西瓜來自西域,所以叫西瓜就不奇怪了。

還有另一種說法,《本草綱目》李時珍中指出:西瓜又名寒瓜。"陶弘景(南北朝時人)注瓜蒂言永嘉(晉懷帝年號)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音,即此也。蓋五代之先瓜種已入浙東,但無西瓜之名,未遍中國爾。"南朝文學家、史學家沈約(441年-513年)《行園》詩云:"寒瓜方臥壠,秋蒲正滿陂。紫茄紛爛熳,綠芋都參差。"從詩中談到寒瓜臥壠的時節看,正跟西瓜相符。因西瓜性寒解熱,稱寒瓜。從上述文獻中可知,西瓜在我國古已有之。李時珍認為南北朝時,浙江都已經種植,只不過不叫西瓜,且全國範圍內種植也不普遍。更有甚者,1976年,廣西貴縣西漢墓槨室淤泥中曾發現西瓜籽;1980年,江蘇省揚州西郊邗江縣漢墓隨葬漆笥中出有西瓜籽。

另外,據1959年2月24日《光明日報》報道: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曾發現過西瓜籽。如果這個考古收穫確實可靠的話,我國有西瓜的歷史至少在四千年以上。

5、南瓜。

又名番瓜、飯瓜、番南瓜、緬瓜、倭瓜、金瓜。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南瓜種出南番,轉入閩浙,今燕京諸處亦有之矣。"南瓜非中土所有,是南番之瓜的簡稱,也叫番瓜。可以當飯吃又叫飯瓜。色澤金黃可叫金瓜。誤以為自日本傳入,又有了倭瓜之名。

南瓜的原產地在南美,哥倫布帶回歐洲,後傳入印度、緬甸。南瓜有緬瓜的叫法,大概是由緬甸傳入我國的,這也與李時珍的說法是一致的。到了清代中後期,中國南方的南瓜沿大運河向北移栽,特別是山東,成了北方南瓜種植重鎮,人們開始意識到此瓜應自南來,"南瓜"之稱開始流行。

6、絲瓜。

又名天羅、布瓜。《本草》李時珍:"絲瓜,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嫩時去皮,可烹可曝,點茶充蔬。老則大如杵,筋絡纏紐如織成,經霜乃枯,滌釜器,故村人呼為洗鍋羅瓜。內有隔,子在隔中,狀如栝萎子,黑色而扁。其花苞及嫩葉卷鬚,皆可食也。"《學圃雜疏》:"絲瓜,一名天絲瓜,又天羅,又布瓜,又蠻瓜。"正如李時珍所言,絲瓜老時,內部結構如絲狀物所以叫絲瓜。羅的原意為捕鳥的網,是頂部掛在高處的錐形網,故有"天羅地網"之說 。此瓜藤蔓攀爬於高大喬木之上,形如一張大網,故名天羅。原產印度,從南洋傳入我國,所以又叫蠻瓜。布瓜則源於絲瓜。

三、豆類。

豆在漢朝以前是指一種容器,古代指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狀像高腳盤。《》:"豆,古食肉器也。"《》:"木豆謂之豆,竹豆謂之籩,瓦豆謂之登。"也就是說,木製的高腳盤叫豆,竹製的叫籩,陶製的叫登。當然這只是《爾雅》中的說法。後世把這種形制的容器,不管是什麼材料製造的統稱豆。

豆是容器,那麼我們今天吃的豆子叫什麼?古人把我們今所食用的豆子叫做菽。菽,讀作shū。篆文寫作"尗",形象是像豆類生長的樣子。後寫作"菽",成了形聲字,"艹(草)"為形旁,"叔"為聲旁。"菽"為豆類的總稱。《春秋·考異郵》:"古謂之尗,漢謂之豆,今字作菽。菽者,眾豆之總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則曰荅。"漢代以前叫尗,漢時叫豆,(明代)字寫作菽。菽是豆類的總稱,但是大豆叫菽,豆苗叫藿,小豆叫荅。漢代以豆代菽是因為"豆"當時與"菽"同音。"豆"讀"叔"音在現代漢語中還有存留。如"澍" "樹" "裋" "尌""豎"等以豆為聲旁的形聲字,仍然讀shu,至於豆什麼時候轉音dou就無從考證了。

1、 豇豆。

豇豆俗稱:長豆角、長子豆、豆角。據文獻記載,北宋時《》一書即有"豇"字。北宋《》有豇豆的記載;說明我國最遲在宋代已經普遍種植了。《本草》:"豇豆,一名䜶豆雙(豆字旁+雙字)。"李時珍曰:"此豆紅色居多,英必雙生,故有䜶豆雙(豆字旁+雙字)之名。"䜶即絳,絳:紅色。花開成對, 所以叫䜶豆雙(豆字旁+雙字,音絳雙),又叫做豇豆。

2、蠶豆。

蠶豆,又稱羅漢豆、胡豆、南豆。

《學圃雜疏》:"初熟甘香,其種自雲南來著,絕大而佳。"其種來自雲南,所以有南豆之稱。《本草》李時珍曰:"豆莢如老蠶,故名。"因其豆莢似蠶,所以得蠶豆之名。王禎《農書》:"蠶時始熟,故名。"王禎則認為蠶豆之名源於其成熟於養蠶的季節。《太平御覽》雲:"張騫使外國, 得胡豆種歸。"《太平》則認為蠶豆是張騫從西域帶回來的,所以又叫胡豆。因其形似羅漢頭故得名羅漢豆、佛豆。

此外,黃豆、綠豆、黑豆,源於各自顏色而得名。

四、菜蔬。

1、 白菜。

也叫大白菜,包心白菜。西周時期沒有白菜這一概念。先民們把白菜叫做菘。所謂"春韭晚菘"。南北朝時,南方的白菜栽培已相當發達。唐、宋時期,白菜才傳入北方。《埤雅》:"菘性凌冬晚調。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謂之白菜,其靑白色。"李時珍曰:"菘即今人呼為白菜者。"《譜》:"菘,一名白菜。以其莖色白也。亦有帶青色者,然本豐莖闊,迥非油菜。"白菜之所以叫菘,是因為白菜像松樹一樣冬天不凋零,莖是白色的又叫白菜。不同於油菜(南方人叫青菜)。菘其實就是今天的大白菜。

2、蕓薹。

《本草綱目》李時珍曰:"蕓薹:寒菜,胡菜,苔菜,油菜。此菜易起苔,須採苔食,則分枝必多,故名蕓薹;而淮人謂之苔芥,即今油菜,為其子可榨油也。羌、隴、氐、胡,其地苦寒,冬月多種此菜,能歷霜雪。種自胡來,故服虔《通俗文》謂之胡菜,而胡洽居士《百病方》謂之寒菜,皆取此意。或雲塞外有云臺戎始種此菜,故名亦通。"按李時珍的說法,蕓薹,容易起苔,且一蓬蓬的菜薹像一堆堆的雲,所以叫蕓薹。因菜籽可榨油,所以又叫油菜(不同於我們今天南方普遍種植的油菜,我們今天種的油菜是歐洲油菜)。因早先產地在寒冷的西北,又叫寒菜,也有說種子來自西域胡人,所以又叫胡菜。更有說塞外有一個叫雲臺戎的少數民族,是他們最早種此菜的,所以叫雲臺,也能說得通。《譜》曰:"子可榨油,故一名油菜。形似菘而本消,莖狹,葉銳。俗呼青菜,以色較深也。"《譜》指出了蕓薹與白菜的不同:本消,莖狹,葉銳而且顏色較深。

3、芥菜。

此菜成於臘月,故名曰臘菜。在皖東一帶,也叫蓋菜。中國各地均有栽培,是我國原生蔬菜 。常無毛,有時幼莖及葉具刺毛,帶粉霜,有辣味;葉莖多醃製成鹹菜。芥菜種類甚多。芥菜按用途分為葉用芥菜,如"雪裡蕻";莖用芥菜,如"榨菜";根用芥菜,如"大頭菜"。《農書》:"其氣味辛烈,菜中之介然者,食之有剛介之象。"芥菜得名於其味辛辣,如人之耿介,故曰芥菜。

4、 雪裡蕻。

雪裡蕻又叫:雪菜、雪裡紅、春不老、霜不老。蕻hong。《》:蕻,茂也。蕻,茂盛的意思。莊稼長得過於茂盛而倒伏或者密度太大而不結籽實,也稱常說莊稼長蕻得了。此菜即使在大雪天裡也能生長茂盛故稱雪裡蕻。滑浩《野菜譜》:"四明有菜名雪裡蕻。雪深諸菜凍損,此菜獨青。" 把雪裡蕻寫成雪裡紅是一種錯誤的。此菜經霜尤嫩,春天亦然,故曰霜不老、春不老。

5、蘿蔔。

蘿蔔古稱萊菔、蘆萉、雹突、紫花菘、溫菘、土酥。萊菔俗名蘿蔔。

《爾雅》:"突,蘆萉。"孫炎注云:"紫花菘也。俗呼溫菘,似蕪菁,大根,俗名雹突。一名蘆萉是也。"《通志》:"萊菔,一名雹突,一名溫菘,一名紫花菘,吳名楚菘,嶺南名秦菘,河朔呼蘆菔,俗稱蘿葡。"《農書》:"北人種蘿葡,一種四名:春曰破地錐,夏曰夏生,秋曰蘿葡,冬曰土酥,言其潔白如酥也。"《本草》李時珍曰:"菘乃菜名,因其耐冬如松、柏也。萊菔乃根名。

由此可知蘿蔔因開紫花故稱紫花菘,性溫又稱溫菘。根部突出又叫雹突。《農書》進一步將四季中的蘿蔔分別叫做破地錐,夏生,蘿葡,土酥。李時珍則指出蘿蔔的植株叫菘,根則叫萊菔。《本草》李時珍曰:"陸佃乃言萊菔能制面毒,是來牟之所服,以菔音服,蓋亦就文起義耳"。蘿蔔古稱萊菔,萊菔又是什麼意思呢?萊菔是"來牟之所服"的省語。來牟即來麰。來:小麥。麰:大麥。來麰泛指麥子。萊菔的原意就是吃麥子。依陸佃的說法,蘿蔔多吃會生面毒,吃麥子可以治癒,因此把這種植物就叫做萊菔。萊菔又怎轉化成蘿蔔呢?李時珍曰:"上古謂之蘆萉,中古轉為萊菔,後世訛為蘿蔔"。蘆萉(蘆通萊,萉通菔)、萊菔、蘿葡發音相近,後漸漸以訛傳訛傳為蘿蔔了。

6、菠菜。

菠菜又叫波斯菜、菠薐、菠柃、鸚鵡菜、紅根菜。

《嘉話錄》:"菠薐,種自西國,有僧將其子來,雲是頗陵國之種,訛為波稜耳。"菠薐產地為西域頗稜國,種子是由僧人傳入的,故名為波稜、菠薐、菠柃。《唐會要》雲:"太宗時,尼波斯羅國獻波稜菜,類紅蘭,實如蒺藜。"《本草》李時珍曰:"方士隱名為波斯草。"

菠菜是二千多年前波斯人栽培的菜蔬,也叫做"波斯草",唐朝時由尼泊爾人帶入中國。唐代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1年),尼泊爾國王那拉提波把菠菜從波斯拿來,作為一件禮物,派使臣送到長安,獻給唐皇。這就是菠菜被叫做"菠薐菜"的原因,後簡化為"菠菜"。

7、筍。

別稱妒母草。

《爾雅》:"筍,竹萌。"《說文》:"筍,竹胎。"《爾雅》與《說文》都是對竹子的釋義。並沒有說明筍名的來源。《埤雅》:"旬內為筍,旬外為竹,故字從旬。"筍,繁體寫作"筍"。按《埤雅》的說法,破土之竹,十日內可稱為筍,十日後就只能叫竹子了。《埤雅》:"今(宋時)謂竹為妒母草,謂筍生六日而齊母也。" 初生之筍六天就可以長到母竹的高度。有趣的是,古人還認為竹子一代更比一代高。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二》:"竹名妬(妒)母,後筍之生必高前筍"。如此言不虛,今之竹高,恐破天矣!

8、萵苣。

別稱千金菜。

分為葉用萵苣,如生菜;莖用萵苣,如萵筍。《清異錄》:"名千金菜。咼國使者來,隋人求得其種,酬之甚厚,故名。"文獻上確有記載,秦漢時期,在西域地區絲綢古道上有一小國,名為咼國。今處何處、存亡時間已不可考。被稱為千金菜的萵筍就是隋人花費大量的金錢從咼國人手中買來的種子。葛洪在《肘後方》中,將之稱為萵苣菜,可見魏晉時期,萵筍在我國已經普及。

9、蓴菜。

又稱水葵、蓴、馬蹄菜、湖菜。

《齊民要術》雲:蓴性純,而易生,種以淺深為候,水深則莖肥而葉少,水淺則莖瘦而葉多。其性逐水而滑,故謂之蓴菜。並得葵名。"《本草綱目》亦云:"字作蓴,從純。純乃絲名,其莖似之故也。"《齊民要術》認為性純得名。《本草綱目》則認為莖似純(無雜色的絲)而得名。何以得名水葵?葵在古代是不可或缺的的菜蔬。《急就章》列菜名十三,均以葵居首。《齊民要術》卷三將葵列為蔬菜首篇。《本草綱目·草五· 葵》說:"古者葵為五菜之主。" 葵吃起來有點像我們今天吃木耳菜,口感有些粘滑。蓴菜也是一樣的粘滑,又因生在水中,故得名水葵。形似馬蹄,佈於湖中,又有馬蹄菜、湖菜之謂。

10、莧菜。

莧菜原產中國,甲骨文中已有"莧"字。自古就作為野菜食用。葉有綠、紅、暗紫等色,以色紅者較好,稱為紅莧、赤莧。莧得名於高大易見。《埤雅》:"莧之莖、葉,皆高大而易見,故其字以見,指事也。"

11、芋。

古稱蹲鴟[ dūn chī ]即今之芋。中國是芋的原產地。《史記 貨殖列傳》:"岷山之下,野有蹲鴟,至死不飢,注云芋也。蓋芋魁之狀若鴟之蹲坐故也"。晉 左思 《蜀都賦》:"交讓所植,蹲鴟所伏。" 劉逵 注:"蹲鴟,大芋也。"大芋,頭的形狀很像蹲著的貓頭鷹,故古人形象地稱之為蹲鴟。"蜀中產芋,形圓而大,狀若蹲鴟,謂之芋魁。"

《說文》徐鉉注云:"芋,猶籲也。大葉根實,駭籲人也。籲音芋,疑怪貌。""籲"本是嘆詞,此物因葉大根實讓人驚歎,故名之曰芋。

12、薺菜。

我國是薺菜的原產地。先民們早就食用薺菜。《詩經·邶風·穀風》雲:"誰謂茶苦?其甘如薺!"《爾雅》:"蒫(音搓),薺實。邢疏:薺味甘,人取葉作菹(音zu醃菜)及羹,亦佳。"《本草》李時珍曰:"薺生濟澤,故謂之薺。釋家取其莖做挑燈杖,可避蚊蛾,謂之護生草。……其子名蒫,音嵯。"薺菜多生於陂澤池邊,故得名薺菜。僧人用薺菜的杆撥燈,據說可免蛾蚊飛蟲蹈火,故名護生草。薺菜籽叫蒫。

13、蕨菜。

《說文》:"蕨,鱉也。"陸璣《詩疏》:"蕨,山菜也。-----周秦曰蕨,齊魯曰鱉。"《埤雅》:"蹶,初生無葉,狀如雀足之拳,又如其足之蹶,故謂之蕨。"蕨初生時莖部頂端形狀捲曲,像雀足拳曲,又像雀足跌倒的樣子。

《詩 釋文》:"蕨,初生似鱉腳,故名焉。"蕨菜剛剛長出來時像鱉的爪子,所以叫鱉。

14、芹菜。

別稱楚葵。

芹菜,有水芹、旱芹、西芹三種。我國在西周時就已經食用。《詩經·采菽》"觱沸檻泉,言採其芹。君子來朝,言觀其旂。" 《詩經 泮水》"思樂泮水,言採其芹。魯侯戾止,言觀其旂。"說明我國當時是採食野生的水芹。旱芹又被稱為胡芹,來自西域。《本草》陶曰:"斳,俗字作芹。"《別錄》蘇恭曰:"水斳,即芹菜也。"李時珍曰:"斳,當作蘄,從屮,斳諧聲也。後寫作芹,從斤,亦諧聲也。"《呂氏春秋》:"菜之美者,雲夢之芹。雲夢,楚地也。楚有蘄州、蘄縣具音淇。" 宋羅願《爾雅翼》雲:"(蘄)地多產芹,故字從芹,蘄亦音芹。"元熊忠 《韻會》:"蘄,渠斤切,音芹。"說明蘄字在宋元時期都發芹因。芹菜因產蘄地,且有芹音,所以叫芹。蘄地屬於古楚國,又叫楚葵。

15、花生。

花生是落花生的簡稱,意即落花而生實。花生原產於南美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約於十六世紀傳入中國。

《福清縣誌》:"出外國,昔年無之,蔓生園中,花謝時,其中心有絲垂入地結實,故名。"

16、芝麻。

又名巨勝、方莖、狗蝨、脂麻 (俗作芝麻)。時珍曰:"沈存中《筆談》雲:胡麻即今油麻,更無他說。古者中國止有大麻,其實為。漢使張騫始自大宛得油麻種來,故名胡麻,以別中國大麻也。巨勝即胡麻之角巨如方勝者,非二物也。"方莖以莖名,狗蝨以形名,油麻、脂麻謂其多脂油也。

《事物原始》:"張騫得其種,植於中國,名胡麻。石勒時改為芝麻。隋大業四年改曰交麻。"《爾雅翼》:"巨勝,胡麻之黑者。"《本草》李時珍:"胡麻即脂麻也。------蘇恭以四稜為胡麻,八稜為巨勝,止謂其房勝巨大也。胡麻因避諱改名曰芝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