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人人都應讀點中國哲學

《中國哲學簡史》:人人都應讀點中國哲學

最近讀《中國哲學簡史》,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的哲學之浩翰,不得不佩服馮友蘭先生對哲學的理解之深刻。才讀了第一章,短短的十多頁紙,內容就極其豐富。

就個人的理解做了個簡短的讀書筆記。

(一)中國人的“哲學”與“宗教”

德克·佈德教授在《中國文化形成中的主導觀念》裡面說:中國人不以宗教觀念和宗教活動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是倫理(特別是儒家倫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規的、有組織的那一類宗教)……

這段話是說得相當有道理的。因為與西方人相比,中國人向來不太關心宗教。我們常說中國有三教:儒教、佛教、道教。實際上,中國人更傾向於將人劃分為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而儒家、道家、法家……這些,都是哲學。中國人不關心宗教,因為我們更關心哲學。我們不愛上帝,我們的行為準則是受倫理影響。西方很多國家的小孩從小讀《聖經》,而我們的兒童入學讀物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當然現代是不讀了,現在的啟蒙教育越來越向西方靠攏。這是後話。

(二) 中國哲學的精神

中國哲學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出世,一種是入世。

出世的觀點認為:一個人能達到的最高的成就就是成為聖人,而聖人最高的成就是與宇宙的同一。要達到這個“同一”,人就必須脫離塵世,脫離社會,甚至脫離生命。

入世的觀點則認為:哲學是為解決現世的問題的,它們注重的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倫和世務。

這兩種觀點互不認同對方。出世的哲學觀點認為入世的觀點太現實主義,太膚淺;入世的哲學觀點認為出世的觀點太理想化,不實用。

那麼,問題來了,哲學到底是要入世還是出世呢?

明朝的王陽明提出一個新觀點:不離日用常行內,直到先天未畫前。說,哲學的觀點就在我們平常的日常行為中,就在我們與生俱來的先天習慣裡。

這正是中國哲學要解決的問題。尋求解決這個問題,正是中國哲學的精神。

作者提出:中國哲學要達到的聖人,最終是要做到“內聖外王”。就是說,內在的修為,達到聖人,而外在呢,對社會有用。

我們學哲學,不光要獲得哲學知識,還要養成這種人格。

(三) 中國哲學的表達方式

常常看一些報道,節目,外國人抱怨我們中國人說話太隱晦,不像他們直爽。這其實來緣於我們的傳統。

中國哲學家表達他們的觀點都是特別隱晦的。比如《論語》,每章只有寥寥數字;比如《老子》,全書也只有五千字……

中國哲學家習慣用名言雋語,比喻例證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種藝術是中國藝術的精髓,詩歌、繪畫,無不如此。

中國的傳統是,好詩“言有盡而意無窮”。每個人的經歷不同,讀詩時的心情不同,讀到的內容就會不同。所以中國的古籍經典,可以一讀再讀,每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宋代就有個宰相趙普,人稱“半部《論語》治天下”。他有一個大匣子,不許別人動,自己每天從裡面拿出一本書來看,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書。他去世後,人們打開書匣,看到裡面只有一本《論語》的前半部分……

從這個意味來說,中國的哲學著作也不適合讀譯文。因為如果只讀譯文,我們看到的只是譯者當時理解的內容,而不一定是原著,那我們就丟掉了原著的暗示。實際上丟掉了很多。

正如公元5世紀把佛經譯為漢文的最大翻譯家之一,鳩摩羅什說,翻譯工作如嚼飯喂人。一個人若不能自己吃飯,就只能吃別人嚼過的飯。只是經這麼一嚼,飯的滋味、香味肯定比原來乏味多了。

特別對於中國哲學這種富於隱喻的著作,如果讀翻譯,更是會失掉許多讀原文的樂趣與意味。

基於以上,我們中國人,都應讀一讀經典的哲學著作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