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書目:爲學科架起閱讀的鋼筋鐵骨

目前,閱讀的重要性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但國內基本上沒有學科閱讀,缺少學科閱讀已經產生了許多不良現象。從中小學生的閱讀內容來看,閱讀的“偏食”情況仍然比較嚴重,學科書目研製有著特殊的價值與意義。

1

研製學科書目,是深化閱讀效果,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全民閱讀已經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在已有的局面下,要想讓閱讀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須對閱讀的各個方面進行進一步的細化研究。“讀什麼”和“怎麼讀”,是閱讀研究兩個繞不開的問題。研製學科書目,解決了各個學科應該讀什麼的問題。

新閱讀研究所在組織研製《中國中小學學科閱讀基礎書目》時,初步考慮小學語文、數學、英語、科學、歷史、藝術、生命幾個學科,中學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生命、藝術10個學科。

2

研製學科書目,是提升國民素養、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

如果說《中國人基礎閱讀書目》是為了不同群體的中國人擁有不同類型的基本素養。那麼,學科書目是在《中國人基礎閱讀書目》上的深度研發。閱讀能力,就是一種自學能力。通過對學科書目的閱讀,自然就能進一步把閱讀朝向專業閱讀推進,提高閱讀能力,從而提高整體的國民素養。

3

研製學科書目,是培養跨學科人才的重要途徑。

目前,中小學的課程設置因複雜繁多而提出了學科整合的改革取向。整合的方式一般採取學科合併,最明顯的方式就是高考試卷的理綜文綜。這種整合的想法固然很好,但幾年下來整合效果卻並不理想。這是因為,教材的研製是專業人才的作品,比如數學教材肯定是一群數學專家在研究,語文教材一定是語文專家在做。教材的研製放到學校,讓每天上課的教師去整合,這顯然有點不近人情。所以,一般學校所進行的學科整合教學都是人為地整合,非自然狀態的整合。要想自然地整合就必須在學科與學科之間架起一座相互連接的橋樑,而這個橋樑就是閱讀,因為書籍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整合體。

當我們解決問題時,會發現幾乎所有問題都需要綜合知識。因此,我們一方面越來越強調合作,另一方面也越來越呼喚跨學科人才。所以,到了信息時代,我們越來越重視學習力,而不重視學歷。通過對學科書目推薦圖書的閱讀,讀者可以輕鬆地架構起新的知識體系。

4

研製學科書目,是發掘知識自身魅力的重要手段。

書目的推薦與研製要分科,一是因為學校的主體課程依然是分科教學;二來是因為社會分工越來越細,這是人類生活狀態的走向。最重要的是因為,新教育實驗特別強調要發掘知識自身的魅力,強調老師和學生共同朝向知識,朝向真理,並肩探索。就某一個領域的學習來說,有必要打開一個更廣闊的視野。

以數學舉例。如果一位數學老師在本學科內缺少開闊的視野,就很難超越技術層面而抵達數學思想的境界。這當然怪不得老師們,就小學數學老師而言,學會了四則運算和初步的幾何圖形知識就完全可以應付小學6年的數學教學。如果把方程組、函數之類的知識帶給小學生,那就是超綱。再多的數學知識在小學階段毫無用處。數學教學唯一的魅力,變成了解決問題的愉悅。孩子們做了一道題,再做一道題,問題一個一個地解決,精神上在這種自我設置的愉悅中得到了滿足。但是這種愉悅是思考完成的愉悅,只是因對數學思考而產生,而不是因為數學本身的魅力。

數學之所以沒有產生魅力,是因為數學視野只侷限於教材之內。而這種限制並不是因為數學老師不優秀,而是自童年起,數學的閱讀就已經缺失了。以至於數學老師更多顯示出來的是匠氣,而不是數學之師的氣質。學數學的孩子自然也就是學了“算術”,卻沒有學到“數之學”。

5

研製學科書目,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

首先,學科閱讀能夠激發學生學科學習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問號就是打開未知世界的鑰匙。愛迪生說:“驚奇就是科學的種子。”對於中小學生而言,走進大自然、博物館探索科學的奧秘當然很重要,但由於時間、空間、物力、財力和人感覺能力的限制,很難以一己之力對世界進行全面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通過學科閱讀,藉助各個學科科學家、藝術家的慧眼,閱讀他們的著作,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新的世界。

其次,學科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尋找人生榜樣,科學確立志向

。學科閱讀不僅是讀各個學科的科學普及著作和相關文獻,也包括閱讀各個學科的先賢和大師的人物傳記。對於中小學生來說,閱讀一些關於科學家、藝術家等各類人物的傳記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新教育實驗的生命敘事理論,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生命故事的主人翁,也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作者。能否把自己的生命寫成一部偉大的傳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能否為自己尋找生命的原型,人生的榜樣。

再次,學科閱讀能夠推進學生拓展學科視野,理解學科本質。中小學學科學習的主要材料是教科書和教輔書。教科書只是對學科的基本知識和成果進行綜合歸納和系統闡述,具有全面、系統、準確的特徵。但是,教科書只是學科的“壓縮餅乾”,由於篇幅的限制,提綱挈領,可讀性不是很強。要真正理解教科書,拓寬知識面,把握學科的本質,學科閱讀就顯得非常重要。

在中小學生的精神成長中,特別需要精神養分搭配全面的、成體系的閱讀產品,無論是數學、科學乃至音樂、美術等等不同學科,都需要藉助閱讀這一抓手,才能實現學科學習的深入有效,才能實現學科與學科之間的彼此融合,舉一反三。

關於閱讀時間問題,我一直認為,重要的事情總是有時間的,關鍵是真正認識到學科閱讀的意義。磨刀不誤砍柴工,學科閱讀比機械的重複練習更能夠提高學業成績,是已經被大量案例證明的事實。

我也提出要通過媒體、教育部門加強對學科閱讀的宣傳,讓中小學瞭解到學科閱讀的重要性,認識到學科閱讀是走進學科本質的最佳路徑,從而主動進行相關探索;要組織團結更多的社會力量和專家,吸引社會各界注意,廣泛參與,為學科閱讀體系的建立添磚加瓦。調動更多人參與到學科閱讀的研究和推廣中來,既是集思廣益的過程,又是推廣全民閱讀工作基礎上的深化和細化

其中最關鍵的是學科教師本身對於學科閱讀價值的認識。如果沒有學科老師對於學科閱讀的熱愛,學科書目是很難真正發揮作用的。所以,學科閱讀的關鍵還是所有的科任老師應該成為真正的“領讀者”。學科閱讀從科任老師開始,跨學科閱讀更是從科任老師的本職和興趣開始,這正是開展學科閱讀和跨學科閱讀的關鍵所在。

學科書目的研製,是為讀者奠定了一座高樓大廈的地基,甚至是提供了鋼筋鐵骨。學科書目,就相當於學科知識的地基、學科知識的骨架。讀者通過對不同學科圖書的閱讀,可以輕鬆建構起相應學科的整體知識架構,從而方便接下來的添磚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