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爲何會選擇富貴還鄉,而不定都關中?

蕭曉四姑娘


韓信在出任漢大將軍之後,為劉邦分析天下形勢,認為“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乃其一大失策。更為甚者,項羽不王關中之舉,被韓生譏笑為楚人“沐猴而冠”。而項羽東歸彭城,亦留了一句聞名遐邇的話:“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此即為成語“錦衣夜行”的由來,後世亦多以此成語而譏項羽目光短淺。

誠然,單從當時的地緣政治上來說,關中乃是定都的上上之處。然而,從當時項羽的實際情形來分析,東歸彭城卻是最為合適的抉擇。

首先,項羽的部眾幾乎皆為楚人,而作為農耕民族,都是“安土重遷”的。我們對比一下劉邦就國於漢中的情形,史載:漢王之國....至南鄭,諸將及士卒多道亡歸,士卒皆歌思東歸。韓信說漢王曰:“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而王獨居南鄭,是遷也。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跂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寧,不可複用。不如決策東鄉,爭權天下。”

劉邦就國於南鄭,士卒將士多逃亡東歸。可知項羽當時的情形也亦與此相似,項羽東歸彭城乃是軍心所向,而絕非項羽的個人意願所能左右。

再則,欲王關中之地,必先得關中的民心。項羽入關中,屠咸陽,殺秦子嬰,燒秦宮室,收其財貨珠寶美女。還曾於新安坑秦二十餘萬降卒,而這二十餘萬秦兵皆是關中百姓的兄弟子侄。試想,以關中百姓對項羽的怨恨之深,即便項羽能以武力而王關中之地,那也是如坐針氈,不得安穩。

第三,項羽也沒有王關中的名分。項羽入關中之初,也曾有過王關中的想法。但是,楚懷王與眾將有“先入關中者為王”的舊約在先。項羽致信楚懷王欲王關中,但楚懷王回覆,堅持舊約(楚懷王不甘心做傀儡,而與項羽的矛盾極深)。於是,項羽才尊楚懷王為義帝,而自行封王。但是,也不便推翻楚懷王的舊約。史載:..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業已講解,又惡負約,恐諸侯叛之,乃陰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

第四,關中已經殘破,不值留戀。項羽率領諸侯聯軍進入關中之後,而使得山東六國長久以來遭受秦人屠戮欺凌奴役而積壓的仇恨,終於得到了情感上的大宣洩。於是,秦宗室被屠、宮室被毀、珍寶貨物美女被洗劫一空,而使得咸陽滿目瘡痍、不值得留戀。

故而,項羽的錦衣夜行之語,並非完全是政治幼稚、目光短淺的表現。而是關中缺乏其立國的基礎,而還鄉亦是順應了軍心。


歷史聞知社


現在我們講到這個原因普遍的觀點就是項羽沒有政治遠見,想要衣錦還鄉。那麼我就要問個問題了:項羽是下相人,如果要衣錦還鄉,也應該是下相才對,為什麼項羽會選擇彭城定都呢?彭城也就是今天的徐州。

原因(1)項羽仇秦,秦民仇項

當初秦國擄楚王,滅楚國後燒宮室,刨祖墳,於是身為楚國貴族之後的項羽就對秦朝有著深深的恨意,立志要滅亡秦朝。很快,他做到了,鉅鹿一戰他大破秦軍主力,而後又殺秦兵20萬,讓秦王朝再無翻身之機,自己也一躍成為反秦盟主,這一年,他才25歲,這是他的大幸,也是他的大不幸,為什麼說是他的大不幸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先來看看他為何會殺秦降卒,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有段記載:“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也就是說這些秦兵是既怕項羽入關又怕項羽不入關,入關,自己成秦奸,不入關,自己的家小不保,這就讓身為反秦盟主的項羽很難辦了,思來想去,項羽索性來個“快刀斬亂麻”,把這些秦兵全部殺死。這件事反應出了當時的一個客觀事實:人人自危,也就是這些秦兵和其身後的關中秦民都懼怕項羽,而項羽不但殺了降卒,他入關後做了和當年秦國滅楚後一樣的事情,殺子嬰,燒宮室,屠咸陽,如果秦始皇知道這些會是一種什麼心情?

項羽的這些行為使得原本就懼怕他的秦民徹底崩潰,“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至此,項羽徹底失了秦民的心。

為什麼我要說“徹底”?因為從項羽當上反秦盟主的那一刻起,關中的秦民就已經和他站在對立面了,要知道關中世代為秦啊,而項羽是盟軍的頭,擱現在就是董事長,是公司法人,一出問題不會去找你的手下,只會找你項羽。

總結:項羽因秦滅楚,燒宮室,刨祖墳而仇秦,無法立足關中;

秦民因項滅秦,燒宮室,屠咸陽而仇項,無法信服項羽。

原因(2)悔恨不及,思念故土

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是說有人勸項羽可以在關中建都以圖霸業,被項羽拒絕了,原因是“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很多人只注意後面半句話,卻不見前面的半句,以至於斷章取義,連起來的意思大家都知道,然而卻又深意,應該是項羽其實被說動了,但是看見秦宮因為自己的一時的洩憤而燒燬了,短時間無法重建,為何無法重建,因為天下未定,而自己呢又心繫故土要東歸,我覺得這個東歸併不僅僅是項羽一個人的意思,因為項羽軍中多楚人,所以這更是其麾下將士們的心聲,若不東歸,軍心必散,還怎麼安心稱霸。

總結:項羽一時洩憤致秦宮盡毀,不可立身;

楚軍北上已久致思欲東歸,不歸不安。

原因(3)天下未定,諸侯不服

雖然項羽帶頭滅了秦朝,他是老大,他軍事也無敵,但是諸侯在心裡是不服他的,而且現在還有一個老大哥:齊國,可以說它是現在唯一可以和項羽分庭抗禮的人,項羽要安心稱霸怎麼能不把他制服,如果項羽定都關中,從關中出兵,自西向東,太遠了,而且關中又不服他,相反,彭城是自己的故土,彭城就是現在的徐州,自古就是戰略要地,四通八達而且又在東邊,往來行軍很方便,在他看來,搞定了這個大頭,那麼其他小諸侯也就不足為慮了。

總結:定都關中,四塞之地,卻不適合項羽戰略;

定都彭城,四戰之地,卻很符合項羽要求。

理由(4)一心向楚,四海歸南

項羽自己是楚國貴族,祖父項燕又被秦所殺,所以他非常憎恨秦朝,同時也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楚,所以楚在他心裡永遠都是主位的,而且自己的將士也都是楚人,這也是為什麼最後“四面楚歌”時,軍心一下子就瓦解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在他的骨子裡就是要把功業的核心擺在南方,擺在自己的故土:彭城。

總結:項羽有多仇秦就有多愛楚,愛楚就是把他變成天下中心。

以上四點理由,第一點是身份,第二點是處境,第三點是戰略,第四點是觀念。

四點原因使得項羽並不會選擇在關中建都,此皆吾之陋見,若有多讀書者,不吝賜教。


林夢佳期


顯擺唄,愛面子。這是他的性格的優勢也是其缺陷。這種極強的表現欲好強爭勝的性格成就了他衝鋒陷陣,當仁不讓,勇而不辭,狹路相逢勇者勝,使他一路披荊斬棘,所向無敵,成就了赫赫威名;然而,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樣的好強虛榮愛表現的性格,註定了他入咸陽火燒阿房宮耀武揚威濫殺無辜,註定了他衣襟還故鄉而不設計前程大業,註定了他鴻門宴失利失機,註定了他不敗則以,一敗塗地,烏江自刎。

勝人容易勝己難。項羽是敗給了自己,高傲自大,剛愎自用,太愛所謂的虛假面子,這或許也是他的出身的影響,項羽出身名門貴族,這個相比韓信、劉邦形成了鮮明對比,韓信可受胯下之辱,劉邦也不過一介布衣,背叛、受辱、戴綠帽子,他都能忍辱負重的接受下來,換一種說法就是都能戰勝自己,而項羽是做不到的,這點上項羽也沒法可比的。他能伸不能曲,能顯不能藏,鋒芒畢露,終是自食自果……


東聲西音


項羽和楚軍都有思鄉之情,張良利用他這種情結,編了一首兒歌“今有一人沙漠駝鈴,只聞其聲未見其明,富貴不還家,什衣錦夜行。”讓兒歌傳播,並讓項羽知道。使其定都彭城。這樣對劉幫有利。


深青樂智


不是項羽不想,沒有辦法!他的出身導致他不能那樣做!

第一,秦楚有仇!項羽是楚國貴族後代!個人能力很強,打到關中,秦的老巢,為了報楚被秦亡國的仇,進行了屠殺!這一點讓關中的老百姓不支持他!他為了讓楚地支持他,他必須那樣做,做了,關中不支持他,無奈!

第二,他的部下大多數都是楚地的人,有了錢財,很多人都想回老家!他也不能硬來!

第三,他也沒想做皇帝!在當時人們不認為秦始皇的皇帝和郡縣制就是好的!

劉邦也屠城過!只是勝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