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迷茫嗎?迷茫,這就對了

近幾年以來,社會似乎越來越矛盾了。

互聯網在表象上似乎拉近了很多人和人的差距,你可以得到任何你想看到的知識,你也可以看到很多其他人的生活。你會覺得你距離世界距離他人的距離就只有一個屏幕那麼近。

但裡象上,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卻越來越大。努力讀了很多書的人卻仍然一窮二白;努力加班工作了很久的人仍然無門晉升;名校畢業讀到研究生博士的人也獲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越是讀書,越是更深的接觸周圍人的生活,就越發現差距。

現在還迷茫嗎?迷茫,這就對了

有一部分人,互聯網對於他們來說,無非是填充了大量的空閒時光,包括但不限於社交、遊戲、影音等。互聯網最有效的思維獲取方面他們甚至都沒關注過。

而在日常生活裡,他們也並不會把看書當成是一種厚積薄發的積累。他們會覺得看書得不到短期利益,看書的內容沒法馬上就能用。

很多人知道讀書和學習的重要性,卻陷入了一個更加迷茫的境地。

所以他們在大學還有工作後,會淪落到一種狀態:自己想的太多,但是書讀的太少。這是互聯網滲入社會底層之後的必然結果,也是一部分人迷茫的原因之一。

他們找不到方向努力,也沒有思維去考慮怎麼努力。這也就是用戰術上的勤奮彌補戰略上的懶惰。

現在還迷茫嗎?迷茫,這就對了

而另一部分人的迷茫,則是我上面說過的,讀的東西太多,但自己學以致用的能力太弱。這就是這個時代人們所面臨的困境:當代社會容易讓你想的太多,但你讀的太少;但即使你讀的再多,依然發現自己的認知還是跟不上思維。

因為在這個年代裡,留給你實踐和學以致用的機會越來越少,導致你在思維達到一個高度後,卻仍然沒法學會如何將思維能力轉變為認知能力,從而認知跟不上。

你看多了職場厚黑學,看多了職業發展個人評估,看多個XXXX性格評測,但一旦你畢業工作後,你仍然發現自己不會做事,效率不高。仍然會焦慮自己到底是不是選擇了一條合適自己的道路。因為在這個階段上,你的實踐太少了。你的思維狀態讓你想的更多,然而你在當代社會所受到的制約太大。家庭出身,個人成長經歷,這些都制約著你的機會,讓你沒有機會去一一實踐。

現在還迷茫嗎?迷茫,這就對了

當你只看表象,就會淪落到走這條路上面。而這也是大部分人在思維達到一定高度後所缺乏的,那就是戰略能力。

一個剛畢業的人,其實很多時候思維已經達到了足夠高的層次,但他仍然以為自己的焦慮和浮躁,是由於自己還不夠更有思維導致的,於是他去學更多的課,報更多的班,看更多的書。

惡性循環。。。完全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還有一些朋友,思維已經很高了,但是眼界上不達標,也是有出身的緣故。

在畢業之後逃避社會,甚至不惜去當兵(我不是說從軍不好,這裡指的是單純的為了逃避而去當兵)。兩年之後回來可能會發現,社會已經甩下你一大截了,更多的人可能發現不了,因為你從來都沒有接觸過。

現在還迷茫嗎?迷茫,這就對了

如何從認識和思維上打破迷茫??

首先最起碼你心裡要有x數,你要是還是感覺在你所在的圈子裡,人人都這樣,那麼你也這樣,每天重複的工作,說不好聽點就是混吃等死,當我沒說。

然後,分清自己是哪個階段,你到底是想得太多讀的太少,還是讀的夠多但是能力太弱。

很多人可能都是在第一階段,讀的書太少。

那些想的太多讀的太少,還不知道自己讀的太少的人,只要沒有把握住年輕的幾年,或者說只要他們發現自己問題的時間落後於自己老去的時間,基本上這輩子也就定型了。做綠葉了。

比如說你想學哪方面的知識,在某個平臺或者軟件上不惜花重金去學習,學了之後還感覺自己受益匪淺。殊不知上面講的東西只不過是幾本相關書籍上的目錄罷了。

很多人在這一步上就卡死了,理由很簡單:沒時間。 這個理由,想說的是:無解。

也有另外一部分人,伴隨的名詞往往是高學歷、高素質。他們需要強化的是他們的認知能力。學以致用四個字說起來簡簡單單,但是在當代這個機會被無限壓榨的年代裡,談何容易。

這也是個人的悲哀,本來應該認知隨著思維提升的,卻硬生生被社會砍了一刀。互聯網信息時代讓你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你卻自己只能鑽進死衚衕。

有時候,選擇道路,真的比你努力重要太多太多。

而這也恰恰是我們缺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