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了,長沙市「朝九晚五」族的「朝思暮想」……

兩年前的五月,“朝九晚五”這個代指白領上班族的作息制度,在長沙市黨政機關執行。全市共3746個單位14.35萬名公職人員上下班時間統一調整為9:00-17:00(夏季時間為17:30),意在讓公職人員在城市最擁堵的時候讓路於民、緩解交通擁堵。

兩年了,長沙市“朝九晚五”族的“朝思暮想”……

此舉在當時引發不小的震動。沿用了幾十年的機關工作作息表,的確該變了。當時很多公務員也紛紛認為,這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破解“行路難”的剛需,也是長沙這座夜生活極其繁榮的消費之城的節拍呼喚!

據長沙交警部門提供的最新信息,截至2018年4月30日止,長沙市機動車保有量超過240萬輛,駕駛人保有量為287萬多輛。公職人員錯峰上下班確實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擁堵。而且不少市民反映,“朝九晚五”好,辦事方便,上午要上班,下午也要上班,中午跑過去辦事立馬就辦完了,一不堵車二不排隊,神清氣爽。

兩年了,長沙市“朝九晚五”族的“朝思暮想”……

不過,凡事有利有弊,兩年後的今天,觀潮君收到一封信,信中充分肯定新的作息制度取得效果,同時,“弱弱地”希望能微調一下上下班時間,以便更有效地工作。

傳說中讓人豔羨的“朝九晚五”,省直機關流著口水的作息時間咋還成了圍城?事實上,“事非經過不知難”,觀潮君這些天連續穿梭在幾家公職人員的工作現場,原來“朝九晚五”族遭遇了新的“朝思暮想”。

狀況:錯時上下班,想說愛你不容易

連日來,觀潮君走訪了三家單位,確實發現了一些狀況。為了不影響基層公務員的正常生活,觀潮君把他們的名字和工作地點化名ABCD君,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狀況一:9點上班,一樣7點出門

A君在河西某機關從事管理工作,“70後”大叔,家住長沙東塘,有娃一枚。每天6點半起床,等娃吃完早餐7點準時開車出發送娃去上學,然後前往河西單位上班。這個時候的長沙城車輛不多,A君一路暢通,7點45分便到了單位。

離上班還有75分鐘,這段時間幹什麼好呢?A君告訴觀潮君,單位附近有一個公園,他一般會去公園散步鍛鍊身體,半個小時後前往單位食堂吃早餐,然後開啟一天的上班生活。

A君告訴觀潮君,早一點到可以鍛鍊身體還是不錯,不過自己有點“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等著上班的意思。而其實一天中,上午的精力和辦事效率都優於下午,他希望上午能提前半個小時上班,下午縮短半個小時,這樣下來,時間更緊湊,效率更高。

狀況二:中午不睡,下午崩潰

B君是河東某機關宣傳工作人員,“90後小鮮肉一枚”。問他“朝九晚五”工作的感受,他說對企業和市民辦事確實提供了極大便利,但對他而言,給觀潮君回了“非常極端”的八個字:中午不睡,下午崩潰。

每天中午12點下班的他會去食堂排隊吃飯。觀潮君一時興起,陪著B君去食堂蹭了一頓飯。天哦,有點人山人海,目測超過400人。隨著人潮排了一刻鐘,終於輪到了觀潮君,吃完飯,12點35了,走回B君辦公室,12點42了。趕緊讓我趴一會!說完,高高大大的B君熟練地趴在辦公桌上,12點58分,他手機裡的鬧鐘響了起來。

當觀潮君看著睡眼惺忪的B君,不禁惆悵起來,15分鐘的休息時間確實有點短。

為了省下排隊吃飯的時間,C君每天自己帶飯來。她是政務中心窗口的工作人員,如果中午不多休息一會,她會“像夢遊一樣”,沒有足夠的精力接待一波又一波前來諮詢的市民。她跟觀潮君說,上午元氣滿滿的時候,大家會感覺怎麼就下班了,可一到了下午,就紛紛感嘆怎麼就上班了。

狀況三:省市區不同步,存在時間差

此次錯時上下班制度的實行範圍,包括長沙市黨政機關(含區縣市、園區及鄉鎮街道)、群團組織,有條件的事業單位可參照執行。而省直黨政機關多數部門的上下班時間上班時間為早上8點到中午12點,下午2:30到5:30。夏天則是下午3:00到6:00。

“你錯我不錯”,成為這兩年來某重要崗位工作的D君要面臨的新課題。他說,省級單位下午六點下班,而市區級單位五點就下班了,存在時間差。

心聲:希望錯峰“錯”得更加科學

其實,“朝九晚五”並非新事物,在香港及歐美一些發達地區早已成制度,在內地的一些城市也早已如此,被稱為是“國際工時”。這種作息時間最大的特點是,集中工作,集中休息,它使上班一族工作節奏加快的同時,早晚可支配的時間增多且相對集中。

交談中,ABCD諸君分別告訴觀潮君,他們非常支持這項作息制度改革,只是希望錯峰能“錯”得更加科學。他們說,新政後機關作風變了不少,工作變得緊湊、連貫,為老百姓和企業辦事提供了更多便利,如果上午辦不完,中午不用等太多時間下午可以繼續辦理。他們希望的是,市裡的決策部門能重新調研和評估,讓這項政策更加科學合理。

“特別是中午能留有至少1.5小時時間給幹部職工吃飯休息,這樣比較人性化和科學化,能比較好地滿足幹部職工中午休息需要,補充體力,以便更好在工作時間為企業和百姓服務。”A君說,原來午休兩個半小時的制度,確實不符合現實需要,但現在午休一個小時的制度,也有點難以適應。

A君還告訴觀潮君,實踐證明,中午1點到2點基本沒有企業到機關辦事,並且現在不少政府機關開始實施網上預約辦事,給企業提供了時間自由的便利。

在A君寫來的信裡,他還提到,事實上,城市交通擁擠並非純粹是由上班族多而引起的,還有很多原因,如車輛過多、車輛分流線路少和管理不善等。靠調整作息時間,並不能完全緩解交通擁擠,還是需要改進公共交通,減少城市人口過度集中,在城郊疏解長沙非省會功能,發展省會周邊小城鎮等方式,才是解決交通擁擠的治本之策。

建議:是堅持還是微調,科學設計可以有

幾天下來,觀潮君感慨萬千。慶幸自己單位的作息時間很科學,上午8:30-12:00,午休12:00-1:30,下午1:30-5:30,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雷打不動。對於長沙市應民眾呼聲在全省率先實行“朝九晚五”,首先必須打CALL,這是觀念的大轉變,與時俱進的大民生,讓機關單位站在社會肌體一部分的角度上,主動改變自己,更好適應社會變化,為社會服務。

但觀潮君也認為,我們在關注作息制度調整的同時,也應該探討機關單位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提高工作效率的問題。既然調整是以人性化為基點,以提高辦事效率為目標,那麼就應該考慮更科學一些。因為,不管包括人民公僕在內的每個人都離不開工作和生活兩條主線,工作的目的在於快樂的生活,而生活的幸福又會提高工作的效率,因此,怎樣的工作作息制無論是對工作還是生活都至關重要。

對於聯名信裡提及的,不分夏天還是冬天,將辦公時間統一調整到上午8:30—12:00,下午1:30—5:00或者2:00—5:30,本意在於,用精力滿滿的上午服務市民,多給半小時,還你一個滿血復活的工作狂。

早起、打卡、認真工作、拼盡全力,每個人朝著夢想努力。解讀“朝九晚五”,應更多地從機關單位實事求是的態度和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去考量,而並非對上下班時間點的照搬照抄。如果大部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有了這樣的“小異議”,那決策部門展開問卷調查,或者多種形式的調研和評估,是不是微調可兩說,但這個步驟可以有。

少添“堵”,你我文明禮讓很重要

總體來看,不管是限行還是公職人員錯峰上下班,都只是疏導交通的一個輔助手段。今天,儘管各城市正竭盡全力、修路架橋、控制車輛、倡導綠色出行等,力求破解交通擁堵的共同難題。然而,放眼四望,寬闊的道路依然是流動的“停車場”;行走在路上,車在爬行,人在煩悶;道路越修越寬,人口越集越密,生活越來越好,車輛越開越慢……

觀潮君認為,沒有一劑“良方妙藥”能解城市擁堵之症,沒有一方“奇思妙想”能化交通擁堵之結,關鍵還得靠人,包括行走在路上的行人和駕駛人。

不難發現,行人橫穿、亂穿馬路也會致使道路更堵。因為,行人亂穿馬路,破壞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因為,人車混行是加劇路面擁堵的癥結所在。首先讓行人做到人人遵守交通規則,這才是城市交通順暢的第一步。

其次,各種違章、佔道、搶行,讓道路各種添“堵”。觀潮君瞭解到,光2017年,長沙交警共查獲城區機動車違反禁令佔道停車61.3萬起。61.3萬起!真是司機害同行,害你沒商量。所以,交警部門才不得不全面升級指揮調度平臺功能,布建774套高清監控、558套高清電警、228套交通流斷面信息採集系統、426套智能信號控制系統、40套事件檢測器,讓“線上”“線下”對違停車輛進行人工抓拍、監控自動抓拍、非現場人工抄牌或民警現場查糾相結合,還打造了“巡主線、糾違法、疏堵點、保暢通”的機動鐵騎隊伍,讓違章者“無處遁形”。

其實,在路上行走,若攤上堵車這類事任誰也高興不起來,白白耗油浪費不說,最懊惱的莫過於耽時誤事,事急猶甚,可這又能埋怨誰呢?所以,在前擁後堵的道路上慢慢爬行的司機兄弟們,多一點禮讓的素質,肯定就會少添一點“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