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介紹丨湖北大學 姚才剛 教授

第三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嘉賓

湖北大學 姚才剛 教授

編者按:第三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將於2018年9月15日至16日在中國武漢舉辦。屆時將有上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實修人士以及各大媒體記者齊聚江城,就“傳統文化與軸心時代”這一主題展開討論。即日起,論壇辦公室將陸續介紹預出席第三屆論壇的嘉賓,望熱愛東方傳統文化的各界人士和朋友積極關注。

嘉賓介紹丨湖北大學 姚才剛 教授

姚才剛教授

一、個人履歷

姚才剛,哲學博士,現任湖北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中華文化發展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兼任中華孔子學會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學術促進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哲學史學會理事、湖北省哲學史學會理事、湖北省孔子學術研究會理事、湖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暨儒學分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周易學會會理事等,主要研究中國哲學、中國倫理學。

先後主持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湖北省高校教研項目等,另作為子課題負責人或主要成員參加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宣部重大委託項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的研究工作。

先後到美國、韓國、新加坡以及中國的臺灣、香港地區做訪問學者或參加學術會議。主要為本科生、研究生講授“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原著選讀”“中國倫理學原著選讀”等課程。2012年獲湖北大學首屆“領航·海華育人獎”,2014年入選湖北大學首屆“青年英才計劃”。

二、學術成果

(一)著作:

1.終極信仰與多元價值的融通,四川巴蜀書社,2003年。

2.《宋明儒學與長江文化》(參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3.《新編中國哲學史》(參編),人民出版社,2004年。

4.儒家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中國社科出版社,2009年。

5.《中國哲學原著導讀》(第一副主編),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6.《近世哲學的發展與中國哲學的創造轉化》(參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嘉賓介紹丨湖北大學 姚才剛 教授

姚才剛教授部分著作

(二)重要論文譯文:

1.倫理學視閾下民生問題探析,《醫學與生命哲學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

2.論陳獻章的人生哲學思想及其現代價值,《朱子文化》,2013年第2期。

3.甘泉學派的思想特色及其對中晚明心學發展的影響,《哲學動態》,2013年第6期。

4.論羅軟順對王陽明心學的辯難,湖北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

5.經典研讀與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中華義理》第二輯,國學基金會有限公司出版,2011年6月。

6.王陽明心學的理論缺失及其對中晚明儒學發展的影響,《哲學研究》,2010年第12期。

7.民生問題的倫理學意蘊,《光明日報》(理論版),2010年11月9日。

8.先秦儒道墨民生觀芻議,《價值論與倫理學研究》,2010年卷。

9.論湛若水對王陽明心學的辯難,《黌門菊燦--蕭漢明教授七秩華誕紀念文集》,2009年12月。

10.傳統儒家義利觀與“中華老字號”企業的經營理念,《哲學與文化(韓)》,2009年第6期。

11.道德理性精神的回顧與重建,《價值論與倫理學研究》,2009年卷。

12.宋明理學中的天道性命之說及其倫理價值,《倫理學研究》,2009年第5期。

13.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論顧憲成對王學的修正,《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14.從經典研讀的角度看當代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

15.略評宋明理學中的天道性命之說,《朱子學刊》第十七輯,黃山書社2008年6月。

16.顧炎武的“恥德”觀與當代榮辱觀建設,《武漢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

17.明儒李村的修身學說與當代人的修身,《船山學刊》,2008年第4期。

18.許孚遠哲學思想初探,《中國哲學史》,2008年第1期。

19.傳統儒家修身學說及其現代價值,《人文論叢》,2007年6月。

20.論高攀龍對王學的修正,《朱子文化》,2007年第1期。

21.鄉風文明建設芻議,《黨建聞新》,2007年第6期。

22.儒家道德精神的重建—論高攀龍對王學的修正,《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

23.論劉述先新儒學思想的特色,《鵝湖月刊》(臺北),2006年第10期。

24.論中國傳統和諧思想,《楚天學術(7)》,2005年。

25.略論理學的主要問題意識及其現代啟示意義,《江漢論壇》,2005年第10期。

26.心性之學與事功之學可否相容,《恆道(3)》,2005年。

27.先秦禮學的創新之作,《江漢論壇》,2005年第5期。

28.從儒家心性之學與事功之學的關係看哲學之用,《哲學的應用與創新》,2005年。

29.“理-分殊”與儒學重建,《湖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30.傳統禮學精神的現代闡釋,《信息參考》2004年第8期。

31.試論明末清初的王學修正運動,《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4年第23期轉摘)。

32.論儒學的超越性與宗教性,哲學倫理學評論,2003年。

33.“兩行之理”與終極關懷,《恆道(2)》2003年。

34.“內在超越”與儒學的宗教性,《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4期

35.“第三代新儒家”芻議,《南昌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36.臺灣當代新儒學研究概述,《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年第5期轉載(原發表於《求是學刊》,2001年第2期)

37.《傳統儒家慎獨學說淺議》,《求索》1999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1999年第11期全文轉摘。

38.《“五四”新文化運動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黨政幹部論壇》1999年第5期。

39.《〈蕺山學派哲學思想〉讀後》,《中國哲學史》,1997年第4期。

40.《海峽兩岸學者研討21世紀的中國哲學與倫理學》,《哲學動態》1996年第9期。

41.《建構二十一世紀的新倫理學》,《道德與文明》1996年第4期。

嘉賓介紹丨湖北大學 姚才剛 教授

姚才剛教授

姚才剛教授認為:當代人在稍得閒暇之時,也需要嘗試做中國古人倡導的靜坐修習的功夫,以便緩解精神緊張、身心俱疲的狀況。這既有心靈治療的作用,也有助於提升當代人的人生意境。姚教授還藉助對宋明理學家蔣信的研究,將靜坐實踐修證歸納如下:1.“默識涵養”。“默識”即是靜默中的當下體悟或心領神會,擺脫外部事物及語言文字的束縛,超越經驗判斷、邏輯推理或理性思辨階段,突出對天道心性的洞觀、神契與反求自識。2.“主靜無慾”。蔣信等宋明理學家所謂的“主靜”,主要不是靜坐活動,而是基於心性修養的目的,排除外界事物及自身慾望的干擾,彰顯人本有的善心善性,且宋明理學家所言之“靜”兼具“身和心”兩方面的內涵。“無慾”主張要對人的過多的慾望加以抑制。3.“戒慎恐懼”:追求“萬物一體”的高遠境界,不可走向玄虛,相反,人應腳踏實地做修身、克己之功。

什麼是萬物一體呢?

姚才剛教授在《“萬物一體”思想的新發展——以明儒蔣信為中心》中指出:一個人若體悟到“萬物一體”的道理,便會“將自身放在萬物中”,把自己與萬物看成是息息相關的,且儒家的仁德具有“生生”的特性。回到生生化化的本體,整個宇宙即是“萬物一體”,天地間所有事物都是同一個生生不已的力量在起作用。如此,不僅意味著人與自然萬物應相融為一體,亦可指人與人之間應相親相愛,和諧共處。

姚才剛教授指出儒家“萬物一體”說對於當代人的啟示意義。當代人應培養一種“萬物一體”的仁愛情懷,如此方能真正關愛、呵護他人以及自然界中的禽獸、草木乃至瓦石。除此之外,“萬物一體”說還能夠促使人超越形體的有限性,而在精神上獲得與天地同體的永恆性;有助於培養人們濟世救民的責任感、悲憫情懷和擔當精神。

這就是儒家的超越性所在。就此,姚教授回應了儒學有無超越性以及儒學是不是宗教等當前國內儒學研究的焦點問題。姚教授認為:西方學者心目中的“超越”大都指外在超越。儒學中蘊含的“超越”,不是指向彼岸王國的超越,而是在人自身之內實現的精神超越。孔子所講的天不是一個具有意志力的人格神,不是超自然的存在物,它可以被看作是人的本善之性和社會公義的一個終極根據。通過個體的努力與自覺的道德踐履,從有限的存在之中即有可能獲得意義的開顯與境界的提升,最終指向“至善”的圓滿境界。儒學是典型的“內在超越”的思想形態,它妥善地處理了生命的有限性與終極理想的超越性之間的關係。儒學與組織宗教全然不同。儒家走的是一條合乎常識與人情的平正的道路,沒有在他世與現世的眷念之間形成對立的兩極,較為妥善地處理了生命的有限性與終極理想的超越性之間的關係。它要人立足於現實並接受與生俱來的種種限制,但又不停留於此,而是根據各個時期的情況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既認同當下的我,又認同超越的“道”。儒學雖非組織宗教,但同樣能夠為人提供安身立命之道。

姚教授說:我們大多數人一生為生計奔波,有太多的現實關懷,還有無必要去思考“生命的終極意義和價值”之類的問題呢?其實,“超越性”、“終極性”之類的話題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人固然首先要關注限定他生存條件的東西,但卻不會只滿足於對生存的需求,同時還有精神性的需求。而且,人的種種現實關懷若無終極信念的支撐,沒有對無限、超越(即道)的祈向,那麼,他就可能心無所主,漂浮無根,他的現實關懷也可能被扭曲,即要麼陷溺於本能的感官享受之中,如行屍走肉;要麼追逐各種過眼煙雲之流行事物,但終其一生也找尋不到生命的意義之所在。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同樣也不能缺少根源意識和終極託付,否則便會趨於浮躁無序。人的現實關懷與終極關懷應平衡發展,“內在”與“超越”應同時兼顧。儒學卻強調人與天地之道相通,與超越的生源相通,人的終極關懷只能建立在“道”的層面上,而非建立在“器物”或“一己之私”上。

姚教授在論及傳統儒家倫理觀時說:傳統儒家倫理不僅不是國民劣根性的淵藪,而且,改造國民劣根性、重構當代中國人的道德信仰體系,恰恰離不開傳統儒家倫理的涵化、滋養。我們應對傳統儒家倫理的精義與流弊進行必要的區分,在肯定傳統儒家倫理精義的前提下,進而批判其流弊,如此方能對傳統儒家倫理作出合理的評價。

更多嘉賓:

關聯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