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唱客家童謠,聽聽客家故事

“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蓮塘背,種韭菜.......”小時候是聽著奶奶說著這首童謠長大的,現在奶奶也在對著她的重孫子孫女繼續說著。在異鄉多年,總會時常想念兒時的歡樂時光。

《禮記·本論》有言:“童謠乃有聲母乳,其入人也深,其化人也深。”童謠是各國各民族共同的母乳文學,不同民族地區的童謠都有其自己的特色,童謠不僅對兒童有著娛情作用,還反映著當地的歷史風俗和影響著當地人的精神氣質。

那些我們從小聽到大的客家童謠其實也在不斷的吟誦中傳承著客家人的風俗人情,鐫刻著客家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一、生活觀:勤勞是根本

《火螢蟲》

版本1:火螢蟲,唧唧蟲。桃樹下吊燈籠。燈籠光,照四方;四方暗,跌落坎;坎下一枚針,撿來送觀音;觀音面前一叢禾,割一擔又一籮,分給你來涯又冇。

版本2:火螢蟲,唧唧蟲。桃子樹下吊燈籠。燈籠光,照四方;燈籠暗,跌落坎……大人挑一擔,細人扛一籮,扛去細妹背駝駝。

唱唱客家童謠,聽聽客家故事

圖片來自網絡

解析:客家童謠不同地區可能存在不同的版本。但無論是哪個版本,都是要客家孩子從小就樹立勤勞價值觀念,這首不同版本的民謠中描述的是“割禾、挑擔”等勞動情景。

歷史背景:長期遷徙的客家人居住地大多是比較貧困的山區,資源短缺,交通落後,融入異文化,要想安居就必須以勤勞節儉、吃苦耐勞的精神去建設自己的家園。

唱唱客家童謠,聽聽客家故事

圖片來自網絡

二、處世觀:重宗族人情

1、《月光哇哇》

月光哇哇,細妹煲茶。阿哥兜凳,大伯喝茶。茶又香,酒又濃,食到大伯面緋紅。

2、《麻雀子》

麻雕子(麻雀),尾巴長,討了老婆唔認娘。娘是路邊草,還系老婆好。娘是路邊青(路邊蘑菇),還系老婆親……

唱唱客家童謠,聽聽客家故事

圖片來自網絡

解析:童謠1描述兄妹盛情招待伯父,伯父應酬而醉的場景。暗諷男青年娶了妻便忘了孃的現象。可以看出客家人重人情、講親情的處世觀念。

歷史背景:客家社會較為完整地保留了源自中原的宗族文化。每個姓氏都有宗族組織,且聚族而居。客家人崇尚人情味,離不開人情味。

唱唱客家童謠,聽聽客家故事

圖片來自網絡

三:家族觀:團結協作

1、《烏鴉鴉》

烏鴉鴉,開槍打你爸,打不到,打他嫂,他嫂投外家,來到滿廳下,揉粄圓,舂粢粑,專專請到他外家。

2、《七星姑》

七星姑,七姐妹,夜夜下來摘韭菜。韭菜冇開花,摘吊瓜……雞公礱谷,狗踏碓,鵝挑水,鴨洗菜,狐狸燒水,貓炒菜……。

唱唱客家童謠,聽聽客家故事

圖片來自網絡

解析:童謠1描述了孃家人為嫁出去的女兒向夫家討公道的情景,童謠2通過描述雞、狗、鵝、鴨等不同種類的動物合作無間的畫面表現客家人推崇團結協作以求和氣生財,一致對外的心理。

歷史背景:客家人經過多次遷徙、流落他鄉,深刻體驗到戰爭離亂、民族災難帶來的痛苦。客家人每到一地,一切從頭開始、白手起家,因此必須“一人有難大家幫,一家有事百家忙”,必須團結協作,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家園。因此客家人十分珍惜家庭、家族的力量。

唱唱客家童謠,聽聽客家故事

圖片來自網絡

四:向學觀:崇文重教

1、《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蓮塘背,種韭菜……鯉麻背上一盞燈,鯉麻肚裡做學堂。做個學堂四四方,兜張凳子寫文章……

2、蟾蜍羅

蟾蜍羅(癩蛤蟆),咯咯咯,唔讀書,麼老婆。山鷓鴣,咕咕咕,唔讀書,太番薯。

唱唱客家童謠,聽聽客家故事

圖片來自網絡

解析:童謠1描寫上學堂情景向孩子灌輸讀書的意識,讀書寫文章是無限榮光的事情,暗示讀書的美好前程。童謠2用直白樸實、形象生動的語言教育孩子不讀書沒出息的意識。

歷史背景:客家先民大多來源於中原門戶清高者,他們受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思想的薰陶,十分重視文化教育,再加上客家地區多山地貧困,所以需子弟讀書進仕,來改變自身與家族的命運。

童謠裡的世界很單純也很深邃,你家鄉的童謠在訴說著什麼樣的故事,你可曾仔細傾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