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精兵攻城,眼看即將大勝,城頭突然掛出7個字,將軍:快撤

古代軍隊攻打城池,一般來說,只要沒有特殊情況,破不了城,絕不會輕易退兵。可在明朝建文時期,20萬精兵攻城,戰事正酣,眼看即將大勝,城頭卻突然掛出7個字,帶兵將軍大驚失色,無奈之下只好退兵。這是7個什麼字?作用如此神奇,且聽下文慢慢講述。

20萬精兵攻城,眼看即將大勝,城頭突然掛出7個字,將軍:快撤

1399年,燕王朱棣因不滿朝廷撤藩之舉,以清君側名義,起兵攻打建文帝,並在征戰過程中兵力由4萬人迅速擴充到了20餘萬。由於深得朱元璋和徐達領兵之術真傳,朱棣帶領的20萬燕軍,戰鬥力十分強悍,一路所向披靡,殺的中央軍李景隆潰不成軍,很快便從北京打到了山東濟南城。

20萬精兵攻城,眼看即將大勝,城頭突然掛出7個字,將軍:快撤

濟南城作為明朝戰略軍事要地,位置十分重要,由中央軍名將盛庸和鐵鉉負責防禦。此二人身經百戰,經驗十分豐富,且盛庸在朱棣造反之初,就已率軍與燕軍多次交手,十分清楚燕軍的戰術和特點,是朱棣的勁敵。而對於朱棣來說,濟南城是卡在北京與南京之間的一塊硬骨頭,勢在必得,否則將前功盡棄,只能退守北京。

20萬精兵攻城,眼看即將大勝,城頭突然掛出7個字,將軍:快撤

因此,雙方都如臨大敵,全力以赴進行攻擊和防禦。在這種情況下,燕軍和中央軍拼死搏殺,傷亡十分慘重,各有勝負,僵持不下。在殘酷的戰鬥中,3個月不知不覺地過去了,朱棣勞師遠征,消耗巨大,心裡很是焦急,而盛庸和鐵鉉被圍日久,城中糧草日益匱乏,軍心開始動搖,也是非常焦慮。

20萬精兵攻城,眼看即將大勝,城頭突然掛出7個字,將軍:快撤

朱棣一咬牙,決定挖開黃河,引黃河水淹沒濟南城,損失再大也在所不惜,可此時,卻收到了中央軍想要投降的消息。或許朱棣太渴望勝利了,他興奮過了頭,也不想其中是否有詐,立即便按照盛庸和鐵鉉所提條件,帶領少部分親信前往濟南城受降。就在朱棣策馬踏上護城河浮橋時,中央軍突然砍斷鎖鏈,千金閥轟然而落,將朱棣連同戰馬砸到在地。幸運的是,戰馬承受了千金閥的全部力量,朱棣只受點輕傷,僥倖逃脫了性命。

20萬精兵攻城,眼看即將大勝,城頭突然掛出7個字,將軍:快撤

受到謀害,朱棣勃然大怒,他立刻回營,命令部隊不惜一切代價,發動所有大炮、火器,攻打濟南城。在燕軍暴風驟雨的攻擊下,中央軍形勢危急,眼看就要抵擋不住。盛庸和鐵鉉急中生智,立即命令部隊在畫卷在寫了7個字,掛滿了整面城牆。

20萬精兵攻城,眼看即將大勝,城頭突然掛出7個字,將軍:快撤

朱棣即將大勝,正在歡笑不止,突然發現城牆上掛出了好多畫卷,仔細一看,他大驚失色,原來那每副畫卷都上書:“大明太祖朱元璋”7個大字。這下,可把朱棣嚇了一大跳,他趕快命令大炮停止轟擊,還命令士兵不得毀壞這些畫卷,趕快撤退。

20萬精兵攻城,眼看即將大勝,城頭突然掛出7個字,將軍:快撤

朱棣為何這樣做?因為朱棣出兵的理由,就是清君側,而不是公然造反,無論怎麼打中央軍,他都帶著正義的面具。可如果不顧一切,連父親的尊號都不尊重,就暴露了狼子野心,做實了謀朝篡位的罵名,這是朱棣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看到的。因此,燕軍停止了攻擊,朱棣經過考慮,無奈之下退兵撤回北京。

20萬精兵攻城,眼看即將大勝,城頭突然掛出7個字,將軍:快撤

1402年,朱棣再次舉兵南下,進入山東,繞過了防守嚴密的濟南,突破淮河防線,強渡長江,最終攻破南京城。

20萬精兵攻城,眼看即將大勝,城頭突然掛出7個字,將軍:快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