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條心腦血管養生常識,值得保存

腦血管疾病是嚴重威脅人們健康特別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

目前國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經超過2.7億人,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

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近300萬,佔每年總死亡人數的1/3,平均每10秒鐘就有1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那我們應該如何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呢?

17條心腦血管養生常識,值得保存

  1.戒菸。吸菸有百害而無一利,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2.限酒。少量飲酒有活血作用,白酒一天限制在一兩之內,多飲則傷肝,助溼熱,易形成肝火挾溼痰而發生中風。

  3.飲食宜清淡。多食大魚大肉等肥甘厚味之品,西醫認為容易形成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而誘發中風。

中醫認為肥甘厚味易生溼熱傷陰,使人形成陰虛肝熱脾溼之體而易發中風。

  4.保持大便通暢。中醫認為,大便不通,陽明實火挾肝熱上擾神明,容易誘發中風。

17條心腦血管養生常識,值得保存

  5.注意調節情緒。要避免過度緊張和過度興奮,大喜大悲都會影響血壓。

中醫認為“怒則氣上”,血與氣並走於上,容易導致腦血管痙攣或者腦充血,引發中風。

  6.適當運動。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則氣血周流,不易停滯,不易形成瘀血。

但運動不宜太劇烈,尤其是不常運動之人,應該循序漸進,並且堅持。

  7.避免過勞。

  8.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制度。人體氣血的運行如晝夜交替一樣,是週期性的循環運行,入睡則陽氣入五臟以養陰,清醒則出五臟升入腦而有意識。

尤其是子時(23點至凌晨1點)陽氣最弱,陰氣最盛,是人體最需要睡眠養陰的時候。

如果此時大腦還在興奮,最易傷陰。陰傷則虛火上炎,日久必成肝陽上亢而誘發中風,所以入睡儘量在子時之前。

17條心腦血管養生常識,值得保存

  9.調整高血壓、糖尿病等用藥,使之處於最佳狀態。已有腦血管病的患者更應按時服藥,及時就診和隨訪,得到醫師的正規指導和幫助。

  10.適度進行娛樂活動,並以平常心看待娛樂活動中的勝負輸贏,如棋牌比賽等。

  11.如果出現腦血管意外的早期表現,如言語不利落、手腳無力、臉歪、劇烈頭痛等,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12.控制體重。

13.多進食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食物,如西紅柿、蘋果、葡萄、棗、草莓、甜菜、橘子、胡蘿蔔、葵花籽、西瓜等。

常吃海帶、洋蔥、苦瓜、醋蒜等可以降血脂、血糖、血壓。

  14.老年人戶外活動應注意保暖,晨練不易過早,避免從較高溫度的環境突然轉移到較低溫度的室外,應在室內逐步適應環境溫度。

調節室內溫度,不宜過高。

  15.高血脂者枕頭不要太高。因為高血脂者血流較正常人慢,枕頭太高會使血液流向頭部減慢和減少,容易形成缺血性腦中風。

  16.睡前不要服用大量安眠藥和強的降壓藥,因為這些藥物均會在不同程度上減慢睡眠時的血流速度,使血液粘稠度相對增加,從而導致中風發生。

  17. 每日睡前用熱水泡腳、搓腳心,可以補腎、養陰、安眠、引上亢之虛陽下潛,對預防中風有良效。

  心腦血管疾病十大信號

  1.經常感到心慌、胸悶。

  2.飯後胸骨後憋脹得厲害,有時冒冷汗。

17條心腦血管養生常識,值得保存

  3.晚上睡覺胸悶難受,不能平臥。

  4.勞累時感到心前區疼痛或左臂部放射性疼痛。

  5.早晨起床時,若一下子坐起,會感到胸部特別難受。

  6.情緒激動時心跳加快,有明顯的胸部不舒服感覺。

17條心腦血管養生常識,值得保存

  7.走路時間稍長或速度稍快即感到胸悶、氣喘、心跳加快。

  8.胸部偶有刺痛感,一般1秒~2秒即消失。

  9.爬樓或做一些原本很容易的活動時感覺特別累,需歇好幾次才能做完,且感覺胸悶、氣喘。

  10.渾身乏力,不願多說話。

17條心腦血管養生常識,值得保存

  專家提醒

  適度“吃”。生活飲食要有規律,冬季進補一定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進行,中老年人應保持低鹽低脂飲食,多喝水。

  注意“穿”。臥室室溫一般控制在20℃左右為宜,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在室外氣溫過低的時候要儘量減少外出。出門時應重點注意頭部和四肢的保暖。

  量力“行”。心腦血管患者要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控制好運動量。冬季要等太陽昇起來之後再去鍛鍊。需特別提醒的是,患者不宜晨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