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明年申遺 高蒙河談如何策劃良渚博物院改造

浙江杭州良渚博物院於上週完成了為時一年的改造升級工程,全新開放。作為配合良渚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個窗口,良渚博物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澎湃新聞專訪總策展人,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高蒙河。

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貴州梵淨山兩天前剛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接下來的2019年,著名的良渚古城遺址也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位於杭州距今5000年前良渚遺址內的良渚博物院於上週完成了為時一年的改造升級工程,全新開放。“服務申遺、展示成果、闡釋遺產、呈現文明”。作為配合良渚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個窗口,良渚博物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早在2008年,良渚博物院既已建成開放,其建築由英國戴維·奇普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設計事務所承擔概念性設計,採用了“一把良渚玉錐撒落在大地上”的設計理念。

改造升級後的良渚博物院通過“水鄉澤國”“文明聖地”“玉魂國魄” 三個展廳,真實地展示了良渚文化規模宏大的古城遺址、功能複雜的水利系統、等級分明的王族墓地、象徵權力、禮制與信仰的玉器、原始的文字等,揭示了良渚文化時期在長江下游的環太湖流域地區,曾經存在過一個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的,出現明顯社會分化、城鄉分野,具有統一信仰的早期國家。

作為先後兩次親自主持了良渚博物院策展的當事人,本次良渚博物院展覽的總策展人、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高蒙河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表示,這次展陳他們以國際化的策展理念,科技感的展示手段和時代感的觀展方式來呈現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遺址,並對中國考古遺址類博物館展覽模式做了全新探索,是良渚考古80年,特別是最近10年考古成果的一次集大成展覽,將良渚考古新發現第一時間、以第一手資料進行了全展示。

十年考古成果的集大成展覽

澎湃新聞:良渚博物院此次升級改造的契機是什麼?

高蒙河:1994年建了良渚文化博物館,到2008年的時候又在該館基礎上建成一座良渚博物院。10年以後,我們對良渚博物院進行了全新的升級改造,改造一方面是因為這10年裡面良渚考古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一個是發現了古城,確定了古城的功能和格局。第二個就是圍繞著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它是一個對外展示的窗口單位,基於這兩個原因,我們對老的陳列進行了改造。如果還有第三個原因,那就是10年以來新的展覽展示技術大量的出現,老的設備,老的展覽風格已經不再適應新時代的觀展要求了。

澎湃新聞:良渚考古前後歷經82年,可以說是繼1928年河南安陽商代殷墟遺址發掘以來,中國連續考古時間最長的考古遺址之一,經歷了哪些關鍵節點?

高蒙河:

良渚遺址發現於1936年;1959年,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將良渚遺址為代表的史前遺存命名為“良渚文化”,這屬於當時中國最早命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之一;1980年代中期以後,這裡又先後發現了反山王陵、瑤山和匯觀山祭壇、莫角山大型宮殿基址。後來證明,這些大型建築設施和珍貴玉器等的使用者和擁有者,很可能是良渚古國的國王或貴族;1990年代中期,良渚遺址群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了約近35平方公里的保護範圍,還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名錄》預備清單。2006年起,在良渚遺址發現了佔地約3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之後還在古城之外,發現了佔地約8平方公里的外城跡象。到最近的2015年,又在古城外圍發現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利系統。去年9月份,良渚遺址申遺工作正式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預審。

澎湃新聞:近10年裡的良渚考古新發現具體指哪些,有何重大意義?

高蒙河:2006年發現的良渚古城遺址和2015年確認的大型水利工程,不斷刷新著世人對中國城市文明起源和早期國家形成的認識。這些新發現坐實了良渚文明這個結論,坐實的意思是什麼?一個是良渚古城的格局和功能,基本上都搞清楚了;另一個是發現了大型的水利系統。正是因為有了這兩個重大發現,我們才敢說,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典型遺址,被譽為“聖地”。這用中國考古學會前理事長張忠培先生的話來說:“從目前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來看,如果我們要談中華五千年文明,只有良渚文化的良渚遺址能拿出來。”

2008年的那次策展,我們還不敢叫良渚文明,那時主要展示的是良渚文化,因為那時候剛發現古城城牆,也沒有發現原始文字,只發現了玉器,光有玉器不能稱之為文明,當時我們一直在討論是不是已經出現了文明的曙光?我們甚至還用了一個表述,叫一隻腳已經邁入了文明的門檻。但是2006年發現內城牆,這10年來又陸續發現外城牆,把幾個最重要的功能區都搞清了,宮殿區、王陵區、作坊區、倉儲區,把它們組成了一體,四個區互為關聯,具備了“首都”最基本的功能。

良渚古城宮殿區、外城、內城的三重格局,與後世都城,比如我們熟悉的明清北京城“宮城、皇城、郭城”的三重結構體系類似,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早期城市規劃的典範。為什麼說中華文明五千年綿延不絕一脈相承,從城市格局上、功能設置上都能看出來。可以這麼說,五千年前良渚古城的三重格局,和五千年後明清都城的三重格局,不能說完全沒有內在的聯繫,一個是源,一個是流。

國外學界過去曾長期認為中國只有大約不到4000年的文明發展史。然而,以八十二年良渚考古為代表,良渚考古發現的都城及其水利系統,以其規模大、保存好、認知度高、都城性和國家性明顯等特徵,已實證了中國早在五千年前,已出現了城市文明形態並進入了早期國家階段。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劍橋大學著名考古學教授科林·倫福儒指出,過去遠遠低估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發展程度。良渚文明已經進入國家階段,是東亞最早的國家社會,而水壩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達到如此規模的公共工程。

澎湃新聞:落實到具體的展陳上,你們怎麼樣把最新的考古成果用物化的方式,用展覽展示的方式呈現出來?

高蒙河:我們採取了實物展項和輔助展項相結合的方式,這種方式過去也有,但是我們這次又加入了很多新的,具有時代感、科技感、國際範兒的東西。比如在燈光營造方面,一改過去黑黢黢的效果,追求一種亮堂堂的展示效果,展覽照明,既要與我們的文明相匹配,又要符合現在國際博物館的潮流。過去一說到原始社會,腦海裡浮現的就是比較落後、昏暗、神秘,甚至有懸疑的那張調性,採用1:1復原場景都是原始人穿著獸皮、扛著一頭鹿,圍著篝火的這樣一種展示方式。這次展陳,我們在總體上定位良渚文明已經進入了文明時代,,而不是原始的古村落或古部落,它是一種文明,一個城市,一個國家。這樣的一個文明應該是具有很大的創新性的。

再比如這次600多件文物所用的展櫃都是低反射玻璃,你走近它的時候,不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說,拍照的時候,不用怕有反光。尤其是玉器展廳的四個獨立展櫃,啟用了目前國際先進的德國“漢氏櫃”,大英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埃及國家博物館一些珍貴的藏品,都用到了它。這次良渚博物館的四隻“漢氏櫃”是單獨為良渚玉器的“三大件”琮、璧、鉞打造的。

同時展覽中還運用了多種黑科技如目前國際很流行的3D打印技術、球幕影院、大型多媒體投影等,打造全新的觀展體驗。比如在第一展廳,專門為少兒觀眾設計了一個互動遊戲室,小觀眾們可以通過“答題英豪”進行良渚文化知識競賽,用“考古達人”AR互動沙盤為良渚古城建水壩造房屋,以及通過“夢迴良渚”VR體感遊戲狩獵動物、製作玉器,更生動地感受良渚文化、良渚文明。在第二展廳內,展示了3D打印的良渚文化的房子、村莊和撐船行舟的先民,甚至在微縮的墓葬模型中也有3D打印的隨葬玉器;第二展廳還新增了球幕影院,影院內定期循環播放一部10分鐘的良渚大片。

在文創空間,採用良渚“神人獸面紋”來製作的冰箱貼、摺扇、便箋本、杯墊、布袋,還有工藝精美的項鍊、胸針、耳環等首飾,讓參觀者在逛展的同時實現“買買買”的慾望。更有可能當你點了一杯咖啡,會在咖啡拉花上看到自己的頭像,它使用3D打印技術呈現了良渚出土的玉器、紋飾,乃至你進入博物館時被抓拍的自己的照片。

申遺的核心目的是為了傳承

澎湃新聞:良渚遺址範圍這麼大,其申遺的範圍包括哪些,相關國際組織對申遺遺址的考察最注重哪些方面?

高蒙河:這有明確的標準,考察注重兩塊內容,一是遺址的真實性;二是遺址的完整性。真實性是指通過考古發現,一點一點挖掘出來的五千年前的大遺址。完整性就是通過這麼多年的保護,怎樣使得遺址不被破壞,可以較完好的保存。

良渚古城遺址是距今5000年前的一個遺址,而且範圍很大,所以需要一個比較集中的濃縮性的窗口展示。

良渚古城遺址申遺主要集中在四個點:第一點就是古城遺址。實際上申遺的核心就是這個古城遺址,它規模宏大。第二個點是水利工程,當前考古學者傾向於認為,當初主要為了修建古城而修了這個大型水利工程,是為了運輸山林裡的木材和石料;。第三個點是王陵區,體現了良渚社會存在不同階層特別是王族的高等級墓地;第四個點它還有祭祀的,就是瑤山的祭壇。這樣的話,作為一個城市,它的功能就很齊全了,不單有城市系統,還有王陵區,,有水利工程,還有祭祀觀天象的地方,這些要素綜合構成了良渚古城。良渚遺址有100平方公里,但是良渚古城的核心申遺大概就9平方公里這麼大。

澎湃新聞:現在全國各地都有申遺熱情。申遺熱背後是什麼?申遺是為了什麼?

高蒙河:申遺能帶來經濟效益,又可以提高這個屬地的知名度,可以引來投資、融資,滿足當地人嚮往的美好生活。除了經濟效益,申遺更重要的還能帶來文化效益,把這個遺產保護傳承下去。比如列入遺產名錄後,就不能在上邊亂建,比如說原則上只能遷出不能遷入,它不就保護好了!保護好了就能傳得更久一些。所以保護和利用的核心目的都是為了傳承,即傳給未來,傳給我們的子孫後代。

澎湃新聞:說到保護和傳承,你們這次在三個常設展之外的臨展廳專門策劃了一個“上下五千年——良渚遺址保護特展”,主題是關於良渚遺址的保護和利用。這是基於什麼考慮的?

高蒙河:近年來,學界對考古學的定位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原來唯發現和研究為上的考古學,近幾十年來又延展出了保護和利用等全新領域。縱觀良渚考古八十年來,從初期只是發現和研究,發展到而今形成了邊發現、邊研究、邊保護、邊利用、邊傳承的“五位一體”全考古模式。

這個良渚遺址保護特展主要是展示良渚遺址不只是考古學家的發現和研究,更多的還有當地政府的管理工作和廣大民眾的共同參與,深入挖掘良渚故事,把它歸入三個單元,分別講考古、保護、傳承。良渚遺址的考古、保護、傳承這三個方面基本上是與考古發現和研究同步推進、相輔相成的,並由此創新出了“良渚模式”。

澎湃新聞:當地政府和民眾在遺址保護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聽說104國道祥彭線路段曾因良渚遺址而改道?這在你們的“良渚遺址保護特展”中也有所體現。

高蒙河:這個104國道實際上是在民國時期修建的交通要道,到1980年代,為配合104國道拓寬工程,考古學家在國道旁進行發掘,結果就在這裡陸續發現了良渚文化的宮殿遺蹟,這才發現這條國道竟然是從古城中間穿了過去,破壞了遺址的完整性。

於是,老國道到底要不要改道成為一個議題。最後當地政府下了決心,耗時兩年,投資2億,把這條老國道南移,遷到古城的城牆外面去了,變成了我們現在的104新國道。

另外良渚遺址的保護既是政府的事,也需要民眾的積極參與。最早良渚出古玉,這件事在民國時期大家就都知道,當地早就成立文物管理所、安排專人巡邏,設置警務站。民眾參與的一件比較典型的事蹟就是當地村民在建房子時,從自家的宅基地挖出的文物,都會主動上繳,成為我們稱之為從自發的保護髮展到自覺保護的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