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阿里巴巴將推遲CDR,也就意味著暫時不回A股,原因是什麼? ?

流淚谷

7月2日A股暴跌,上證指數再次擊穿2800點,收兩年多年的新低。不少人預測,CDR全面推遲為大概率事件。市場有消息說,上證綜指3000點以下不推CDR。或者說,因為近半個多月以來,A股跌跌不休,CDR相關工作已實質上停擺。

CDR能讓國內股民享受獨角獸成長帶來的收益,但欲落到實處後發現,第一步先要從A股抽血。成長收益還沒得到,客觀上A股卻暴跌不止。

先是小米暫停以CDR的形式A股上市,如今有阿里巴巴推遲CDR相關消息。可見,A股整體環境的低迷,讓CDR遭遇了未出爐被壓制之苦。

按原先計劃,阿里巴巴集團將在2018年7月申請CDR發行,但各方信息顯示說,該進程要被推後。雖然阿里巴巴回應推後傳聞:“我們從在美國上市第一天起就說過,只要條件允許,我們就回來”。

這是非常官方的辭令,只要沒有確切地否認傳聞,就被視為認可推遲發行CDR一事。

2018年6月,CDR制度設計算基本完成,證監會正式實施《存託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同時發佈了IPO辦法等另外8個配套規則。

國外上市的創新企業以CDR形式回國,已有制度保障,阿里巴巴成為首批CDR試點企業。無奈環境弄人,一拖不知今朝為何昔,一個月前獨角獸基金還炒熱翻天,卻要面臨沒有獨角獸可配的尷尬局面。

原因無外乎:

@安撫股票投資者,不再對存量資金做抽血動作。

@政策部門主要動作在調整,之前是如何優化上市公司結構,推動創新創業熱情。如今變成:如何防止恐慌性暴跌,建立市場信心。

嘴上說好好好,架不住真正的操盤手用腳投票。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及微妙之處,總超出我們一般股民的料想。

就我個人來說,還美滋滋地買了些獨角獸基金呢,這部分錢被鎖住了。更可怖的是,股市暴跌的損失比這部分鎖定的錢還多。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每個有利的政策得以落地,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多會橫生枝節,這就是劫數吧。

是樂觀地面對它,還是焦慮地守望它?不管心態如何,我們都插不上手腳。

是為無可奈何。


財經作家邱恆明

這個答案,很明白啊!A股都跌成這個熊樣了,還怎麼回來?


自從6月6號證監會發布《存託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等9份規章及規範性文件,正式確定境外上市公司科技股可發行CDR迴歸A股之後,上證指數就開始一路下跌,連破3000點、2900、2800三個整數大關。上週五好不容易大漲60點,不但今天一下就全部吐回去了,還多“送了”10個點的跌幅。



當然,股市是一個複雜的體系,比如最近A股大跌,就有經濟數據不好、人民幣大幅貶值、貿易戰風險越來越大等因素。但其中,本來就很弱的A股,資金被大量抽走,也是非常關鍵的成因。


就以今天為例,工業富聯這家所謂的獨角獸,一天成交量就是22億,相當於上證指數的1.5%,而在之前活躍的時候,甚至佔比超過10%,這不是抽水是什麼?


又比如,為了迎接獨角獸,國內的基金心急火燎地成立了6只獨角獸基金。雖然沒有權威的統計數據,但這些基金募集了數百億元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如今,小米不到A股來了,阿里巴巴也推遲了,這些基金募集的錢就被鎖死了(按照規定,這些獨角獸基金有3年的封閉運作期),這不是抽水,又是什麼?


無論是小米,還是阿里巴巴,只要回來,都是巨無霸的級別,需要的資金至少是百億量級(小米本來想在A股募集320億)。如今A股這麼弱,如何能承受這樣的抽水速度?


所以,阿里推遲CDR,不是什麼“種種原因”,其實就一點:A股太慘了,經不起重壓了。


孔方財經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此次股改最大的兩點就在於增添了CDR發行,這也就意味著以BAT為首的很多在國外上市的互聯網大型企業有望通過申請CDR發行從而回歸國內的A股市場。對於國內股民來說,這也是一次享受互聯網發展帶來紅利的機會。

但此次阿里卻推遲了自己的CDR,其背後的原因實際上也很明顯。首先是目前的A股行業不好,用股民的話來說就是“股災”時期,所以選擇在這個時期迴歸A股,確實顯得不是那麼的明智,所以阿里便推遲了自己的CDR。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受到小米的影響。按原計劃小米上市後將是第一支CDR的股票,但最終因為各種原因,小米也推遲了自己的上市時間,同時CDR也擱置推遲了。

而此時對於阿里來講,如果按原計劃於今年的7月CDR的話,阿里就成為了CDR的首隻股票。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畢竟CDR是A股的一次嘗試,是成功還是失敗目前也不好說。阿里前面沒有小米的鋪路自然不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所以推遲CDR也在情理之中。


政商參閱

阿里CDR遲早要發的,但現在發,並不聰明。

之前早已過會的人保,媒體報道已經要推遲到10月份才上市了,小米,阿里CDR也推遲了。

在此之前,獨角獸基金都已經成立了,卻發現,沒獨角獸可投了……

這背後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A股的暴跌。

雖然上週,證監會回應,並沒有說過3000點之下不發CDR,但是,從阿里推遲來看,不排除有這種可能。

即便不是證監會有意而為之,恐怕聰明如馬雲者,也不會為股市下跌背鍋吧?

曾記否,2008年平安千億融資一拋出,股市一瀉千里。雖然那年爆發了金融危機,但是,平安卻為股市下跌背鍋背了好一陣子。

如果阿里現在發CDR,再遇上股市大跌,保不齊要背黑鍋。

所以,無論是證監會的意思,還是阿里的意思,還是雙方都有意而推遲,總之,現在發,絕對不是明智之舉。

每天堅持原創,已經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內容對您有幫助,也希望各位能夠給些鼓勵,關注,點贊,留言都可以!感謝讀者,感謝粉絲的長久陪伴!

趙冰峰

小米原來是第一隻CDR,結果這承載厚望的第一槍沒有打響,必然對CDR的後續佈局產生嚴重影響。

目前流動性環境不歡迎CDR

金融去槓桿加快,當前流動性環境容納不下CDR。5月社會融資規模環比幾近腰斬,同比大降3022億元,銀行非標業務持續收縮,債券違約事件頻發,金融週期的頂部特徵越來越明顯。

流動性不斷緊縮的背景下,市場已經節節敗退,連續跌破3000點、2900、2800三個整數大關,再盲目推出大體量CDR,就更為市場不能承受之重,就真成了毒叫獸了,市場只能選擇不斷探底。



工業富聯可看做CDR的預演,不料,上市四天就打開漲停,在A股新股中實屬罕見,至今依然跌跌不休,此時,再推出CDR無異於飲鴆止渴。

阿里巴巴並不適合作為第一隻CDR

第一隻CDR,由於意義重大,為了減緩市場衝擊,所以選擇會十分謹慎。首先,應該是新股票,且估值不高。其次,總融資規模不太大。

阿里,目前股價仍處在相對高位,且是市值逼近5000億美元的巨無霸,回國募集資金和流通市值都是驚人的,明顯不符合這些標準。


史晨昱

關鍵在於迴歸A股發行CDR可能存在折讓風險,而如今阿里與小米推遲CDR,一個要看市場風險偏好以及好感度,股市風險偏好不高,硬要回歸的話,實際上得不償失。一個要看股市環境,近期A股市場跌跌不休,不少上市公司股價出現破發破淨風險,而一旦選擇此時迴歸,恐怕定價與估值溢價大大降低,迴歸意義就不大了,同時還可能存在影響品牌形象,降低消費者好感度的風險,確實得不償失,還不如等待市場環境回暖後,再行考慮發行CDR。


郭施亮

6月19日,原定於將同時A股、港股上市的小米發佈聲明稱將推遲A股的CDR發行申請,先行在港上市,之後再擇機通過發行CDR的方式在境內上市。

消息一出,有的人認為推遲是因為A股大跌,一旦小米這類巨頭在A股發行CDR會進一步對A股資金形成虹吸效應,大概率是會加重A股的跌勢。為了保障眾多投資者的利益,監管層同意讓小米推遲CDR發行申請。也有的人表示,是因為小米和證監會就發行價格未能達成一致,所以臨時決定延遲發行。總之,眾說紛紜,不知真假。

而就在小米CDR推遲一事喧囂塵上之際,昨日市場再度傳出消息稱,首批籌備發行CDR的境外上市互聯網巨頭中,阿里巴巴和京東已經延後交表時間,而此前一直對發行CDR較為積極的百度態度也趨於冷淡,而網易方面則一直並不積極。

一時間,消息來源真假無人過問,多家巨頭紛紛推遲CDR的原因再次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上。

事實上,暫且假設這一消息是真的,那麼此時推遲發行CDR,對雙方都是利好。

首先,對A股肯定是利好。

現在A股的走勢大家有目共睹,受外圍多重利空的影響,市場恐慌情緒加重,持續做多動能不足,導致股指不斷創年度新低,現在連2722點的新低都出來了,市場交投低迷,成交量始終維持縮量態勢。如果這種情況下,多家巨頭接連發行CDR的話,能否將市場人氣徹底扳回來我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虹吸效應,場內資金會形成合力圍攻CDR,導致A股原本的絕大多數個股出現下跌甚至是大跌,從而造成A股更加慘淡的景象。而一旦推遲發行CDR,無疑對A股而言是一大利好。

其次,對境外上市巨頭而言也是利好。

上面我們也說了A股目前的情況只能用“悲慘”二字形容,這種行情發行CDR的話,一來股民會處於一種極度不理性的情況下,導致短期內CDR發行後的價格快速攀升,之後快速回落,這對上市公司而言本身就是一種傷害;二來,CDR的發行價格和後市走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上市公司在上市地的股票價格,這種容易造成大漲大跌的市場環境下發行CDR的話,很可能會直接加劇境外上市企業在上市地的股票價格的波動,這絕對不是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希望看到的。

所以說,無論阿里巴巴等多家互聯網巨頭推遲CDR發行的消息是否是真的,單就假設推遲而言,對於目前的A股和上市公司本身來說都是利好。

以上就是我對於該問題的看法,個人觀點不代表君銀投顧官方觀點,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議,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關注我的頭條號進行交流。


君銀投顧

有獨無偶前有小米突然宣佈暫時終止IPO上市,今有阿里推遲CDR,這一切似乎都指向同一個方向,就是A股當前環境不太適合迴歸。今年初證監會宣佈為獨角獸開通綠色通道,不久又宣佈推出中國存託憑證(CDR),當時阿里,京東 百度等紛紛表示願意迴歸A股,據當時預計阿里最遲會在6月前後上市。



在今年3月前後A股市場環境相比現在樂觀得多,當時大盤還保持在3100上下,但隨著後來貿易問題等的影響下A股形勢急轉直下一日不如一日。近期更是一連串的急殺讓A股連續失守3000,2900,2800險守2700重回2時代,甚至已經接近2015股災時期的最低點,且目前暫時還沒有看到止跌的跡象。市場一片慘淡任何一個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壓垮市場的最後一線希望。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這些獨角獸們還是成群的湧入A股會發生什麼誰也無法預料,帶動市場信心還是壓垮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還真不好說。迴歸就一定要在市場上募集大量的資金,可是目前市場資金維持現狀就已經是舉步維艱,更別提巨無霸迴歸。前面工業富聯就已經對市場敲響了警鐘,上市僅僅三板就開始走向破發之路,自那開始“人保”通過IPO之後也遲遲沒有動靜,因為管理層心裡也非常清楚如果急著讓人保上市對A股市場無疑是雪上加霜,極有可能把市場至於萬劫不復之地。


假如小米,阿里等在這時候上市就很有可能出現與當初設想的效果相違背,不單不能拉動市場還有可能成為負擔,對於上市公司來說也不見得就是好事,第一:上市的轟動效應是至關重要的,就如360那樣,不單可以製造出巨大的廣告效應提高影響力,還能獲得更高的市場價值。第二:萬一上市不盡人意效果沒出來反而有可能成為競爭對手的笑柄,或者招來外國投資者異樣的眼光。綜合這些最好的選擇就是退出上市,等待市場時機成熟再一舉登陸實現名利雙收。


雪山飛狐FH

原因很簡單,A股目前的狀態好比是家裡被血洗了一把,現在需要的是組織生產、休養生息、培育信心,而不是招待遠方的客人,也招待不起。

2018年A股天降“祥瑞”,來了很多獨角獸,他們雖然稀有,但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要吃飯,並且食量特別大,動輒都是千億級別的。當第一隻獨角獸來的時候,人們都慷慨的拿出糧食來喂他,但是當獨角獸越來越多的時候,人們發現已經沒有餘量來喂他了,怎麼辦?只能扣了其他家禽的口糧來喂他,這樣的結果是,儘管獨角獸很秀,大盤卻一跌再跌。

這個時候再發行CDR顯然已經沒有意義了,更何況是阿里巴巴的名副其實的巨頭。先不說能不能籌到錢,即使籌到了錢也是對市場的補刀,換來的是大盤的進一步下跌,更大的悲觀,更大的罵聲。

阿里巴巴CDR計劃計劃推遲應該不是阿里自身的問題,而是A股自身出現了問題。每當A股以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進行新的嘗試的時候,市場都會毫不留情的打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考慮到目前A股還是一個“腎虛”的男人,經不起折騰,有關部門不得不暫緩CDR的計劃。

但也有另外一個可能,那就是CDR計劃本來就不存在,只是A股的一個試水炸彈。CDR最早的傳聞來自於小米,隨後擴展但阿里、騰訊多個企業,但有關部門的回應只是表示收到了CDR申請,並沒有說一定核准。不確定消息的放出,是為了獲取廣泛的意見,結果發現廣大網友暴跳如雷,那索性就再議吧,如果真是這樣每個人都有一份功勞。





徐徐成翔

引子:今年6月份,小米CDR招股書剛被披露時,網上盛傳著這麼個段子:“獨角獸呢,真像你的初戀,你一直那麼愛她,她卻嫁到了美國,40多歲奔五的時候,她突然說愛你,要對得起你的感情,和你共享人生,帶著一身贅肉回來了。”雖是笑料,但未必不在理。


近日,阿里針對推遲CDR事件回覆:只要條件允許,我們就回來。那麼,哪些條件延緩了阿里迴歸的步伐呢?


一、政策外寬內緊,過會未必簡單

獨角獸迴歸A股,短期內將是弊大於利,如阿里、百度等目前高估值的美股企業,一旦迴歸,將呈現明顯的抽水效應。6月以來,A股股指一路向下,這有國際國內多方面因素,其中,CDR推出就扮演關鍵角色。


雖然是證監會順應時代潮流,主動推出CDR——為鼓勵獨角獸A股上市或迴歸開闢綠色通道,但隨著如富士康創奇蹟般迅速過會,及360借殼上市,後來者要想效仿,指望吼一聲“我是獨角獸”,就一步到位,將未必容易了。原因很簡單:質量第一。


莫非,你以為證監會看不到美股獨角獸們估值虛胖狀態?

如近期原聲勢浩蕩的小米,已正式放棄A股上市。6月18日,小米對外聲稱:


“經過反覆慎重研究,決定分步實施在香港和境內的上市計劃。即先在香港上市後,再擇機通過發行CDR的方式在境內上市。”


證監會隨即回應稱“我會尊重小米集團的選擇。”


但往前回顧,在6月14日晚,證監會在小米招股書公開後的第三天,即公佈了長達30頁約24000多字84個問題的反饋意見,並要求後者在30天內進行書面回應。


相比之下,即使對於富士康這樣的巨無霸企業,反饋意見也只有16頁11000餘字不超過70個問題。


二、A股目前形勢不佳

今年股市疊疊下跌,從今年1月份的3500多點,到5月份3000多點,再到今天(7月2日)2775.56多點。尤其,隨著6月6日證監會集中發佈了《存託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等規章及規範性文件後,更是斷崖式下跌。


獨角獸們,迴歸A股,肯定希望乘機賣個好價錢,君不見,在經歷過去10年量化寬鬆政策下,其市值可是一路向上,正處新高,如若迴歸,肯定吸金無數。


可惜,歸不逢時,遭遇了A股自從2015年股災以來又一大風暴——股指再創新低。


獨角獸們,再想賣資產,也不能如此賤賣吧?


三、結語

綜上可見,無論監管層面,還是市場行情,現在都不是好時機。類似阿里這樣巨無霸企業,國內優秀互聯網企業卓越代表,不得不綜合考慮相關影響,尤其在目前這種大是大非面前,總得帶點正能量,不是麼?

一家之言,歡迎大家留言共同探討。

胡兄,一名商業、互聯網觀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