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對古村落進行全面「體檢」

年底前,完成156個國家級、省級傳統村落建檔和保護髮展規劃

6月26日,阿壩州政府第1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阿壩州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設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將對古村落進行全面“體檢”,並在今年年底前完成36個國家級、120個省級傳統村落的建檔和保護髮展規劃編制。

阿壩州有國家級傳統村落36個,居全省第一;有省級傳統村落120個。為保護傳統村落,阿壩州城鄉建設住房局牽頭制定形成了有針對性的、系統性的、覆蓋全州的實施意見和管理辦法。

《實施意見》明確,要在今年年底開展完成傳統村落專項調查工作,對傳統村落產生形成原因、後期發展模式、產業發展方向、外部形態、區域分佈、歷史文化積澱等情況,對傳統院落民居、民俗文化、生產生活方式等進行甄別鑑定,分門別類,摸清村落建築特色、文化內涵、基礎設施、安全隱患、居住人口、主導產業、安置搬遷等基本底數。

“根據調查情況,按一村一檔要求,建立完善傳統村落保護檔案和資源數據庫,制定保護措施,實行掛牌保護。”阿壩州城鄉建設住房局局長李紹友透露,此外,年底前還要編制完成《阿壩州傳統村落保護髮展總體規劃》,編制完成每一個國家級傳統村落的保護髮展規劃,有條件的省級傳統村落啟動保護髮展規劃編制工作。

對於傳統村落的保護髮展,《實施意見》也劃出了“紅線”:如有保護價值的傳統民居建築,要求按照“傳統材料、傳統工藝、傳統風貌”的原則進行保護與修繕。堅決遏制各種形式的亂搭亂建,禁止拆真建假,防止建設性破壞。州級建設部門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各縣(市)政府至少組織兩次傳統建築工匠培訓,穩定並發展本地傳統建築工匠隊伍。

針對傳統村落蘊含的歷史、文化藝術等不同類型的民族文化遺產資源,要制定合理的保護性開發利用方式和措施。尊重村民作為文化遺產所有者的主體地位,鼓勵村民按照傳統習慣開展文化活動,有序傳承農牧文化的元素、符號和故事。

整合各級財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文物保護、旅遊發展等資金,適時建立全州傳統村落保護髮展專項基金。基礎設施方面,結合幸福美麗新村、藏區新居、易地扶貧搬遷等項目,優先安排實施傳統村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到2020年,全州傳統村落道路硬化通達率100%,飲水安全達標率100%,電網改造率100%,村落集聚點生活垃圾處理率90%,生活汙水處理率80%,廣播電視和寬帶實現全覆蓋。同時,利用傳統村落生態環境和文化元素,推出一批特色鮮明的精品旅遊景點、線路、片區。

建立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發展推介項目庫,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個人通過捐資捐贈、投資入股、租賃認領等方式參與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發展,實施冠名保護,形成多元化的保護機制。來源:四川日報 (記者 徐中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