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不能算是國學大師

“國學”是對中國學術的簡稱,“大師”指人們對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很深造詣者的尊稱,“國學大師”則是指其學問在“國學”研究範圍內屬於出類拔萃者。我的理解,在某一領域內有造詣者可稱為某一大家,如顧頡剛是史學大家,但他不懂《周易》還亂批,就不可稱為國學大師。有人對《紅樓夢》研究很深,叫紅學家,不可稱為國學大師。有的對甲骨文貢獻特大,可稱為古文字專家,也不算是國學大師。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門類繁雜,有的人知識非常廣博,常常被人稱為大師。如果從這方面講,我離著“小師”的距離也很遠很遠。

文 | 楊吉德

竊以為,你國學知識再淵博,《周易》、《老子》、《論語》這三部古代文化的扛鼎之作必須要精通,才能繼續晉級為國學大師。事實也是如此,很多專家為了晉升國學大師的頭銜,紛紛由自己的專業向《周易》、《老子》進軍,用他們厚重的國學知識,很輕易的在這些領域佔有了一席之地。其實問題就出在這裡,不知道哪位國學大師真的懂《周易》和《老子》。

南懷瑾不能算是國學大師

一直聽聞南懷瑾大師的盛名,最近也時常看到南先生的文章(應該是南先生的學生髮的),想學習一下,便買了南先生的《老子他說》和《易經雜說》,文章確實引申出了博大的人生智慧,令人讚歎,但對經文的註解和取向卻不敢苟同,現舉例分析一下,看看他夠不夠“國學大師”的稱謂。

關於《老子他說》

在第一章的解說中,南先生認為道是本無,名是有,道和名是“形而上道與形而下萬有名器的關係,是有無相生,綿綿不絕的。”“這個有無互為生滅的觀念,從週末而到現代,幾千年來,一直成為中國文化中普遍平民化的哲學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舊的王朝體制已經崩塌,列國互相攻伐,為了強國,不約而同地加入了變革行列,根本就不存在推演虛無天道的買方市場。其實,這種有無生滅的思想是從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才真正具有的,充滿了佛理意識,根本不是《老子》原有的思想。

南先生很清楚,第一章的“道”和“名”是連貫全書八十一章脈絡的線索,但其把道、名歸結為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器,又進而歸結為有無相生的關係。一步步,把老子的原本思想套死在虛無的佛理之中,完成了反客為主的演變過程,你不論怎麼解釋,《老子》八十一章都跑不出有無之道的理論。從這個角度說,中國本土哲學的陣地早已失守,人們津津樂道的老子思想其實與老子的原義是不沾邊的。魏晉以後,士人為了躲避權力傾軋,以守虛空求自保,才促成了佛道合流,真正的老子早已不存在了。現在沒有人知道道的真正內容是什麼,名的真正內容是什麼,南先生也不例外。如果問我的觀點是什麼,請看前幾天發的《道德經》系列文章。

南懷瑾不能算是國學大師

在第四章中,南懷瑾先生不知“道衝”何意,言道:“衝字在《老子》這一章句中的意思,應該作為沖和謙虛的‘謙沖’解釋。換言之,衝,便是虛而不滿,同時有源遠流長、綿綿不絕的含義。”南先生這種模稜兩可、依樣畫葫蘆的治學方法不值得稱道。“道衝”是第四章之君,如果這兩個字解不清楚,整個章節就都解錯了。

前兩天我發過《老子》第三章和第四章的講解,很多朋友可能沒有看到,我再簡要說一下。第三章的言之宗是《周易》乾卦,乾卦六爻皆陽,為大同社會,人人皆賢,如果再樹立賢模,人們會為了獲得虛名而弄虛作假,人心將向壞的方向轉化,故提出“不尚賢”。第四章的言之宗是《周易》坤卦,六爻皆陰,等於將乾卦的六陽沖斷,聖人之治亦被衝散。“道”為聖人之治,“道衝”就是六陽被沖斷,聖人的治世思想蕩然無存。

從根本上說,南先生不知道何為“言之宗”,何為“事之君”(見《道德經》七十章),自然不懂解《老》之法,轉而以佛解《老》,把老子的思想引入進了佛理之中。把真正的老子解沒了,弄了個假老子供享著欺騙讀者,怎麼能算是國學大師呢?

此不可為“國學大師”一也。

也許大家認為我小題大作了,就如南先生說的:“能說到理事通達,也就差不多了,何必固執成見,追究不休呢!”這樣說只能是個人的境界問題,如果這句話成為公理的話就不妥了,汽車靠左行駛靠右行駛無所謂,紅燈綠燈也無所謂,交通法規沒有必要嚴格遵守,汽車行不通我們走著出門一樣快樂嘛!建個橋設計承載二百噸,五十噸壓塌了也無所謂,花錢再造嘛!這樣“差不多”行嗎?如果說此是此,彼是彼,沒必要聯繫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兩面人心性,這是最可怕的了,它能毀滅一個時代。

南懷瑾不能算是國學大師

關於《易經雜說》

僅舉屯卦六三爻為例。爻辭:“六三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爻辭一共十七個字,南先生對即、虞、惟、君子、幾、如、舍等字的解釋都需要商榷。

,南解:“即就是追趕。”《說文解字》:“即食也”。即鹿,抓住鹿撕咬。“追趕”之意不知道從哪裡來的。

,南解:“古代的官名。”為狩獵之官,此有前說。此字的本義《說文》言:“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於身,仁獸。食自死之肉。”虞是形似虎而不吃活體動物的假虎。即鹿無虞是說抓住鹿撕咬的不是假虎,而是真虎。這樣就明白了南先生為什麼把“即”解為追趕了,因為他把“虞”解錯了,必須再把“即”錯解了才能圓起來。

,文中沒解這個字,可能南先生認為這是個語氣詞,其實並非如此。惟,《說文》:“惟,凡思也。”指沒有思想深度的人考慮問題。六三爻是柔弱的武士,他認為敵人不可怕,其實他根本沒有能力戰勝敵人,他的思想是很幼稚的。

君子,南先生認為是“有知識的人”。說明南先生對爻象不瞭解。四爻為文,三爻為武,九三是雄壯的武士,六三是柔弱的武士。所以這個“君子”是沒有能力的武士,而不是“有知識的人”。

,南先生認為是“機警”,即用通假解字。《說文》:“幾(幾),微也,殆也。從絲,從戍。”微細的意思。君子幾,君子的力量太微小了。“機警”之說不得其義。

,南先生對此字沒解說,大概是按照現在的詞義理解了。《說文》:“如,從隨也”,應該是指隨從著別人走,是個動詞。

,南先生:“不要進去了”,通捨講,放棄。《說文》曰:“市居曰舍。”應指城邑中的房子。不如舍往吝,是說你不跟隨別人回到自己的住所,卻偏要自己逞能到林中打虎,會受到羞辱的。

南懷瑾不能算是國學大師

你看,南懷瑾先生不在乎字的本義,都是按照自己的感覺解釋,就像和麵,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再加面,治學不講嚴謹,不講求真,不像大師的文筆。此不可為“國學大師”二也。

我這裡只是隨便舉出幾個例子,如果讀者感興趣,也可以把南先生所有的《老子》章節和《周易》卦爻辭一個字一個字的分析,辨辨真假。其實沒那個必要,我只是擔心國人被拜神心結矇蔽了雙眼,把不該稱為大師的都當作大師去頂禮膜拜!更不要因此把一部偉大的作品偷樑換柱,改換門庭,成為宣揚其它思想意識的工具。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