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班主任力薦:掌握這些韻體,初中3年詩詞鑑賞很輕鬆!

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實,一個字如果出現在詩行中,它的平仄音可以稱為律,如果出現錯誤,就被稱為“出律”,一個字在韻腳處才叫“詩韻”,如果出現錯誤,就被稱為“出韻”。

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從《詩經》到後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甚至連民歌都會押韻。在北方戲曲中,韻又叫轍,於是,“押韻”又稱為“合轍”。韻的使用可以讓音調更加和諧優美。

資深班主任力薦:掌握這些韻體,初中3年詩詞鑑賞很輕鬆!

押韻是增強詩歌音樂性的重要手段,近體詩、古體詩創作講究押韻,那麼韻的重要性自然很明瞭。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些詩詞歌賦的韻體,看你瞭解多少?

詩韻

詩詞用韻所依據的韻書。宋以後通用《平水韻》,平、上、去、入四聲共106韻。

押韻

亦作“壓韻”。作韻文時於句末或聯末用韻之稱。詩歌押韻,不僅便於吟誦和記憶,更能使作品具有節奏、聲調之美。舊時押韻,例須韻部相同或相通,但也有少數變格。新詩押韻,則不受古代韻書的限制。

韻部

韻書中把同韻的字歸在一起成為一部。又稱“韻”。如《廣韻》分韻為二百零六部,平水韻為一百零六部,《中原音韻》為十九部。

資深班主任力薦:掌握這些韻體,初中3年詩詞鑑賞很輕鬆!

平水韻

原為金代官韻書,供科舉考試之用。平水是舊平陽府城(今山西臨汾)別稱,因刊行於此,故名。有兩種:一種將宋《禮部韻略》註明同用之韻悉數併合,又原不同用的上聲“迥”、“拯”二韻,去聲“徑”、“證”二韻,亦各併為一部,共一百零六韻:上下平各十五韻,上聲廿九,去聲三十,入聲十七。

其韻目見於金王文鬱《平水新刊禮部韻略》、張天錫《草書韻會》及宋陰時夫《韻府群玉》,為元、明、清以來“近體詩”押韻的依據,沿用至今。又一種分一百零七韻,上聲“迥”、“拯”不併,為宋劉淵《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所本。劉書不傳,其韻目見於熊忠《古今韻會舉要》。

叶韻

也叫“協句”、“協韻”。南北朝有些學者按當時語音讀《詩經》,感到好多詩句韻不和諧,便以為作品中某些字須臨時改讀某音,稱為叶韻。後人並以此應用於其他古代韻文,到宋代此說大盛。

明陳第始用語言演變的原理,認為所謂叶韻的音是古代本音,讀古音就能諧韻,不應隨意改讀。清代古音研究更趨精細,此說不再為人遵信。

資深班主任力薦:掌握這些韻體,初中3年詩詞鑑賞很輕鬆!

出韻

指格律詩應該押韻的字越出規定的韻部。吳喬《圍爐詩話》卷一:“出韻詩雖是晚唐變體,然非晚不及盛之關係處。”盛,指盛唐。

重韻

一首詩中,用同一個字重複押韻。如唐杜甫《飲中八仙歌》”船”、”眠”、”天”字並再押,”前”字凡三押。參閱宋王楙《野客叢書·詩中重押韻》。

寬韻

韻書中字數多的韻部。

窄韻

詩韻中字數較少的韻部。與”寬韻”相對。

宋歐陽修《六一詩話》:”前史言退之為人木強。若寬韻可自足,而輒傍出;窄韻難獨用,而反不出:豈非其拗強而然與?”

資深班主任力薦:掌握這些韻體,初中3年詩詞鑑賞很輕鬆!

轉韻

一稱“換韻”。指同一韻文用韻的轉換。古代韻文中,除律詩、絕詩不得轉韻和詞曲的轉韻須遵定格外,古體詩賦與其他韻文每隔若干句就可以轉換一韻,轉韻一般比較自由。

又,兩韻本不相近,其中一個改變讀音後與另一個相轉相通,如“江”韻轉入“東”、“冬”韻等,亦稱轉韻。

清顧炎武《日知錄·古詩用韻之法》:”轉韻之始,亦有連用隔用之別,而錯綜變化,不可以一體拘;於是有上下各自為韻,若《兔罝》及《采薇》之首章,《魚麗》之前三章,《卷阿》之首章者;有首末自為一韻,中間自為一韻,若《車攻》之五章者;

有隔半章自為韻,若《生民》之卒章者;有首提二韻,而下分二節承之,若《有瞽》之篇者。此皆《詩》之變格。然亦莫非出於自然,非有意為之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