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安新王岳村王氏家族源起

元朝末年,由於元朝貴族的剝削和長期的戰爭以及紅蟲瘟疫水患的肆虐。中原地區廖無人煙,赤野千里。明朝建立後朱元璋遂實行“移民屯田,開墾耕地”的政策,從當時北方地區人口經濟興旺發達的山西向中原遷移人口。

我王氏家族先祖王思文、王思忠、王思義三兄弟亦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自祖籍山西平陽府洪洞縣歷經千辛萬苦,隨浩大的移民大潮,來此地落戶定居。其中,王思文、王思義與同來的劉姓兄弟在白洋淀南岸定居安家落戶,建村北馮,並在此地娶妻生子繁衍至今23代。王思忠來此地後,輾轉去了任丘汜水定居安家。 清朝中葉,北馮村王氏家族的一支,王愛舉、王愛連兄弟自北馮遷出。輾轉來到安州城正南的王嶽村定居安家,繁衍子孫至今12代。

雄安安新王嶽村王氏家族源起

圖為王嶽王氏家族老墳

據安新縣北馮村王氏族譜記載,王氏家族始祖王仲禮膝下有四個兒子,世居洪洞縣,按照排行他們分別為長子王思文、次子王思比、三子王思忠、四子王思義。洪洞移民時,仲禮祖一家亦在遷移之列。為了保證血脈在祖籍延續,仲禮祖求官府留其和次子在洪洞,其餘兒子遷走。這樣,王氏三兄弟被遷到了河北定居。

北馮村曾建有王氏家廟,裡面供奉有始祖仲禮和北馮王氏直系先祖王思文、王思義的牌位。後因歷史原因該家廟已不復存在。該村曾有一塊青石碑,碑文記敘了王姓一族自山西遷來的史實。再後來,這兄弟二人繁衍子孫,他們的子孫分別樹立了堂號。老大王思文的後人將堂號樹立為“大支堂”,老四王思義的後人將堂號樹立為“四支堂”。

雄安安新王嶽村王氏家族源起

圖為王嶽王氏家族老墳

清代自北馮遷居王嶽的一支,從第三代起(即遷居王嶽的愛舉祖、愛連祖的孫輩)人口開始興旺起來,至第七、八代人口達到最盛。從王家祖墳可以看出來,第一代和第二代兩代總共僅有五個墳塋。而到了第三代竟出現了十一個墳塋之多,故族人對王家祖墳有“雁展翅”、“大雁展翅”的說法!可見這一支人口增長之快。這一支自北馮遷出到本村後,後代又樹立堂號為“正心堂”。

三位先祖來本地定居,子孫世代耕讀傳家、休養生息、名人輩出。如京師公立四中(今北京四中)的首任校長王道元、毛主席的保健醫生王鶴濱、安新縣早期黨組織的領導後在高蠡暴動中犧牲的烈士王家驥、商業部副部長,北京商學院院長王文波等等,這些人都是王姓家族和族人的榜樣與榮耀。

王氏家族由三位先祖自明初由祖籍洪洞遷來到今日已有六百0一年的歷史,先祖來此紮根落戶,休養生息,耕讀勞作,繁衍子孫至今。現北馮村留存的族人有2900人左右(囊括了一些王氏小戶),在北馮約4000-5000人的村子上王氏家族是最大的姓氏家族。歷史上一些族人因生計外遷,這些族人近者相繼遷到了小北馮、端村、韓堡、王嶽等村,遠者已到北京、保定、張家口、山東、東北等地安家。汜水王一脈的後人,亦相繼遷到端村、王莊等地。王氏子孫已遍佈祖國,這些族人總和共有6000-7000餘人,成為了安新縣近萬人的姓氏大家族之一。真可謂同根同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