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角度來看,股市下跌會不會引發經濟危機?有何依據?

打工新農人

股市下跌會引發經濟危機,這一點是經過多次論證的。1929年美國股市暴跌由股災帶來的經濟危機,讓美國經濟崩潰。1987年美國的金融危機也是股市下跌引發的,2008年的次貸危機引發美國股市下跌導致美國經濟衰退。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日本的金融危機也是從日本股市暴跌開始的。所以,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美國股市下跌,於是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爆發時,美國財政部拿出了7000億美元的政府救市政策,在美國國會沒有通過,美國的財政部長當眾給國會的議長跪下,請求國會通過政府救市方案。

美國國會的議長問美國的財政部長,你們金融機構為了自已多賺錢闖的禍,憑什麼要用美國人民的錢來救,美國財政部長說,金融機構是無恥貪婪製造了麻煩,可是如果政府現在不救市的話,美國經濟垮掉了,美國人民受到的損失更多,如果政府不救市,美國經濟進一步崩塌,美國人民為此付出的代價更大,所以,當務之急是政府要救市,先救市才能穩住經濟不崩潰。後來美國國會才通過了政府救市政策。

因為,2008年美國政府在吸取了前面幾次股市下跌引發的經濟危機的教訓後果斷救市,才將美國人民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

政府救市是在市場失靈時,股市暴跌引發股災的情況下進行的,當股市大跌後政府救市是救經濟的必然手段。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和期貨外匯債券這些金融產品一樣,都是充當價格發現的重要角色。人類發明金融產品就是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兩大作用,當然還派生出來投資或者投機的伴隨功能。

如果單從經濟學的定義講,股市的下跌是不會引發經濟危機的,因為經濟危機爆發一般是經濟週期處於衰退階段加上貨幣緊縮政策,才導致了產能過剩和流動性危機問題,進而出現絕大多數企業倒閉、人員失業。

股市作為經濟的預測指標,往往會提前發現經濟存在的問題,如果你的產業經濟增長模式有問題,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股市就會持續下跌,但是比如新經濟即便虧損,但是是社會發展方向,所以股價就會上漲。

所以說經濟是因,股市是果,構成了因果關係,但是會互相影響互相作用,比如股市大幅下跌,就會預示著未來實體經濟的進一步下滑,加上股票質押的風險帶來的強平效應,會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導致銀行貸款收緊,利率提高,進一步導致企業經營的困難,負面因素的多層次疊加就會導致更大的死亡螺旋效應。

所以一般出現股市暴跌現象,政府就會救市,比如進行貨幣的寬鬆政策,維持市場的流動性。經濟危機發生之前先會表現為金融危機也就是流動性危機,如果政府不進行有效干預,就要演變為真正的經濟危機,等危機爆發再去救市就會很困難了,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很大程度上政府不作為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王紅英金融期貨

原本只是正常的一個2%的下跌,然後是5%,等我們醒悟過來時,已跌了10%。中途,我們討論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是不是要反省,這時15%的下跌幅度已經發生了。

一件事緊接著另一件事,一個白眼到言語辱罵到動手打架到相互砍殺,結果是不可挽回的傷害。

經濟危機看似與股票下跌有關,或者說股票下跌中蘊含著經濟危機的風險,兩種說法都不能絕對化。

依我看,事情是一步一步發生的,是蝴蝶效應,是疊加效應,最終導致了經濟全方位潰退,危機便起。

如今的處境就有這種危險。內外交迫,上證綜指向著低點2600點猛扎而去。

歷史上看,1988年爆發金融危機,日本被迫簽署“廣場協議”,股市上有“黑色星期一”的噩夢,當時一夜間全球蒸發14000多億美元。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迴歸不久的香港成為政治經濟爭奪的焦點,股市狼嚎一片。

現在往過去看,認為事出必有因,認為繁榮必將要有衰敗來做中和。但站在當下,我們看不清楚勢頭向下還是勢頭向上。

從股市上看,我們長期處於地點,我們主動經濟放緩,我們主動刮骨療傷。但隨著與美國貿易爭端不斷落定成現實,在低點的股市選擇急速下挫。

股市急劇下跌一定會傳導到實體經濟。

1、股市大跌本身就表明金融行業萎靡,金融行業本是宏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就會拉低整體經濟增速。

2、從經濟學角度看,有個名詞叫“資產負債表渠道”。

金融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極可能通過“資產負債表渠道”和“信貸渠道”兩條路徑發生。資產負債表渠道,就是股市的暴跌將導致持有股票的居民或企業財富縮水,資產負債表受損。

比如,日本1990年房價和股價大幅下挫,陷入了“資產負債表衰退”狀態,經濟連續二十多年極其緩慢增長乃至不增長。

這是實實在在的股市下挫引發經濟危機的例證。

另外,股市下跌的分享,會導致拿股票為抵押的一些企業和個人陷入崩盤的困境,從而進一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股市急劇下跌,金融機構為了自保,紛紛停止貸款,收攏借款。從而導致實體經濟的資金枯竭,不少企業紛紛陷入困境,四方擴散這種危機,最終導致大範圍的經濟危機。

我們不能說股市下跌一定會導致經濟危機,但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尤其是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貿易方面的,高科技轉化方面的,就有產業轉型方面,以及前四五年創新創業吹起一些泡沫等等。

樂觀的因素也在,我們有集中優勢資源,集中兵力辦大事的經驗。

恐慌中也有機會,你是看見了更加的恐慌,還是又一次歷史新低點的機會?

你的選擇,塑造了你的命運!


財經作家邱恆明

股市暴跌會使經濟增速放緩,但導致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的概率很小。

股市暴跌主要通過“資產負債表渠道”和“信貸渠道”兩條路徑影響經濟。

所謂資產負債表渠道,就是股市暴跌使得持有股票的居民或企業財富大幅縮水,使得股票抵押融資的能力大幅減少,抑制居民或企業消費支出,甚至部分居民或企業資不抵債,從而導致經濟總需求下降。

股價暴跌也會影響銀行等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提供融資的能力,銀行傾向於停止貸款,收攏借款。從而造成信貸緊縮,這就是所謂的信貸渠道。

上述兩個途徑的影響是否劇烈,取決於三個因素,一是股市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股市槓桿率,三是政府調控能力。

美國在歷史上發生過多次股災,但只有1929年的股市崩盤導致經濟大蕭條。可以從上述三個因素找到原因。美國是直接融資為主的國家,股市的地位,不再贅述。1929年股市崩盤前,槓桿交易盛行,據統計有槓桿比率甚至高達1:10,美國金融機構提供給小投資者的日常貸款餘額相當於股票總市值的三分之二以上。面對這麼高的槓桿率,當時的胡佛政府信奉“不干預”的自由經濟政策,不但不限制槓桿膨脹,而且股災發生後,一直沒有推出有效的救市政策。對於拋售股票換取流動性的惡性循環,甚至對銀行倒閉等,都沒有及時地加以控制。



在此之後,美國各界政府均吸取了上述經驗教訓,一個現代化的、科學的和有效監管的資本市場在美國宣告誕生。後來的股市暴跌都是經濟危機的反映,而不是經濟危機的導火索,而且股市復甦也較快。

2015年6月,中國股災爆發,股價大幅波動,滬市從5178點大幅下挫至2638點,而創業板更是從4037點下挫至1571點,市場累計跌幅過半。教訓之一也是過高的槓桿率。然而,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股市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有限。2017年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74.64萬億元。其中,境內股票餘額為6.65萬億元,佔比僅僅3.8%。所以,股市常暴跌,但掀不起經濟的驚濤駭浪。

…………………………………………………………………


史晨昱

這個要看跌幅。要看會不會引發資本市場風險外溢擴散蔓延。

如果股市下跌。風險侷限於資本市場內。怎麼下跌都沒有風險。因為虧損的都是投資者的自有資金。也就不會出現風險外溢。

但如果股市中有很多槓桿資金。情況就不同了。像15年股市非理性波動。就是場外配資資金高槓杆引發的股市下跌。導致大量平倉合約湧出來。造成流動性枯竭。接著引發兩融槓桿資金爆倉。其中有券商資金。也有銀行違規入市資金。這個時候不加控制系統化。風險就會蔓延擴散。造成券商。銀行。信託的經營風險暴露。因此國家強勢介入。拉起股價。避免風險蔓延。影響整個金融體系穩定。

現在雖然有少量的場外配資。據說槓桿很高。可達十倍 旦數量很少。不足以引發系統性風險。兩融資金規模不大。僅僅萬億元 而且槓桿不高。也不足以引發風險。最大風險來自於股權質押風險和資管產品持股。尤其是股權質押風險更大一點。

雖然交易所已經說明整體風險可控。但局部平倉風險依然存在。問題在於市場投資者信心不高。一旦有個股平倉出現。就會導致羊群效應。拋售面臨平倉線和警戒線的個股。甚至拋售質押比例較大的個股。出現很多的山崩走勢。進一步影響到市場情緒

市場緣何關注股權質押風險。就在於會波及到券商和銀行信託等資產質量。從而影響到它們走勢。像某券商質押樂視網計提巨大損失。股價也出現明顯下跌。

但目前看 股權質押風險不會大規模的擴散蔓延。市場有點反應過度。局部風險要防範。


杜坤維

股市下跌能不能引起經濟危機……答案是,不一定。飛刀給大家說說看。

如果股市存在大量槓桿,與經濟關聯性強,市場開放度高,猛烈的股市下跌,必定會引起經濟危機。

舉個例子,大量的股票用來質押借款,如果猛烈下跌,必定強制平倉,進一步導致股價奔潰,進一步導致更多的平倉……借款人破產,債權人巨大損失……銀行巨量不良……經濟危機不就來了嗎?

舉個例子,開放的市場,股市劇烈下跌,傳到各種資產下跌,資金全面出逃去國外,經濟危機不就來了麼?

封閉的市場,股市槓桿不高,央行有所準備…這樣的情況下,不會出現經濟危機。

股票跌破平倉線,一個通知嚴禁強平,等股市回暖再說,不就安全了麼。

因此,在我們的股市下跌不會引起經濟危機,正是因為如此,股市才不那麼重要,下跌以後上級才不會緊張……對比下房價,一切就明白了。



飛刀47號

股市下跌不會引發經濟危機,因為下跌只會讓投資者賬面資金產生損失,而不會對實體經濟產生過多影響。


A股自誕生之日起,熊多牛少,大多數時候是短暫上漲,長時間下跌。


1990年12月95點,1993年漲至1558點。

1994年7月,達到325點,2001年最高漲至2245點;

2005年6月998點,2007年10月暴漲至6124點;

2008年10月1664點,2009年8月漲到3478點;

2013年最低點1849點,2015年6月5178點;

2018年7月2日,2772點,看樣還有潛力向下;


跌了這麼多次,是不是已經習慣了?是不是都沒引發經濟危機?如果暴跌一次就能引發一場經濟危機,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得三五年遭遇一次?顯然不是的。

股市裡的資金,上市公司完成融資後,想炒房炒房,想炒股炒股,想投資亂七八糟產業投資亂七八糟的產業,部分公司會認真的用在擴大主營業務上,增強核心競爭力。


上市公司完成融資後,股價的高低實際已經對公司沒有多大影響了,除了股價低的時候容易被集中收購有股權旁落的風險,對於公司盈利能力沒有任何影響。


股市發生暴跌後,機構往往因為技術更好,消息更廣,往往能夠及時止損。而散戶則是每次損失的絕對主力。


割肉離場的散戶形成實質的虧損,低位買入的機構和散戶在高位售出完成實質的盈利收割。


幾十萬幾百萬散戶的損失,少則數萬億,多則十幾萬億,更多是影響到這些家庭的財富。如果股市資金投入過多,富裕變為貧窮,就不得不壓縮消費。而資產投入股市比例較少的散戶則影響相對較小,不至於因為股市而節衣縮食。


大量散戶在股市中損失慘重,即使壓縮消費,對於經濟體的整體消費影響甚微,遠達不到引發經濟危機的程度。


對於我們這個龐大的的經濟體來說,永遠不缺富人,也不會缺窮人。即使增加幾十萬貧民,按照傳統只會增加幾十萬更努力工作賺錢的人,一定意義上還縮小了貧富差距,減輕了通貨膨脹危害。


經濟危機的成因相對複雜,有產能過剩造成的危機,有過高債務導致的危機,也有因高房價引發的經濟危機。


綜上所述:股市是消滅中產的絞肉機,能夠一次次收割散戶的財富,但是不會造成經濟危機。


財智成功

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大蕭條發源於1929年的美國,迅速波及大洋彼岸,引發了人類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經濟危機。此前,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股災暴發,道瓊斯指數下跌了近九成。因此,引發了國際學術屆的激烈爭論:到底是經濟危機引發了股災?還是股災誘發了經濟危機。

下圖是廣為傳播的大蕭條時期一戶美國家庭



一般而言,由於股市的強弱建立在對市場未來的預期之上,業屆公認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發現功能,往往預示著未來半年時間國家的宏觀經濟形勢。因此,最終結論是:股市與宏觀經濟相輔相成,而股市期市就是充當了發現者的角色,是國家經濟的領先指標。98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美國次債危機前的股市暴跌,兩次成為這一理論的最佳註解。

中國人民對近現代史記憶猶新: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庚子賠款、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似乎缺了一樣重要的東西——經濟危機。其實新中國也經歷過兩次危機,只是中國相對區域封閉加之信息不暢,被淡化處理而不被國人深刻認知。

今天,當中國已經融入全球化經濟體系之中,經濟危機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一個重大課題。歷史就在昨天,殷鑑並不遙遠。 特別是在當下,國內經濟經過近四十年的高速發展,三駕馬車已顯疲態,加之經濟轉型不暢,毛衣戰逼近,當真是寒風勁吹、蕭條意濃。此時此刻,中國更需要認真研究、客觀分析、勇敢面對,切不可掉以輕心、一葉障目,只有未雨綢繆,才能化解危機,以正確的姿態走向未來。

哦咪陀佛,上帝眷顧,真主保佑吧,勤勞卻不勇敢的中國人民,實在不能再受如此苦難啊!


猴思猴想

狼群經濟學是美麗的迷宮。暗藏殺機。狼群2008之後是準備2012的世界末日把全球推垮。那些年,它們暗地通過教堂清真寺的三本書大唱世界末日嗎?2012如果正如它們唱世界末日成功的話,世界經濟真的垮了,那麼那三股宗教的信徒對那三本書是五體投地的。可惜啊狼群預測的世界末日並沒有發生。為什麼呢?很簡單。因為中國垮不了。為什麼中國垮不了?那是因為中國沒有上它的當。人民幣強勢是它們意想不到。再加上中國的部署,定海神針的存在讓中國垮不了!所以啊金玉良言,人民幣這個時機不能嘩啦嘩啦。人民幣嘩啦嘩啦當然有嘩啦嘩啦的時機。絕對不是現在。


Tanjk66502724

股市下跌當然會引發經濟危機,世界經濟史上大量的事實已經證明,歷次經濟危機都少不了股市這一重要金融市場的參與,

股市的目的是為了融資,股市大幅下跌,融資功能喪失,企業無法繼續投資,而且股市下跌會造成持股者資產大幅縮水,又影響消費能力,這樣投資和消費這兩大拉動經濟發展的動力減弱,經濟怎麼發展?

而且股市是經濟系統中的關鍵部門,危機事件會產生連鎖反應,比如股權質押融資碰上股市大幅下跌就會資不抵債,銀行在股價觸及成本價會強行平倉,這又會進一步加大跌幅,如果許多股票觸及成本價,就有可能讓股市產生系統性危機,股權質押貸款比發行股票融資更危險,因為股票融資不涉及強行平倉的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